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五讲古籍定级.ppt

32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92336366
  • 上传时间:2024-09-2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15.50KB
  • / 3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第五讲第五讲 《《古籍定级标准古籍定级标准》》学习与讨论学习与讨论 2n古籍定级,顾名思义,是为古籍确定等级2006年,文化部发布了《古籍定级标准》《全国古全国古籍普查工作方案籍普查工作方案》》指出指出汉文古籍汉文古籍的定级,依据《古籍定级标准古籍定级标准》执行2011年,进行了修订 3n1范围 n  本标准规定了古籍的术语和定义,以及古籍的级别和等次n  本标准的适用范围:全国各级各类型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的古籍保护、整理和利用,同时供出版、教学、科研及国内外相关业务单位参考使用n2 术语和定义n2.1 n  古籍n  中国古代典籍的简称主要指书写或印制于1912年以前的汉文古籍 4n2.2 n  版本n  指雕版或活字排版印制而成的书本实践上通常将传抄的各种古籍传本也包括在版本概念之内n2.2.1 n  写本n  缮写而成的书本宋代及其以前的抄本;元代及元以后由中央政府组织编纂各书的内府抄本;历代名家的抄本;佛经、道经的各类抄本,均以写本名之n2.2.1.1n  稿本 n  分为手稿本、修改稿本、清稿本著者亲笔缮写的书稿,称手稿本;倩人誊抄著者又加以亲笔修改的书稿,称修改稿本;只是倩人誊抄而著者未加任何修改的书稿,称清稿本。

      5n2.2.1.2 n  抄本n  依据某一底本缮写誊抄而成的古籍传本n2.2.1.3n  影抄本 n  又称影写本依据某一底本覆纸影摹其文字及版式而成的古籍传本n2.2.1.4n  彩绘本n  用多种颜色写绘而成的古籍传本n2.2.2n  刻本 n  雕版印制书籍的统称雕刻木板以成阳文反字版片,敷墨覆纸刷印而成的古籍传本 6n2.2.2.1n  影刻本 n  依据某一底本覆纸影摹其文字及版式,再行雕刻木版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n2.2.2.2n  翻刻本 n  依据某一刻本经过翻雕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n2.2.2.3n  朱印本 n  在雕版上敷以硃色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 7n2.2.2.4n  蓝印本n  在雕版上敷以蓝色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n2.2.3n  活字本 n  活字排印本的统称利用泥、木、铜、锡等材质制成的活字摆成印版,再敷墨覆纸刷印而成的古籍传本n2.2.3.1n  泥活字印本 n  以泥质活字排版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 8n2.2.3.2n  木活字印本 n  以木质活字排版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n2.2.3.3n  铜活字印本n  以铜质活字排版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n2.2.4n  套印本 n  套色或套版印制的古籍传本。

      早期为同版分色印刷,元代以后发展为两版或多版分色套印 9n2.2.4.1n  敷彩印本n  在一块雕版上根据不同需要敷以不同颜色而印成的古籍传本n2.2.4.2n  套版印本 n  用两套或多套大小相同的雕版,根据需要分别敷以不同颜色,依次刷印而成的古籍传本 常见以朱、墨两色印成的朱墨套印本,又有用三色以上印成的三色、四色、五色等套印本 n2.2.4.3n  饾版拱花印本 n  运用饾版、拱花技法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n  制作大小、形状不同的雕版,敷以不同颜色,依次刷印,因版片零碎,状如饾饤,故称饾版印本 n  制作可相互嵌合的凹凸雕版,覆纸压印,使图案花纹线条凸现纸面,故称拱花印本10 n2.2.5n  钤印本n  以印章着色直接有序地钤盖在书叶上而形成的印谱类传本n2.2.6n  磁版印本 n  用磁土制成泥版雕刻阳文反字,火烧令坚,再敷墨覆纸刷印而成的古籍传本11 n2.2.7n  活字泥版印本 n  选用旧有阳文反字的木质雕版作为字源,将特制泥条的一端压于木质雕版的单个文字上,制成一个个阴文正字的泥质字模,再按照书的内容,检用对应的泥质字模排成书版,而后压于特制的泥版上,制成阳文反字的泥质印版,再敷墨覆纸刷印而成的古籍传本。

