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病毒性肝炎ppt课件.ppt

73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89779607
  • 上传时间:2024-09-1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99MB
  • / 7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PPT学习交流 2*2PPT学习交流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 (viral hepatitis) )  五种不同肝炎病毒五种不同肝炎病毒 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传染性疾病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传染性疾病3*3PPT学习交流 病毒分型病毒分型 正式命名的正式命名的5 5种肝炎种肝炎甲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A virus 甲型肝炎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 乙型肝炎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C virus 丙型肝炎丙型肝炎 丁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D virus 丁型肝炎丁型肝炎 戊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E virus 戊型肝炎戊型肝炎己肝病毒己肝病毒( (HFV) ):现已被否定:现已被否定 庚肝病毒庚肝病毒( (HGV/GBV-C) ),,TT病毒和病毒和SEN病毒:不属于肝炎病毒病毒:不属于肝炎病毒引 言4*4PPT学习交流 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分类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分类粪口途径粪口途径 甲甲型和型和戊戊型肝炎型肝炎 季节性,可引起暴发或流行,无慢性肝炎季节性,可引起暴发或流行,无慢性肝炎肠道外传播即输血注射及母婴传播肠道外传播即输血注射及母婴传播 乙乙、、丙丙和和丁丁型肝炎,多为散发,无季节性,有慢性化倾向,型肝炎,多为散发,无季节性,有慢性化倾向,部分病例可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细胞癌部分病例可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HCC) ) 引 言5*5PPT学习交流 危害危害 世界范围流行,我国是高发区,尤其甲肝和乙肝世界范围流行,我国是高发区,尤其甲肝和乙肝表表2323--1 19921 1992~~1995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引 言6*6PPT学习交流 据据卫生部卫生部20032003~~20052005年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年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肝炎总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不同程度肝炎总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不同程度 发病率发病率仍位于法定报告传染病的仍位于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第一、二位第一、二位,,死亡死亡率率位于位于第三位,第三位,其中其中 甲肝发病率甲肝发病率 乙肝发病率乙肝发病率 丙肝发病率丙肝发病率 戊肝发病率呈波动状态戊肝发病率呈波动状态 甲、乙肝疫苗接种面积甲、乙肝疫苗接种面积 防制力度防制力度引 言7*7PPT学习交流 第一节第一节 甲型肝炎甲型肝炎第二节第二节 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第三节第三节 丙型肝炎丙型肝炎第四节第四节 丁型肝炎丁型肝炎第五节第五节 戊型肝炎戊型肝炎8*8PPT学习交流 第一节 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 (HAV) ) 