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塑料包装项目建设工程制度【范文】.docx
90页塑料包装项目建设工程制度xxx有限责任公司目录第一章 项目背景分析 4第二章 建设工程制度 8一、 建筑节材与绿色建筑设施设备 8二、 建筑节能及可再生能源利用 15三、 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24四、 绿色建筑的特征 25五、 绿色建筑相关政策及标准 27六、 设计施工总承包合同履行管理 31七、 FIDIC施工合同条件 35八、 英国NEC和美国AIA合同文本 44九、 工程施工合同履行管理 48十、 工程施工合同订立 63第三章 公司概况 67一、 公司基本信息 67二、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67第四章 进度计划方案 69一、 项目进度安排 69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70第五章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71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 71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 71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75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78五、 偿债能力分析 78六、 经济评价结论 80第六章 投资计划 81一、 投资估算的编制说明 81二、 建设投资估算 81三、 建设期利息 83四、 流动资金 84五、 项目总投资 86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 87第一章 项目背景分析——综合实力更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到2020年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比2010年翻一番,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
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提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左右,率先进入国家创新型省份和人才强省行列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工业化和信息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信息经济、节能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与新材料等万亿级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3%以上,农业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产业新业态引领作用明显增强以交通为重点的现代化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开放平台,开放型经济水平全面提升——城乡区域更协调都市区建设明显提速,海洋经济区和生态功能区布局更加合理,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新型城市化有序推进,常住人口城市化率达到70%左右,户籍人口城市化率加快提高中心城市极核功能大幅提升,杭州、宁波等城市的创新功能和国际化水平明显增强,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居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通达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等方面差距进一步缩小,县县建成全面小康,人人享有全面小康——生态环境更优美能源资源开发使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
生态环保投入持续增加,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改善,黑臭河和地表水劣V类水质全面消除、地表水达到或优于III类水质比例达到80%,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县县实现基本无违建,林木蓄积量进一步提高,浙江的天更蓝、地更净、水更清、山更绿——人民生活更幸福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高质量普及15年基础教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7.5%,低保水平逐步提高,低收入群众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治理体系更完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治理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全面深化,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率位居全国前列,具有浙江特色的现代治理体系日益完善,治理能力逐步提升中国是世界包装制造和消费大国,塑料包装在包装产业总产值中的比例已超过30%,在食品、饮料、日用品及工农业生产各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塑料包装行业一直处于稳定增长态势,在包装产品结构占比中仅次于纸包装排名第二我国塑料包装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很低,塑料软包装行业竞争激烈,国内不但大小工厂林立,企业还直面跨国同行的竞争我国塑料包装行业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为龙头型企业,主要有永新股份、双星新材、紫江企业等,营业收入在20亿元以上;第二梯队为行业内主要竞争者,主要有华源控股、王子新材、珠海中富等营收在10亿元以上;第三梯队为行业中坚力量,主要为南方包装、普拉斯包装、宏裕包材、海顺新材等大中型企业,此梯队企业数量最多,也更有可能出现新的龙头企业;第四梯队为广大中小企业,产品偏向中低端,企业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2020年,全国塑料包装箱及容器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营业收入1584.62亿元根据2020年上市企业塑料包装业务收入占比情况来看,紫江企业塑料包装业务收入规模最大,市场份额为1.91%总体来看,我国塑料包装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低2020年,塑料包装行业CR3仅有4.33%,CR5仅有4.99%主要是因为在塑料包装行业竞争激烈,中小企业众多,塑料软包装行业竞争激烈,国内不但大小工厂林立,企业还直面跨国同行的竞争。
