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梳理课件.ppt

84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88879575
  • 上传时间:2024-09-0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63.55KB
  • / 8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汉语语法知识结构图汉语语法知识结构图            语素的概念 语素的概念          语素  语素 语素的种类(单音节、多音节语素的种类(单音节、多音节/ /自由、半自由、不自自由、半自由、不自由)            语素与汉字的关系(一字一素语素与汉字的关系(一字一素/ /一字多素一字多素/ /多字一素)多字一素)                         词语的概念词语的概念              词语的种类(实词、虚词)              词语的种类(实词、虚词)          词语  词语的结构(并偏支补陈加叠,外加名量很特别)          词语  词语的结构(并偏支补陈加叠,外加名量很特别)                       词语的意义(同义词、近义词、熟语、成语)词语的意义(同义词、近义词、熟语、成语)              词语的色彩(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              词语的色彩(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                     短语的概念短语的概念          短语  短语的语法种类          短语  短语的语法种类              短语的结构种类(成语)              短语的结构种类(成语)                         句子的概念句子的概念          句子           句子  句子的种类(用途和语气、结构、骈散等来划分)句子的种类(用途和语气、结构、骈散等来划分)                         句子的结构(单句、复句)句子的结构(单句、复句)              句式的变换、选用和仿用              句式的变换、选用和仿用 ※※              语病的辨析与修改              语病的辨析与修改 ※ ※          句群 (句子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          句群 (句子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 •整理课件1汉语语法知识结构图             语素的概念   1.语素有两个特点:语素有两个特点:一是最小的,不能再分割的;一是最小的,不能再分割的; 二是有意义的。

      二是有意义的 2.语素的种类语素的种类:①①根据音节的多寡来考察,可以将语素划分为三类:单根据音节的多寡来考察,可以将语素划分为三类: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示例:示例:    单音节:单音节:天、地、人、日、月、金、木、水、火、土天、地、人、日、月、金、木、水、火、土(基本事物的概念)(基本事物的概念)双音节:双音节:坦克、扑克、蝴蝶、苜蓿、踯躅(踟蹰)、徘坦克、扑克、蝴蝶、苜蓿、踯躅(踟蹰)、徘徊/仓促、仿佛、淋漓徊/仓促、仿佛、淋漓(分开来没有与该语素有关的意义分开来没有与该语素有关的意义)多音节:多音节:威士忌、麦克风、布拉吉(连衣裙)、青霉素、威士忌、麦克风、布拉吉(连衣裙)、青霉素、奥林匹克、阿司匹林、奥林匹克、阿司匹林、              •整理课件21.语素有两个特点:一是最小的,不能再分割的;2.语素的种类 二、实词二、实词n1、名词                    7、代词n2、动词                    8、拟声词n3、形容词                9、叹词n4、数词n5、量词n6、副词•整理课件3二、实词1、名词                    7、 (一)名词(一)名词n1、名词的意义和种类、名词的意义和种类(意义特征意义特征)((1)人、物()人、物(2)时间()时间(3)处所()处所(4)方位)方位n2、名词的语法特征、名词的语法特征n((1)语法功能)语法功能:n A、经常作主语、宾语,多数能作定语、、经常作主语、宾语,多数能作定语、带定语,但不作补语。

      带定语,但不作补语n B、受数量词的修饰、不受副词修饰受数量词的修饰、不受副词修饰•整理课件4(一)名词1、名词的意义和种类(意义特征)整理课件4 名词的语法特征名词的语法特征n((2)形态特征)形态特征nA、不能重叠不能重叠妈妈、星星妈妈、星星”语素重叠,语素重叠,n “姥姥姥姥”是叠音词是叠音词nB、表人名词后可加、表人名词后可加“们们”,表示复数表示复数•整理课件5名词的语法特征(2)形态特征整理课件5 3 3、时间名词和方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词n时间词除作主语、宾语外,还可以直接作状时间词除作主语、宾语外,还可以直接作状语例如:他语例如:他昨天昨天来了n方位词主要表示方向位置,但一部分还可以方位词主要表示方向位置,但一部分还可以表示时间,如:内、之内、以内,前、之前、表示时间,如:内、之内、以内,前、之前、以前,后、之后、以后,左右等以前,后、之后、以后,左右等•整理课件63、时间名词和方位词时间词除作主语、宾语外,还可以直接作状语 (二)动词(二)动词n1、动词的意义和种类   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1)动作行为动词:走、看、听、批评(2)心理活动动词:爱、恨、喜欢、希望(3)存现动词:有、出现、消失(4)判断动词:是(5)能愿动词:能、愿意、可能、应该•整理课件7(二)动词1、动词的意义和种类整理课件7 (二)动词(6)趋向动词:来、上、下、下去   注意注意:不同类型的动词语法特征也不同类型的动词语法特征也不同不同2、动词的语法特征、动词的语法特征((1)语法功能)语法功能 A、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

      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 B、可以受否定副词、可以受否定副词“不不”的修饰,心理活的修饰,心理活动动词以外的其他动词不受程度副词动动词以外的其他动词不受程度副词“很很”的修饰•整理课件8(二)动词(6)趋向动词:来、上、下、下去整理课件8 n((2)形态特征)形态特征nA、多数可以带动态助词、多数可以带动态助词“着、了、过着、了、过”等表等表示动态nB、有些可以重叠,表示短暂、尝试等意义,、有些可以重叠,表示短暂、尝试等意义,一般指表示可持续的动作动词单音节重叠形一般指表示可持续的动作动词单音节重叠形式为式为AA,双音节为,双音节为ABAB,如:研究研究、学,如:研究研究、学习学习n3、特殊动词、特殊动词n((1)判断动词)判断动词“是是”n((2)能愿动词:作状语、谓语中心、不能重)能愿动词:作状语、谓语中心、不能重叠、不能带动态助词叠、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着、了、过”•整理课件9(2)形态特征整理课件9 n(3)趋向动词作谓语、补语如: 你下去 他拿出来一本书 n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n名宾动词(修理、收割)n谓宾动词(打算、计划)n名谓宾动词(赞成、反对)•整理课件10(3)趋向动词整理课件10 (三)形容词n1、形容词的意义和种类、形容词的意义和种类 表示性质、状态等。