以肝脏损害为主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肝脏损害为主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可形成暴发或流行,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可形成暴发或流行,主要感染对象为儿童及青少年主要感染对象为儿童及青少年 9*9PPT学习交流 病原学病原学流行过程流行过程流行特征流行特征预防策略与措施预防策略与措施第一节 甲型肝炎10*10PPT学习交流 一、病原学一、病原学 形态结构与分子生物学形态结构与分子生物学 抵抗力抵抗力 动物模型和体外培养动物模型和体外培养 第一节 甲型肝炎11*11PPT学习交流 形态结构与分子生物学形态结构与分子生物学小小RNA病毒科嗜肝病毒属病毒科嗜肝病毒属直径直径2727~~32nm32nm无包膜,球形,由无包膜,球形,由3232个壳粒组成个壳粒组成2020面体对称球形颗粒面体对称球形颗粒内含单股正链内含单股正链RNA,,7,5007,500个左右核苷酸个左右核苷酸 第一节 甲型肝炎12*12PPT学习交流 抵抗力抵抗力 较一般肠道病毒抵抗力强较一般肠道病毒抵抗力强 在淡水、海水、污水、泥沙毛蚶等水产品中在淡水、海水、污水、泥沙毛蚶等水产品中 HAV易通过食物和水在人群中传播易通过食物和水在人群中传播 存活数天至数月第一节 甲型肝炎13*13PPT学习交流 温温 度度 60℃ 1h60℃ 1h仍可存活仍可存活 1010~~12h12h部分灭活部分灭活 100℃ 1min100℃ 1min完全灭活完全灭活 4℃4℃其抗原性和组织培养活性可保持其抗原性和组织培养活性可保持1 1年年 -20℃-20℃可存活多年并保持传染性可存活多年并保持传染性 第一节 甲型肝炎14*14PPT学习交流 化学消毒剂化学消毒剂 抵抗力强于肠道病毒属病毒抵抗力强于肠道病毒属病毒 余氯余氯1010~~1515ppm 30 30min 3% 3%福尔马林福尔马林5 5min均可灭活均可灭活 70%70%乙醇乙醇3 3min部分灭活部分灭活 不耐受冷冻干燥,对紫外线敏感不耐受冷冻干燥,对紫外线敏感第一节 甲型肝炎15*15PPT学习交流 动物模型动物模型 黑猩猩、狨猴及猕猴等灵长类动黑猩猩、狨猴及猕猴等灵长类动 物物易感,且可传代易感,且可传代 细胞培养细胞培养 HAV生长缓慢,接种后约需生长缓慢,接种后约需4 4周才可周才可 检出抗原检出抗原第一节 甲型肝炎16*16PPT学习交流 图图23--1HAV电镜图电镜图第一节 甲型肝炎17*17PPT学习交流 二、流行过程二、流行过程 传染源传染源 急性期患者急性期患者 亚临床感染者亚临床感染者 灵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 (黑猩猩、狨猴及猕猴等黑猩猩、狨猴及猕猴等) ) 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 第一节 甲型肝炎18*18PPT学习交流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经食物传播 经食用受污染的贝壳类水产品经食用受污染的贝壳类水产品 经产、供、销环节污染的食物经产、供、销环节污染的食物经水传播 卫生条件差的国家和地区卫生条件差的国家和地区 特点特点 发病者多饮用同一水源,病例分布发病者多饮用同一水源,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与供水范围一致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第一节 甲型肝炎19*19PPT学习交流 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持久的免疫力,,再次感染极为罕见再次感染极为罕见婴幼儿期婴幼儿期 甲肝的易感性最高(尤其甲肝的易感性最高(尤其8 8月月-2-2岁)岁)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 影响甲肝流行的影响甲肝流行的关键因素关键因素接种甲肝疫苗接种甲肝疫苗 降低人群易感性的重要措施降低人群易感性的重要措施第一节 甲型肝炎20*20PPT学习交流 三、流行特征三、流行特征地区分布地区分布 世界范围分布世界范围分布 甲肝发病率高甲肝发病率高 北美和北欧等发达国家北美和北欧等发达国家 发病率低发病率低我国甲肝高流行区呈北高南低、西高东我国甲肝高流行区呈北高南低、西高东 低、农村高城市低低、农村高城市低 我我国国拉拉丁丁美美洲洲东东南南亚亚中中东东南南美美非非洲洲第一节 甲型肝炎21*21PPT学习交流 表表2323--2 2世界各地世界各地HAV流行状况流行状况 ((WHO 2000WHO 2000))第一节 甲型肝炎22*22PPT学习交流 