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生态学复习题.doc
21页现代生态学复习题(精)1《现代生态学》复习题集锦1. 如何理解生物与地球环境的共同进化?生物依靠于环境,只有适应了环境生物才能生计并进化 ;同时,环境又靠生物来维持与调控;生物与环境是互相依存的2. 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范围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互相关系的科学研究对象与范围 :从分子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3. 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向及特色是什么?研究对象的层次性更为明显 ,向宏观与微观两极发展;研究手段的更新;研究范围的扩展;国际性是其民展趋向4. 简述经典生态学的几个学派及其特色法瑞学派:重视群落研究的方法,用特色种和差别种区分群落的种类 ,成立了严实的植被等级分类系统北欧学派 :重视群落剖析、丛林群落与土壤 pH值关系英美学派:重/视群落的动向,从植物群落演替看法提出演替系列、 演替阶段群落分类方法,并提出了演替顶极的看法苏联学派 :侧重修群种与优势种,成立了一个植被等级分类系统,并重视植被生态、植被地理与植被制图工作5. 简述生态因子的看法及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色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色:综合作用;直接和间接作用;主导因子作用(非等价性;不可代替作用和赔偿作用;阶段性作用。
6. 对于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有哪些定律?限制因子:限制生物生计和生殖的要点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主要有以下两个定律:A.Leibig最小因子定律:生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食品的量;许多学者对此作了两增补:这必定律只合用于稳固状态;要考虑各生态因子之间的互相作用B.Shelford耐心定律:生物的生计与生殖要依靠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需此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高出了某种生物的耐心限度 ,则使该物种不可以生计,甚至灭绝应作几点补充:生物能够对一个因子耐受范围很广,而对另一个因子耐受范围很窄;对全部因子耐受范围很宽的生物一般分布较广;在一个因子处于不适状态时,对另一个因子耐受性会受影响;生物不一样生长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不一样,生殖常常是敏感期;生物实质其实不是在某一特定环境因子最适范围内生活,可能有其余更重要的因子在起作用7. __________生物内稳态保持体制,有何生态意义?生物内稳态:生物控制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固的体制体制 :恒温动物经过体内产热过程以调理体温 (生理过程;变温动物靠减少散热或利用环境热源使身体增温生态意义:使生物对环境因子的耐受范围扩大8. 贝格曼规律与阿伦规律。
Bergman规律:生活在高纬度地域的恒温动物 ,其身体常常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域的同类个体大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单风光积的散热相对较少Allen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耳、尾、四肢等在低温环境下有变小变短的趋向9. 土壤的生态作用,三种耐碱植物种类各有哪些特色?生态作用:a是很多生物的栖息场所;b是生物进化的过渡环境;c是植物生长的基质和营养库;d是污染物转变的重要场所聚盐性植物特色:这种植物能适应在强盐渍化土壤生长,能从土壤里汲取大批的可溶性盐类,并把这些盐类齐集在体内而不受损害该类植物原生质对盐的抗性强,极高的浸透压泌盐性植物特色:这种植物的根细胞对于盐类的2透过性与聚盐性植物同样是很大,可是他们吸进体内的盐分不累积在体内,而是经过茎、叶表面上密布的分泌腺,把所汲取的过多盐分排出体外,这种作用称为泌盐作用不透盐性植物:这种植物的根细胞对盐类的透过性特别小,所以他们固然生长在盐碱土上,但在必定盐分浓度的土壤溶液中,几乎不汲取或极少汲取土壤中的盐类10.什么是种群?与个体特色对比较,种群有哪些重要的集体特色 ?种群:必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组合集体特色 :a空间特色拥有必定的分布地区及分布方式 ;b数目特色密度随时间而发生变化;c遗传特色拥有必定的基因构成,以差别与其余物种。