      表示性质、状态等1)性质形容词:软、硬、好、坏)性质形容词:软、硬、好、坏((2)状态形容词:雪白、火红、绿油油、水)状态形容词:雪白、火红、绿油油、水灵灵3)不定量形容词:多、少、全)不定量形容词:多、少、全•整理课件11(三)形容词1、形容词的意义和种类整理课件11 2 2、形容词的语法特征、形容词的语法特征n((1)语法功能)语法功能nA、作谓语、谓语中心、定语、状语,也可以、作谓语、谓语中心、定语、状语,也可以作补语nB、性质形容词可以受程度副词、性质形容词可以受程度副词“很很”的修饰,的修饰,状态形容词本身含有程度高的意义,不再受程状态形容词本身含有程度高的意义,不再受程度副词修饰度副词修饰nC、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有些形容词带宾语变、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有些形容词带宾语变为动词(端正态度),是动词、形容词兼类为动词(端正态度),是动词、形容词兼类•整理课件122、形容词的语法特征(1)语法功能整理课件12 2 2、形容词的语法特征、形容词的语法特征n((2)形态特征)形态特征nA、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重叠后用法同状、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重叠后用法同状态形容词态形容词n单音节重叠形式:单音节重叠形式:AA(早早、好好)(早早、好好)n双音节重叠形式:双音节重叠形式:AABB(高高兴兴)(高高兴兴) A里里AB式:糊里糊涂式:糊里糊涂 状态形容词重叠形式:状态形容词重叠形式:ABAB(雪白雪白)(雪白雪白) B、性质形容词可带叠音或其他词缀、性质形容词可带叠音或其他词缀 红彤彤、黑咕隆咚红彤彤、黑咕隆咚•整理课件132、形容词的语法特征(2)形态特征整理课件13 3 3、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区别、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区别词类词类区别区别主要语法特征主要语法特征123456能否经常作主语、宾语能否经常作主语、宾语能否经常作谓语能否经常作谓语能否受能否受“不不”的修饰的修饰能否用肯定否定并列形式提问能否用肯定否定并列形式提问能否重叠能否重叠概括意义概括意义名词名词谓词谓词动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能能不能不能不能不能不能不能不能不能人或事物人或事物不能不能能能能能绝大多数能绝大多数能部分能部分能动作、性状动作、性状谓词:动词、形容词经常做谓语,功能相近,统称之。

      谓词:动词、形容词经常做谓语,功能相近,统称之•整理课件143、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区别词类区别主要语法特征123456 动词、形容词的区别动词、形容词的区别           区别        词类语法特征         动词      形容词1能否带宾语绝大多数能不能2能否受“很”修饰多数不能多数能3重叠方式和意义AA、ABAB表示数量少或时量少AA、AABB表示程度加深或程度适中4概括意义表示动作、行为、活动表示性质、状态•整理课件15动词、形容词的区别           区别         (四)数词n1、数词的意义和种类n(1)基数词n(2)序数词n2、数词的语法功能n数词和量词组合构成数量短语才能作句法成分,主要充当:定语、状语、补语•整理课件16(四)数词1、数词的意义和种类整理课件16 (五)量词n1、量词的意义和种类n(1)物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n(2)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n2、量词的语法特征n(1)和数词组成数量短语作句法成分n(2)量词大多可以重叠,重叠之后作各种句法成分•整理课件17(五)量词1、量词的意义和种类整理课件17 (六)副词n1、副词的意义和种类: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

      n(1)程度:很、最、极                  n(2)范围:只、都、总共n(3)时间、频率:已经、马上、再三n(4)处所:处处、到处、四处、随处n(5)肯定、否定:必须、的确、不必、n(6)情态、方式:大肆、特意、单独、亲自n(7)语气:难道、究竟、偏、竟然•整理课件18(六)副词1、副词的意义和种类: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 2、副词的语法特征n(1)副词作状语程度副词“很、极”也可以作补语n  副词一般修饰谓词,有的可以修饰名词性成分nA、就、仅、单单、只等表示范围的,如:n今天就你一个淘气光书就有十箱nB、才、就、好、大概、恰好等,如:n用了恰好50元花了才五天•整理课件192、副词的语法特征(1)副词作状语程度副词“很、极”也可以 n(2)副词一般不能单说,即单独成句,只有“不、没有、也许、有点儿、当然、马上、何必、刚好、刚刚、的确”等在省略句中可以单独成句n(3)部分副词兼有关联作用,充当关联词语如:就、又、也等•整理课件20(2)副词一般不能单说,即单独成句,只有“不、没有、也许、有 (七)代词n1、代词的种类n句法功能的类:n 代名词(人称代词、谁、什么、这、哪儿)n代谓词(怎样、怎么、怎么样、这样、这么样、那样、那么样)n代副词(多、这么、那么)n按意义分: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整理课件21(七)代词1、代词的种类整理课件21 n2、代词语法功能,同所代的词。

