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脱铝丝光沸石的酸性及其催化性能研究.pdf

8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35821734
  • 上传时间:2018-03-2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80.58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脱铝丝光沸石的酸性及其催化性能研究*张红浪* 李全芝薛志元( 复旦大学化学系, 上海)提要用 高温水蒸汽 处理及酸洗的两步法, 制备了硅铝比为1 5 .8 -1 8 6 的脱铝丝光沸石( D H M ) 由N H 2 的T P D和吸附吡啶的红外光谱研究了各种 D H M 的酸中心氖 数、 酸强度以 及B 和L 酸 中心随丝光沸石脱铝的 变化规律 用脉冲微反技术研究了 芳烃在D H M 上的反应活 性和选择 性, 并将酸性与催化性能同沸石的微观结构进行了 关联发现随着脱 铝, 酸性逐渐变 弱 ,与 骨 架铝T ( 1 ) 关联的酸中心强 度最强 , 与T ( 2 ) 关联的其次, 与 T ( 4 ) 关联的较弱与T( 2 ) 和 T ( 4 ) 相关的酸中心分别是甲 苯歧 化和二甲苯异构化的活性中 心 某些芳烃反应所需的酸强 度顺序为甲苯脱烷基>甲苯歧化> 二甲苯歧化>二甲 苯异构化我们曾对比研究了HM和HZ S M- 5 沸石分子筛对某些芳烃反应的催化性能[1] , 发现 HM( S i O2 / Al 2 O 3 =1 6 ) 比HZ S M- 5 ( S i O 2 / Al 2 O 3 =5 0 )有较高的活性和较差的选择性。

      这是由于HM的酸中心数较多, 酸强度分布范围较宽引起的本文试图通过 HM的脱铝,进一步研究不同硅铝比的脱铝丝光沸石 ( DHM)的酸性与骨架中铝离子位置的关 系, 并 与芳烃反应进行关联 近年来对DHM 的制备、 结构表征、 酸性以及催化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已有报导[2 - 9 ] , 但 将结构、 酸性与催化性能较全面关联起来的 工作还不多为此, 我们制备了 不同硅铝比的 D H M, 由N H 3 的 T P D 和吸附吡啶的红外光谱研究了各种D HM的酸性质, 用脉冲微反技 术研究了芳烃在D HM上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 并与结构和酸性质进行了关联, 得到了一些有益 的结果实验部分1 .D H M 样品的制备:以盐酸交换所得的氢型丝光沸石 ( HM) 作为基始样品, 采用 酸交换或者高温水蒸汽结合酸处理的方法脱铝, 得到了 硅铝比为1 5 .8 -1 8 6 的D HM [ ] , 结 果见表1 所有样品均在5 5 0 ℃ 马福炉内活化4 小时, 然后置于饱和N H 4 C l 干燥器中恒湿 平衡7 2 小 时后备用2 .D H M 的酸性质:以N H3的T P D法研究沸石的酸性质已有详细报 导[ 11 ] 。

      所用 N H3为电子级钢瓶N H3 F T - 5 D X( N i c o l e t )红外光谱仪研究了DHM表面羟基的变1 9 8 7 年6 月1 0 日收 到 国家自 然科学 基金资助的重 点项目 课题 * 现在中国纺织大学纺 化系化, 及B酸和L酸浓度随脱铝的变化规律根据I R 和T P D的结果定性地探讨了酸中心强 度和骨架铝的关系 3 .D H M的催化性能:选用甲苯歧化和二甲苯异构化作为探针反应, 用脉冲微反技 术测定了各种 D HM 的催化性能 所用甲苯和二甲苯均为上海试剂二厂生产的色谱纯试 剂以苯加二甲苯的重量百分数( B +X) 表示甲苯歧化的活性, 以 X/ B( 摩尔比) 表 示其选择性间二甲苯在 D HM上反应的活性用间二甲苯的转化率表示, 间二甲苯异构 化和 歧化反应的活性A 1 和A D 分别以对二甲苯加邻二甲苯的重量百分数( p - X + o - X 和三甲苯加甲苯的重量百分数( T MB +T ) 来表示表 1 脱铝丝光沸石的化 学组 成和单胞化 学式结 果 和 讨 论( 一)D H M 的酸性质 1 .N H 3 的T P D法研究D H M的酸性 质:不同硅铝比DHM的NH 3 程脱谱示于 图1 。