时间分布时间分布 周期性、季节性周期性、季节性 人群分布人群分布 高高流流行行区区 低低年年龄龄人人群群,,以以婴婴幼幼儿儿为为多多,,5~~14 岁发病率高,岁发病率高,14岁后随年龄增长而岁后随年龄增长而 低流行区低流行区 发病年龄后移,成人发病比例高发病年龄后移,成人发病比例高 第一节 甲型肝炎23*23PPT学习交流 四、预防策略与措施四、预防策略与措施 管理传染源:管理传染源: 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 早隔离、早治疗早隔离、早治疗 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主动免疫主动免疫 甲肝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 被动免疫被动免疫 甲肝免疫球蛋白甲肝免疫球蛋白 第一节 甲型肝炎24*24PPT学习交流 第二节第二节 乙型肝炎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 (HBV) ) 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的传染性疾病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的传染性疾病 25*25PPT学习交流 病原学病原学流行过程流行过程流行特征流行特征预防策略与措施预防策略与措施第二节 乙型肝炎26*26PPT学习交流 形态与基因结构形态与基因结构 抵抗力抵抗力 HBV抗原抗体系统抗原抗体系统 自然史自然史 动物模型和体外培养动物模型和体外培养 一、病原学一、病原学第二节 乙型肝炎27*27PPT学习交流 形态与基因结构形态与基因结构嗜肝嗜肝DNA病毒科病毒科( (Hepadnaviridae) )正肝正肝DNA病毒属病毒属电镜:电镜:3 3种形态种形态第二节 乙型肝炎图图2323--2 2图图2323--3 328*28PPT学习交流 第二节 乙型肝炎图图2323--4 429*29PPT学习交流 第二节 乙型肝炎图图2323--5 530*30PPT学习交流 表表2323--3 HBV3 HBV不同基因型和血清型的地区分布不同基因型和血清型的地区分布第二节 乙型肝炎31*31PPT学习交流 较强,对低温、干燥、紫外线均有耐受性较强,对低温、干燥、紫外线均有耐受性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 停留于物品表面停留于物品表面 1 1周周 保持感染性保持感染性 3737℃下下3030d抗原性稳定抗原性稳定 pH==2 2时时6 6h、、6060℃时时1010h或或100100℃下下1010min感染性消失,但仍有感染性消失,但仍有抗原性抗原性70%70%乙醇不能灭活乙醇不能灭活 煮沸煮沸3030min/121/121℃高压高压2020min/160/160℃干热干热2 2h等可灭活等可灭活 0.1% %KMnO4/ /2% %戊二醛戊二醛/ /0.5% %过氧乙酸过氧乙酸/ /5% %次氯酸钠可次氯酸钠可消毒消毒抵抗力抵抗力 第二节 乙型肝炎32*32PPT学习交流 HBsAg 最早出现的血清学标志之一最早出现的血清学标志之一 是是HBVHBV感染的基本标志感染的基本标志 HBsAg阳性见于阳性见于 乙肝的潜伏期、急性期乙肝的潜伏期、急性期 慢性乙肝慢性乙肝 病毒携带病毒携带 与与HBV感染有关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感染有关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 注意注意 HBsAg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HBVHBV感染感染 HBV抗原抗体系统抗原抗体系统 第二节 乙型肝炎33*33PPT学习交流 抗抗- -HBs特异性中和抗体、保护性抗体特异性中和抗体、保护性抗体 抗抗- -HBs阳性可见于阳性可见于 乙乙型型肝肝炎炎恢恢复复期期,,在在HBsAg消消失失后后间间隔隔一一定定时时间间抗抗- -HBs出现隐性感染的健康人,自身产生了免疫力出现隐性感染的健康人,自身产生了免疫力 注注射射乙乙肝肝疫疫苗苗或或乙乙肝肝高高效效价价免免疫疫球球蛋蛋白白( (HBIG) )后后,,产生的主动或被动免疫产生的主动或被动免疫第二节 乙型肝炎34*34PPT学习交流 HBcAg 不能从血清中直接检出不能从血清中直接检出 DaneDane颗粒经去垢剂处理颗粒经去垢剂处理HBcAg释放检测释放检测抗抗- -HBc 非中和抗体、分非中和抗体、分IgM和和IgG 主要见于慢性感染和既往感染主要见于慢性感染和既往感染 抗抗- -HBc IgM 通通常常在在出出现现症症状状时时即即可可检检出出,,一一般般持持续续约约6 