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仓储物流园区项目建议书doc资料.doc
21页仓储物流园区项目建议书第一章 总论1、项目名称:大孤山经济区临港仓储物流园区建设2、承办单位:丹东大孤山经济区管理委员会3、拟建地点:菩萨庙镇4、建设内容与规模:物流园区规划占地面积 3.7 平方公里, 主要建设海关公共保税库、监管库设施体系、物流中心仓储设施 和监控及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总库容 27 万立方米,货场面积 23 万平方米,集装箱最大储量 2.7 万标准箱,设计货物年吞吐量 300 万吨5、建设年限:该项目设计建设年限为 2 年6、概算投资:该项目计划总投资 5 亿元7、效益分析: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成立了丹东大孤山经济区,以发展经济为目的,依靠海洋红商港、核电、城市建设,大力发展地方产业,用五年到 10 年时间将我地区打造更具商机、更具活力、更具魅力、更具特色的现代商业都市发展现代仓储物流,科学编制仓储物流业发展近期和中长期规划,大力发展海产品、农副产品仓储物流、工业生产资料物流和第三方物流,鼓励大型物流企业、商业连锁企业建立仓储配送中心、货运站场和展示交易中心,支持物资储备及工业集中区仓储物流设施建设,促进仓储、包装、流通加工、物流配送等物流相关产业发展,逐步形成配套完善的物流产业链。
形成市场体系完整、机制灵活、功能齐备、网络畅通、内外贸结合、生产和流通相互促进、具有地方特色、对外辐射力强的仓储物流中心东港是一个沿海开放城市,而且是全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从地理位置看丹东距黑龙江、吉林比其它沿海城市近百公里,目前,黑龙江、吉林对外贸易的各类货物基本在辽西各地及港口集散铁路东边道及丹吉高速开通后大量的物资将从黑龙江、吉林涌进,我们必须有备而想从丹东近几年经济运行及发展定位来看,今后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丹东将以食品加工、机械制造、新型材料、服装加工、电子配件等劳动密集型特色工业的发展框架为主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功能,放大积聚效应和副谢功能这样一种经济结构布局的形成,给传统的物流带来了很大冲击本项目的建设较好的利用了丹东地区相对优越的物流业资源,且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当前的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一)区域概况:1、特殊的区域优势:东港市位于辽东半岛东部,是中国 18000 公里大陆海岸线上(中国海岸线总长度 32000 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 18000 公里,岛屿海岸线 14000 公里)最北端的现代化沿海港口城市她地处北纬 40º东经 124.3º线上,是鸭绿江(鸭绿江源头位于吉林省长白山天池,沿途 800 公里)与黄海交汇处,隔江隔海与朝鲜半岛相望,距韩国 116 海里,距日本 400 多海里,是国际高速公路“自东京经汉城、平壤进入中国大陆的第一门户。
全市陆域面积 2445 平方公里(东西长 83 公里,南北长 38 公里),海域面积 3500 平方公里(江岸线长 29.95 公里,海岸线长 93.5公里)全市辖 15 个镇、5 个示范农场、 3 个街道办事处、 2 个省级开发区及 1 个民族乡,总人口 65 万(主要以汉、满、蒙古、朝鲜、锡伯等少数民族为主)东港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因临黄海兼有海洋性气候之特点冬无严寒,下无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堪称北方小江南全年平均气温 8ºC—10ºC,春季平均气温 8.8ºC,夏季平均气温 23.5ºC(夏季日最高气温 33.4ºC),秋季平均气温10.8 ºC,冬季平均气温-5.9 ºC(冬季日最低气温-18 ºC),年平均降水量 700 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 2145 小时,最大冻土深度 55 厘米2、良好的基础设施:东港市能源充足交通便利基础设施特别完备,全市已形成立体交通网络港口:中国海岸线最北端的不冻良港----大东港就坐落在东港市主城区南侧从国际经济区域看,大东港位处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地带,是我国东北地区与朝鲜、韩国、日本等区域经济相融合的前沿,距朝鲜南浦港 119 海里,韩国仁川港 232 海里,日本神户港 844 海里,是东北经济区通向韩国、朝鲜和日本最为便捷的出海口。
大东港已建成 11 个万吨级泊位,与世界 30 多个国家 70 多个港口通航,07 年吞吐量 2600 万吨公路:沈丹高速及丹大高速全线开通,形成了沈阳、大连及丹东的交通金三角丹东至沈阳 257 公里,丹东至大连 259 公里铁路:铁路专用线已通往大东港,正在筹划兴建的纵贯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已经被列为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机场:丹东机场是目前辽宁十四个地级市中三座机场(沈阳、大连及丹东)中的一个,它位于东港境内,距东港仅 17 公里,目前已开通丹东至韩国,丹东至北京等航线电力资源:东港市电力资源充足现有 220 千伏新兴变电所一座,主变容量为 120MV.A 变压器一台,220 千伏线路 5 条,另有 220 千伏东庄线为过境线路现有 66 千伏电网,分为系统电网、农村电网、用户负荷变电所三部分东港地区有地方电厂三座,即华能热电厂、罗圈背水电厂、铁甲水电厂另外,在菩萨庙还有一处风力发电场并且小岛子风电二期,大鹿岛风电项目正在运作中电网覆盖整个东港区域的配电网络,运行已实行计算机控制,环网线路均采用高压绝缘导线,可以充分保证电能质量和负荷增长要求水利资源:东港市水系发达,河流密布,境内有鸭绿江水系、大洋河水系和发源于东港境内集水面积 30km2以上的河流 14条,河流总长度 1167km,流域总面积 2195 km2。
