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管生产缺陷小结.docx
3页钢管生产缺陷小结1. 质量缺陷及控制要点外径超差 钢管外径超过控制标准,超过负公差成为外径小;正负公差全部超差,椭圆度过大 产生原因:(1)定径机架加工尺寸问题(2)轧辊过分磨损(3)终轧温度波动大(4)定径前台辊 道高度调整不合适处理方法:(1) 更换正确的机架,保证尺寸正确(2)保证加热稳定性,控制终轧温度2. 表面麻点(凹坑) 钢管表面呈现连续性的麻坑 产生原因:(1)轧辊,轧槽磨损严重(2)轧辊冷却不好,表面发生粘钢(3)运送辊道 表面不光洁(4)再加热炉内荒管高温加热时间过长,造成过热、过烧(5)定径高压除 磷装置不正常,氧化铁皮清除不干净压入钢管表面处理办法:更换机架或修磨 表面3. 外结疤 钢管外表面呈现规律性分布的疤痕 产生原因:(1)定径机架辊面粘钢(2)轧辊表面有伤 处理办法:(1)修磨定径后辊道(2)更换机架或根据实际情况加垫4. 青线 钢管外表面呈现对称或不对称的线型轧痕 产生原因:(1)脱管机、定径机架孔型错位(2)孔型设计不合理,长轴半径过小,金 属充满3)定径机架配置不合理,新旧机架搭配使用(4)轧辊加工不好,边部倒角 太小(5)装配不好,间隙量过大(6)轧低温钢(7)定径机主电机、叠加电机速度匹 配不好处理办法:(1)更换机架,避免新旧机架混用(2)改进孔型设计,合理分配各机架金 属变型量(3)提高轧辊加工及装配质量(4)合理设定定径转速(5)不轧低温钢5. 磕瘪 钢管外表面凹陷,里面凸起,壁厚无损伤 产生原因:(1)脱管后弯头,头部磕脱管后辊道(2)脱管后辊道高度不合适,尾部摔 造成(3)定径前后辊道高度不好,咬入及抛钢时运行不稳定(4)大口径壁薄管尾部飞 翘大处理办法:(1)保证荒管在运输过程中不与辊道表面发生磕碰(2)调整好辊道高度(3) 适当降低辊道速度6. 壁厚超差 钢管壁厚呈直线型,管体超过公差范围,多为偏薄,发生于机架多时。
产生原因:出连轧荒管在进入定径机轧制时,在外径减少时发生壁厚增厚变形,由于进 入定径时钢管冷却不均,造成局部增厚较小原因:(1)定径除鳞水嘴掉(2)除鳞环开裂 处理办法:更换水嘴或除鳞环7. 弯管 钢管在大冷床发生头部或管体弯曲 产生原因:(1)定径机架装配不好(2)轧辊未推到位(3)壁厚偏差较大(4)冷却不 均匀(5)大冷床冷热管搭界(6)大冷床步进梁错位处理办法:(1)提高机架加工装配质量(2)清洁滑道,保证中心线(3)提高壁厚均匀 (4)禁止冷热管搭界,应空出料位(5)处理大冷床步进梁8. 外表划伤 钢管外表面成直线型凹槽 产生原因:(1)定径前后辊道转动不好,又研死的(2)定径导管,导嘴等表面粗糙(3) 管头弯处理办法:(1)保证辊道转动灵活(2)导管,导嘴等酶标光滑,无毛刺、凸起(3)保 证直度热轧无缝钢管缺陷一、 内表面缺陷1. 内折 特征:在钢管的内表面上呈现直线或螺旋、半螺旋形的锯齿状缺陷产生原因:(1)管坯:中心疏松、偏析;缩孔残余严重;非金属夹杂物超标(2)管坯 加热不均、温度过高或过低、加热时间过长(3)穿孔区域:顶头磨损严重;穿孔机参 数调整不当;穿孔辊老化等。
2. 内结疤 特征:钢管内表面呈现斑疤,一般不生根易剥落 产生原因:(1)石墨润滑剂中带有夹杂2)荒管后端铁耳,被压入钢管内壁等3. 翘皮 特征:钢管内表面呈现直线或断续指甲状翘起的小皮多出现在毛管头部,且易于剥落产生原因:(1)穿孔机调整参数不当(2)顶头粘钢(3)荒管内氧化铁皮堆积等4. 内直道特征:在钢管内表面存在具有一定宽度和深度的直线形划伤 产生原因:(1)轧制温度过低,芯棒粘有金属硬物2)石墨中含有杂质等5. 内棱 特征:在钢管内表面存在具有一定宽度和深度的直线形凸起 产生原因:芯棒磨损严重,修磨出不圆滑或过深等6. 内鼓包 特征:钢管内表面呈现有规律的凸超且外表面没有损伤 产生原因:连轧辊修磨量过大或掉肉等7. 拉凹 特征:钢管内表面呈现有规律无规律的凹坑且外表面无损伤 产生原因:(1)连轧调整不当,各架辊轧速不匹配2)管坯加热不均匀或温度过 低(3)轧制中心线偏离,钢管与连轧后辊道碰撞产生等8. 内螺纹(此缺陷只在阿赛尔机组产生) 特征:钢管内表面螺旋状痕迹,多出现薄壁管内表面,有凹凸不平的明显手感 产生原因:(1)斜轧工艺固有缺陷在阿赛尔轧管机工艺参数调整不当时,这种缺 陷更为突出。