      n3、疑问代词的两种特殊用法n(1)任指:表示任何人或事物n谁也听不懂他说什么谁=任何人)n他哪儿也不想去哪儿=任何地方)n(2)指代不能肯定的人或事物如:n别管是谁的,横竖我领情就是了不知道、不想说和说不出的)n信上说,谁谁谁当了运输大队长------(不必具体说明的对象)n车厢里堆满了鸡鸭鲜鱼什么的(列举不完全)•整理课件222、代词语法功能,同所代的词整理课件22 (八)拟声词n又叫“象声词”n作状语、定语、谓语、补语、独立语n窗外啪地响了一声n街上非常寂静,只有铁铺发出当当的声音n冰箱过一会嗡一下,这两天嗡得越来越勤了n他早已回来,睡得呼呼的了n噗,噗,两口气就吹灭了•整理课件23(八)拟声词又叫“象声词”整理课件23 (九)叹词n表示感叹和呼唤、应答的词:唉、啊、哎呀n只能充当独立语n一种特殊的实词:与虚词不同,不依附于实词表达语法意义,独立表示意义;与实词也不同,只能充当不与其他句法成分发生结构关系的独立语•整理课件24(九)叹词表示感叹和呼唤、应答的词:唉、啊、哎呀整理课件2 ￿￿短语n一、短语及其分类一、短语及其分类 n1、定义:意义上和语法上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所以又叫词组。

      它是大于词而又不成句的语法单位n2、构成手段:语序和虚词例“我向他借了本书——他向我借了本书 “我和他很好——我的他很好——我对他很好 •整理课件25  短语一、短语及其分类 整理课件25 n3、分类:nA从内外上分为两类:a、结构类(内),即是内部结构类型  b、功能类(外),凭它在更大的单位里担任职务的能力即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定它的类nB从构成要素上分为两类:a、实词短语  b、虚词短语nC从是否凝固上分为两类:a、固定短语  b、临时短语nD从意义上分为两类:    a、单义短语  b、多义短语nE从成句能力上分为两类:a、自由短语  b、不自由短语“粘着短语”nF从短语的层次分为两类:a、一层短语(简单短语)b、多层短语(复杂短语)•整理课件263、分类:整理课件26 二、短语的结构类二、短语的结构类 n(一)主谓:表陈述关系例:A鸡叫  B大家讨论  C意志坚强  D笑容满面n(二)动宾:表支配关系例A读书  B讨论问题  C喜欢她n(三)偏正:表修饰关系分定中短语、状中短语两种,例:n1、定中短语  A群众的智慧(名、名)  B可爱的中国(形、名)  C我的笔(代、名)n2、状中短语  A十分热烈(副、形)  B紧张的劳动(形、动)•整理课件27二、短语的结构类 (一)主谓:表陈述关系。

      例:A鸡叫  B大 n(四)中补短语:表补充关系如:打死(动、动)、看了一次(动、数量短语)n(五)联合短语:表并列或选择例:调查研究、今天和明天n(六)连谓短语:两个或以上的谓词性成分连用,中间没有主谓、联合、动宾、偏正、补充的结构关系,也不用任何关联词语n例:A拿笔写字   B走过去开门n(七)兼语词语:由前一动词的宾语兼做后一动词或形容词的主语,即动宾短语的宾语和主谓短语的主语套叠,形成一个宾语兼主语的兼语n例:A让我走    B使她相信•整理课件28(四)中补短语:表补充关系如:打死(动、动)、看了一次(动 n(八)同位短语:多由两部分组成,前后各部分的词语不同但所指相同,语法地位一样,共作一个成分n例:A他们俩   B省城济南n(九)方位短语:由方位词附在名词性或动词性词语后面组成,主要表示处所或时间,具有名词性n例:A西湖边  B开会前  C胳膊上 D喝酒以后  E 三天前•整理课件29(八)同位短语:多由两部分组成,前后各部分的词语不同但所指相 n(十)量词短语:由数词或指示代词加上量词组成即:数词(指示代词)+量词n例:A三个    B一百零八条      数量短语nC这三位  D那一大块        指量短语n      “这”“那”指示代词    “大”形名词n(十一)介词短语:介词+名词。

      介词短语都可做状语,修饰谓词,主要用来标明动作的工具、方式、因果、施事、受事、对象等多种语义n例:A在船上休息(表示动作发生的地点)    B用大碗吃饭( 动作所凭借的工具)C 为健康而锻炼(表示动作的目的)D被巨浪撕成碎片(表示动作的发出者)•整理课件30(十)量词短语:由数词或指示代词加上量词组成即:数词(指示 n(十二)助词短语n1“的”字短语:由助词“的”附着在实词或短语后面组成,指称人或事物,属于名词性短语,能做主语、宾语如:n大的要照顾小的n2、比况短语:由比况助词“似的、一样、一般”附在名词等词语后面组成,表示比喻,有时也表示推测,有多种句法功能,可以作定语、状语、谓语、补语,属形容词性短语例如:nA 死一般的寂静   B 木头似的站着   C 触电一样哆嗦了一下•整理课件31(十二)助词短语整理课件31 n3“所”字短语:由“所”字加在及物动词前面组成,指称动作所支配或关涉的对象,是名词性短语所”字短语多见于书面语,如:所答非所问而且在句子里一般要借助“的”字组成“的”字短语,或者借助“的”字修饰名词组成偏正短语如:A 所引用的 B  所起的作用很大 •整理课件323“所”字短语:由“所”字加在及物动词前面组成,指称动作所支 三、短语的功能类三、短语的功能类 n功能类型是由它跟别的词语组合时能充当什么句法成分,相当于哪类词决定的。