东港市水资源较丰富,占全省水资源总量 3.52%东港市境内有水库 42座,其中中型以上水库 7 座,铁甲水库位于东港市境内,是一座以灌溉、防洪、发电、城市供水、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库,总库容 2.56 亿立方米随着东港市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铁甲水库将成为为以城市供水为主的枢纽工程城市供水现状:根据 2007 年东港市水资源公报,城市日供水能力 20 万吨,城市日排水能力达到 20 万吨的能力3、丰富的自然资源:东港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拥有 120 万亩优质粮田,是全国商品粮基地,享有“贡米之乡”美誉盛产水产品、草莓、板栗、食用菌、果菜等经济作物和土特产品,是中国对虾、贝类主要出口基地和全国唯一的优质草莓生产基地矿产资源现已探明 20余种,储量最大的有金矿、高岭土、大理石等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水的总硬度、PH 值、生物原生质和透明度都优于全国标准拥有海岸线 93 公里,可开发利用滩涂面积 3.4 万公顷,浅海面积 70 万公顷,可开发利用淡水水面积 6.3 万公顷风力资源和潮汐资源十分丰富,是中国大陆风力和潮汐资源开发最理想的场所二)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我国物流业的现状:进入新世纪以来的这几年,我国的现代物流业发展很快,形势很好。
十五”期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 的比率由2000 年的 19.1%下降到 2005 年的 18.5%,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 16.8%2006 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的比率进一步下降为 18.3%,物流业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上升到 17.1%今年上半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 的比率同比下降 0.1 个百分点,物流业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上升到17.9%二、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趋势:商贸物流是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进入一个稳定快速健康发展的新时期十一五”时期,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物流需求规模必然继续扩大有专家用统计模型预计,如果“十一五”时期 GDP 年均增长 8.5%,物流总额年均增长 16.7%的话,到 2010 年社会物流总额将达到 90 万亿元,比 2005 年翻一番商贸物流也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十五”时期,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增加值由 2000 年的 0.96 万亿元增加到2005 年 1.7 万亿元,占 GDP 的比重保持在 9%以上;创造的税收占税收总额的比重保持 20%左右;从业人员由 2000 年的4686 万人增加到 2005 年的 6054 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6%。
物流业发展,不仅对于增加税收,扩大就业,搞活流通意义重大,而且,可以引导消费,促进生产,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二、丹东市物流业现状及发展规划:根据国家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逐步实施,我省提出了建设“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由此给丹东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作为我们丹东地处东北东部其发展空间大而优越,无论是土地资源还是交通基础都是无法比拟的现有的沈丹高速、丹大高速、三 0 五和二 0 一国道、即将修建的丹吉高速、孤山至海城高速、铁路东边道及丹庄铁路都在境内特别是大东港和浪头港即将扩建,由此给物流园区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此加大区域经济发展搞好物流产业,进一步挖掘潜能快速拉动丹东经济意义特别重大第三章建设规模及内容一、建设规模:项目占地面积 3.7 平方公里,建筑面积 15 万平方米二、建设内容:1、物流中心仓储设施主要功能分为仓储和露天存储两部分仓储设施按照立体仓库设计,采取分离式立体货架2、监控及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按照海关要求和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标准设计3、预购置平板速冻机 8 台,制冷安装及不锈钢制品 60 套,蒸发式冷凝器 10 套,中型调气调库、冷藏库、速冻库各一座,片冰机 10 台。
第四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一、项目选址:东港市菩萨庙镇二、建设条件1、功能定位:外向型经济先导区、生态型临港产业基地、亲海型休闲旅游中心地、宜居型城市新区2、总体产业定位:园区具有临港、连城的特点在规划布局上,总体上划分成工业产业区、商贸旅游区、居住休闲区、文化政务区在产业定位上,重点发展船舶、机械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冶金工业、仓储物流、新材料等产业在园区布局上,规划了“一区五园”,即商贸服务区、船舶工业园、装备制造园、仓储物流园、静脉工业园、石化工业园等,以引进临港型、大项目为主以“建设丹东对外开放前沿基地和大型临港经济中心”为园区建设发展的目标,依据丹东产业园区的总体规划,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速度推进”的规划建设原则,坚持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