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章 沉淀溶解平衡.ppt
35页第 9 章沉淀溶解平衡,9 - 1 溶度积常数,9 - 1 - 1 沉淀溶解平衡的实现,当溶解过程产生的 Ag+ 和 Cl- 的数目和沉淀过程消耗的 Ag+ 和 Cl- 的数目相同,即两个过程进行的速率相等时,便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可以表示成:,平衡常数表达式为:,Ө,9 - 1 - 2 溶度积原理,溶度积原理:,Ө,Ө,向饱和的 AgCl 溶液中加入 KNO3 固体,溶液的离子强度增大,使 Ag+和 Cl- 的活度降低,导致 这时若有 AgCl 固体与离子共存,它将溶解以保持平衡也就是说盐效应使 AgCl 的溶解度增大9 - 1 - 3 盐效应对溶解度的影响,9 - 1 - 4 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起始浓度 0 0,平衡浓度 x x,故 AgCl 的溶解度为 1.3×10–5 mol·dm–3,Ө,平衡时浓度 2x x,饱和溶液中 [CrO42–] 可以代表 Ag2CrO4 的溶解度,而 [Ag+] 则是 Ag2CrO4 溶解度的 2 倍。
Ө,9 - 1 - 5 同离子效应对溶解度的影响,例: 求在 1.0 mol·dm–3 的盐酸中,AgCl 固体的溶解度解:,起始浓度 0 1.0,平衡浓度 x 1.0 + x ,达到饱和时 [Ag+ ] 可以代表 AgCl 的溶解度,Ө,纯水中 AgCl 的溶解度为 1.3×10–5 mol·dm–3,故:,x ≪ 1.0 , 1.0 + x ≈ 1.0,在 1 mol·dm–3 的盐酸中,AgCl 的溶解度为 1.8×10–10 mol·dm–3 它仅是 AgCl 在纯水中溶解度 1.3×10–5 mol·dm–3 的 7.2 万分之一在难溶性强电解质的溶液中,加入与其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将使难溶性强电解质的溶解度减小,这一作用称为同离子效应9 - 2 沉淀生成的计算与应用,例: 向 1.0×10–2 mol·dm–3 CdCl2 溶液中通入 H2S 气体 ,,1) 求开始有 CdS 沉淀生成时的 [S2-] ;,2) Cd2+ 沉淀完全时,[S2-] 是多大?,当 [S2-] = 8.0×10–25 mol·dm–3 时,开始有 CdS 沉淀生成。
2) 一般情况下,离子与沉定剂生成沉淀物后在溶液中的残留浓度低于 1.0×10–5 mol·dm–3 时,则认为该离子已被沉淀完全Ө,依题意 [Cd2+]=1.0×10–5 mol·dm–3 时的 [S2-] 为所求即当 [S2-] =8.0×10–22 mol·dm–3 时,Cd2+ 已被沉淀完全Ө,控制体系中 [S2-] ,是采用通 H2S 气体和调体系 pH值来实现的这些数据提示我们,当溶液中同时存在适当浓度的 Cd2+ 和 Fe2+ 时,可以通过控制体系中 [S2-] 的做法使 Cd2+ 沉淀而 Fe2+ 保留在溶液中,从而实现分离 Cd2+ 和 Fe2+ 的目的例:向 0.10 mol·dm–3 FeCl2 溶液中通 H2S 气体至饱和(浓度约为 0.10 mol·dm–3 ) 时,溶液中刚好有 FeS 沉淀生成,求此时溶液的 [H+] Ө,[H+] 较大,应是 FeCl2 溶液原有的如果原来 FeCl2 溶液的 [H+] 再大一些,那么即使 H2S 饱和也不会有 FeS 沉淀生成根据一些硫化物的溶度积常数,通过计算可得如下结论:若在一定浓度的盐酸中通入 H2S 气体,其中的Pb2+、Bi3+、Cu2+、Cd2+、Hg2+、As3+、Sb3+ 和 Sn2+ 等离子将生成沉淀,而 Fe2+、Co2+、Ni2+、Zn2+ 和 Mn2+ 等离子继续保留在溶液中。