      常作主语、宾语,功能相当于名词的叫作名词性短语;能作谓语,功能相当于谓词性短语,通常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名词性短语一般不充当谓语谓词性短语能充当谓语 •整理课件33三、短语的功能类 功能类型是由它跟别的词语组合时能充当什么句 ￿￿￿￿句法成分句法成分 n句法成分是短语和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汉语的短语和句子大都是由较小的语言单位逐层组装起来的,按照不同的结构类型中的结构关系定出不同的句法成分下面就句法成分的构成材料和结构类型、意义类型、语序以及少数易混成分的辨别问题进行学习 •整理课件34  句法成分 句法成分是短语和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汉语的短语 一、主语、谓语 n(一)主语的构成:是被陈述的对象主语可分为名词性主语和谓词性主语 n名词主语句:包括名词、数词、代词、名词性短语等名词性词语来充当主语n谓词主语句:以动作、性状或事情作陈述的对象,主语由动词、形容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等谓词性词语来充当  •整理课件35一、主语、谓语 (一)主语的构成:是被陈述的对象主语可分为 n    主谓主语句:由主谓短语充当主语例如:n①    他不参加也好n②    两国总统互访意义重大n注意:名词性主语后头的谓语在词性上不受限制,只要语义上能搭配,可以由各种谓词语充当。

      而谓词性主语句(含主谓主语句)的谓语不是这样,它总是由非动作性谓词(判断动词、形容词等)充当•整理课件36    主谓主语句:由主谓短语充当主语例如:整理课件36 (三)主语和谓语的意义类型 n主语的意义类型分为三类:施事、受事、当事三种n1、施事主语:主语是行为、动作的发出者主语和谓语的语义关系是“主动者+动作”例如:n①    两只水鸟在水草边梳理 那晃眼的羽毛n②    演员的表情抓住了每个观众的视线n注意:A 从语法关系上看,这里所说的施事是广义的,既包括动作的发出者,又包括了不能发出动作的事物n      B 主语是施事的句子叫施事主语句这是汉语最常用的句式,句子中谓语动词是及物动词,一般要求带上受事的成分•整理课件37(三)主语和谓语的意义类型 主语的意义类型分为三类:施事、受 n2、受事主语:主语表示承受动作、行为的客体,即动作、行为的承受者或涉及对象主谓语义关系是“受动者+动作”例如:n①    羊被狼咬死了n②    窗花剪好了n③    这样的好机会,你可别错过了n注意:A 这里所说的受事也是广义的,是动作、行为所针对的对象,包括动作的承受者、结果和对象nB 主语是受事的句子叫受事主语句。

      句中的谓语动词是及物动词有时动词前后都带有受事例如:这件衣服戳了一个洞句中动词前是一般的受事,动词后是表结果的受事•整理课件382、受事主语:主语表示承受动作、行为的客体,即动作、行为的承 n n1、当事主语:主语既非施事,又非受事的人或事物nA、一定带宾语,主语是当事,宾语是施事,主语和宾语之间有领属关系例如:我们跑丢了一只猫nB、主语是表工具、原因、目的、处所等的句子例如:钝刀割肉/外伤容易感染/这种体质要吃药/汤里搁上点肉松•整理课件39 整理课件39 (二)谓语的构成 n1、动词性谓语:A主要作用是叙述n               B、也可用来描写主语nC、用动词“是”及宾语一起组成的谓语,主要是说明和判断n2、形容词性谓词,主要作用是描写n3、主谓谓语句 n4、名词性谓语  •整理课件40(二)谓语的构成 1、动词性谓语:A主要作用是叙述整理课件 n二、谓语的意义类型:主要看对主语的作用可分三类:n1、表叙述,,叙述主语所做的或者与主语有关的一件事情,主要由动词性词语充当例如:狼咬死了两只小羊n2、表描写,即描写主语的性状,主要由形容词性词语(包括形容词性的主谓短语)充当描写主语。

      例如:只生一个孩子好/他脸色阴沉,神态严肃n3、表判断说明,说明主语的类属或情况例如:鲁迅是浙江人/荷叶,是小青蛙的摇篮n注意:谓语的意义类型跟谓语的词性不完全对应例如谓语动词主要是叙述主语的动作行为的,但是由于“是、有、像”等非动作动词组成的谓语只是用来判断说明主语的情况如:知识就是力量/她像一只受惊的小鹿 •整理课件41二、谓语的意义类型:主要看对主语的作用可分三类:整理课件4 二、宾语 n宾语的构成材料:由名词短语和谓词性短语构成n1、名词性宾语例如:山坡上下来两个打柴的/他终于露出笑容n2、谓词性宾语谓词性词语充当宾语有一定的条件,只能出现在能带谓词性词语的动词后面如:最有效的防御手段是攻击/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整理课件42二、宾语 整理课件42 n1、受事宾语:动作行为直接支配的、关涉的对象或事物,包括动作的承受者、动作的对象、动作所产生的结果例如:割麦子/告诉大家/做出成绩n2 、施事宾语: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主动者,可以是人或自然界的事物如: 来了一位客人/走漏了消息n注意:这种句子的动词一般是不及物动词,动词后通常带动态助词或补语等才容易独立成句句子中的宾语如果由于语用的需要(改变话题或语境)可能移位到动词前,充当主语。