6个个月月,,提提示示HBV 复复制制,,是是急急性性感感染染的的重重要要指指标标,,也也是是慢慢性性活活动动性性肝肝炎的重要标志炎的重要标志 抗抗- -HBc IgG 在在抗抗- -HBc IgM下下降降及及消消失失后后出出现现,,可可伴伴随随感感染染者终生存在者终生存在第二节 乙型肝炎35*35PPT学习交流 HBeAg 与与HBsAg平行出现,较平行出现,较HBsAg消失早消失早 意义意义 体内体内HBVHBV复制、传染性强的标志复制、传染性强的标志 急性乙型肝炎的辅助诊断急性乙型肝炎的辅助诊断 判判断断预预后后的的指指标标::HBeAg转转阴阴,,表表示示HBV复复制制减减少少或或终终止止,,预预后后好好;;若若HBeAg持持续续阳阳性性,,则则预预后后不不良良,,易转为慢性易转为慢性抗抗- -HBe HBeAg消消失失后后出出现现无无症症状状HBV携携带带者者及及非非活活动动期期慢慢性性肝肝炎炎患患者者表表示示HBV在在体体内内复复制制减减少少或或终终止止,,传传染染性减弱或消失性减弱或消失 第二节 乙型肝炎36*36PPT学习交流 表表23--4 HBV感染血清学常见模式感染血清学常见模式第二节 乙型肝炎37*37PPT学习交流 症状HBeAg抗HBeHBcAg总抗体抗HBc IgM 抗HBsHBsAg0481216202428323652100典型的血清学变化图图23--6 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并康复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并康复暴露后周数滴度38PPT学习交流 抗HBc IgMHBcAg总抗体HBsAg急性期(6个月)HBeAg慢性期(年)抗HBe048 12 16 20 24 28 32 3652年暴露后周数滴度典型的血清学变化图图2323--7 7 发展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发展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39PPT学习交流 自然史自然史 HBV感染后结局:病毒清除感染后结局:病毒清除 病毒携带病毒携带 病情迁延,慢性化病情迁延,慢性化 动物模型和体外培养动物模型和体外培养 黑猩猩、长臂猿和绒毛猴等高等灵长类动物黑猩猩、长臂猿和绒毛猴等高等灵长类动物 家鸭、土拨鼠家鸭、土拨鼠 第二节 乙型肝炎40*40PPT学习交流 二、流行过程二、流行过程 传传 染染 源源乙肝病人: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乙肝病人: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 HBsAg携带者携带者第二节 乙型肝炎41*41PPT学习交流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经血传播经血传播医源性传播医源性传播 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性接触传播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第二节 乙型肝炎42*42PPT学习交流 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 对对HBV普遍易感普遍易感 易感性一般随年龄易感性一般随年龄 而而 接种乙肝疫苗是降低人群易感性的重要措施接种乙肝疫苗是降低人群易感性的重要措施 第二节 乙型肝炎43*43PPT学习交流 三、流行特征三、流行特征 地地 区区 分分 布布第二节 乙型肝炎图图2323--8 844*44PPT学习交流 地区分布地区分布 世界性世界性 高流行区高流行区 ≥8% 中流行区中流行区 2~~7% 低流行区低流行区 <<2% 我国我国 农村农村>城市城市 南方南方>北方北方 中南和华东中南和华东>华北华北时间分布时间分布 第二节 乙型肝炎 无明显的季节性无明显的季节性45*45PPT学习交流 人群分布人群分布年龄和性别年龄和性别 高流行区高流行区 青少年和青少年和30~~40岁的成人岁的成人 中流行区中流行区 仍以成人感染为主仍以成人感染为主 低流行区低流行区 多多20~~29岁年龄组发病高峰岁年龄组发病高峰 职业职业 高危人群高危人群 医务人员医务人员 托幼机构儿童托幼机构儿童 妓女妓女 静脉内滥用毒品者静脉内滥用毒品者 男性同性恋者男性同性恋者 家庭聚集性明显家庭聚集性明显 第二节 乙型肝炎46*46PPT学习交流 四、预防策略与措施四、预防策略与措施 免疫预防为主、防治兼顾免疫预防为主、防治兼顾 优先保护新生儿和重点人群优先保护新生儿和重点人群 强化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强化乙肝疫苗预防接种 