如果一种溶液中同时含有 Fe3+ 和 Mg2+ ,当慢慢滴入氨水时,刚开始只生成 Fe(OH)3 沉淀;加入的氨水到一定量时才出现 Mg(OH)2 沉淀这种先后沉淀的现象,称为分步沉淀Fe3+ 沉淀完全时的 [OH-] 可由下式求得:,Ө,Ө,此时 pOH =11.2,故 Fe3+ 沉淀完全时的 pH=2.8 用类似的方法求得 0.010 mol·dm–3 Mg2+ 开始产生Mg(OH)2 沉淀时,,[ OH-]=2.4×10–5,pOH=4.6 即 Mg2+ 开始产生 Mg(OH)2 沉淀时,体系中pH=9.4因此只要将 pH 值控制在 2.8~9.4 之间,即可将 Fe3+ 和 Mg2+ 分离开来1) 氧化还原法,使有关离子浓度变小; 2) 生成配位化合物的方法,使有关离子浓度变小; 3) 使有关离子生成弱酸的方法9 - 3 沉淀的溶解和转化,9 - 3 - 1 沉淀在酸中的溶解,FeS 沉淀可以溶于盐酸,,生成的 S2– 与盐酸中的 H+ 可以结合成弱电解质 H2S,于是使沉淀溶解平衡右移,引起 FeS 的继续溶解这个过程可以示意为:,+,H2S,只要 [H+] 足够大,总会使 FeS 溶解。
例: 使 0.01 mol ZnS 溶于 1dm3 盐酸中,求所需盐酸的最低浓度解:当 0.01mol 的 ZnS 全部溶解于 1dm3 盐酸时,生成的 [Zn2+] =0.01 mol·dm–3,与 Zn2+ 相平衡的 [S2–] 可由沉淀溶解平衡求出Ө,当 0.01mol 的 ZnS 全部溶解时,产生的 S2– 将与盐酸中的 H+ 结合成 H2S ,且假设 S2– 全部生成 H2S ,则溶液中 [H2S]=0.01 mol·dm–3,根据 H2S 的电离平衡,由 [ S2– ] 和 [H2S] 可以求出与之平衡的 [H+] ,,Ө,故,这个浓度是平衡时溶液中的 [H+],原来的盐酸中的H+ 与 0.01mol 的 S2– 结合生成 H2S 时消耗掉 0.02 mol 故所需的盐酸的起始浓度为 0.096 mol·dm–3上述计算可以通过总的反应方程式进行,反应开始时浓度 [H+]0 0 0,平衡时相对浓度 [H+]0-0.02 0.01 0.01,即,所以,故有 [H+]0 = 0.096 mol·dm–3,Ө,9 - 3 - 2 沉淀的转化,若难溶性强电解质解离生成的离子,与溶液中存在的另一种沉淀剂结合而生成一种新的沉淀,我们称该过程为沉淀的转化。
例如:白色 PbSO4 沉淀和其饱和溶液共存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Na2S 溶液并搅拌,观察到的现象是沉淀变为黑色 白色的 PbSO4 沉淀转化成黑色的 PbS 沉淀这就是由一种沉淀转化为另一种沉淀的沉淀的转化过程+,PbS,此过程可表示为:,由一种难溶物质转化为另一种更难溶的物质,过程是较容易进行的我们来讨论转化的条件,若上述两种沉淀溶解平衡同时存在,则有,两式相除得,Ө,Ө,反过来,由溶解度极小的PbS转化为溶解度较大的PbSO4 则非常困难从上面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只有保持 [ SO42-] 大于 [ S2-] 的 3.2×1019 倍时,才能使 PbS 转化为 PbSO4 这样的转化条件等于告诉我们这种转化是不可能的实际上要完成 PbS 向 PbSO4 转化,是通过氧化反应实现的两式相除得,这说明只要能保持 [ CrO42-] > 0.046 [ CO32-],则BaCO3 就会转变为 BaCrO4 ;反过来,只有保持 [ CO32-] 大于 [ CrO42-] 的 22 倍时,才能使 BaCrO4 转化为BaCO3 ,这样的转化条件在实验室中是可以实现的Ө,Ө,例: 0.20 dm3 1.5 mol·dm–3 的 Na2CO3 溶液可以使多少克 BaSO4 固体转化掉?,初始浓度 1.5 0,平衡浓度 1.5-x x,SO42– 的平衡浓度 x 是转化掉的 BaSO4 造成的。
解得 x=0.060, 即 [ SO42-] =0.060 mol·dm–3,于是在 0.20 dm3 溶液中有 SO42– 1.2 × 10–2 mol,相当于有 1.2×10–2 mol 的 BaSO4 被转化掉故转化掉的 BaSO4 的质量为 233 g·mol–1 ×1.2×10–2 mol =2.80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