      如:客人来了•整理课件431、受事宾语:动作行为直接支配的、关涉的对象或事物,包括动作 n3、当事宾语:非受事又非施事,但跟动词有一定关系的宾语一共分为9类:n①    表处所:回南方、坐火车n②    表时间:熬夜、过中秋节n③    表工具:编柳条、喝小杯n④    表方式;存活期、寄航空n⑤    表原因:避雨、缩水n⑥    表目的:交涉过财产问题n⑦    表类别:他当班长,我是学生n⑧    表存在:那里有鱼n⑨    其他:  上年纪、出风头•整理课件443、当事宾语:非受事又非施事,但跟动词有一定关系的宾语一共 三、定语 n(一)定语的构成:实词和短语大都可作定语,除副词性短语外如:冰雪世界/神气色彩/人多的地方n(二)意义类别:指事物的所属、时间、处所、范围、性状、数量大致分为两类:n1、描写性定语:描写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突出其中本来就有的某一特性,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这类定语多是形容词性成分充当2、限制性定语:给事物划定范围或分类这种定语越多,中心语所指的人或事物的范围越小这类定语多是由名词性词语、动词性词语来充当,表示人或事物的领有者、时间、处所、环境、范围、用途、质料、数量等等。

      如:冬季的阳光/颐和园的湖光山色 •整理课件45三、定语 (一)定语的构成:实词和短语大都可作定语,除副词性 多层定语 n多层定语的排列次序问题比较复杂,从离中心语最远的词语算起,多层定语的一般次序的是:(1)表示领属关系的词语(表示“谁的”;(2)表示时间、处所的词语(表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3)指示代词或量词短语(表示“多少?”);(4)动词性词语和主谓短语(表示“怎样的?”);(5)形容词性词语(表示“什么样的?);(6)表示质料、属性或范围的名词、动词(表示“什么?”)例如:他的(1)一件(3)刚买的(4)新的(5)羊皮(6)夹克也拿来了 •整理课件46多层定语 多层定语的排列次序问题比较复杂,从离中心语最远的词 四、状语 n(一)状语的构成:经常由副词、时间名词、形容词(特别是表示状态的形容词)、助动词和谓词性代词充当,介词短语、量词短语和其他一些短语等有时也会用作状语如:n①    我〔实在〕〔没有〕〔认真〕考虑过n②    我的侄女〔昨天〕〔从乡下〕来了n可以直接修饰动词做状语的,一般名词、动词很少,限于能用来表示动作方式手段、状态的词如:现场直播/笑脸迎人 •整理课件47四、状语 (一)状语的构成:经常由副词、时间名词、形容词(特 n(二)意义类别:状中短语和中心语的语义关系较复杂,可表示性状、时间、处所、程度等。

      大致可分为两类n1、限制性状语:主要用来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范围、对象、数量、语气等如:为健康而锻炼n2、描写性状语:修饰谓词性成分,语法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不都是一致的,在语义指向上有些是描写动作状态,指向谓词性成分,有些是描写动作者的情态,指向名词性成分 •整理课件48(二)意义类别:状中短语和中心语的语义关系较复杂,可表示性状 (四)多层状语 n多层状语的语序问题比较复杂,各个状语的排列顺序不太固定,哪种在前,哪种在后,取决于谓语内部的逻辑关系和表意的需要从离中心语最远的状算起,大致的次序是:条件、时间、处所、语气、范围、否定、程度、情态、对象如:许多代表〔昨天〕〔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整理课件49(四)多层状语 多层状语的语序问题比较复杂,各个状语的排列顺 (五)补语 n(1)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与中心语有因果关系常用形容词做补语,少数用动词如:这个字写错了/快到三峡的时候,你可得叫醒我n(2)程度补语:这类补语数量极少,限于用“极、很”和虚义的“透、死、慌、坏”等,表示达到极点或很高程度,也可以用量词短语“一些、一点”表示很轻的程度。

      谓词中心主要是形容词,少数能受“很”修饰的动词如:心里痛快极了/这孩子激动得跳起来 •整理课件50(五)补语 (1)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与中心 n(3)状态补语:表示由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中心语和补语中间都有助词“得”主要作用是:①用作评价,只用性质形容词,如:那阵雨来地猛,去得快②用作描写,用状态形容词或是谓词性短语这类补语有时用“个”代替“得”,如:雨下个不停n(4)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着动作而活动的方向,用趋向动词充当如:远处传<来>了脚步声•整理课件51(3)状态补语:表示由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中心语和补 一一 句类句类n一、句类:n(一)什么是句类:n  根据语气给句子划分的类别,叫句类n(二)四种句类:n1、陈述句:叙述或说明事实n2、疑问句:表提问或疑问语气又分四类(根据结构和语义)na、是非问:可用肯定“是、对”或否定“不、没有”来回答•整理课件52一 句类一、句类:整理课件52 nb、特指问:表疑问,常用疑问代词“谁、什么、怎么样”等n   c、选择问:提出几种看法供对方选择,多用“是------还是”连接n   d、正反问:句子的谓语由肯定和否定两种形式并列构成。