      n2.2.8n  影印本 n  使用照相技术摄取底本的图文,制成各类印版后刷印而成的古籍传本12 n2.2.8.1n  珂罗版印本 n  又称玻璃版印本将底本图文晒印于特殊玻璃版上,用机械印刷而成的古籍传本n2.2.8.2n  石印本 n  使用特殊制剂和技术,对多孔石质平版进行处理制成印版,用机械印刷而成的古籍传本包括影印和非影印两种技法13 n2.2.9n  铅印本n  使用现成的铅活字排成印版,打成纸型,浇铸铅版,用机械印刷而成的古籍传本n2.2.10n  铜版印本 n  将底本图文雕刻在铜质平面上制成印版,经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14 n2.2.11n  批校题跋本n  指书中带有批、校、题、跋的书本对书的内容进行品评、圈点而形成的批语谓之批;记载不同传本文字异同的谓之校;批、校均具者谓之批校;对底本内容、版本源流及其价值等所作的评述、鉴赏、考订、记事等文字,统称题跋文字简略者称题识15 n2.2.12n  过录本n  过录他本所载批校题跋的古籍传本n2.2.13n  善本n  在现存古籍中,凡具备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或虽不全备仅具其中之一之二,而又时代早、流传少、价值高者,均可视为善本。

      16 17n2..3定级定级n  将现存习见古籍划分为一、二、三、四  将现存习见古籍划分为一、二、三、四级,一至三级为善本,属文物范畴每一等级,一至三级为善本,属文物范畴每一等级中又各分为甲、乙、丙三个等次;四级则级中又各分为甲、乙、丙三个等次;四级则是普通版本古籍,不再划分等次是普通版本古籍,不再划分等次n2..3.1 三性原则三性原则n  对于古籍所具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  对于古籍所具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的评定原则制定本标准,遵循艺术代表性的评定原则制定本标准,遵循此项原则历史文物性以版本时代为依据,此项原则历史文物性以版本时代为依据,学术资料性以著述内容为依据,艺术代表性学术资料性以著述内容为依据,艺术代表性以刻印特色为依据凡同时或部分具备三性以刻印特色为依据凡同时或部分具备三性价值,即时代早、流传少、价值高的古籍,价值,即时代早、流传少、价值高的古籍,均可据以定级均可据以定级 n3.2..2n  有时限而不唯时限原则  有时限而不唯时限原则n  古籍定级中重视时限而又不唯时限  古籍定级中重视时限而又不唯时限的评定原则古籍定级,先据版本时代的评定原则古籍定级,先据版本时代划分级别,又兼顾其学术、艺术价值,划分级别,又兼顾其学术、艺术价值,如流传多寡、内容完缺、书品优劣等,如流传多寡、内容完缺、书品优劣等,酌予上靠或下调其级别。

      酌予上靠或下调其级别n3.5 一级古籍定级一级古籍定级n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值的古籍18 19n3.5.1一级古籍甲等一级古籍甲等n  宋代(包括辽、西夏、金、蒙古等  宋代(包括辽、西夏、金、蒙古等时期)及宋以前各代印制、抄写的古籍时期)及宋以前各代印制、抄写的古籍传本n《《陀罗尼经咒陀罗尼经咒》》 唐成都府卞家刻本唐成都府卞家刻本n《《妙法莲华经妙法莲华经》》 辽太平五年(辽太平五年(1025)刻本)刻本n《《金光明最胜王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西夏乾佑二十年(西夏乾佑二十年(1189)刻本)刻本n《《唐女郎鱼玄机诗唐女郎鱼玄机诗》》 南宋临安府陈宅书籍铺刻本南宋临安府陈宅书籍铺刻本 清清黄丕烈等题跋黄丕烈等题跋n《《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蒙古定宗年间张存惠蒙古定宗年间张存惠晦明轩刻本晦明轩刻本 清钱谦益跋清钱谦益跋 20n3.5.2 一级古籍乙等一级古籍乙等n    ‐ ‐元代印制、抄写的古籍传本元代印制、抄写的古籍传本n    ‐ ‐明清时期各学科著名学者代表性著作的明清时期各学科著名学者代表性著作的手稿本。

