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等用房设计任务书.doc
10页湖南工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两型院、校史档案馆湖南工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两型院、校史档案馆建筑设计任务书建筑设计任务书一、一、总体构想及要求总体构想及要求该工程项目拟建于湖南工业大学校园内,建筑红线内用地宽敞拟建地段用地规整但稍有高差,环境优美宜人东面紧临校园主入口中轴线主景---图书馆,西面为风景秀丽的西湖,南面为校内道路,南北方向分别与院系楼,教学科研楼遥相对应1.因基地紧临图书馆,应合理综合考虑建筑体量;与图书馆的间距2.周边应考虑场地环境景观设计,满足师生各类活动、交流,举办露天展览等需求,并利用地势高差,基本解决学生自行车停放问题3.建筑设计应尊重已报批的规划布局,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两型院、校史档案馆楼各独立组团设计,分别设单独出入口方便运营管理4.宜采用院落设计理念,塑造宜人空间尺度,内外空间渗透性强,景观协调性、平衡性均应得到保障5.功能分区合理、闹静分区明确,师生流线均流暢,无交叉干扰室内外空间组织合理且富于变化,并满足使用人的行为要求6.建筑造型要考虑高校建筑的特点,体现学院精神风貌,不仅与校园环境协调,更要成为校园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不仅有严谨治学,勤于科研的一面,更要有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精神体现。
专业的个性决定了其特定的建筑形式,应该是技术与艺术的最佳融合二、二、建筑面积要求建筑面积要求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两型院、校史档案馆楼总建筑面积为 22500M²(可10%浮动) ,不超过六层其中: 楼宇部门、学院功能区使用面积(m2)备注办公区410 学术区4435 专业实验室1900 专业教室4120建筑与城乡规 划学院小计10865建筑面积 为12000m2办公区710建筑与城乡 规划学院、 两型院、校 史档案馆楼长株潭两型社 会研究院研究所及实验2260建筑面积 为室 小计29704000m2办公室区730全球低碳城市 联合研究中心小计730建筑面积 为1000m2办公区1100 库房区800 校史展览区700 备用房1600校史档案馆小计4200建筑面积 为55000m2总计22500 m2建筑面积=建筑使用面积+交通面积(门厅、走道、楼梯等)+辅助用房面积(卫生间、开水间等)+结构面积一)建筑与城建筑与城乡规乡规划学院(划学院(使用面积使用面积10865 M2) )下拟设四个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学、环境工程、低碳工程与管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学、环境工程、低碳工程与管理理。
办公用房:19101910 M²M²主要为院系办公室,有:主要功主要功 能区能区序号序号名称名称房房 间间 个个 数数使用使用 面积面积 ((M ² ²))合计使合计使 用面积用面积 ((M² ²))备注备注1行政办130 M²30 M²2教务办130 M²30 M²3科研办130M²30 M²4研究生办130M²30 M²5学工办225M²50 M²6书记办130 M²30 M²7院长办135M²35 M²办公区办公区8副书记办125 M²25 M²9教学副院长办125 M²25 M²10科研副院长办125 M²25 M²11研究生副院长办125 M²25 M²12行政副院长办125 M²25 M²13学生会办公室225 M²50 M²小计小计办公室共办公室共 14 间间410M² ²1建筑设计基础教研室150M²50M²2建筑设计教研室150M²50M²3人居环境设计教研室150M²50M²4建筑历史理论教研室150M²50M²5建筑技术教研室150M²50M²建筑 学系6建筑美术教研室150M²50M²1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 教研室150M²50M²2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教研室150M²50M²3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教 研室150M²50M²4村镇规划教研室150M²50M²5城市设计教研室150M²50M²城乡 规划 系6城乡详细规划教研室150M²50M²1环境科学基础教研室150M²50M²2环境化学教研室150M²50M²3环境分析化学教研室150M²50M²教研室教研室环境 工程 系4环境规划与管理教研 室150M²50M²5环境污染修复和控制 教研室150M²50M²6环境影响评价教研室150M²50M²1景观资源学教研室150M²50M²2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 教研室150M²50M²3景观规划设计教研室150M²50M²4景观工程与技术教研 室150M²50M²5景观植物种植设计教 研室150M²50M²景观 学系6中外园林史教研室150M²50M²1低碳经济教研室150M²50M²2低碳工程技术教研室150M²50M²3碳排放、检测与分析 教研室150M²50M²4碳交易与市场管理教 研室150M²50M²5低碳城乡规划教研室150M²50M²低碳 工程 与管 理系6碳汇工程教研室150M²50M²小计小计教研室共教研室共 30 间间1500M² ²2、专业教室与实验室及学术区:8955 M2。
