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院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doc
6页中医院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刘莉莉 甘肃省中医院信息科 摘 要: 以甘肃省某中医医院为例, 从信息系统硬软件、信息系统应用、信息化人才队伍等方面分析中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及问题,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关键词: 医院; 信息化; 现状; 对策; 作者简介:刘莉莉 (1975—) , 女, 网络规划师研究方向:网络规划设计、计算机控制和系统开发收稿日期:2017-02-27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formationization Development Status of TCM HospitalLIU Lili Information Department, Gansu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bstract: Taking Gansu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CM as an example,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 status of TCM hospital was analyzed from hardware and software of information system,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 and informationization talent team to find out the problems, and raise the countermeasures of solving the problems.Keyword: hospital; informationization; status; countermeasures; Received: 2017-02-27上世纪七十年代, 计算机技术开始应用于中医药行业。
今天, 计算机的应用已深入到中医药的各个领域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广泛应用, 加速了中医药信息化进程, 推动着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发展, 成为中医药发展的切入点和增长点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正由单位应用向区域协同, 由信息孤岛向信息共享转变现以甘肃省某中医医院为例, 探讨中医医院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1 信息化现状1.1 系统硬件与软件系统硬件和软件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也是反映医院对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的标志之一由于系统应用的增加和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 医院平均拥有工作站数量明显增加, 目前医院拥有单机工作站 1 000 多台, 小型机 4 台, 服务器 35 台, 各类交换机 300 多台, 独立运行的内外网络各一个, 内网处理医院内部临床应用及临床扩展, 外网连接 Internet, 加强对外沟通联系在操作系统方面 Windows XP/Windows7 占了主流, 服务器操作系统采用 Windows 2008Server, 数据库有 Orcale, Cache 数据库, Unix 也被应用到医院的各个层面1.2 医院的信息系统应用该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始建于 1994 年, 最初是单机单用户, 处理一些办公应用及简单的财务管理, 接着是多机、多部门独立系统的应用, 即 PC 机+Fox BASS+局域网+部门级信息系统的应用阶段;2004 年, 按照卫生部的“天使计划”, 实现最初的医院管理系统, 逐步由手工处理医嘱到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临床应用。
2014 年根据业务发展, 医院重新采购定制医院管理系统 (HIS) 新的 HIS 架构、LIS (医学检验系统) 、PACS (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 、电子病历、CIS (临床信息系统) 、HRP (医院资源计划) 已被医院引进, 并不断扩大增长1.3 信息化人员设置中医院与大多数医院一样, 医院始建初期, 并无专门的机构处理信息事务上世纪九十年代, 利用计算机处理财务及医保相关事务, 慢慢产生了信息部门, 重点推介临床计算机应用信息科的发展随着业务量的快速增长而不断发展, 目前该中医医院不仅专门成立了信息科, 同时信息科的成员也由最初的 3 人发展到现在的 9 人专业计算机人才比例也上升到了 55.6%信息已作为医院不可或缺的技术, 在医院发展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现在医院使用计算机的比例已达到 100%, 计算机在医院的工作中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利用计算机不仅能进行简单的行政管理, 更多的是利用计算机进行临床业务应用及业务拓展信息化建设为医院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提高了医院管理水平和临床工作质量;有效缩短了挂号、交费、待诊时间, 方便了患者就医;医学影像资料的计算机采集, 存贮和调阅, 为医生的医疗工作提供了极大方便,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 减少了医疗差错;使用医院信息系统可快速准确地掌握医院运营的各项医疗、经济、物资的实时信息, 增强了医院管理环节的调控力度, 实现了全程监督管理, 提高了医院的科学管理水平。
2 现状分析随着卫生信息化的迅速发展, 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已经从单纯的财务管理、临床信息系统转为“以病人为中心、以医院服务为主体、以中医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 然而中医医院在整体实力、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和信息化基础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和地域差异[1]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 带给医院的是便利快捷的环境,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包括规划不足、专业人才缺乏、技术支撑不够等, 已成为中医院发展的瓶颈2.1 生搬硬套, 造成水土不服信息化建设是长期的、有计划、有顺序的一项系统工程, 在建设初期, 应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循序渐进[2]同时也不能过于急功近利, 期望通过信息化建设使得医院的效益立即得到大幅度提升, 盲目上系统, 导致引进的信息化系统水土不服, 无法适应和满足本医院的实际需要急于求成, 引进技术不适宜医院发展, 反而成为绊脚石HIS 系统大多从西医医院引进, 其主要根据西医特点, 解决了医生在临床应用的大多数问题, 但中医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在引进西医 HIS 系统时难免出现与中医科学不兼容的现象2.2 信息规划不够科学, 丢三落四, 造成发展不均衡实现医院信息化, 是一项长期、复杂、投资大、技术含量高和知识密集性的系统工程, 信息化建设始终遵循“统筹规划, 总体安排, 分布实施”的原则,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系统平台选择、设备购置、系统架构和应用软件的设计都要考虑能够支持可扩充、可发展, 力求已有投入得到最充分利用, 使医院信息化建设持续高效发展。