      手稿本n《《古迂陈氏家藏梦溪笔谈古迂陈氏家藏梦溪笔谈》》元大德九年元大德九年((1305)刻本)刻本《《图例图例》》P. 47一级古籍甲等一级古籍甲等n《《稼轩长短句稼轩长短句》》 元大德三年元大德三年(1299)广信书广信书院刻本院刻本n《《聊斋志异聊斋志异》》不分卷不分卷 清蒲松龄撰清蒲松龄撰 稿本稿本n《《天下郡国利病书天下郡国利病书》》 清顾炎武撰清顾炎武撰 稿本稿本 清清钱大昕、黄丕烈跋钱大昕、黄丕烈跋 21n3.5.3一级古籍丙等一级古籍丙等n‐ ‐明清时期著名学者的重要批校题跋本明清时期著名学者的重要批校题跋本n《《水经注水经注》》四十卷四十卷 后魏郦道元撰后魏郦道元撰 清全祖清全祖望批校望批校 清赵一清小山堂抄本清赵一清小山堂抄本 n‐ ‐明清时期特别重要的宋元版本的影抄本明清时期特别重要的宋元版本的影抄本n‐ ‐明代具有代表性的活字印本、套印本明代具有代表性的活字印本、套印本n《《宋诸臣奏议宋诸臣奏议》》 明弘治三年(明弘治三年(1490)锡)锡山华氏会通馆铜活字印本山华氏会通馆铜活字印本n《《孟子孟子》》 明万历四十五年(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闵齐)闵齐伋三色套印本伋三色套印本 22n 《《东坡书传东坡书传》》 明凌蒙初刻套印本明凌蒙初刻套印本n 《《十竹斋书画谱十竹斋书画谱》》 明胡正言辑明胡正言辑 明崇祯胡氏十竹斋明崇祯胡氏十竹斋刻彩色套印本刻彩色套印本n 《《十竹斋书笺谱十竹斋书笺谱》》 明胡正言辑明胡正言辑 明崇祯胡氏十竹斋明崇祯胡氏十竹斋刻彩色套印本刻彩色套印本n 《《萝轩变古笺谱萝轩变古笺谱》》 明吴发祥辑明吴发祥辑 明天启六年明天启六年((1626)刻彩色套印本)刻彩色套印本 n‐ ‐明代及明以前特殊纸张的印本、抄写本。

      明代及明以前特殊纸张的印本、抄写本n‐ ‐明代及明以前具有代表性的特殊装帧本明代及明以前具有代表性的特殊装帧本n‐ ‐明代饾版拱花及其他特殊技法的印制本明代饾版拱花及其他特殊技法的印制本n《《侨吴集侨吴集》》 明弘治九年(明弘治九年(1496)张习刻书)张习刻书牍纸印本牍纸印本n 《《大明万历七年岁次己卯大统历大明万历七年岁次己卯大统历》》一卷一卷 明明万历刻蓝印本万历刻蓝印本 黄绫包背装(明宫装)黄绫包背装(明宫装)23 24n    ‐ ‐明代中央政府组织编纂的超大部帙明代中央政府组织编纂的超大部帙的古籍原本的古籍原本n   ‐ ‐清代中央政府组织编纂的超大部帙清代中央政府组织编纂的超大部帙的古籍原足本的古籍原足本n《《永乐大典永乐大典》》 明内府写本;明内府写本;n《《古今图书集成古今图书集成》》 清内府铜活字印本;清内府铜活字印本;n《《四库全书四库全书》》 清内府写本清内府写本 25n3.6 二级古籍定级标准二级古籍定级标准n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n3.6 .1 二级古籍甲等二级古籍甲等n- 明洪武元年(明洪武元年(1368)至正德十六年)至正德十六年((1521)刻印、抄写的古籍。

