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五 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高中英语听力教学.doc
14页专题五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听力教学 【课标要求】一、听力技能目标6 级听力技能目标:1 .能抓住所听语段中的关键词,理解话语之间的逻辑关系;2 .能听懂日常的要求和指令,并能根据指令进行操作;3 .能听懂故事或记叙文,理解其中主要人物和事件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4 .能从听力材料、简单演讲或讨论中提取信息和观点7 级听力技能目标:1 .能识别语段中的重要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2 .能听懂操作性指令,并能根据要求和指令完成任务;3 .能听懂正常语速听力材料中对人和物的描写、情节发展及结果;4 .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能抓住要点;5 .能听懂熟悉话题的内容,识别不同语气所表达的不同态度;6 .能听懂一般场合的信息广播,例如,天气预报8 级听力技能目标:1 .能识别不同语气所表达的不同态度;2 .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讨论和谈话并记住要点;3 .能抓住一般语段中的观点;4 .能基本听懂广播或电视英语新闻的主题或大意;5 .能听懂委婉的建议或劝告等9 级听力技能目标:1 .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演讲、讨论、辩论和报告;2 .能听懂国内外一般的英语新闻广播;3 .能抓住较长发言的内容要点,理解讲话人的观点及意图;4 .能从言谈中判断对方的态度、喜恶、立场及隐含意思等;5 .能理解一般的幽默;6 .能在听的过程中克服一般性的口音干扰。
二、听力教学建议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听的策略;特别强调培养在听的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基本技能: 克服口音、背景音等因素的影响;抓住关键词;听并执行指示语;听大意和主题;确定事物的发展顺序或逻辑关系;预测下文内容;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和态度;评价所听内容;判断语段的深层含义主要教学活动举例: 听前活动 听的活动 听后活动 · 明确听的目的; · 激发兴趣和欲望; · 熟悉话题; · 预测大意; · 处理关键词; · 布置任务 · 边听边操作; · 边听边选择、填空、连线、图画、补全信息; · 边听边做笔记; · 判断真伪; · 讨论; · 根据所听内容进行口笔头转述; · 根据笔记写出梗概; · 利用听到的信息,以同一题目为主题,从另一个角度写出一个文段 材料选择: 真实语境中的话语;与学生水平相当;多种口音的材料教师角色:提供材料,鼓励、启发、引导、帮助、监控、评价 【教学建议】一、听力技能的内涵听力技能训练的方式很多,教学策略性就在于根据具体的教学需求选择适当的训练方式不同的训练对训练方式的要求不同,不同的学习者所适应的训练方式同样存在差别因此,在选择听力技能的训练方式时必须关注到学习者的差异,培训内容的差异和教学阶段的差异。
要训练听力技能首先必须明确都有什么听力技能对于听力来说,应该训练的技能主要有: 1 .语音解码 语音解码能力是听力的基础,不能自动识别语音语调则难以理解来自语音符号的信息语音解码包括对音节、重读、连读、意群、节奏以及语音语调等方面的解读,因为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听者的理解如: John said, “My father is here.” “John, “ said my father, “is here;” 两句话意群不同,意思也不同 很多中国学生因为不习惯于英语的连读、送气减弱等语音现象造成对所听信息的错误理解语音自动解码能力是听力教学的起点和基础 2 .选择注意力所谓选择注意力指在听的过程中能将注意力集中于某具体信息或者是文章的总体信息,否则在听的过程中就可能受到来自信息源各种信息的干扰,影响对所欲获取信息的提取注意力的选择与听的目的有关,如果听的目的是获取有关事故发生的地点的信息,听者就必须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到与地点有关的信息上如果听的目的是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听力就应该能把注意力集中到原因表达方式上,如 because of, on account of, for, as a result of, lead to, bring about, cause 等短语上,或者事故前后的相关事件之上。
3 .大意理解 大意理解是听力理解中的核心技能要求之一,要求听者能够综合所听信息判断其反映的主题、话题等由于听力中听者倾向于关注具体信息,加之听力对短时记忆能力的要求,很容易出现听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大意理解对听力教学来说是必须训练的技能但是,由于所听材料自身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听力都可以设计大意理解活动,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需要训练大意理解,小学阶段由于听力材料的局限性以及儿童认知特点,一般不做大意理解的技能训练 4 .细节理解 与大意理解不同,细节理解是所有听力教学都必须关注的技能细节理解表现形式很多,可以是信息的判断、信息的提取、信息的再现,而信息理解的训练方式也是最多的教学策略的本质就在于能够根据要求选择适当的训练方式 5 .推理推论 推理推论是高层次技能,对于听力来说,推理不仅包括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理解说话者的言外之意,更要理解语句的言外行为和会话含义语言具有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之分,交际中只有正确理解说话者的言外之义才能有得体的言外行为 6 .词义猜测 根据上下文信息判断说话者所表达的含义是信息理解的基础,听力中听者总是要根据上下文的信息判断说话者在讲什么,将要说什么。
