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的主体优异教学设计.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46876923
  • 上传时间:2023-10-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33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的主体优异教学设计   社会历史的主体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社会历史的主体》是高二政治必修4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二框题它包含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发明者、群众看法和群众路线三个关键内容本框是历史唯物主义主要看法,也是整本书的落脚点之一,为第十二课价值判定和价值选择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所以该框题内容不论在知识体系方面还是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方面,全部是很主要的  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认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人民群众是推进历史前进的动力,要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和标准”结合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依据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制订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人民群众的含义;  了解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了解人民群众发明历史的内容和意义  了解群众看法和群众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利用群众看法和群众路线分析相关时政问题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论联络实际的能力,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了解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看法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经过探访身边的优异党员、干部的事迹,体会楷模的力量;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和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公民意识,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关键:群众看法和群众路线  确立依据:从理论上看,这个知识点是高考常考的一个主要考点;从实践上看,是培养学生正确定识和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教育路径,和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络,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突破方法:方法一:小组合作讨论设置的探究问题,选代表讲话,交流分享  方法二:案例分析,归纳演绎,总结知识,得出结论  2、教学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发明者  确立依据:高中学生生活阅历较少,缺乏必须的社会参加意识和生活体验,所以实践能力和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一个难点  突破方法:本课将经过案例的分析,联络学生身边的事例,紧贴学生生活,经过自主学习和讨论,以情感陶冶方法突破难点  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思维普遍活跃,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了解能力、信息搜集能力和分析能力,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技术,所以她们能够自主获取信息资料,能做好比较充足的课前准备不过,因为学生们生活阅历较少,缺乏必须的社会参加和生活体验,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可能会有一定的偏差和误区哲学知识又相对有些抽象,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所以,在本课中,贴近学生生活,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去充实课堂内容,重视情感陶冶,深入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索和分析能力是很有必须的,同时,本课中经过案例探究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充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和参加政治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提升她们参加社会生活的参加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  优化教法  1、案例教学法以2021年感动中国人物――沈浩的事例导入,引导学生探讨、思索问题,然后实现问题的处理,取得知识  2 、问题教学法在教学中不停发觉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处理问题,促进师生互动,提升学生思辨能力  3、归纳演绎法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归纳出看法,形成结论这有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们知识迁移利用的能力  优化学法  1、合作探究法学生经过合作探究活动发觉问题,处理问题,提升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充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团体精神  2、讨论学习法学生在参加讨论的过程中能加深对知识本身的了解,深刻领会知识的内涵,提升判别、分析的能力,从而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升思想认识,有利于实现情感价值观的目标  四、设计思想  优化教学理念:  1、重视过程性,突出生成性  本课以案例教学,营造自主学习的气氛,借助学生对问题的思索,着力于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及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  2、重视实践性,突出生活化  针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行为能力,我设计了小组合作探访身边的优异人物的步骤这既要求学生在课前要关注身边发生的社会生活,又要能自觉利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体验课文内容,突出了生活化的政治课堂。

        3、重视高效性  为了提升课堂实效,本课采取学案辅助教学,将课文知识内容和时政热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和目标性同时,优化教学资源,采取适当的视频、文字材料等辅助教学,增加教学容量,拓展学生视野  优化教学标准  1、坚持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标准;  2、坚持理论联络实践的标准,强调知识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  3、遵照感知和了解相结合的标准,循序渐进和系统性标准,教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教学整体设计  以2021年感动中国人物:沈浩,作为根本,以小岗村的改变作为辅线,关键设置两个大的探究问题:  一、小岗村改革开放以来的改变说明了什么?关键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发明者”,这个问题,再设置三个小的讨论问题:从物质、精神、改革三个方面来佐证看法  二、小岗村村民为何要留下沈浩?沈浩又为何会留下?来说明第二个主要知识:群众看法和群众路线  最终经过学生探究得出结论: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是紧密相联的,要做对社会有益的人  作业设置:探访身边的优异党员、干部,以“感动”为中心话题,写一篇小论文  五、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  1、钻研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备好教学详案。

        2、搜集相关图片、视频、文字素材,制作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1、在课前作好预习,对新知识的框架有一定了解,争取提升听课效率  2、经过网络、报纸、电视、探访等渠道,搜集和本课相关的材料  七、练习反馈 巩固新知  课堂巩固训练:  精选选择题6道,巩固本课基础知识  课后拓展练习  作业设置:探访身边的优异党员、干部,以“感动”为中心话题,写一篇小论文  八、板书设计  社会历史的主体  含义: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地位:历史的发明者  人民群众  内容:群众看法和群众路线  群众看法和  意义:两个主要确保  群众路线  九、教学反思  本课在教学设计上和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多个优点:其一,充足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结合学生所熟悉的热点案例,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做到以理导人,以事服人,这有效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提升了课堂教学实效性;其二,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展开合作探究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爱好,调动学生参加课堂的主动性;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充足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在探究取得直接经验,提升参加能力;其三,本课关键关注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侧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突破,并取得了  很好的教学实效。

      总的来说,本课在教课时基础上能做到重难点突出,知识连贯性强,基础实现教学目标  不过,在课堂上,怎样提升学生的主动思索问题的意识,真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发明性,还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另外,设置探究问题时候,怎样才能更贴近学生实际、更能贴近书本知识也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