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铁岭县为例谈矿业权核查中的问题及其处理建议.pdf
2页工作研究以铁岭县为例谈矿业权核查中的问题及其处理建议辽宁省第九地质大队 焦殿阳 姜宝军 马忠林辽宁省第十一地质大队 许卫庆辽 宁省铁岭县是国土资源部矿业权核查的四个试点县之一在铁岭县矿业权实地核查试点工作的过程中,发现了登记库中缺少一般数据项、矿界漂移和交叉重叠、放样界桩与原界桩不符、越界开采、公共矿界纠纷、实际采深与原登记数据项不符等诸多问题作者现就辽宁省铁岭县矿业权实地核查试点的工作实践,简要介绍一下发现上述问题的途径、产生问题的原因及提出的处理建议总结铁岭县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的过程,主要通过四种途径发现问题通过室内整理辽宁省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提供的矿业权登记数据库进行一般数据项核查时,登记库中缺少的一般数据项就很容易被发现登记库中缺少的法人、联系人、矿山地理位置等基本信息是通过此途径获得的将野外核查数据填入到矿业权实地核查对照表中野外核查数据项与其相对应的原始登记数据两部分内容同时体现在一张表中,通过相互对照,很容易发现两者是否相符矿业权的变更信息是通过对比对照表的相关信息获得的3、将登记库中原采用的探、采矿业权拐点,转换为1980西安坐标系坐标,利用南方测绘数字化成图软件,将各矿业权的拐点展绘到一张图上,并将各矿区拐点依次连线,形成闭合的图形,编辑成矿业权分布图,在这张图上室内就可以 排查出矿业权边界相互交叉、重叠的问题。
再将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影像图插入,利用矿业权边界范围线与影像图上的开拓工程进行套合,核查技术人员在室内就能排查出矿界漂移、越界明显的矿山以铁岭县大台砖厂为例,从该区域二次土地调查影像图中很容易看出不符的问题野外实地核查露天开采的矿业权时,要对矿区范围内的开拓工程进行实测在计算机上将测量的矿业权人的实际开采活动范围与采矿许可证的允许范围进行套合,很容易判断出矿权人是否存在平面越界开采行为,找出开拓工程中的最大、最小高程与登记库中的采深上下限对比,就可以判断出矿业权人是否存在采深越界开采行为有些矿山原来定界埋设的界桩核查时仍存在,这样通过对这些拐点进行坐标放样,界桩放样的位置与实地埋设的界桩是否相符很容易看出针对铁岭县矿业权实地核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同技术人员一道,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由于矿业权人或经办人的不重视等原因,在办理矿业权手续时,诸如法人、联系人的姓名、联系、、地址等基本信息未能填写详细,或是矿业权人已填写了一些基本信息,但被矿管部门的经办人员录入计算机时遗漏通过实地测量矿权漂移、越界距离一般在10~100 0米,最大为100公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①判图的精度存在误差。
通过调查了解,这些矿山当初定界时一般是在中小比例尺地形图上定点划界,或在地形图上判读一点,然后通过地质罗盘或经纬仪交会法定的界这种作业方法的误差主要来自于当时的作业人员的判图精度,由于作业人员水平不一,判图的精度存在很大误差,且图上量取的坐标误差较大矿权采深上下限高程的确定,一般是在中小比例尺地形图上判读的,正因为矿界的漂移导致在地形图上,查取的已划定的矿区范围内的最大高程和最小高程与实地不符,这样在起初做这一矿山的地质资料时,采深上、下限与实地不符的隐患就已埋下了②手持GPS的精度存在误差近年,手持GPS接收机应用于矿山测量后,虽精度较以前的作业方法有大幅提高,但由于手持GPS单点定位的精度较低,经1、整理登记数据库2、核查对照表对比图面对比4、实地工程测量1、登记库中缺少一般数据项2、矿界漂移、越界及采深问题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坐标登记发证的矿区范围与实际的开采范围问题发现的途径问题分析的结论文国土资源 2010年2月号46过检校即使使用准确的校正参数,一般定位精度在5~10米左右,高程精度在10~20米左右③没有埋设界桩矿权人按与村签定的合同规定范围开采,而一般合同所规定的范围比采矿证矿界范围要大很多,且合同里写的边界四至很笼统,只是大致方位和距离上的叙述,没有具体到拐点坐标这个层面。