      n  3、祈使问:要人做成事或不做某事,又分两类n  (1)语气强硬,表命令或禁止n  (2)语气缓和,表请求或劝阻n  例: n  4、感叹句:表浓厚的感情色彩 •整理课件53b、特指问:表疑问,常用疑问代词“谁、什么、怎么样”等整理 二、句型 n(一)主谓句:主语+谓语两个成分构成的句子nA、根据主语构成成分的不同,可分出三类:a、名词主语句b、谓词主语句c、主谓主语句其中,名词主语句根据主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又可分为两类a、主动句:主语是施事b、被动句:主语是受事nB、根据谓语构成成分的不同,可分为四类下位句型n  a、名词谓语句  n  b、动词谓语句n  c、形容词谓语句 nd、主谓谓语句•整理课件54二、句型 (一)主谓句:主语+谓语两个成分构成的句子整理课 n(二)、非主谓句n不能分析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n非主谓句有时是一个词,有时是一个偏正或动宾短语,一般结构比较简单,多在口语中使用又可分出以下几类n1、名词性的n2、动词性的n3、形容词性的n4、叹词(包括拟声词)n小结:句类和句型都是给句子分类,但角度不同句类是从语气上分的,句型是从结构上分的因而,句类和句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同一句型可以是不同的句类 •整理课件55(二)、非主谓句整理课件55 四、几种动词谓语句四、几种动词谓语句n1、、“把把”字句字句n2、、“被被”字句字句n3、连谓句、连谓句n4、兼语句、兼语句n5、双宾句、双宾句n6、存现句、存现句•整理课件56四、几种动词谓语句1、“把”字句整理课件56 (一)(一)“把把”字句字句n1、定义:、定义:是指在谓语动词前头用介词“把”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n       注意:n标志词介词“把”,介引“受事”n位置:在谓语动词前头n语义: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n我们一定要治好海河——我们一定要把海河治好n      所谓“处置”就是指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对“把”字引出的受事施加影响,使其产生某种变化,或处于某种状态如上例经过“治”使“海河”变“好”狼把羊咬了”,用“了”表示事态的变化•整理课件57(一)“把”字句1、定义:是指在谓语动词前头用介词“把”引出 n 因此,因此,“把把”字句也叫字句也叫“处置式处置式”,最早是,最早是王力先生在王力先生在20世纪世纪40年代出版的《中国现代语年代出版的《中国现代语法》中提出的法》中提出的。

      n “把把”字句除了表达字句除了表达“处置处置”意思之外,还意思之外,还有:有:n((1))“致使致使”的意义:把眼睛哭肿了的意义:把眼睛哭肿了n((2)不如意的事情:偏偏把老李病了真没想)不如意的事情:偏偏把老李病了真没想到把个牛死了到把个牛死了•整理课件58      因此,“把”字句也叫“处置式”,最早是王力先生在 (二)(二)“被被”字句字句n1、定义:是指谓语动词前面用介词、定义:是指谓语动词前面用介词“被(给、被(给、叫、让)叫、让)”引出施事或单用引出施事或单用“被被”的被动句的被动句n ((1)介词)介词“被被”引进施事(主动者),同时引进施事(主动者),同时指明主语是受事(被动者),句中的指明主语是受事(被动者),句中的“被被”在短在短语做状语如语做状语如“树叶被风吹跑了树叶被风吹跑了”被被”引进引进施事施事“风风”,主语,主语“树叶树叶”是受事n ((2)在口语里,常用)在口语里,常用“叫叫”“让让”“给给”等等代替代替“被被”文言文里常用文言文里常用“为为------所(给)所(给)”的格式,今天书面语里仍使用,如的格式,今天书面语里仍使用,如“他让人家他让人家给撵走了给撵走了”“所、给所、给”都是助词。

      都是助词 •整理课件59(二)“被”字句1、定义:是指谓语动词前面用介词“被(给、叫 (三)连谓句(三)连谓句n1、定义:由连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定义:由连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n 注意:注意:n ((1)必须是同一主语发出的动作,由此和兼)必须是同一主语发出的动作,由此和兼语句语句“老师叫你交作业老师叫你交作业”、联合短语作谓语的句、联合短语作谓语的句子子“倒杯茶喝倒杯茶喝”区分开来区分开来n ((2)不能有语音停顿、关联词等,由此和联)不能有语音停顿、关联词等,由此和联合结构作谓语区分开来合结构作谓语区分开来•整理课件60(三)连谓句整理课件60 2、构成连谓的几个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构成连谓的几个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n(1)先后发生的动作:金生取了笔记本走了n(2)前后表示方式和目的:领导表扬先进树榜样n(3)前一动作表示后一动作的方式:他低着头沉思往事n(4)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一件事:他俩站着不动n (5)后一性状表示前一动作的结果:大家听了很高兴n(6)前后表示因果关系:他看书看累了n(7)前后表示条件和行为:小二黑有资格谈恋爱注意:这一类中前一个动词一般都是由“有”“没有”充当的) •整理课件612、构成连谓的几个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1)先后发生的动作:金 (四)兼语句(四)兼语句n1、定义: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

      n       注意:兼语短语中的兼语既是前一个动词注意:兼语短语中的兼语既是前一个动词的宾语又是后一个动词的主语的宾语又是后一个动词的主语n 老师叫你交作业老师叫你交作业•整理课件62(四)兼语句1、定义: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整理课件62 2 2、兼语句的类型、兼语句的类型n((1)前一动词大都含有使令意义,能引起一定的)前一动词大都含有使令意义,能引起一定的结果,常用的有结果,常用的有“请、使、叫、派遣、促使请、使、叫、派遣、促使”等n 老师叫你交作业核心动词老师叫你交作业核心动词“叫叫”,,“你你”是是叫的受事宾语、又是交作业的施事主语叫的受事宾语、又是交作业的施事主语n((2)前一动词是表示赞许、责怪或心理活动的及)前一动词是表示赞许、责怪或心理活动的及物动词,它是由兼语后面的动作或性状引起的,物动词,它是由兼语后面的动作或性状引起的,前后谓词有因果关系常见的动词有:前后谓词有因果关系常见的动词有:“称赞、称赞、表扬、喜欢、感谢表扬、喜欢、感谢”等,如:我感谢你告诉我一等,如:我感谢你告诉我一个好消息个好消息n((3)前一个动词用)前一个动词用“有有”“轮轮”等表示领有或存等表示领有或存在等。