主要主要功能区功能区序号序号名称名称房房 间间 个个 数数使用面使用面 积积 ((M² ²))合计使合计使 用面积用面积 ((M² ²))备注备注1290 M²1080M² 1建筑学专业教室 3100 M²300M²绘画教室890 M²720 M²专业教专业教 室室2城乡规划专业教室 2100 M²200M²绘画教室890 M²720 M² 3景观学专业教室 2100 M²200M²绘画教室4环境工程专业教室490 M²360 M²5低碳工程与管理教室490 M²360 M²6机动专业教室290 M²180 M²小计小计专业教室共专业教室共 45 间间4120M² ²1建筑模型实验室1100 M²100 M²2建筑材料与构造 实验室1100 M²100 M²1建 筑 学 实 验 室3建筑摄影实验室1100 M²100M²1信息展示与创作 实验室1100 M²100 M²2城乡规划与设计 模型制作室1100 M²100 M²2城 乡 规 划 实 验 室3测量与 GIS 应用 实验室1100 M²100 M²1景观设计实验室1100 M²100 M²2 景观生态学实验室1100 M²100 M²3景 观 学 实 验 室3景观规划与设计 模型制作室1100 M²100 M²1环境分析化学实 验室1100 M²100 M²4环 境 工 程 实 验 室2环境监测和控制 技术实验室1100 M²100 M²5CAD 计算机房2100M²200M²63D 与建筑动画计算机房2100M²200M²实验室实验室7学生作业存放室1200M²200M²8低碳工程实验室1100 M²100 M²9碳排放检测与分析室1100 M²100 M²小计小计实验室共实验室共 18 间间1900M² ²1教师工作室(教授、 博士)3012.5 M²375M²学术带头人、教 授人均按使用面 积 12.5 M²配备工 作室。
2多媒体教室4400M²400M²3图书资料室1250M²250M²4作品陈列厅(或陈列 室)1300M²300M²5评图室(建筑学、城 市规划、景观学)465M²260M²6研究生工作室1225M²300M²7报告厅1400M²400M²8大会议室1200M²200M²9小会议室2100M²200M²10多功能厅(首层开敞 设置,交往空间、沙 龙聚会、咖啡厅等)1150M²150M²学术区学术区11建筑书店1100M²100M²小计小计学术区共学术区共 59 间间2935 M² ²合计合计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总使用面积为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总使用面积为 10865M² ²(二)、(二)、长长株潭两型社会研究院(株潭两型社会研究院(使用面积使用面积 2970 M2) )为贯彻学校领导“大项目、大成果、大奖项、大应用、 大平台”的办院宗旨,随着研究院的发展与壮大,以及承接的国家和省部级纵向和横向课题的日益增多,其下设的业务部门也随之增加主要功主要功能区能区序号序号名称名称房间房间个数个数使用面使用面积积((M² ²))合计使合计使用面积用面积((M² ²))备注备注1院长办135 M²35 M²2副院长办330 M²90 M²125 M²25 M² 3项目办 220 M²40 M² 4行政办125 M²25M²5科研办125M²25M²6档案室150M²50 M²7资料室1100M²150 M²8学术交流报告厅和会议室1150 M²150 M²办公区办公区9研究生工作室430M²120 M²小计小计办公室共办公室共 16 间间710M² ²230 M²60 M² 1建筑设计研究 所420 M²80 M²2建筑设计研究 所实验室250 M²100 M²230 M²60 M² 3城乡规划研究 所220 M²40 M²230 M²60 M² 4生态环境与污 染修复研究所250 M²100 M²5生态环境与污染 修复研究所实验 室250 M²100 M²230 M²60 M² 6景观学研究所 220 M²40 M²230 M²60 M² 7节能减排及新 能源创新工程 中心办公室220 M²40 M²8节能减排技术 研发室和制作 间350 M²150 M²9节能减排产品 陈列室1160 M²160 M²230 M²60 M²研究机构研究机构10空调与热能利 用研究所320 M²60 M²11空调与热能利 用研究所实验 室1100 M²100 M²230 M²60 M² 12新农村发展研 究中心220 M²40 M²230 M²60 M² 13创新与战略管 理研究所220 M²40 M²430M²120M²450 M²200 M²14包装设计工程 中心4100 M²400 M²小计小计研究室共研究室共 29 间间2260 M² ²合计合计2970 M² ²(三)、全球低碳城市(三)、全球低碳城市联联合研究中心(合研究中心(使用面积使用面积 730M2) )为抢占低碳城市研究的制高点,我们拟依托中国社科院城环所&湖南工业大学合作成立的全球低碳城市联合研究中心,联合国内外有关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学界、政界、业界和媒介等领域的团体机构和从业人员,组建全球低碳城市联合实验室,发起成立中国低碳学会、中国低碳协会,创办《低碳工程管理学报》 (暂名)和低碳城市论坛,创立低碳产品认证中心,旨在推动低碳科技进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打造低碳城市,通过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咨询服务、技术合作、产品认证、实践探索和经验推介,开展低碳发展的理论建设、标准制定和实践活动,为繁荣低碳科技、实现低碳崛起做出贡献。
为此主要设立的机构如下:主要功主要功能区能区序号序号名称名称房间房间个数个数使用面使用面积积((M² ²))合计使合计使用面积用面积((M² ²))备注备注1办公室130 M²30M²1 办公区办公区 2全球低碳城市 联合实验室380 M²240M²3中国低碳学会 及其专业委员 会230M²60M²4中国低碳协会230M²60M²5《低碳工程管 理学报》编辑 部230M²60M²6低碳城市论坛230M²60M²7低碳产品认证 中心230M²60 M²8联合研究中心 主任副主任230 M²60 M²9小型会议室1100 M²100 M²小计小计办公室共办公室共 17 间间730M² ²(四)(四) 校史档案校史档案馆馆(建筑面(建筑面积积 5500 M2) )1、总体构想及要求、总体构想及要求(1)选址:从防光、防热角度考虑,最好选择南北朝向2)外型:应体现档案文化氛围,结构符合档案管理设计规范3)馆藏面积:规划满足 50 年以上档案存放的需要4)库房布局:从防光、防热角度考虑,最好选择北向的房间;从防潮、防漏角度考虑,不要选择在楼的最低层,最好也不要放在楼的最顶层;从安全、稳妥角度考虑,不要选择人员往来频繁的楼梯或主要通道附近,也不要选择容易从外部攀爬到的地方;从方便、适用角度考虑,库房应与工作人员的办公室、查阅室相邻,四层及四层以上时,应设电梯。
5)库房结构:库房地面单位面积的承重力要高于其他房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