目前,在塑料包装行业中,紫江企业的业务布局较广,塑料包装产量及收入规模较大,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竞争力较强此外双星新材、永新股份塑料包装业务收入规模也较大,处于行业第一梯队,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第二章 建设工程制度一、 建筑节材与绿色建筑设施设备(一)建筑节材我国目前的工业生产中,原材料消耗一般占整个生产成本的70%-80%建筑材料工业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是对不可再生资源依存度非常高、对天然资源和能源资源消耗大、对大气污染严重的行业,是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钢材、水泥和砖瓦砂石等建筑材料是建筑业的物质基础节约建筑材料,降低建筑业物耗、能耗,减少建筑业对环境的污染,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搞好原材料节约,对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1、建筑节材主要技术路径建筑节材途径是多方面的,效果较好且可行的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可取代黏土砖的新型保温节能墙体材料的工程应用技术,如外墙外保温技术、保温模板一体化技术等该类技术可以节约大量黏土资源,同时可以降低墙体厚度,减少墙体材料消耗量2)散装水泥应用技术城镇住宅建设工程限制使用包装水泥,广泛应用散装水泥:排水管、压力管、水泥电杆、地铁与道路用混凝土构件等水泥制品全部使用散装水泥。
该类技术可以节约大量的木材资源和矿产资源,减少能源消耗量,同时可以降低粉尘及二氧化碳排放量3)采用商品混凝土和商品砂浆如商品混凝土集中搅拌,比现场搅拌可节约水泥10%使现场散堆放、倒放等造成砂石损失减少5%~7%4)高强轻质建筑材料工程应用技术高强轻质材料如高强轻质混凝土等,不仅本身消耗资源较少,而且有利于减轻结构自重,可以减小下部承重结构尺寸,从而减少材料消耗5)以耐久性为核心特征的高性能混凝土及其他高耐久性建筑材料的工程应用技术采用高耐久性混凝土及其他高耐久性建筑材料,可以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次数,因此,在客观上可避免建筑物过早维修或拆除而造成的巨大浪费2建筑节材设计技术(6)采用工厂生产的标准规格的预制成品或部品,以减少现场加工材料所造成的浪费这样一来,势必逐步促进建筑业向工厂化、产业化发展7)遵循模数协调原则,以减少施工废料量8)设计方案中尽量采用可再生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或可循环再利用的建筑材料,减少不可再生材料的使用率9)设计方案中提高高强钢材使用率,以降低钢材消耗量10)设计方案中要求使用高强混凝土,提高散装水泥使用率,以降低混凝土消耗量,从而降低水泥、砂石消耗量11)对建筑结构方案进行优化。
有的工程采用结构设计优化方案,节约材料达20%12)建筑设计尤其是高层建筑设计应优先采用高强轻质材料,以减小结构自重和材料用(13)建筑物的高度、体量、结构形态要适宜,为保证结构安全性往往需要增加某些部位的构件尺寸,从而增加材料用量14)采用有利于提高材料循环利用效率的新型结构体系,如钢结构、轻钢结构体系及木结构体系等15)设计方案应使建筑物的建筑功能具备灵活性、适应性和易于维护性,以便使建筑物在结束其原设计用途之后稍加改造即可用作其他用途,或者使建筑物便于维护而尽可能延长使用寿命2、建筑节材施工技术建筑施工应尽可能从以下六个方面减少建筑材料的浪费及建筑垃圾的产生i)采用建筑工业化的生产与施工方式建筑工业化可节约材料,与传统现场施工相比,可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减少施工粉尘和噪声污染,从而对环境保护意义重大1)采用科学严谨的材料预算方案,尽量降低竣工后建筑材料剩余率2)采用科学先进的施工组织和施工管理技术,使建筑垃圾产生量占建筑材料总用量的比例尽可能降低3)加强工程物资与仓库管理,避免优材劣用、长材短用、大材小用等不合理现象4)大力推行一次装修到位,减少耗材、耗能和环境污染。
5)尽量就地取材,减少建筑材料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损坏及浪费3、建筑节材技术发展趋势建筑节材技术发展可从以下三个方向考虑:第一,考虑建筑结构体系节材,利用便于材料循环利用的建筑结构体系,加强建筑结构监测及发展维护加固关键技术,推广应用新型建筑节材体系和建筑部品;第二,推广应用节材技术,如高强度、高性能建筑材料技术,提高材料耐久性和建筑寿命的技术,有利于节材的建筑优化设计技术,可重复使用和资源化再生的材料生态设计技术,以及建筑部品化及建筑工业化技术等;第三,为科学管理节材,开发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技术,并制定建筑节材相关标准规范二)绿色建筑设施设备建筑设施设备是指安装在建筑物内为人们居住、生活、工作提供便利、舒适、安全等条件的设施设备绿色建筑的设施设备,要更进一步保证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等“绿色”功能的顺利实现同时,设施设备自身节能环保的实现,也应成为绿色建筑环保目标体系中的一部分1、空调设备与系统(1)变风量系统采用变风量系统,以减少空气输送系统的能耗VAV空调控制系统可根据各个房间不同的温度要求进行独立温度控制,通过改变送风量,来满足不同房间(或区域)对负荷变化的需要同时,采用变风量系统可使空调系统输送的风量在建筑物中各个朝向的房间之间进行转移,从而减少系统的总设计风量。
在办公楼更能发挥其操作简单、舒适.节能的效果2)变制冷剂流量空调系统变制冷剂流量空调系统是一种制冷剂式空调系统,以制冷剂为输送介质,属空气-空气热泵系统该系统由制冷剂管路连接的室外机和室内机组成室外机由室外侧换热器、压缩机和其他制冷附件组成,室内机由风机和直接蒸发式换热器等组成3)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热电联产是利用燃料的高品位热能发电后,将其低品位热能供热的综合利用能源技术目前,我国大型火力发电厂的平均发电效率为33%左右,其余能量被冷却水排走;而热电厂供热时根据供热负荷,调整发电效率,使效率稍有下降(如20%)但剩余的80%热量中的70%以上可用于供热,从总体上来看是比较经济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热电厂供热的效率约为中小型锅炉房供热效率的2倍在夏季还可以配合吸收式冷水机组进行集中供冷,实现冷热电三联供建筑(或小区)冷热电联产,是指能给小区提供制冷、制热和电力的能源供给系统,应用燃气为能源,将小型(微型)燃气涡轮发电机与直燃机相组合,实现小区冷热电联供2、采暖设备与系统(1)风机水泵变频调速技术风机水泵类负载多是根据满负荷工作需用量来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