11.内禀增添率及其在控制人口方面的意义内禀增添率是指当环境不受限制时稳固年纪构造的种群所能达到的最大增添率计算公式rm=lnR/T控制人口门路:降低Ro值:降低世代增值率,限制每对夫妻的儿女数;T值增大:推延初次生殖时间或晚婚来达到12.比较种群指数增添模型 (Z和逻辑斯谛增添模型 (LA前者合用于资源无穷的条件下 ,后者合用于资源有限的条件下B种群指数增添模型是与密度没关的增添模型,逻辑斯谛增添模型是与密度有关的增长模型CZ的增添曲线呈“J”型;L的增添曲线呈“S”型13.描绘并剖析Logistic模型,该模型有何重要的意义描绘与剖析:呈“S”型详细可分为 5个期间:①开始期,因为种群个体数极少,密度增添迟缓;②加快期,随个体数增添,密度增添渐渐加快;③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K/2时密度增添最快;④减速期,个体数超出K/2此后,密度增添渐渐变慢;⑤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重要的意义:它是很多两个互相作用种群增添模型的基础;它是农、林、渔业等实践领域中,确定最大连续产量的主要模型;模型中r、K两个参数已成为生物进化对策理论中的重要看法14.举例说明生态入侵现象因为人类存心识或无心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合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域 ,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渐稳固地扩展,这种过程称生态入侵(ecologicalinvasion。
紫茎泽兰(Eupatoriumadenophorum原产墨西哥,解放前由缅甸、越南进入我国云南,现已延伸至25°33’地N区,并向东扩展到广西、贵州境内它常连结成片,发展成单种优势群落,侵入农田,危害牲口,影响林木生长,成为当地“害草”15.什么是种群空间格局,主要有哪些种类?种群空间格局(spatialpattern定义: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地点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空间格局或内分布型(internaldistributionpattern三种种类①平均型(uniform②随机型(random③成群型(clumped16.比较主要种群调理假说的优弊端①天气学派,天气学派多以昆虫为研究对象,他们的看法以为,种群参数受天气条件激烈影响,他们重申种群数目的改动,否认稳固性;②生物学派,生物学派主张捕食、寄生、竞争等生物过程对种群调理的决定作用;③食品要素;④自动调理学说,包含行为调理、内分泌调理和遗传调理17.简述生物生殖方式的生态学意义1包含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方式2生态学意义:①在现有环境压力下的扩展性 ;②对多变环境的适应;③生殖速度;④生殖潜力;⑤在自然选择条件下的进化速度。
3(3比较而言,无性生殖在现有环境扩展性、生殖速度、生殖潜力方面优于有性生殖,但对多变环境的适应性却较差18.简述动植物扩散的生物学及生态学意义答:扩散是指生物体或生殖体从一个生境转移到另一个生境的过程动物扩散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意义以下:①能够使种群内和种群间的个体得以互换,防备长久近亲生殖而产生的不良结果;②能够增补或保持在正常分布区之外的临时性分布区域的种群数目;③扩大种群的公布区对于动物来说,扩散可能带来遇到天敌侵袭、存活和生殖成功率降低等诸多风险,但也可能降低裸露给捕食者了染上疾病的时机,增添碰到资源和配偶的时机 并因为杂种优势而产生更多的适合后辈的机会19.理解生殖价值、亲本投资、生殖成本的含义生殖价值:是指在同样时间内特定年纪个体相对于重生个体的潜伏生殖贡献亲本投资:有机体在生产子代以及抚养和管护时所耗费的能量、时间和资源量生殖成本:有机体在生殖后辈时对能量或资源的全部花费20.比较两种生殖策略(r-选择和K-选择r—K选择理论在生产实践中拥有什么指导意义?答:(李博《生态学》 P77~79详细见下表:表r-选择和K-选择的某些有关特色r -选择K-选择天气多变,不确定,难以展望稳固,较确定,可展望死亡具灾变性,无规律比较有规律非密度限制密度限制存活幼体存活率低幼体存活率高数目时间上改动大,不稳固时间上稳固远远低于环境承载力 往常邻近K值种内、种间竞争多变,往常不紧张常常保持紧张选择偏向1.发育快1.发育迟缓2. 增添力高2.竞争力高3. 提升生育3.延缓生育4. 体型小4.体型大5. 一次生殖5.多次生殖寿命短,往常少于一年长,往常大于一年最后结果高生殖力高存活力注:引自Pianka,1970r—K选择理论在生产实践中拥有的指导意义 :对确定保护动物的种类拥有指导意义,详细可选择害虫和熊猫做例子来说明。
21.种间关系有哪些基本种类 ?答:种间关系是指生活在同一世境中的不一样物种之间的关系种间关系有三大类,即有益、有害、无利无害,详细见书P100~110两偏两竞,寄互捕中原22.生物密度效应的基本规律有哪两个 ?其主要特色是什么?答:生物密度效应:在一准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添时,出现的个体之间的互相影响4主要两个基本规律是指产量恒定法例和 -3/2法例前者是指在必定范围内 ,当条件相同时,无论一个种群的密度如何 ,最后的产量差不多老是同样 ,即Y=W*d=Ki.后者则是指当种群密度提升时会出现 “自疏现象”即,W=C*d-a,此中a为一个恒值3/223.什么是他感作用?研究他感作用有什么重要意义 ?他感作用:一栽种物经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 ,对其余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研究意义:①他感作用与歇地现象;②他感作用与植物群落中的种类构成;③他感作用与植物群落的演替24.什么是高斯假说与竞争排挤原理 ?高斯假说:当两个物种对同一种资源和空间的利用越相像,其生态重叠越多,竞争就越激烈竞争排挤原理:在一个稳固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拥有同样资源利用方式的种,不可以长久共存。
25.理解生态位、基础生态位和实质生态位的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