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采用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的方法, 避免重复投资, 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每一步的具体实施都应制定出详细的方案, 经过充分论证后方可实施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应在实用的基础上考虑先进性, 坚持信息技术与医院业务相结合, 用技术优化业务流程、辅助业务操作尤其中医院正处于急速发展阶段, 容易出现统筹规划不够科学、医院区域医疗发展不均衡的现象[3]2.3 信息技术人员的质量和数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现在医院信息科人员较以前增加, 但仍存在专业划分不够细致, 专业技术力量相对薄弱, 处理问题能力不够, 人才队伍建设跟不上信息发展速度, 技术人员理解不到位, 不能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等现象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需要医院信息化过程中, 既懂 IT、又懂医学以及医院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3 对策研究医院的信息化, 不只是一个软件系统, 更多的是各个方面的融合[4]医院体制改革使得医院管理模式发生了很大转变, 也对医院信息化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区域卫生、医疗保险、新农合、电子病历、临床路径等[5], 医院的信息系统向各专业进行深化, 面对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 针对医院运营实际, 也为了医院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发展业务, 医院应从以下 4 方面着手。
3.1 依据规范, 制定中医院 HIS 系统实施标准HIS 系统是一个非封闭的系统, 必须与其他信息系统交换信息, 因此, 对标准化程度要求很高特别是 HIS 系统向着集成化方向发展, 信息交换格式、系统平台方案、数据标准、接口标准的不规范, 有关应用软件的差异, 都会造成网间的互联不畅, 增加不必要的开支因此, 系统的规范和标准的制定显得日益迫切标准化是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前提, 医院要信息化, 首先要标准化而中医院的标准实施更是迫在眉睫3.2 深化 HIS 系统项目应用医院信息化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 涉及医学、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等多个领域, 但就其具体实现而言, 最关键的一项内容是建立医院信息系统医院信息化促使了医院信息系统的建立, 而医院信息系统的建立保证了医院信息化的实现HIS 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发展, 可以分为: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阶段;临床医疗信息系统发展阶段;整体的医院信息系统整合阶段 (即建成全面支持医疗、教学、科研和医院管理的整体 HIS) :医院间联网, 实现医疗电子商务阶段 (建设基于广域网, 实现医疗数据网上交换共享的医疗保健信息网络系统) 。
同时, 积极发展面向农村和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 实现远程诊断、专家会诊、信息服务、检查和远程交流等内容达到农村和社区医疗机构与医院之间医疗资源共享, 实现区域医疗的集团化发展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医院间的资源共享, 从而实现医疗服务资源的最优化整合和最大的协同效应3.3 扩展中医药信息项目应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推动中医药信息化, 扩展中医药信息项目的应用, 更好地传承和创新中医药发展中医药学的发展需要多学科、多部门、多领域的合作研究, 也需要现代信息科学手段来辅助信息的获取和处理, 依靠数据分析和中医药学知识发现归纳中医药学的规律性计算机与各种中医诊疗仪器的结合, 解决了符合中医特点的多信息采集与综合处理技术, 实现中医医疗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的客观化、规范化、信息化;互联网技术及多媒体技术使中医药的教育及文化传播不受时空的限制, 扩大了传播范围[6];信息技术使中医古籍载体发生了变革, 使深奥的中医理论得以充分揭示和挖掘, 有待于发现更多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7];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与应用[8], 发现新规律、新模式或新知识, 是对中医药的最好创新;中医远程医疗的开展, 打破了地域限制, 最大限度利用大型医院优质资源, 为异地患者提供了高水平、高质量的医疗服务[9], 扩大了中医药的影响, 促进了中医药的发展。
3.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医院要进行信息化建设, 人才是关键, 加强信息技术队伍的建设, 提升其在信息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 从而推动信息化建设稳定、快速发展积极引进和培养中医药行业信息化专业人才, 将中医药信息化培训列入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管理, 采取多种形式, 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对中医医院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既懂中医药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逐步规范中医药行业信息人才的使用制度, 不断巩固和扩大中医药信息化队伍, 是中医药信息化持续发展的保证[10]4 小结目前医院无论从管理角度, 还是从资源角度, 都较以往更多地利用信息获取竞争优势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 医院不仅要设备信息化、管理流程信息化、环境网络化, 医务工作者更多的是运用信息进行工作, 并将信息获取、处理和加工作为产品来提供服务医院信息化不仅能简化工作程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更重要的是信息化能带来医疗手段的重大变革、服务方式的彻底改变中医院则在科技大潮的冲击下, 利用好信息技术, 继承和发展好老祖宗的千年文化, 利用信息技术, 更好地运用中医诊疗方法为大众服务, 是每一个中医院值得思考的课题之一参考文献[1]肖勇, 沈绍武.基层中医医院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