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近代史是之百日维新.ppt

15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75669610
  • 上传时间:2024-08-1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26M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百百  日日  维维  新新        1898年年6月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事诏明定国事诏”,开始变法,戊戌维新达,开始变法,戊戌维新达到高潮到到高潮到9月月21日,前后日,前后103天,史称天,史称“百日维新百日维新”在此期间的变法诏令,在此期间的变法诏令,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各方面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各方面类类 别别颁布的新法颁布的新法改革的旧制改革的旧制政政 治治方方 面面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制订律例;准许旗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制订律例;准许旗人自谋生计人自谋生计改革行政机构;裁撤冗改革行政机构;裁撤冗散;澄清吏治散;澄清吏治经经 济济方方 面面中央设立矿务铁路、农工商总局、奖励中央设立矿务铁路、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兴办商会农会等农、工、商业的发展;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令其自谋生计特权,令其自谋生计军军 事事方方 面面采用西洋兵制采用西洋兵制,改练新式陆军改练新式陆军裁汰绿营裁汰绿营,文文 教教方方 面面普遍设立学堂,翻译外国书籍,准设报普遍设立学堂,翻译外国书籍,准设报馆、学会,奖励科学发明。

      馆、学会,奖励科学发明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考试 “全国最富朝气的一省全国最富朝气的一省”——湖南维新运动湖南维新运动 教学案例一教学案例一教学案例一教学案例一江江标标省政官员:省政官员:陈宝箴(巡抚)陈宝箴(巡抚)江标、徐仁铸(学江标、徐仁铸(学政)政)黄遵宪(署按察使、黄遵宪(署按察使、长宝盐法道)长宝盐法道)陈陈宝宝箴箴黄黄遵遵宪宪湖南维新运动的参与力量湖南维新运动的参与力量徐仁铸徐仁铸师师陈义宁,师师陈义宁,抚楚救黎蒸抚楚救黎蒸变法与民权,变法与民权,新政百务新新政百务新——康有为康有为 湖南维新运动的参与力量湖南维新运动的参与力量地方上层士绅:地方上层士绅:王先谦(前国子监祭酒、王先谦(前国子监祭酒、岳麓书院山长)岳麓书院山长)叶德辉(前吏部主事、长叶德辉(前吏部主事、长沙著名绅士)沙著名绅士)叶德辉王先谦 湖南维新运动的参与力量湖南维新运动的参与力量激进维新派人士:激进维新派人士:谭嗣同(南学会创始人之一)谭嗣同(南学会创始人之一)唐才常(《湘学报》主编)唐才常(《湘学报》主编)熊希龄(时务学堂提调)熊希龄(时务学堂提调)梁启超(时务学堂中文总教习)梁启超(时务学堂中文总教习) 湖南维新运动三阶段湖南维新运动三阶段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 1895.秋-秋-1897.秋秋    兴办实业。

      兴办实业如:设立矿务如:设立矿务局、电报局、局、电报局、火柴厂等火柴厂等维新内容维新内容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1897.10  --898.3文化教育及制度文化教育及制度改革如:创办改革如:创办时务学堂、南学时务学堂、南学会、湘报、保卫会、湘报、保卫局、课吏馆等局、课吏馆等维新内容维新内容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1898.5--898.9新旧两派激烈斗新旧两派激烈斗争维新派在斗争维新派在斗争中失败,陈宝争中失败,陈宝箴被革职,湖南箴被革职,湖南维新运动失败维新运动失败主要事件主要事件 宾凤阳事件宾凤阳事件 1898年年5月,岳麓书院学月,岳麓书院学生宾凤阳上书王先谦,以维护生宾凤阳上书王先谦,以维护“名教纲常名教纲常”为名,攻击时务学堂,为名,攻击时务学堂,要求从严整顿,辞退梁启超等人要求从严整顿,辞退梁启超等人 此举得到王先谦的支持此举得到王先谦的支持此后,王联合其他湘绅向陈宝箴呈递王联合其他湘绅向陈宝箴呈递《湘绅公呈》,攻击维新派,要《湘绅公呈》,攻击维新派,要求整顿时务学堂当陈宝箴准备求整顿时务学堂当陈宝箴准备调查处理此事时,王先谦为宾凤调查处理此事时,王先谦为宾凤阳承担责任,并且以辞馆相要挟,阳承担责任,并且以辞馆相要挟,迫使陈宝箴不得不做出让步。