落实儿童乙肝疫苗免疫规划落实儿童乙肝疫苗免疫规划 新生儿以外人群乙肝疫苗预防接种新生儿以外人群乙肝疫苗预防接种 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宣传教育,增强防治意识加强宣传教育,增强防治意识 管理传染源管理传染源 第二节 乙型肝炎47*47PPT学习交流 第三节第三节 丙型肝炎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 (HCV) ) 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性疾病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性疾病 48*48PPT学习交流 病原学病原学流行过程流行过程流行特征流行特征预防策略与措施预防策略与措施第三节 丙型肝炎49*49PPT学习交流 结构结构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 直径直径40~~60nm 球状颗粒球状颗粒由包膜、核衣壳和病毒核心构成由包膜、核衣壳和病毒核心构成 单股正链单股正链RNA,,9600个核苷酸个核苷酸编码区编码区 结构区结构区 编码结构蛋白编码结构蛋白 非结构区非结构区 编码非结构蛋白编码非结构蛋白 或功能蛋白或功能蛋白一、病一、病 原原 学学第三节 丙型肝炎图图2323--9 950*50PPT学习交流 抵抗力抵抗力 较强,耐热,对一般化学消毒剂尤其氯仿敏感较强,耐热,对一般化学消毒剂尤其氯仿敏感抗体抗体 抗抗-HCV及及HCV RNA阳性阳性 HCV感染并有传染性感染并有传染性 宿主宿主 范围狭窄范围狭窄 仅感染人和黑猩猩仅感染人和黑猩猩 第三节 丙型肝炎51*51PPT学习交流 二、流行过程二、流行过程 传染源传染源 丙肝病人丙肝病人 HCV无症状携带者无症状携带者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与乙肝类似与乙肝类似 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普遍易感 第三节 丙型肝炎52*52PPT学习交流 三、流行特征三、流行特征 地区分布地区分布 世界性分布,但不均衡世界性分布,但不均衡第三节 丙型肝炎图图2323--101053*53PPT学习交流 人群分布人群分布 感染集中在感染集中在15岁以上年龄段岁以上年龄段 男性感染率男性感染率>女性女性 主要集中在高危人群主要集中在高危人群时间分布时间分布 无明显的季节性,以散发为主无明显的季节性,以散发为主 第三节 丙型肝炎54*54PPT学习交流 四、预防策略与措施四、预防策略与措施 防制原则防制原则与乙肝基本相同与乙肝基本相同 但因病毒变异频繁但因病毒变异频繁, ,目前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尚无有效疫苗 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 第三节 丙型肝炎55*55PPT学习交流 第四节第四节 丁型肝炎丁型肝炎 丁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 (HDV) ) 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性疾病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性疾病 HDV须与须与HBV联合感染或重叠感染才能致病联合感染或重叠感染才能致病56*56PPT学习交流 第四节 丁型肝炎病原学病原学流行过程流行过程流行特征流行特征预防策略与措施预防策略与措施57*57PPT学习交流 一一 、病、病 原原 学学 δδ病毒属的唯一成员病毒属的唯一成员完整的完整的HDV颗粒颗粒 HDV基因组和抗原(基因组和抗原(HDAg)所组成的核壳体,包)所组成的核壳体,包膜是膜是HBsAg 单股负链、环状单股负链、环状RNA 1700 1700个核苷酸个核苷酸稳定,不易变异稳定,不易变异 第四节 丁型肝炎58*58PPT学习交流 HBs抗原抗原RNA  抗原抗原图图2323--11 11 丁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 ( ( ) )59*59PPT学习交流 缺陷病毒缺陷病毒 复制需要复制需要HBV等嗜肝等嗜肝DNA病毒为其提供外壳,病毒为其提供外壳,并协助其组装、成熟分泌和释放并协助其组装、成熟分泌和释放 1 1个血清型个血清型抗抗- -HDV IgM:用于早期诊断:用于早期诊断 抗抗- -HDV IgG:诊断慢性:诊断慢性HDV感染的血清学标志感染的血清学标志 第四节 丁型肝炎60*60PPT学习交流 