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中图版)课件.ppt
38页畅言教育畅言教育本课时编写:杨庄中心学校苏凤老师第三单元 ·古代文明的交融与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中国地图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社 九九年级年级 | 上册 畅言教育畅言教育中国地图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1.知道阿拉伯地区是东西文化交流的中介2.了解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3.知道马可·波罗来华的史实学习目标畅言教育畅言教育中国地图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一、阿拉伯作为国际商道如何表现出来? (P38 第一段和地图)阿拉伯人的文化贡献有哪些?二、了解马可·波罗来华史实,《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是什么? 自 主 学 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38-41页,边看边画出答案要点,5分钟以后我们比比谁能找全答案畅言教育畅言教育中国地图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1.阿拉伯的地理位置:P38地图东面靠亚洲的伊朗高原;西面隔红海与非洲相望,陆地也有接壤;南抵阿拉伯海,出了阿拉伯海就是印度洋;北接地中海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地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介:阿拉伯畅言教育畅言教育中国地图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中亚里海小亚西亚波斯湾两河流域红海亚历山大港123古代商道畅言教育畅言教育中国地图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马匹、石榴、瓜果蔬菜、核桃、药材、珠宝、音乐、舞蹈、宗教 …………丝绸、陶瓷、漆器、铁器、冶铁技术、蚕种和养蚕技术 …………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东西方交流的桥梁,沟通了欧亚交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回顾历史你知道通过这条商路,东西方有哪些事物传到东方或西方?畅言教育畅言教育中国地图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阿阿 拉拉 伯伯 帝帝 国国在这个过程中,哪些人在穿针引线,充当着文化交流的使者呢?畅言教育畅言教育中国地图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在东西方交流过程中,哪些人作出在东西方交流过程中,哪些人作出了重要贡献?又有哪些贡献呢?了重要贡献?又有哪些贡献呢?2、阿拉伯人的贡献畅言教育畅言教育中国地图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陆海商路东方(西)欧洲商品:发明:胡椒、肉桂、珠宝、丝绸(中)罗盘针、造纸术、火药、火器(印)糖、稻米、棉花作物:使者之一:阿拉伯商人阿拉伯商人中国西亚&欧洲中国古代发明阿拉伯天文学、医学、伊斯兰教、伊斯兰文化“阿拉伯数字”、希腊著作、完整代数学、《医学集成》《医典》畅言教育畅言教育中国地图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思考:阿拉伯商人在不同文明之间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架起了不同文明之间联系的桥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发展P39阿拉伯商人能够起到这种使者的作用,与什么因素有关?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畅言教育畅言教育中国地图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贡献把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火药传到西方把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火药传到西方将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知识和伊斯兰文化带到中国将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知识和伊斯兰文化带到中国保留和继承了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成果保留和继承了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成果传播和发展了阿拉伯数字传播和发展了阿拉伯数字依本依本.西拿吸收东西方医学成就,著成西拿吸收东西方医学成就,著成《《医典医典》》畅言教育畅言教育中国地图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畅言教育畅言教育中国地图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合 作 学 习 阿拉伯数字是由什么人发明创造的? 为什么称之为“阿拉伯数字”?畅言教育畅言教育中国地图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基本定型阿拉伯人传播改进发明古印度人12世纪初“阿拉伯数字”传入欧洲16世纪3.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畅言教育畅言教育中国地图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奇思妙想•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阿拉伯数字?•如果没有阿拉伯数字,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表示0~9这十个数字?畅言教育畅言教育中国地图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中 文:一(壹)、二(贰)、三(叁)、四(肆)、五(伍)、六(陆)、七(柒)、八(捌)、九(玖)、十(拾)罗马数字:I、II、III、IV、V、VI、VII 、VIII、IX、X英文:One、Two、Three、Four、Five、Six、Seven、Eight、Nine、Ten畅言教育畅言教育中国地图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假如没有阿拉伯数字…………古人只好…………结绳计数畅言教育畅言教育中国地图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刻木计数畅言教育畅言教育中国地图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中国古代的筹算规则,算筹记数的表示方法为: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再用纵式,千位再用横式,万位再用纵式……这样从右到左,纵横相间,以此类推。
