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度年福建省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docx
37页2024年度年福建省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我国自主研制的复制型艾滋病疫苗是把艾滋病病毒的RNA的几个重要片段经某种处理后插入天花病毒的DNA中,形成重组病毒疫苗该疫苗在人体内具有复制能力,产生的抗原蛋白可以持续刺激免疫系统,使人产生较强的免疫能力在该疫苗研制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了转录酶B.运用基因工程手段,用质粒作载体C.可利用培养的动物细胞培养天花病毒D.体现了天花病毒的间接利用价值【答案】 C2、关于错觉,正确的说法包括( )A.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B.只要具备产生错觉的条件,错觉就一定会发生C.只要知道错觉产生的原因,错觉是可以消除的D.错觉所产生的歪曲带有固定的倾向【答案】 A3、探究学习在生物学科中必不可少,下列不属于探究学习的是( )A.分析食物链中一种生物的消失对该食物链中其他生物数量的影响B.学习完植物细胞的结构后,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在显微镜下找出菠菜叶细胞的叶绿体C.探究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最适pHD.设计实验,比较不同温度对天竺葵制造的有机物的影响【答案】 B4、色觉异常包括()。
多选A.全色盲B.弱视C.部分色盲D.色弱【答案】 A5、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特性【答案】 D6、在玻璃片标本上写上9>6,通过显微镜观察看到的是( )A.6<9B.6>9C.9<6D.9>6【答案】 C7、我国自主研制的复制型艾滋病疫苗是把艾滋病病毒的RNA的几个重要片段经某种处理后插入天花病毒的DNA中,形成重组病毒疫苗该疫苗在人体内具有复制能力,产生的抗原蛋白可以持续刺激免疫系统,使人产生较强的免疫能力在该疫苗研制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了转录酶B.运用基因工程手段,用质粒作载体C.可利用培养的动物细胞培养天花病毒D.体现了天花病毒的间接利用价值【答案】 C8、关于生物大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大分子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B.核酸的特异性取决于特定的空间结构C.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取决于碳链的多样性D.构成DNA的单体在不同物种中通用【答案】 D9、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 )。
A.细胞的分裂B.细胞的分化C.基因重组D.细胞的全能性【答案】 D10、同一草原上的羊与牛,狼与羊,人体中的蛔虫与人,双歧杆菌与人,这四种种间关系分别是( )A.竞争捕食寄生共生B.竞争寄生捕食共生C.寄生共生竞争捕食D.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答案】 A11、PCR技术是一种特异扩增基因片段的技术,其技术的关键点在于使用了一种耐高温的酶这种酶是( )A.DNA连接酶B.解链酶C.引物酶D.DNA聚合酶【答案】 D12、《齐鲁晚报))2009年7月15日报道,某省十几个城市的玉米患“粗缩病”,该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粗缩病”病毒引起的关于“粗缩病”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粗缩病”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B.其遗传物质的复制所需原料来自寄主细胞C.组成其核酸的基本元素是CH、O、ND.“粗缩病”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答案】 C13、在下列选项中,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答案】 D14、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B15、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④⑤【答案】 D16、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研究方法正确的是( )。
A.将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用甲紫溶液染色,可以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变化B.将天竺葵置于黑暗中一段时间,可用来探究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C.先将淀粉、淀粉酶混合再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采用标志重捕法可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答案】 B17、下列生理过程中,不消耗ATP的一组是( )A.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B.染色体的复制和运动C.CO2还原和胰岛素分泌D.质壁分离和复原【答案】 D18、下列关于传染病流行环节及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活在人体内的细菌都是抗原B.计划免疫能有效地预防传染病是因为采取了控制传染源措施C.传染病流行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D.预防天花的方法是“种痘”,这种方法是非特异性免疫【答案】 C19、细胞膜在细胞生命活动中有许多重要功能下列生物功能与细胞膜无关的是( )A.物质吸收和分泌B.信息识别和传递C.免疫D.遗传信息的传递【答案】 D20、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应遵循一定的依据下列所述确定教学目标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与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发展需要相符的教学目标B.了解学生的社会背景和班级的课堂氛围C.对于课程标准中没有对应具体内容标准的教材章节,不设计教学目标D.研读课程文件与教科书.确定符合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答案】 C21、生物学课程中涉及较多的实验,实验前准备充分与否,直接影响实验的最终效果。
因此,每一堂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叶绿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下列有关教师实验课前的教学准备工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节省经费,可购买萎蔫、变黄的菠菜B.课前认真检查实验设备,并多准备一套备用器材C.只需选生物课代表作为实验小助手,帮助教师巡查各组实验D.实验课和其他课程一样,只需要课前认真备课,写好实验方案即可【答案】 B22、在下列选项中,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答案】 D23、出国旅行是现在人们热衷的旅游项目人们入境前需要接受海关的检验、检疫,植物、动物及其制品都不允许随意进入国境,其主要原因是( )A.关税保护B.预防外来物种的入侵C.防止走私D.保护他国物种的多样性【答案】 B24、人体细胞中共有46条染色体,玉米细胞中共有20条染色体,要测定人类基因组和玉米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分别需要测定的染色体数为( )A.46,20B.23,10C.22(常)+X+Y,10D.22(常)+X+Y,11【答案】 C25、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答案】 D26、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是Nt=NoλtB.器械捕杀和药物捕杀是控制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根本措施C.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和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可采用样方法D.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可改变害虫种群的性别比例使种群密度下降【答案】 B27、下列关于生殖细胞的发生和受精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卵子是从动物的初情期开始,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B.雄原核形成的同时,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C.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D.获能的精子刺激卵细胞膜发生变化,能够阻止其他精子进入卵内【答案】 A28、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多种植物激素协调控制植物生长发育B.植物激素是在植物体内发挥调节作用的信号分子C.植物激素进入靶细胞并催化细胞代谢中的特定反应D.植物激素由某些部位产生,运输到特定部位发挥作用【答案】 C29、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的是( )A.酶、氨基酸、抗体B.胰岛素、抗体、ADHC.雄性激素、载体、酶D.受体、雄性激素【答案】 B30、下列对病毒、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A.病毒是由细胞构成的B.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C.细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D.细菌和真菌主要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答案】 D31、下列关于细胞的概念,最上位的是( )。
A.细胞都包含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B.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具有流动镶嵌的特点C.叶绿体和线粒体是植物细胞中承担能量转换功能的细胞器D.细胞是物质分子的有机结合体,细胞的各种结构既分工又合作【答案】 D32、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原理是切断血糖的来源B.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C.激素能使靶细胞中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且在发挥作用后灭活D.神经元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传递给下一个细胞是双向的【答案】 C33、莱阳市是“恐龙之乡”新中国第一具完整的恐龙化石就是在莱阳市的金岗口发掘的下面关于化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B.化石是指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C.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和现存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可推断出生物进化的趋势D.与鸟类化石相比,恐龙的化石出现在较早的地层中【答案】 B34、选择正确的实验试剂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能够与所用试剂对应的是( )A.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0.5g/m1的蔗糖溶液B.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BTB(溴代麝香草酚蓝)溶液C.叶绿体色素的分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