二、流行过程二、流行过程 传染源传染源丁肝病人丁肝病人无症状携带者无症状携带者第四节 丁型肝炎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与乙肝类似与乙肝类似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普遍易感 61*61PPT学习交流 抗抗HBs症状症状ALT升高HDV总抗体总抗体抗抗HDV IgMHDV RNAHBs抗原抗原典型的血清学变化图图2323--12 12 乙肝乙肝- -丁肝联合感染丁肝联合感染滴度暴露后时间62PPT学习交流 黄疸黄疸症状症状ALTHDV总抗体总抗体抗抗HDV IgMHDV RNAHBsAg图图2323--13 13 乙肝乙肝- -丁肝重叠感染丁肝重叠感染典型的血清学变化滴度暴露后时间63PPT学习交流 三、流行特征三、流行特征 全球分布分布 HDV感染高度流行区感染高度流行区 地中海地区、中东、中亚、西非、南美亚马逊河盆地地中海地区、中东、中亚、西非、南美亚马逊河盆地 和南太平洋某些岛屿和南太平洋某些岛屿我国我国 城市城市> >农村农村 无性别、年龄差异无性别、年龄差异第四节 丁型肝炎64*64PPT学习交流 HDV患病率患病率高高中等中等低低极低极低没有数据没有数据台湾台湾太平洋岛国太平洋岛国图图23--14 丁肝感染的地理分布丁肝感染的地理分布65PPT学习交流 四、预防策略与措施四、预防策略与措施 主要防制措施与主要防制措施与乙肝相同乙肝相同 接种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疫苗加强献血管理加强献血管理防止防止HBV携带者和携带者和HDV携带者密切接触携带者密切接触第四节 丁型肝炎*6666PPT学习交流 第五节第五节 戊型肝炎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 (HEV) ) 粪粪- -口途径传播的口途径传播的 以肝脏损害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以肝脏损害为主的急性传染病 67*67PPT学习交流 病原学病原学流行过程流行过程流行特征流行特征预防策略与措施预防策略与措施第五节 戊型肝炎68*68PPT学习交流 一、病原学一、病原学嵌杯样病毒科嵌杯样病毒科结构结构 无包膜、直径无包膜、直径27~~38nm、、20面体面体 表面有锯齿状刻缺和突起的圆球状颗粒表面有锯齿状刻缺和突起的圆球状颗粒 实心和空心两种颗粒实心和空心两种颗粒 单股正链单股正链RNA7,200个核苷酸个核苷酸 ,3个开放读码框架个开放读码框架抵抗力抵抗力 不稳定,对高盐、氯化铯和氯仿敏感不稳定,对高盐、氯化铯和氯仿敏感 反复冻融易降解反复冻融易降解 4~~8℃、、3~~5d病毒滴度病毒滴度 长期保存长期保存 液氮液氮/-85℃超低温冰箱内超低温冰箱内第五节 戊型肝炎69*69PPT学习交流 二、流行过程二、流行过程 传染源传染源 潜伏末期和急性期病人潜伏末期和急性期病人(临床型临床型 、亚临床型和隐性感染、亚临床型和隐性感染)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经粪经粪-口途径传播口途径传播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 人对人对HEV普遍易感普遍易感 抗体抗体 抗抗-HEV:中和病毒:中和病毒 第五节 戊型肝炎70*70PPT学习交流 三、流行特征三、流行特征 地区分布地区分布 世界性分布世界性分布 亚、非、中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亚、非、中美洲的发展中国家 我国我国 北方北方>南方、东部南方、东部>西部、农村西部、农村>城市城市 时间分布时间分布 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雨季或洪水后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雨季或洪水后 人群分布人群分布 多青壮年,高发年龄在多青壮年,高发年龄在15~~35岁岁,一般男性患病一般男性患病>女性女性 孕产妇罹患率孕产妇罹患率 病死率病死率第五节 戊型肝炎71*71PPT学习交流 四、预防策略与措施四、预防策略与措施 与甲肝基本相同与甲肝基本相同 应采取应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预防措施的综合预防措施 第五节 戊型肝炎72*72PPT学习交流 表表23-5 23-5 我国病毒性肝炎主要流行病学特点的比较我国病毒性肝炎主要流行病学特点的比较 第五节 戊型肝炎73*73PPT学习交流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