      迫使陈宝箴不得不做出让步     1、、“宾凤阳事件宾凤阳事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2、从湖南维新运动的兴衰分析戊戌维、从湖南维新运动的兴衰分析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思考讨论题思考讨论题 从戊戌维新从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运动失败的原因中可以总结出什么中可以总结出什么样的经验教训样的经验教训            面对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清政府于面对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清政府于1901年宣布实行年宣布实行“新政新政”,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教各方面实行一系列改革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教各方面实行一系列改革1906年又年又宣布宣布“预备仿行宪政预备仿行宪政”1911年年5月成立了责任内阁,即月成立了责任内阁,即“皇族内阁皇族内阁”这进一步激化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这进一步激化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类类 别别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清末新政政政   治治方方   面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撤闲衙冗员,提倡上书言改革行政机构,裁撤闲衙冗员,提倡上书言事事改革官制,裁汰冗员闲衙,设改革官制,裁汰冗员闲衙,设立新的机构立新的机构经经   济济方方   面面奖励农工商业,兴办商会、农会等,改革财奖励农工商业,兴办商会、农会等,改革财政,编制预决算,旗人自谋生计政,编制预决算,旗人自谋生计颁布商法商律,振兴商务,奖颁布商法商律,振兴商务,奖励工商,发展实业励工商,发展实业军军   事事方方   面面裁汰绿营,采用西洋兵制,改练新式陆军裁汰绿营,采用西洋兵制,改练新式陆军裁撤绿营,建立新军裁撤绿营,建立新军文文   教教方方   面面普遍设立学堂,翻译外国书籍,准设报馆、普遍设立学堂,翻译外国书籍,准设报馆、学会,奖励科学发明,废除八股考试学会,奖励科学发明,废除八股考试颁布统一学制,大力兴办学堂,颁布统一学制,大力兴办学堂,鼓励留学,废除科举考试鼓励留学,废除科举考试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内容比较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内容比较 据章开沅、林增平《辛亥革命史》据章开沅、林增平《辛亥革命史》考证:第一届内阁中满人为考证:第一届内阁中满人为 9 9人,其人,其中皇族(含宗室和觉罗)为中皇族(含宗室和觉罗)为7 7人。

      人皇族内阁皇族内阁”出台和出台和“预备立宪预备立宪”的破产的破产 “ “皇族内皇族内阁阁””的总理大的总理大臣奕劻在臣奕劻在19011901年与李鸿章一年与李鸿章一起主持签订起主持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揭揭露露清清王王朝朝假假立立宪宪骗骗局局的的漫漫画画内阁总理大臣:奕劻(宗室)内阁总理大臣:奕劻(宗室)内阁协理大臣:徐世昌(汉)内阁协理大臣:徐世昌(汉)                          那桐(满)那桐(满)外务大臣:梁敦彦(汉)外务大臣:梁敦彦(汉)民政大臣:善耆民政大臣:善耆(宗室,肃亲王宗室,肃亲王)度支大臣:载泽度支大臣:载泽(宗室,镇国公宗室,镇国公)学务大臣:唐景崇(汉)学务大臣:唐景崇(汉)陆军大臣:廕昌(满)陆军大臣:廕昌(满)海军大臣:载洵海军大臣:载洵(宗室,贝勒宗室,贝勒)司法大臣:绍昌司法大臣:绍昌( (觉罗觉罗) )农工商大臣:溥伦农工商大臣:溥伦(宗室,贝勒宗室,贝勒)邮传大臣:盛宣怀邮传大臣:盛宣怀(汉汉)理藩大臣:寿耆理藩大臣:寿耆(宗室宗室)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第一第一没有提没有提出彻底出彻底的反帝的反帝反封建反封建的革命的革命纲领。

      纲领   第二第二不能充不能充分发动分发动和依靠和依靠人民群人民群众     第三第三不能建立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坚强的革命政党,命政党,作为团结作为团结一切革命一切革命力量的强力量的强有力核心有力核心 (三)资产阶级方案不能救中国(三)资产阶级方案不能救中国       第一,资产阶级是中国近第一,资产阶级是中国近代先进阶级,他们希望建立独代先进阶级,他们希望建立独立、富强、民主、文明的新中立、富强、民主、文明的新中国的努力是符合中国近代社会国的努力是符合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规律的;发展规律的;孙中山亲笔勾画的铁路建设图孙中山亲笔勾画的铁路建设图北京大学,其前身是戊戌维北京大学,其前身是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京师大学堂新运动时期的京师大学堂        第二,由于民族第二,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也由于资产阶级的君也由于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理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理想不适合中国国情,想不适合中国国情,决定了资产阶级方案决定了资产阶级方案的失败;的失败;       中国近代的基本国情中国近代的基本国情决定:封建阶级不同意建决定:封建阶级不同意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外国资立资本主义制度;外国资本主义不希望中国成为独本主义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立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的农民没有向资本主中国的农民没有向资本主义经营发展的动力,也不义经营发展的动力,也不没有成为资产阶级的同盟没有成为资产阶级的同盟军;中国资产阶级自身的军;中国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决定它不能承担领软弱性决定它不能承担领导民主革命的任务。

      导民主革命的任务 孙孙中中山山辞辞职职后后离离开开总总统统府府        第三,历史证明,中国革命必须第三,历史证明,中国革命必须有新的指导思想和新的领导阶级有新的指导思想和新的领导阶级五四运动中上海的工人游行队伍孙中山手书条幅:孙中山手书条幅:    “夫天下之事,其不如人夫天下之事,其不如人意者,固十常八九总在能意者,固十常八九总在能坚忍耐烦,劳怨不避,乃能坚忍耐烦,劳怨不避,乃能期于有成孙文(印)期于有成孙文(印)1917年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离开广州抵达上海 课后思考题课后思考题        1、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一成一败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变法一成一败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么?        2、如何评价近代史上的革命、如何评价近代史上的革命与改良?与改良?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