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柱箍筋全高加密情况25条汇总(附规范条款).doc
7页柱箍筋全高加密情况 25 条汇总(附规范条款) - 结构理论 (1)一二级框架角柱全高箍筋加密(《抗规》6.3.9 第 4 款) ;(2)框支柱、转换柱全高加密(《抗规》6.3.9 第 4 款, 《高规》 10.2.10 第 2 款) ;(3)8、9 度框架结构房屋防震缝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时,防 震缝两侧框架柱的箍筋应沿房屋全高加密(《抗规》6.1.4 第 2 款) ;(4)需要提高变形能力的柱箍筋全高加密(《高规》6.4.6 第 6 款) ;(5)抗震墙的墙肢长度不大于墙厚的 3 倍时,应按柱的有关要求 进行设计,矩形墙肢的厚度不大于 300mm 时,尚宜全高加密箍筋 (《抗规》P69 页,6.4.6 ) ;(6)加强层及其相邻的框架柱,箍筋应全柱端加密配置(《高规》 10.3.3 第 2 款) ;(7)抗震设计时,错层处框架柱箍筋全高加密(《高规》10.4.4 第 1 款) ; (8)抗震设计时,与连接体相连的框架柱在连接体高度范围内及 其上、下层,箍筋全柱段加密(《高规》10.5.6 第 2 款) ;(9)塔楼中,与裙房相连的外围柱,柱箍筋宜在裙楼屋面上下层 的范围内全高加密(《高规》10.6.3 第 3 款) ;(10)框剪结构中,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边框柱的箍筋宜沿全 高加密,当带边框剪力墙上的洞口紧邻边框柱时,边框柱箍筋宜沿 全高加密(《高规》8.2.2 第 5 款) ;(11)剪跨比不大于 2 的柱和因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截面高 度之比不大于 4 的柱全高范围(《高规》6.4.6 第 4 款) 。
12)剪跨比小于等于 2 的框架柱及短柱应全高加密13)一二级框架角柱应全高加密14)需要提高变形能力的框架柱应全高加密15)带边框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边框柱宜全高加密16)带边框剪力墙(洞口紧贴边框柱)一般部位的边框柱宜全 高加密17)框支柱应全高加密18)错层结构中错层处的框架柱应全高加密19)带加强层结构的加强层及其上、下相邻的框架柱应全高加 密20)塔楼与裙房相连的外围柱在裙房屋面上、下层应全高加密21)小墙肢(墙肢长度不大于 3 倍墙厚)应按框架柱处理并全 高加密22)型钢砼框支柱、一级角柱应全高加密23)顶层由于使用要求取消部分内柱形成顶层大空间而导致刚 度突变者,其顶层其他框架柱箍筋应全高加密 (经验) (24)8、度框架结构房屋防震缝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时,防震 缝两侧框架柱的箍筋应沿房屋全高加密25)按照上海的地方性要求,梯柱要全高加密的 (经验)柱箍筋加密区箍筋间距和直径的要求:1)引入“柱根” 概念,三、四级抗震底层柱箍筋加密区最大间距 100mm,四级抗震底层柱箍筋最小直径 8mm;2)二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不小于 10mm 且箍筋肢距不大于 200mm 时,除柱根外最大间距应允许采用 150mm ;三级框架柱的截 面尺寸不大于 400mm 时,箍筋最小直径应允许采用 6mm ;四级框 架柱剪跨比不大于 2 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 8mm;3)框支柱和剪跨比不大于 2 的柱,箍筋间距不应大于 100mm。
延伸:柱箍筋配筋举例一、抗剪箍筋配: 举例说明:G0.5-0.2 不要考虑肯定是双肢箍,现在请睁大你的眼睛,下面是 步骤:用 0.5/2=0.25,0.2x2/2=0.2现在请你拿出板钢筋配筋表:这里是重点:上面得到数据时加密区 0.25,非加密区 0.2,这个时 候要对照上面的配筋表进行对比6-100 的面积是 283,6-200 的面积是 141,但是这个时侯究竟怎样 比较呢?这里需要提到一点:在 PKPM08 版 S-3 说明书上第 81 页提 到,若输入的箍筋间距为加密区间距,则加密区的箍筋计算结果可 直接参考使用,如果非加密区与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同,则应按非 加密区箍筋间距对计算结果进行换算这也就是为什么上面在计算 中为什么非加密区 0.2 要乘以 2 的原因乘以 2 之后就换算成了加 密区间距了即相当于梁长 100mm 范围内箍筋面积为 0.2.那么现在 比较就与(6-200)没有任何关系,此时的 0.2 应该与 283 进行比较 所以在此处采用的箍筋可以为 6-100/200 有朋友问假如是四肢箍呢?很简单除以四就行举例说明:G3.1-2.5 计算如下:3.1/4=0.775, 2.5x2/4=1.25,这是我假定非加密区是 200 的情况下计算的,那么观察配筋表,发现非加密区 200 不能满足箍 筋的实际情况,应该采用比 200 小的间距配筋。
那么我果断处理, “非加密区采用 100 的间距” ,可能大家会很矛盾,这不就是加密区 吗?(注意:这个时候其实也就是将非加密区当成加密区计算,那 么我们就不用换算了 )但是在分析的时候我们当成非加密区来考虑,那么计算如下:2.5/4=0.625,这时候只能对照间距 100 的板钢筋对照其结果是 10-100 是满足要求的这时候观察梁的位置,我们统一采用 10-100 全长加密配筋文件见下图:PS1:2010 抗规 6.3.3 条:四级抗震箍筋最小直径可选用 6,三级 以上抗震才选用大于 6 的箍筋提出这条这条说明是为了说明,在 四级抗震情况下仍然可以用 6 的箍筋有时候为了和甲方搞好关系, 没办法有时候钢筋介于 6 和 8 之间的时候,选 8 浪费,但是选 6 不满足,我们曾经选过 6.5 的箍筋!照样是符合规范要求的PS2: 上面是针对设计而言的简便快速对照方法那么真正计算应 该怎样进行呢?以 G0.5-0.2 为例说明:0.5X100/2=25,这是加密区需要的箍筋的面积0.2X200/2=20,这是非加密区经过换算后需要的箍筋的面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