2)变形量分配不合理,阿赛尔减壁量过大(3)阿赛尔轧型辊型配 置不当二、 外表面缺陷1.外折特征:在钢管外表面呈现螺旋状得层状折叠 产生原因:(1)管坯表面有折叠或裂缝(2)管坯的皮下气孔,皮下夹杂较严重3)管坯表面清理不良或有耳子、错面等4)轧制过程中,钢管表面被接起 划伤,通过轧制又被压合到钢管的基体上,形成外折等2. 离层 特征:在钢管表面上呈现螺旋形或块状的分层和破裂 产生原因:管坯中非金属夹杂物严重、残余缩孔或严重疏松等3. 外结疤特征: 钢管外表面呈现斑疤产生原因:(1)轧辊粘钢、老化、磨损严重或珞辊2)输送辊道粘有异物或磨损 严重4. 麻面 特征:钢管表面呈现高低不平的麻坑 产生原因:(1)钢管在炉内停留时间过长或加热时间过高,使表面生成氧化铁皮过 厚,清除不净,扎入钢管表面2)高压水除鳞设备不正常,除磷不净等5. 青线 特征:钢管外表面呈现对称或不对称的直线形轧痕 产生原因:(1)定径机孔型错位或磨损严重2)定径机轧辊孔型设计不合理3) 轧低温钢(4)轧辊加工不好,轧辊边倒角太小(5)轧辊装配不好,间隙过大等6. 发纹 特征:在钢管外表面上,呈现连续或不连续的发状细纹 产生原因:(1)管坯有皮下气孔或夹杂物(2)管坯表面清理不彻底,有细小裂纹存 在(3)轧辊过度磨损、老化(4)轧辊加工精度不好等。
7. 网状裂纹 特征:钢管外表面上呈现带状且螺距大的鱼鳞状小裂纹 产生原因:(1)管坯有害元素含量过高(如砷元素)(2)穿孔辊老化、粘钢(3) 导板粘钢,8. 划伤 特征:钢管外表面呈螺旋形或直线形沟状缺陷,大部分看到沟低 产生原因:(1)机械划伤主要产生于辊道、冷床、矫直、运输方面( 2)轧辊加工 不好或磨损严重或辊缝夹有异物等9. 碰瘪 特征:钢管外表面呈现外凹里凸的现象,而钢管壁厚五损伤 产生原因:(1)在吊运中碰击至瘪(2)矫直咬入时碰瘪(3)定径机后辊道碰别10. 碰伤 特征:钢管外表面因碰撞产生无规律的伤痕 产生原因:可产生于冷区与热区的各种碰撞等11. 矫凹 特征:钢管外表面呈螺旋形的凹入 产生原因:(1)矫直机辊角度调整不当,压下量过大2)矫直辊磨损严重等12. 轧折 特征:钢管管壁沿纵向局部或通长呈现外凹里凸的皱折,外表面成条状凹陷 产生原因:(1)孔型宽度系数选择太小(2)轧机调整不当致使孔型错位或轧制中 心线不一致(3)连轧机各架压下量分配不当等由于以上原因使得钢管在轧制过程中金属进入轧辊间隙或管子失掉稳定性造成管 壁皱折13. 拉裂特征:钢管表面有拉开破裂现象,多产生在薄壁管上。
产生原因:(1)由于管坯加热温度不均,使得变形不均,温度低的部位拉力轧制, 当拉力较大时,将管子拉裂2)连轧机各架速度和辊缝调整不当,造成拉钢而撕 破3)毛管壁厚影响,当穿孔机供给连轧机的毛管壁厚较小时,在连轧机金属变 形量比设计变形量减小,造成连轧机拉力轧制,拉力大时而撕破( 4)管坯本身 局部存在较严重的夹杂物三、尺寸超差1. 壁厚不均 特征:钢管在同一截面上壁厚不均匀,最大壁厚和最小壁厚相差大 产生原因:(1)管坯加热不均匀(2)穿孔机轧制线未调整,定心辊不稳定(3)顶 头磨损或顶头后孔偏心(4)管坯定心孔补正(5)管坯弯曲度、切斜度过大2. 壁厚超差特征:钢管壁厚单向超差,超正偏差者称之为壁厚超厚;超负偏差者称之为壁厚超 薄产生原因:(1)管坯加热不均(2)穿孔机调整不当3. 外径超差 特征:钢管外径超标,超正差者称之为外径大,超负差者称之为外径小 产生原因:(1)定径机孔型磨损过大,或新孔型设计并不合理2)终轧温度不稳 定4. 弯曲特征:钢管沿长度方向不平直或在钢管端部呈现鹅头状的弯曲称之为“鹅头弯” 产生原因:(1)人工热检时局部水冷造成2)矫直时调整不当,矫直辊磨损严重 (3)定径机加工、装配及调整不当(4)吊装运输中造成弯曲5. 长度偏差特征:钢管长度超出要求,超正差称长尺,超负差称短尺。
产生原因:(1)管坯长度超标(2)轧制不稳定(3)分切时没控制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