      刻印、抄写的古籍n‐ ‐明清时期各学科著名学者代表性著作的明清时期各学科著名学者代表性著作的修改稿本、一般著作的手稿本修改稿本、一般著作的手稿本 ‐ ‐元代及元以前人著作现存最早的明清时期元代及元以前人著作现存最早的明清时期印制、抄写的古籍传本印制、抄写的古籍传本n-清修清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底本 n3.6.2二级古籍乙等二级古籍乙等n- 明嘉靖元年(明嘉靖元年(1522)至隆庆六年)至隆庆六年((1572)刻印、抄写的古籍刻印、抄写的古籍n‐ ‐明清时期著名藏书家的重要批校题跋本明清时期著名藏书家的重要批校题跋本 ‐ ‐明代印制的朱印本、蓝印本、钤印本明代印制的朱印本、蓝印本、钤印本26 n3.6.3 二级古籍丙等二级古籍丙等n    ‐ ‐清修清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原本零帙原本零帙n    ‐ ‐明清时期重要的宋元版本的影抄、明清时期重要的宋元版本的影抄、影刻本n    ‐ ‐带有明代洪熙、泰昌,南明弘光、带有明代洪熙、泰昌,南明弘光、隆武,清代祺祥等年号的印制、抄写的隆武,清代祺祥等年号的印制、抄写的古籍传本古籍传本  27 n‐ ‐明末至清乾隆六十年具有代表性的木活字印、明末至清乾隆六十年具有代表性的木活字印、套印、敷彩印及铜版印的古籍传本。

      套印、敷彩印及铜版印的古籍传本n‐ ‐明清时期精刻精印的插图本、彩绘本明清时期精刻精印的插图本、彩绘本n‐ ‐清代磁版及活字泥版印本、泥活字及铜活字清代磁版及活字泥版印本、泥活字及铜活字印本n‐ ‐明清时期运用特殊技术、材料、装帧的印制、明清时期运用特殊技术、材料、装帧的印制、写抄本n《《周易说略周易说略》》 清康熙五十八年(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徐)徐氏真合斋磁版印本氏真合斋磁版印本28 29n3.7 三级古籍定级标准三级古籍定级标准n具有比较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具有比较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n3.7.1 三级古籍甲等三级古籍甲等n‐ ‐明万历元年至清顺治十八年印制、抄写的明万历元年至清顺治十八年印制、抄写的古籍传本古籍传本n3.7.2 三级古籍乙等三级古籍乙等n‐ ‐清康熙元年至乾隆六十年印制、抄写的古清康熙元年至乾隆六十年印制、抄写的古籍传本n‐ ‐明末清初名家学者著作的刻本、抄本明末清初名家学者著作的刻本、抄本n‐ ‐明末清初一般学者的清稿本明末清初一般学者的清稿本 n‐ ‐明末清初著名藏书家的批校题跋本明末清初著名藏书家的批校题跋本n‐ ‐明末清初一般学者的批校题跋本。

      明末清初一般学者的批校题跋本n‐ ‐清代中晚期最早采用西方印刷技术印制清代中晚期最早采用西方印刷技术印制的铅印本、影印本的铅印本、影印本30 n3.7.3 三级古籍丙等三级古籍丙等n    ‐ ‐清嘉庆元年以后翻刻、传抄宋元版本清嘉庆元年以后翻刻、传抄宋元版本及稀见明清人著作的古籍传本及稀见明清人著作的古籍传本n    ‐ ‐清嘉庆元年以后过录明清时期重要批清嘉庆元年以后过录明清时期重要批校题跋的古籍传本校题跋的古籍传本n    ‐ ‐清代中晚期精刻精印本、宋元版本翻清代中晚期精刻精印本、宋元版本翻刻本n    ‐ ‐清代中晚期具有特殊价值的活字印本、清代中晚期具有特殊价值的活字印本、朱印本、蓝印本及彩绘本朱印本、蓝印本及彩绘本n    ‐ ‐清代钤印的集古印谱、名家印谱清代钤印的集古印谱、名家印谱31 n3.8 四级古籍定级标准四级古籍定级标准n 具有一定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 具有一定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n    -清嘉庆元年至宣统三年翻刻、印清嘉庆元年至宣统三年翻刻、印制、写抄的各类古籍传本制、写抄的各类古籍传本n    -清嘉庆元年至宣统三年的各类稿清嘉庆元年至宣统三年的各类稿本、批校题跋本、过录本。

      本、批校题跋本、过录本。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