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诗歌鉴赏自凑【一】.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6407672
  • 上传时间:2017-09-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4.5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文学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第一节:修辞技巧1.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析】诗歌巧妙地以"螺" 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析】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行船为参照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给形化动化,写得形象生动"飞鸟 "喻"孤帆",写出了舟行之快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 ,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诗人以"蓬"、" 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 ,象振翮北飞的 "归雁"一样进入" 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 "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 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 "大漠"的"大" 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 孤烟"一个"孤" 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 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 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 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

      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 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析】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2.拟人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析】这首诗一反前人写法,不以杨柳的细柔形象来形容美人身材苗条,而是用拟人的手法,让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 "出现,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杨柳的婀娜多姿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 春夜喜雨》)--诗歌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雨景,并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夜雨的神奇,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晚春(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本诗生动的效果与拟人手法大有关系,请就本诗的拟人手法写一段赏析文字 【析】〖答案甲〗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了晚春时一派百芳争春的景象 〖点评〗" 百芳争春"一词过于笼统,不能揭示拟人手法的妙处 〖答案乙〗诗人用拟人手法描绘了一幅生机无限的晚春图"草树 "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 "斗",彼此还有"才思" 高下之分;百花吐艳争芳,似乎要将春留住;连本来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 〖点评〗对拟人手法的运用作了具体分析 鉴赏古典诗词的思想内容鉴赏古典诗词的思想内容鉴赏古典诗词的思想内容鉴赏古典诗词的思想内容--了解常用典故了解常用典故了解常用典故了解常用典故 3 隐语(谐音) 、双关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析】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诗人语义双关,用抒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 (思) 、"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析】"晴"与"情" 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在对她唱歌言情,但情传的含蓄,"倒是无晴胜有情" 4.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析】诗中用"绿" 和"红" 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终岁不闻丝竹声" 【析】诗中以 "丝竹"代音乐 . "门前冷落鞍马稀" (白居易 《琵琶行》 ) 【析】诗中的鞍马代 "客人".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 〈短歌行〉 ) 【析】诗中以"杜康"代酒. “杜牧的《赤壁》:折戟沉砂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析】文中的"东风" 指的是赤壁"火攻"的事;" 二乔" 指的是大乔、小乔大乔是东吴之主孙权之兄孙策的妻子,小乔石东吴主帅周瑜的妻子,此二人的命运代表了东吴国家的命运文中的"锁二乔" 指的是大乔、小乔被曹操虏去,意味着东吴的败亡。

      以"锁二乔"借代东吴的败亡,既显得委婉,又显得深沉,同时又能给人联想与思考再举几个例子:边声" 通常是边塞上引发人们悲愁的风声、笛声、马的嘶叫等特声响氛围的借代;" 长安"原为汉唐的都城,后世也作为其它国都的代称因为汉唐是汉民族强盛的代表,所以后世用作其它朝代的代指,多少寓有昔盛今衰的感慨;"阳关""折柳"寄托离别," 鹧鸪"" 杜鹃" 寓有悲愤;"石壕村"代穷苦百姓,"长生殿"代统治阶级...... 5.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 【析】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 "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明代翰林修编杨慎(升庵)在《升庵诗话》 (卷八)里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清朝人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 》中,对杨慎的意见作了反驳:" 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

      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诗家善立题者也" 请结合这两则评论对 《江南春绝句 》的一、二两句意象及意境进行合理的赏析,200 字左右 【析】 (1) .例文一:贵在想象 我不赞成杨慎的观点,我觉得何文焕的观点是正确的,诗贵在想象 假如用杨慎的观点,用细节分析、科学剖析的话,那么"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也不能成文啦,白发怎么能" 三千丈","五尺"就不易啦!"一枝红杏出墙来",春天来了,怎么才有"一枝" 呢?应改为 "多枝",那么还有意境、想象可言吗? "十里蛙声出山泉" ,为何光画蝌蚪就境界全出,因为画面富有想象力;" 万绿丛中一点红",为何脍炙人口,因为它对比鲜明,诗味盎然;"飞流直下三千尺" ,为何流芳千古,因为它表现了瀑布雄伟壮观的气势诗贵在酿造想象的境界,欣赏者也要善于理解、玩味文学与科学在形象思维方面是具有天壤之别的 例文二: 意境是诗的灵魂 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大都是讲究意境的短短几行古诗,名家高手往往会创造出绝妙的艺术意境杜牧的《江南春》就是例子"千里" 、"四百八十寺"等等跨越时空的词语,给我们创造出了" 江南春色"的美好境界。

      然而让杨慎一改就索然无味了倘若按照他的观点,还有诗吗?"一唱雄鸡天下白" 怎么讲得通呢? "天下白",难道没有"黑"的地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难道真是一千里路被冰覆盖? 诗贵在有意境,可以用夸张、渲染、烘托的手法" 小桥流水人家"是用名词展现的意境," 飞流直下三千尺"是用夸张描绘的风采意境是由诗人与读者共同创造的 (2) .何文焕的话说得有道理"千里" 改作"十里",似乎更切合实际,但诗境全失因为所谓"千里 ",正极言江南地广,是指整个江南春色说的,而不是实指某处景色诗人描写景物,不必拘泥于见闻,可以写意中的虚景,也可以把眼前的实景和意中的虚景结合起来写杜牧就是把自己的实感和想象揉合在一起,给我们绘出了一幅地域广袤、气象万千的江南春景图如果像杨慎说的不用"千里" 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 这两句诗写了七种意象莺啼是从听觉上感受的,春风是从触觉上感受的,红花、绿叶、水村、山郭、酒旗,是从视觉上感受的从不同的角度来刻画景物,逼真,有立体感,容易把读者带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之中静景动景构成对比,画面更加生动红绿相衬,色彩十分鲜明所有景物都和"江南春 "这个规定情境相适应,统一构成意趣盎然的江南春图 6.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 【析】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 "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7.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林逋《山园小梅》 ) 【析】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 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 "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8.排比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风瘦马" (马致远 《天净沙》 ) 【析】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9.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元曲小令,阿鲁威作)【析】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10.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