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腔修复使用高频电刀的临床效果观察.docx
4页口腔修复使用高频电刀的临床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高频电刀在口腔修复中起到的作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60例共90颗牙齿,将其随机均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0位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为22-77岁,平均年龄为(43.72±5.71)岁;实验组30位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为25-71岁,平均年龄为(41.32±4.35)岁在手术中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手段,对实验组采用高频电刀进行手术,对比两组的术中的出血量和治疗的效果结果:采用常规手术的对照组患者术后效果的总评分显著低于使用高频电刀进行手术的实验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的手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手术中,高频电刀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并有效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关键词:临床效果;口腔修复;高频电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口腔疾病、牙龈疾病在临床上也越来越常见对于这类疾病的治疗手段也日趋成熟,再辅以各种手术工具,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得到了大大提高而目前口腔修复手术中最新的一种辅助设备便是高频电刀,它的优点有止血快、损伤小和印模的清晰度高,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
此次主要对口腔修复手术中高频电刀的作用进行研究,具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口腔修复手术的患者共60例90颗牙齿(上牙62颗,下牙28颗)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手术中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手段,对实验组采用高频电刀进行手术,对比两组的术中的出血量和治疗的效果对照组30位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为22-77岁,平均年龄为(43.72±5.71)岁;实验组30位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为25-71岁,平均年龄为(41.32±4.35)岁两组患者在血压、血糖等一般数据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手术方法对对照组患者使用一般治疗手段(即激光治疗),具体如下:手术前对切除后牙龈的具体形态进行设计,调整激光的输出功率,手术中轻柔迅速的进行切割,10s后对同一部位进行第二次切割,若出现活动性出血及时对其使用电凝止血对实验组患者采取高频电刀手术,具体如下:手术前对切除后牙龈的具体形态进行设计,对电刀的输出功率进行调整,手术中轻柔迅速的进行切割,10s后对同一部位进行第二次切割,若出现活动性出血及时对其使用电凝止血。
1.3疗效判断标准1)通过对患者手术治疗之后牙龈色泽、牙齿功能、牙龈外观等情况进行计分评估,总分为3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手术效果越好,对两组的分数进行比较2)对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进行记录比较,出血量越少则表示手术进行的越顺利1.4数据处理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差异2结果2.1治疗效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后的牙龈色泽(9.21±1.22)、牙齿功能(9.63±1.16)、牙龈外观(9.11±1.81)均优于对照组牙龈色泽(7.32±1.81)、牙齿功能(8.52±0.91)、牙龈外观(8.17±0.78)实验组的总评分(27.95±1.05)亦显著优于对照组(24.01±2.54),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3讨论现阶段各种口腔牙齿问题种类繁多,口腔修复这一医学门类已渐渐渗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长期的牙齿劳损、缺牙等问题或将直接致使病人的心理状态、循环系统、生长发育、循环系统等偏离正常的状态,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所以,在病人面对口腔疾病时要积极地求医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口腔修复这门医学这将有效地提高患者各项心理、生理功能,保证患者的工作、学习、生活质量。
在需要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病人中,相当一部分需要进行切龈手术治疗,而这一手术使用的工具颇多,包括但不限于高频电刀、激光、微波热频传统的手术辅助工具在手中存在着对病人损伤较大、出血较多等问题随着医学的进步,技术的发展,高频电刀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并且可有效暴露病人的预备体边缘,在病人伤口愈合之后立取模,清晰度得到保障因此它也是现今在临床修复手术上应用最多的一项辅助工具为了研究口腔修复手术中高频电刀起到的作用,本次研究选取了同期于我院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个人意愿分别对其使用高频电刀和激光治疗,比较两者差异从结果上看,无论是治疗效果还是术中出血量,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高频电刀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的使用可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手术出血,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进一步推广参考文献:[1]朱坚强.高频电刀在口腔修复临床的应用效果与价值[J].口腔医学,2012,32(5):284-285,300.[2]陈杰.高频电刀在口腔修复临床的应用效果与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0):5650-5651.[3]姚上贵.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54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8):147-148.[4]王琴.探讨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在临床中的价值[J].中国伤残医学,2014,(11):14-15.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