
小学科学教学论笔记.doc
12页1小学科学教学的意义及概况小学科学教学的意义及概况 一、科学与科学教育的内涵1、什么是科学?2、科学教育的内涵是什么? 二、科学教育的价值与国际科学教育进展二、科学教育的价值与国际科学教育进展 1、科学教育的价值 2、 国际科学教育的进展 国外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国外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 ((1)美国)美国 《《普及科学普及科学 —— 美国美国 2061 计划计划》》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开始了以提高全体美国人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的科技教育计划 —— “2061”计划,美国的教育界和科技界提出了“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的响亮口号 美国全民科学素养型目标:美国全民科学素养型目标: 以学生为中心,在科学概念的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设计和安排实验、控制变因、动手操 作、细心观察、尊重数据、分析资料和归纳推理的习惯;在科学活动中,获得独立自学能 力,尊重他人、互助合作,并能运用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评价处理各种事物; 在困难情况下,能以开放的心智和理性的心态,查找变因、走出困境 ((2)英国)英国 “教育改革法教育改革法”与与《《国家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 科学课程主要关注的是:科学方法、 科学意识、科学与社会的联系(“STS”)、 集体精神和合作能力…… ((3)日本)日本 新的理科新的理科“课程目标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理科改革的基本方针是: A、贴近自然; B、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和实验; C、培养科学的探究能力和态度; D、培养科学的见解和思维方法。
三、我国小学的科学教育概况三、我国小学的科学教育概况 1、我国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基本过程2、我国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基本情况1)科学课改的基本理念A 宗旨是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B 课程以探究为基础C 强调整体性 (2)科学课改的基本趋势A 教育目标趋向全面性B 课程内容更趋向综合性C 课程实施上更强调探究式、体验 式学习 三、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三、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 ((1)国家把)国家把“科教兴国科教兴国”立为国策立为国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 ((2)从第三次全教会到)从第三次全教会到“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基础教育改革纲要”1999 年 6 月,中央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2001 年 6 月,国家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3)新)新“课标课标”的制定与实验试点的制定与实验试点2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含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 基础,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在本学科的具体体现,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大胆 实践,经常加以反思,促进不断提高教改实验区、实验校是课改的先行者、探索者,其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如何理解课程名称从如何理解课程名称从《《自然自然》》、、 《《常识常识》》到到《《科学科学》》的转变的转变 体现了课程观念的更新、内容的拓展 与国际接轨,利于国际交流 反映课程目标的转变 现代关于科学教育的一种观点:现代关于科学教育的一种观点:一种通过对现代科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概念,学会科学的方法,培养科 学的态度,懂得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科学与社会的有关问题作出明智的抉择,以培养科 技专业人才,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任务: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任务: (1)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儿童对科学的兴趣 (2)引领儿童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 (3)帮助儿童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4)使儿童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5)培养儿童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 · 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 ·科学探究科学探究 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 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提供的几个科学探究的例子:探究蚯蚓的生活习惯 和所具有的科学价值,探索影响水蒸发的种种因素,单摆研究。
• 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几个科学探究的例子小学科学新课程、新理念介绍小学科学新课程、新理念介绍一、关于一、关于《《科学(科学(3---6 年级)课程标准年级)课程标准》》1、课程标准的地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和评价------2、《科学(3---6 年级)课程标准》简介(四大部分 + 附录) 二、小学科学学科的课程性质与主要理念二、小学科学学科的课程性质与主要理念 1、小学科学学科的课程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 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 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导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 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 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学习这门课程, 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 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32、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理念、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理念※※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 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 的历史 关于科学探究关于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科学探究不仅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 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还涉及到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如科学探究的特征 •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 讲授教给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 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涉及科学探究的 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也可以是全过程 • 我国《科学(3---6 年级)课程标准》中的几个科学探究的例子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应该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
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 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 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 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1)对“教师是园丁”的反思 (2)对“教师是蜡烛”的反思 教师还应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师还应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郝京华:“我们所说的教材是一种大教材观,不仅仅是一本学生用书 •路培琦:“教材是什么,教材就是提供给老师进行教学的素材,是给你的一个思路 你遇到这个素材和思路,要想办法达到你制定的教学目标,因此,不能照本宣科, 把教材当作圣经来念 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间的合作应是“萝卜烤肉”——愉快而有效的合作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内容与教学设计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内容与教学设计 一、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一、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1、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 (1)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 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 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 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4(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2、小学科学课程的分目标 (一)科学探究 (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 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8)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 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 信权威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 (5)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 乐于合作与交流。
(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三)科学知识(1)学习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2)通过对物质世界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用途和变化,对物体的 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3)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 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4) 通过对地球与宇宙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太阳系的概况及运动变化的一 般规律,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道理 3、各部分目标的相互关系、各部分目标的相互关系上述科学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目标,勾画了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大致轮廓为了使总目标能够 落实到科学课程的教学组织、教材编写、教师培训及课程资源配置之中,《标准》将总目 标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三个领域进行分解,提出了分目标,但这绝 不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单独进行的好的教学活动,往往能达到多个教好的教学活动,往往能达到多个教 学目标因此,在实践中,各分目标必须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加以把握。
二、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二、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 5(一)科学探究(一)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 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科学探究内容标准框图科学探究内容标准框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标准框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标准框图生命世界内容标准框图生命世界内容标准框图物质世界内容标准框图物质世界内容标准框图6地球与宇宙内容标准框图地球与宇宙内容标准框图 具体一课时内容的教学《空气在哪里》教学例谈思考题:1、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目标有哪些?2、小学科学课程主要有哪些方面的教 学内容?小学科学教学活动及其类型与设计小学科学教学活动及其类型与设计 一、一、“新课标新课标”关于教学的关于教学的 7 点建议点建议1、把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1)“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用不同的行为化动词表述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 (3)尽可能用表现性目标表达需长期积累才可能实现的目标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