      在等n如:他有个哥哥在北京工作轮到你值班了如:他有个哥哥在北京工作轮到你值班了•整理课件632、兼语句的类型整理课件63 (五)双宾句(五)双宾句n1、定义:谓语中心动词之后先后出现指人和、定义:谓语中心动词之后先后出现指人和事物的两种宾语的句子事物的两种宾语的句子n ((1)两个宾语,近宾语一般指人,远宾语)两个宾语,近宾语一般指人,远宾语一般指事物一般指事物n ((2)两个宾语之间没有语义关系,如)两个宾语之间没有语义关系,如“送送他一本书他一本书”•整理课件64(五)双宾句1、定义:谓语中心动词之后先后出现指人和事物的两 2 2、双宾句的类型、双宾句的类型n((1)给予类:送、给:他送我一本书给予类:送、给:他送我一本书n((2)获取类:买、拿:买他一斤肉获取类:买、拿:买他一斤肉n((3)询问类:我问他哪个办法好?)询问类:我问他哪个办法好?n((4)称呼类:大家叫她祥林嫂称呼类:大家叫她祥林嫂•整理课件652、双宾句的类型整理课件65 (六)存现句(六)存现句n1、定义:表示某处存在、出现或消失了某人、定义:表示某处存在、出现或消失了某人或某物的句子或某物的句子。

      n 注意:存现句的特征:注意:存现句的特征:n ((1)句首必须有处所词语,并且作宾语句首必须有处所词语,并且作宾语n ((2)充当动语的是存现动词,即表示存在、)充当动语的是存现动词,即表示存在、出现、消失的动词存现动词出现、消失的动词存现动词n((3)宾语表示存现的主体,一般都是施事宾语表示存现的主体,一般都是施事•整理课件66(六)存现句1、定义:表示某处存在、出现或消失了某人或某物的 2 2、存现句的类型、存现句的类型n按照存现句的语义将存现句分为两类按照存现句的语义将存现句分为两类n((1)存在句:表示某地存在某人或物又根据存现)存在句:表示某地存在某人或物又根据存现动词的语义特征分为:动词的语义特征分为:n A、静态存在句:、静态存在句:“屋顶上站着一个人家里有一个屋顶上站着一个人家里有一个人动词表示动作完成后的持续状态,或动词表示动作完成后的持续状态,或“有、是有、是”等动词nB、动态存在句:屋顶上飘着一面红旗动态存在句:屋顶上飘着一面红旗飘飘”既表既表明有红旗,同时表明这面红旗是明有红旗,同时表明这面红旗是“飘动飘动”的动词表的动词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示正在进行的动作。

      n((2)隐现句:表示某地出现或消失了某人或物如)隐现句:表示某地出现或消失了某人或物如“公路上开来一辆拖拉机公路上开来一辆拖拉机出现)(出现)“班里走了几班里走了几位同学 •整理课件672、存现句的类型按照存现句的语义将存现句分为两类整理课件67 第八节第八节 复复 句句 n一、概说n1、概念: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分句组成n2、分句的结构: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谓句n3、分句的主语:分句一定是主谓句n(1)主语相同,并同时出现n   掌握科学道理的人比普通人高明,他们懂得事物的发展规律,他们懂得辩证法,他们看的远些n(2)主语相同,但有省略,或承前省略或蒙后省略n(3)主语不同,每个分句都出现n(4)主语不同,后面分句有时省略,但须是前一句已出现过的 •整理课件68第八节    复  句 一、概说整理课件68 n4、复句和关联词语n复句中的分句,可以用关联词语来联系,也可以不用n但在多数情况下,特别是在书面语中,使用关联词语的复句是最常见的关联词语有连词,如“虽然”“所以”;有副词“就”“才”有短语“另一方面”“反之”等n关联词语在复句中的作用:n(1)可以明确地表示各分句间的关系。

      n(2)可以将各分句联系起来n(3)同个连词语有时可表示不同的关系n(4)有时,用不用关联词可以表示不同的关系 •整理课件694、复句和关联词语整理课件69 n二、复句的两大类型n按照分句间的关系,复句可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型n(一)联合复句:并列顺承解说选择递进五类n分句间的意义平等,无主从之分常见的有以下五种:n1、并列关系n表示事物的并列、并存或对立可用关联词语,也可不用分句的次序可变换n2、顺承关系n分句间有前后相承的关系,或动作连续,或事件连续n分句的次序固定,一般不能前后变换 •整理课件70二、复句的两大类型整理课件70 n3、解说关系n分句间是解释、说明、总分的关系不用关联词n4、选择关系n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表示要在其中选择n分两类:(1)未定选择:指尚未选定常用“不是------就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是------还是”等n       (2)已定选择:指已经选择,有了结果常用“与其------不如”“宁可------决不(也不)”来表示 n5、递进关系n分句间意思更进一层一定用关联词语,常用“不但------而且”等 •整理课件713、解说关系整理课件71 (二)偏正复句 n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偏句,一部分是正句。

      划分偏句和正句的语法标志是:语序和关联词语n偏句正句的结构形式有两种nA、偏句在前,正句在后:关联词语可用可不用,可成对用也可只用一个nB、正句在前,偏句在后(偏句有补充说明的意味):关联词语只能用在偏句上,不能成对使用,不用也不行 •整理课件72(二)偏正复句 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偏句,一部分是正句划分 n偏正复句可分为五种:n1、转折关系:分句间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又分为“重转”“轻转”“弱转”三类n(1)重转:意思明显对立,要求使用关联词语n(2)轻转:两个分句间意思不对立,但不一致,常在正句里用一个关联词“但是、可是、却”等n(3)弱转:转折语气很弱,只在正句用关联词“不过、只是”等n 2、条件关系n偏句提出条件,正句表示结果又分为三种:n(1)充足条件“只要――――――就”n(2)必要条件“只有------才”n(3)无条件:即在任何条件下都有同样的结果,即“无条件的”条件常用“无论------都”等 •整理课件73偏正复句可分为五种:整理课件73 n3、假设关系n偏句提出假设,正句表示结果n分两类:n(1)一致:假设和结果一致n(2)相背:假设和结果不一致n4、因果关系n偏句说原因,正句说结果。