      图谱峰的最大峰温T,T 以及根 据图谱计算的对应峰、 峰的酸中心数 n, n, n和根据单胞铝原子数计算的理论 中心数n T 均列于表2 从图1 可看出, 脱铝处理前的HM 其 吸附 N H3 的程脱谱有两个 峰 ( 峰和 峰) , 分别对应于强弱不同 的两种酸中心 随着 HM 的脱铝, 图谱中仍然存在与强弱表 2 脱铝丝光沸石的T P D 数据酸中 心相对应的两个峰, 但峰面积均明显减小, 说明强弱酸中 心随脱铝而同时减少另 外, 随硅铝比的增加, 两个峰的前沿基本保持不变, 而峰的后沿却向低温漂移, 相应地表征 吸附强弱的最大峰温T 和T ( 特别是 T)均随脱铝而降低( 见表2,表明脱铝使丝光 沸石两种酸中心强度减弱, 而且它们的强酸中心先被脱除根据丝光沸石的结构, 已知每 单胞中8个铝原子占有四种位置[3 ] ( 见图2 , 其中T( 1位4 个, T( 2 ) 位2 个, T( 3 ) 和 T( 4 ) 位共有2 个 由2 9 S i 的MAS N MR结果[ 12 ] 得到四种位置的骨架铝脱除的顺序 首先 主要脱除T ( 1 ) 位铝, 其次是T ( 2 ) 位铝, 然后脱除T ( 4 ) 位铝 T( 3 ) 位铝最难脱除。

      若 与T P D的结果联系起来, 可推测与T( 1 ) 相关联的酸中心的强度最强,T( 2 ) 的次之, 与 T( 4 ) 相关的酸中心较前二者弱 为了进一步了解HM在脱铝过程中酸 性质的变化, 将D HM的n , n,n 与n T对 Al / u . c 作图 ( 图3, 表 明Al / u . c . 在5 .3 8 1 . 4范围 内,D HM 总酸中心数 n随 Al/ u . c 5变化是线性减少 的还 可 以 看出, 当Al / u . c 从5 .5降至 1 . 5时, 弱酸 中 心 数n , 几乎是线性下降; 而强酸中心数 n开始缓慢下降, 但 当A l / u . c 小于4 时, 下降趋势加快 比较图3 中理论酸中心数 T和 实测 的总酸中心数n鍭Al / u . c 的变化, 可以 看出, 当Al / u . c .4 时, n n T ,这可能与 丝光沸石中非铝酸中心的 存在有关[ 1 ] , 进一步脱铝, 即Al / u . c .4 后, n T则大于n , 这可能是因HM脱铝后, 部分铝酸中心的强度 变得很弱, 以致在1 2 0 氦气吹扫下不能稳定地吸附NH3 分子, 故所测得的n n T 。

      2 .红外光谱研究D H M的酸性质: ( 1 ) D HM的羟基谱:图4( a ) ( b ) 分别是DHM吸附吡啶前、 后的红外羟基谱, 观察 到与3 6 0 7 , 3 6 5 0 ,3 7 4 0 c m 相 喽杂Φ娜 羟基, 与文献结果一致[5 ,9 ,1 3 ] 同时还发现 在3 7 4 0 c m 羟 腔杂幸恍碌8 5 0 c m -出现 a .振动频率为 3 6 0 7 c m 的 聂腔 从图4 ( b )可见, 吸附吡啶后, 所有 的3 6 0 7 c m 峰 宥枷Я耍 得魉撬嵝贼腔 文献结果一致[1 3] 另外, 图4 ( a )的结果还 表明, 随沸石中单胞铝原 子数 的减少, 3 6 0 7 c m峰 迕飨约跞酰珹 l/ u . c N以 后, 该峰几乎完全消失此时除T( 1 ) 和 T ( 2 ) 位铝脱去外, T ( 4 ) 位铝亦脱去一部 分, 因此与3 6 0 7 c m 相 嘤Φ聂腔赡苁 与T( 1 ) , T( 2 ) 和T( 4 ) 位铝相关 的B酸 羟基文献[ 1 4 ] 曾指出在HM中存在Ⅵ,艉和三种阳离子或质子的位置( 见图2 Ⅵ 位的质子最可能通过氧原子与 T ( 1 ) 或T( 2 )位铝原子键合[1 5 , 16 ] 。