筹算计数畅言教育畅言教育中国地图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二、 “ “东方热” ”的启动者 • 在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有一位意大利著名旅行在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有一位意大利著名旅行家贡献同样巨大他首次将神奇的东方介绍给西方家贡献同样巨大他首次将神奇的东方介绍给西方这个人就是这个人就是“东方热东方热”的启动者的启动者 -----马可马可·波罗畅言教育畅言教育中国地图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使者之二: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意大利旅行家17岁时随其父前往中国在中国得到忽必烈的赏识,为大汗效力其职责主要是到各地视察17年后从海路回国,留下了名著《马可·波罗行纪》,为世人所称道畅言教育畅言教育中国地图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使者之二: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13世纪时,一些意大利商人往来于东西方商路上做生意1271年,17岁的马可·波罗随父亲、叔叔前往中国畅言教育畅言教育中国地图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喀什敦煌上都伊朗高原1275年帕米尔高原马可·波罗来华及归国路线畅言教育畅言教育中国地图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1.马可·波罗来华马可·波罗出生于意大利 一个世代经商家庭, 年来华,受到元世祖 的赏识, 年,马可·波罗返回家乡。
威尼斯 1271忽必烈1295畅言教育畅言教育中国地图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2. 2. 阅读材料提炼马可. .波罗来华的原因? ? 元代国家统一,幅员辽阔忽必烈重视社会元代国家统一,幅员辽阔忽必烈重视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农业和手生产的恢复和发展,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生产的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农业和手工业高度发展,使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农业和手工业高度发展,使西方人产生了对中国和东方的向往与神秘感;元西方人产生了对中国和东方的向往与神秘感;元朝时期,中国对外的海陆交通都十分发达,为中朝时期,中国对外的海陆交通都十分发达,为中外交往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元朝统治者采取了开外交往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元朝统治者采取了开放的政策,更促进了中外交往的发展放的政策,更促进了中外交往的发展畅言教育畅言教育中国地图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元世祖忽必烈马可·波罗畅言教育畅言教育中国地图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一段无聊的铁窗生涯•一本改变了世界的旷世奇书畅言教育畅言教育中国地图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3.为什么说马可·波罗是东方热的启动者?《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对东西方文化交流有何影响? 《马可·波罗行纪》介绍亚洲国家富有黄金,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神往。
新航路开辟的一个原因是欧洲人对黄金的渴望,而《马可·波罗行纪》说亚洲黄金很多,欧洲人更加努力去开辟新航路了所以说马可·波罗是东方热的启动者 影响:(1)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2)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畅言教育畅言教育中国地图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小结 第第2课东西方文化的交融课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介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介 1、、阿拉伯的地理位置 2、阿拉伯人的贡献、阿拉伯人的贡献 3、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二、二、“东方热东方热”的启动者的启动者 1、、马可·波罗来华路线来华路线 2、、马可·波罗来华原因来华原因 3《《马可马可·波罗行纪波罗行纪》》的影响的影响畅言教育畅言教育中国地图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和平交往有什么历史意义?(1)促进了各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的联系与友谊,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2)传播了各地的文化与生产力,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畅言教育畅言教育中国地图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1.把中国的古代发明传播到西方的是 A.罗马人 B.波斯人 C.印度人 D.阿拉伯人2.阿拉伯数字与现在的写法基本一致是在 A.12世纪 B.14世纪 C.16世纪 D.18世纪课堂练习畅言教育畅言教育中国地图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4.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的时间大约是 A.10世纪 B.11世纪 C.12世纪 D.13世纪3.元朝时,有一个外国人在中国生活了17年,并在朝廷中做了大官,由他口述的一部书还曾经风靡欧洲,这个人是哪国人? A. 意大利人 B.阿拉伯人 C. 罗马人 D.希腊人课堂练习畅言教育畅言教育中国地图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5.阿拉伯数字的最早发明人是A.古代埃及人 B.古印度人 C.古巴比伦人 D.阿拉伯人6.马可·波罗在中国,很可能①①看到巍峨的明长城 ②②游览了如诗如画的江南小镇 ③③使用汉语言,穿汉服,写毛笔字 ④④在元朝做官A. ①②③①②③④④ B. ①②①②④④ C. ②③②③ D. ②③②③④④ 课堂练习畅言教育畅言教育中国地图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7.“阿拉伯数字”的传播与马可·波罗远行中国的史实,告诉我们应具有A.开放与交流意识 B.爱国意识 C.民主与法制意识 D.改革意识8.现代人类文明是在过去各区域文明冲撞和交融的基础上形成的。
下列四项中,明显区别于其他三项的是A.希波战争 B.亚历山大东征 C.罗马的扩张战争 D.马可·波罗来华课堂练习畅言教育畅言教育中国地图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问题探究 曾经有一位英国学者以《马可·波罗行纪》没有记载长城为由,否认马可·波罗到过中国说一说,没有提及长城,是否就足以证明马可·波罗没到过中国,为什么?(请联系元代史实和其他情况作答)谢谢观看!谢谢观看!畅言教育畅言教育畅言教育二维码扫一扫,提出你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