      分两类:n(1)说明因果:“因为------所以”“因此”“因而”等n(2)推论因果:偏句在前,提出前提;正句在后,加以推论常用“既然――――――就”“可见”等 •整理课件743、假设关系整理课件74 n5、目的关系n偏句表示行为,正句表示目的分两类:n(1)达到目的:n(2)避免什么 •整理课件755、目的关系整理课件75 n三、多重复句n上面所举的例句多是只有两个分句,可实际语言中复句并非如此简单有的复句,它的分句又有两个分句,这就有了两个层次如此推下去,还可以有更多的层次两个层次以上的复句总称多重复句n分析多重复句必须抓住两点:na、总观全局,逐层剖析;nb、抓住关联词语,判定分句关系 •整理课件76三、多重复句整理课件76 n4、紧缩句n由复句紧缩而成包含两种情况:a、分句之间停顿取消了;b、有些词语省去了n这类句子结构紧凑,口语中用得较多n常见的分两种情况:n1、分句各有主语,但分句紧密粘和,中间没有明显语音停顿,也不用标点隔开n2、整个句子只有一个主语,谓语间没有语音停顿,这种紧缩句一般有固定格式•整理课件774、紧缩句整理课件77  第九节  句群 第九节  句群 n一、什么是句群n句群也叫句组,它由几个表示共同意思的句子连贯组成。

      n二、句群和复句:有联系也有区别n1、联系:句群的内部句子之间的关系和复句内的分句间的关系基本相同,因而二者有时可以相互变换(需要根据语境和表达的需要而定)n2、区别na、构成单位不同:句群是句子,复句是分句nb、关联词语的使用不同:句群中较少使用;复句中大量、经常、成对使用nc、句式运用不同:句群中有连问句式;连叹句式;问答句式等,复句中没有n因此,有些句群和复句是不能互相交换的 •整理课件78 第九节  句群 一、什么是句群整理课件78 n(二)句群和段落(自然段)n自然段可以由一个句子构成,也可以由多个句子构成也就是说,自然段里可以没有句群,也可以有一个句群,还可以有多个句群n句群和段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区别在于:na、所属范畴不同:句群是语言使用单位,段落是文章的结构单位;因而句群属于语言学范畴,段落属于文章学范畴nb、划分的目的不同:划分句群是为了研究句子之间的结构和意义n划分段落是为了使文章层次清楚 •整理课件79(二)句群和段落(自然段)整理课件79 第十节第十节 标点符号标点符号 n一、作用和种类n(一)作用:是书面语言里不可缺乏的辅助工具可以辨明语气,正确理解文意n(二)分类:两大类n1、点号:有七种,即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n作用:a、表示语句里不同长短的停顿b、有时兼表语气n注意:句子结构中的停顿不一定都要用点号表示出来n2、标号:有九种,即破折号、括号、省略号、书名号、引号、连接号、间隔号、着重号、专名号n作用:a、表示词语的性质或作用b、能使句意更加明确,语言更加精确c、有时也可表达特定的口气 •整理课件80第十节 标点符号 一、作用和种类整理课件80 n二、标点和语气、口气的关系n(一)点号和语气nA、不论单句、复句,都有统贯全句的语气,书面语里用句号、问号、叹号表示n陈述(句号)疑问(问号)感叹(叹号)n祁使(强、叹号   弱、句号)nB、常见毛病:a、句号用的太少大多由于缺乏明确的句子概念造成b、叹号用的太多常常以为带感情的句子都应该用叹号,这是一种误解c、误用问号当用不用不当用反用主要由于分不清陈述和疑问造成nC、下面举例分析说明:n2、反问句末有时用叹号,强调感叹的语气nD、点号在表达句中口气方面的作用:1、强调某些词语;2、表达激动的感情 •整理课件81二、标点和语气、口气的关系整理课件81 n(二)标号和口气nA、破折号可以表示说话中断或口气的突然转换、声音的延长等nB、省略号常用来表示语气的断续。

      nC、引号有“特别提引”的作用,不论正反面,目的都在指明强调的词语,引起读者注意 •整理课件82(二)标号和口气整理课件82 n三、标点符号和句子结构(点号)n二者关系,大体有三种情况:n1、某些结构中不能使用某些点号;n2、某些结构中必须使用点号;n3、某些结构中可以使用某些点号,但有一定条件n(一)句子各部分之间的点号n有逗号、分号和冒号逗号用的最多nA、主谓间能用逗号,表示强调n如果主语太长,谓语也长,中间也可用逗号nB、动宾之间一般不用逗号如果宾语是比较长的词组,有时可用逗号隔开 •整理课件83三、标点符号和句子结构(点号)整理课件83 n二、联合词组中的点号n有明显的停顿,可用顿号和逗号选择哪一个,主要取决于停顿的长短和词组内各项的长短n并列的各项之间如果有层次,就要注意使用顿号、逗号n三、分号之间的点号n多用逗号,有时也用分号n使用分号的目的在于分清层次,或避免歧义,或强调某些分句的独立性nA、多重复句中的并列关系,又没有使用关联词语,用分号nB、一重复句是并列关系,分句内已用逗号,,分句间没有关联词语时,用分号nC、偏正复句,偏句独立性较强,内部又使用了逗号,这时在偏正两分句之间可以使用粉分号。

       •整理课件84二、联合词组中的点号整理课件84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