      因此在HM的主孔道 内与和位阳离子关联的可能至少有两种质子酸羟基, 它们分别与 T( 1 ) T( 2 )和 T( 2 ) , T( 4 )位铝相联接, 但实验中因受红外光谱分辨率的限制, 只观察到3 6 0 7 c m 的 羟腔, 故这一羟基谱很可能是几种邻近羟基叠合的结果脱铝至Al / u . c . = 2 时, 3 6 0 7 c m 已 驯涞煤苋酢l/ u . c . <时 保琓 (4 ) 位 宦量J纪殉⑽垂鄄斓接隩(4 ) 位宦猎酉 联系的羟基振动频率, 很可能这种羟基的浓度已很小, 红外光谱的灵敏度不足以检测出这一羟基峰b .振动频率为3 7 4 0 c m的 聂腔阂话闳衔S7 4 0 c m - 嘤 应的羟基为沸石末端的 硅羟基, 是非酸性的或只有很弱的酸性[6 ] 对比图4 的 ( a )和 ( b )可见, 吸附吡啶后3 7 4 0 c m 峰迕飨约跣 ú⑽赐耆АN聪У牟糠挚赡苁欠撬嵝缘幕蛘呶挥谶拎げ豢 接近的位置另外从图4 ( c ) 看出, DHM在4 0 0 ℃脱附吡拎啶 ず后, 3 7 4 0 c m较6 0 7 c m - 容 易暴露, 说明3 7 4 0 c m的聂腔侨跛嵝缘模抑饕R参挥谶拎つ芙哟サ降闹骺椎乐校 它可能来源于脱铝后留下的空穴所形成的羟基。

      不同位置的铝脱除后, 亦可形成酸性质 不同的硅羟基图4 ( b ) 表明由T( 1 ) , T( 2 ) 位铝脱除而形成的硅羟基其酸性较T( 4)位的强, 因后者吸附吡啶的能力较前者弱 c .振动频率为3 6 5 0 c m 的 聂腔憾员韧的 a ) 和 b ) ,匀晃竭拎ざ6 5 0 c m - 锓 羟基峰的强度没有影响, 表明 该羟基是非酸性的对它的归属至今尚未取得一致意见 J a c o b s [17 ] 指出它是沸石内不可接近孔道中的羟基某些报导[4 ,6 ,9 ] 则认为它与丝光沸石脱铝后产生的 S i OH有关我们的结果支持了 J a c o b s的看法, 因为从图4 ( b ) 可看出 3 6 5 0 c m羟腔那慷炔⑽此嫱崖列纬傻拇罅縎i - H基谋洹 d .振动频率为 3 8 5 0 c m 的聂腔赫庖恍碌恼穸状形醇南妆ǖ肌N竭 啶后此峰并未消失, 推测亦可能是非酸性的, 它的强度在 Al / u . c 为5 . 5 1 .4范围内, 随 脱铝而略有增加其归属问题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 2 ) DHM吸附吡啶的红外光谱:DHM吸附吡啶后, 按 B e e r定律计算了其B酸 ( 1 5 4 5 c m ) 和 蚅酸1 4 5 0 c m -中 行心的 浓度 (其 中 ε 3 .3 8μ 蘭l / c m 2 , ε 臠4 .8 7 t μ 蘭 l / c m 2 [ 18 ], 计算结果示于图5 。

      由图可见, 当Al / u . c . =5 .3 8 时, 在主孔道内B酸浓度几乎 是L 酸的两倍; 当 脱铝至A l / u . c . =4 . 3 0 时, B酸中心约2 0 被脱除, 而L 酸中心将近脱去 一半; 但脱铝至 A l / u . c . =2 .5 时, L酸中心几乎没有变化, 而B酸中心数明显下降, 特别 是当Al / u . c 自4 . 3 脱至 3 . 0 0时, B酸被大量脱除, 剩余的B酸浓度仅为Al / u . c .=4 .3 时的2 0 由此可见, Al / u . c . 在6 4 区间内, 当脱除的主要是T( 1 ) 铝相关的B和L 酸中心时, L酸的相对脱除速率较B酸大; 而在 Al / u . c . 为4 2 的区间内, 脱附的是与 T( 2 ) 位铝相关的B和L酸时, B酸较L酸易脱除Al / u . c . 在 2 . 0 0 范 围内脱除的是位于侧通道的T( 4 ) 位铝, B酸和L酸几乎以相同速度脱除, 而且二者的浓度已相当低 若将B和L酸的浓度加和起来, 其随单胞铝变化的关系为一光滑曲线( 见图5 c 二)D H M 的催化性能 1 .甲苯在D H M上的催化反应:在3 9 0 ℃下, 脉冲进样 0 .5 , 得到的甲苯歧化的活性和选择性随HM铝含量的变化关系示于图6。

      由图可见, 当 Al / u .c 4时, 随硅铝 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