④矿权人恶意向界外开采由于划定矿界时间较早,矿山开采时间长,其矿界范围内已无储量或矿界内矿石品位不好,未办理扩界或矿山向下一水平阶段开采时成本要提高很多,矿业权人为了节省成本,心存侥幸心理故意越界开采限于当时的技术手段,在原来办理探、采矿权登记时,没有办法进行重叠检查,造成矿权边界交叉、重叠;国家现行法律规定探矿权的拐点坐标为大地坐标,外围拐点的坐标秒值的间隔为15″的整倍数,这样由于法律不可抗拒的原因造成矿界交叉;有些探矿权内部存在采矿权,在挖除采矿权时,因为坐标换算上的原因,致使矿界相互交叉、重叠我们同核查技术人员将核查中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后,向省厅核查领导小组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意见和建议,为后续的工作赢得了时间查看原矿区地形图上的地物现在实地是否有,若实地还存在且能找到对应关系,则实测这些地物的拐点获得坐标,然后再从矿区地形图上图解相对应的坐标,在计算机上进行处理找到转换关系,将原图进行平移、纠偏,然后在经处理的图上进行矿区拐点坐标的查询,并用这些坐标到实地放样;若找不到对应的明显地物,本着尊重历史、妥善处置的原则,由县、市国土资源部门、矿业权人和核查作业单位共同到达现场,征求矿业权人意见,共同确认界址并埋设界桩后后,由作业单位进行现场实测。
上述情况都必须要求矿业权人向登记发证机关提出纠正矿区范围申请,以矿业权变更的形式为其办理变更手续在矿界拐点放样过程中,若放样位置与现存界桩位置或到标的物的相关距离不一致,矿权人出现异议时,若相对误差在5~10米时,经核查技术人员分析,确实因作业方法和作业精度原因所致时,在矿管人员和矿业权人都认同的条件下,对埋设的原界桩进行定测要求矿业权人向登记发证机关提出纠正矿区范围申请,以矿业权变更的形式为其办理变更手续按照矿业权设置时间优先原则协调解决,首先由矿业权人之间自行协商解决,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由一方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矿区范围变更登记手续,登记管理机关以变更形式予以变更登记如果双方协商不成,由国土资源部门协调解决对于有公共边界的相邻露天开采 的矿山,往往矿权人之间对这一敏感地带存在争议,因原来的矿界坐标或多或少存在误差,实地进行界桩放样后不可能与原标的物相吻合,更容易引发矿权人之间的矛盾因此为了避免矛盾升级,在对公共边界的界桩核查时一定要慎重,核查时矿管人员、相关的矿权人、核查技术人员必须出席现场,若实地有界桩的,且在矿管部门、相关矿权人几方都认可的条件下,对原界桩进行定测;若实地没有埋设界桩,那么在矿管部门、相关矿权人几方都认可的位置重新埋设新界桩,核查技术人员现场进行定测。
若公共界桩位于开拓工作面上而无法保存时,建议在公共界桩连线外侧延长线上埋设辅桩,以标示公共边界的走向,使双方矿业权人相互避让,化解矛盾3、探矿权与采矿权的边界交叉、重叠1、矿界漂移、越界问题的处理建议2、放样界桩与实地现存界桩不一致问题的处理建议3、探矿权与采矿权的边界交叉重叠问题的处理建议4、相邻矿山公共界桩埋设的建议辽宁省铁岭县矿业权实地核查试点工作,在问题的发现、分析与处理建议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这些经验赢得了辽宁省国土资源厅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领导小组和国土资源部矿业权实地核查验收组的有关专家和领导的充分肯定,一些好的工作方法和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进行推广铁岭县的试点经验为辽宁省矿业权实地核查办公室编制全省矿业权实地核查实施方案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为辽宁省的矿业权核查工作的全面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使辽宁省的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在全国始终处于领先的位置2010年1月20日,辽宁省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率先通过部级验收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焦殿阳为试点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省和部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和表扬几点处理建议编后语47LAND&RESOURCESNo .,2 2 0 1 0登记范围实际开采范围作者焦殿阳(右一)与技术人员在野外工作 铁岭县大台砖厂区域土地调查影像图,图中很容易看出矿界漂移、越界的问题。
图中红线所示为登记发证的矿区范围,蓝线所示为实际的开采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