因此,词义猜测也就成了必须的一中能力 7 .记笔记 记笔记其实是听力的一种常用技能有时打时我们需要记录对方所说信息,如见面的时间、地点;听报告时也需要做适当的笔记;有时为了避免遗忘我们也会就所听内容做适当记录因此,做笔记不只是为了训练书写能力,更多地是培养一中生存能力 二、技能训练的环节听力教学的基本模式告诉我们,听力教学由准备、呈现、训练、应用等环节组成,训练的环节应该是在呈现环节之后,应用环节之前当然,实际教学中也可能把训练安排在应用之后,也就是,当通过应用发现学生某项技能的问题时就可以进行专项的训练 与其它环节不同,训练要求一定的频度和量,而应用可以是一次的行为,呈现也是一次的行为如果只安排了某项技能的一次性活动,那么活动就起不到训练的作用 训练可以是基于情景的训练,可以是脱离情景的专项技能训练也就是说,训练时可以将某项技能分解,而应用则需要听者整体把握 1 .技能训练的方式每项技能的训练方式都不是一种,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必须首先明确训练的目标,然后分析教材,分析学生的需求,否则难以选择恰当的方式 听力技能列表 技能活 动策略性语音解码 (phonetic decoding)· 最小对立体识别训练 · 听后标示重弱读、节奏、意群等 · 模仿 · 重复 · 匹配 最小对立体识别、匹配以及标示属于输入训练,魔方和重复属于输出训练,两个对语言能力的要求不同,选择活动方式时要注意课堂教学目标。
文章大意、主旨等理解( gist listening )· 听后选择适当的标题 · 为听力材料写概要 · 话题匹配 · 听后写标题 · 听匹配主题 匹配、正误判断、选择等都属于理解性活动,而拟订、撰写属于输出性活动,对语言的要求比较高训练时可以先进行理解性的训练,然后设计输出性活动细节理解 (listening for specific or detailed information)· 信息图表化,学生根据文章完成信息表格 · 正误判断 · 回答问题 · 根据听力进行句子排序 · 听力书写要点 · 听故事将图表排序 · 听后匹配 · 完形听写 · 听后画画 · 听后做动作 · 听回答问题 · 角色扮演 听后匹配、画画、做动作、排序等都属于细节辨认的练习,而信息图表、听写、回答问题等都属于信息提取活动,细节训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信息提取、转述以及信息重组的能力因此,教学设计时应该先理解性活动,然后是信息转述或重组性活动推理推论 (inferring)· 听后判断正误 · 听后匹配 · 听后回答问题 · 听后讨论 正误判断、匹配等可以涉及各种各样的推理推论,可以是人物与其说话目的之间关系的判断,可以是事件与其因果关系的匹配,可以是言内行为与言后行为之间关系的判断。
猜测词义 (word-guessing)· 对文中的单词和短语进行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 · 通过替换练习检查学生对词义的理解 · 就上下文进行提问,帮助学生理解目标词汇 · 匹配 · 解释 · 提供类似上下文作词义猜测训练 · 提供类似结构作词义猜测训练 1-5 所训练的只是学生对词义的理解,真正属于训练的是提供类似的上下文,提供类似的结构让学生运用呈现的猜测方式猜测新语境下单词的意思记笔记 (note-taking)· 定点听写、复式听写 (spot dictation and compound dictation) · 信息图表 · 填图 这三个活动都能用于训练学生记笔记的能力但是,记笔记的方式很多,可以记录关键词、可用符号记录作为记笔记的训练应该明确训练的内容,鼓励学生用所呈现的笔记记录方式记笔记,否则就不是严格意味上的训练2 .听力技能的应用教学的策略性高速我们,没有应用就没有技能的掌握要帮助学生掌握听力技能就必须在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要设计应用性的活动,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应用 ( 1 )应用的含义所谓应用就是在未经告知的情况下能够运用某种技能解决问题,完成任务通俗地讲,在没有告诉学生必须根据表示原因的动词判断因果关系的情况下,而学生却可以通过对表示原因的动词的理解判断听力中的因果关系,就说明学生能够应用这一技能。
与训练不同,应用前并不明确所使用的技能;与训练不同,应用必须是新的语境,新的任务,新的问题;与训练不同,应用要求活动具有真实性,人物角色具有真实性,活动的目的具有真实性,活动形式具有真实性但是,就技能的发展来说,也不尽然,如果技能过于细化,在现实生活中单独使用的可能性很小,那么教学中也可以设计准真实的活动帮助学生使用听力技能 ( 2 )技能的应用要设计技能的应用活动首先必须明确每项技能的具体体现大意理解是听力的一种技能,但是如果只是让学生听后判断听力材料的主题则不是技能的应用,因为学生在理解时所利用的不是大意听力,而是运用了某种技巧帮助自己理解大意因此,在设计听力技能应用活动时必须明确每项技能的实践方式 以推理判断为例,学生可以根据各种方式进行推理判断,比如表示拒绝的方式可以是直接决绝,可以是先表示接受然后转折陈述不能接受的理由,也可以是提供解决问题的其它方式听时听者就可以通过这些信息判断说话者是接受还是拒绝例如: Boss: Xiao Zhang. Can you stay behind to finish the task today We need to hand in the report tomorrow. Xiao Zhang: I am glad to, but my mother is in hospital and I have to go to take care of her this evening. Xiao Zhang: Xiao Wang has no arrangements this evening. I think he is the best person for it. Xiao Zhang: I think we c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