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泰非标设备制作方案.doc
15页内蒙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160kta 煤制油工程非标设备制作施工方案批 准:审 核:编 制: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 3月 4日1. 工程概况2. 编制依据3. 施工工序4. 施工前应具备的条件5. 材料检查验收6. 设备预制7. 设备组对焊接8. 非标设备检查验收9. 质量保障措施10. 安全技术措施11. 环境保护措施12. 劳动力组织13. 主要施工机具1.工程概况1.1内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 16万吨/年煤制油项目1500、1600、1700单元共有6台非标设备需要现场制作设备名称、外形及设计参数等详见下表:序 号设备位号设备名称外形尺寸设计参数数 量材质单台设 备净重(Kg)温度(C)压力(MPa)1T-1552甲醇储罐$ 9000*1192080/-30116MnDR297352C-1603再生塔$ 8000*696760常压1不锈钢、 碳钢406403V-1602富液槽$ 6200*573650常压1Q235139804V-1603贫液槽$ 6200*623650常压1Q235153955V-1706A/B氨水倒空储槽$ 4500*13362500.3216MnR291001.2本方案不包括设备本体的防腐保温衬里,施工时另行编制。
2•编制依据2.1中国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设计蓝图2.2《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2.3《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 HG20584-19982.4《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HG20652-19982.5《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JB4709-20002.6《钢制焊接常压容器》JB/T4735-19972.7《衬里钢壳设计技术规定》 HG/T20678-20002.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983. 施工工序施工准备f材料检查验收f排版 f下料 f设备预制f焊接f校圆f组对焊接—焊接探伤—附件安装—水压试验—防腐施工—交工验收4. 施工前应具备的条件4.1有关技术交底已编制,并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了详细的技术交底4.2施工用计量器具配备齐全,并在有效期内4.3现场搭设预制组焊平台6m*12m勺两个,且已搭设完毕具备使用条件4.4施工用材料已备齐5. 材料检查验收5.1所用原材料、设备附件及其原材料都必须有相应的质量证明书,当对质量合格证明书有疑问时,应对材料和设备附件进行复验,合格后方准使用5.2所有材料及附件的规格、型号、材质均应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
5.3钢板必须逐张进行外观检查,其表面不得有气孔、裂缝、夹渣、拆痕、夹层, 边缘不得有重皮等缺陷5.4钢板表面锈蚀减薄量、划痕深度与钢板实际负偏差之和,不得超过 0.8mm5.5设备封头外观检查应符合以下条件:5.5.1椭圆封头直边上的纵向皱折深度不得大于 1.5mm5.5.2封头上任一点最小壁厚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 90%5.5.3封头尺寸允许偏差见下表:圭寸头尺寸允许偏差封头公称直径DN直径允许偏差△ DN不圆度e表面凹凸量c曲面咼允许偏 差厶h12600~3000± 6< 9< 4± 163200~4000± 6< 10< 4± 205.6焊条应按批号、规格、类别验收,焊条表面应无药皮脱落、偏芯、焊芯生锈等现象5.7经检查合格的材料应根据其规格及材质分类存放、妥善保管6. 设备预制6.1钢板切割加工:不锈钢板采用等离子加工,碳钢板、 16MnR 16MnDR钢板采用氧炔焰切割加工6.2钢板边缘加工面应平滑,不得有夹渣、分层、裂纹及熔渣等缺陷火焰切割 坡口产生的表面硬化层应磨除6.3气割坡口的表面应符合下列要求见下表:气割坡口的表面质量要求类别定义质量要求平面度表面凹凸程度凹凸度小于等于2.5%板厚粗糙度表面粗糙度Ra50(卩 m)凹坑局部粗糙度增大凹坑宽度小于等于50mm6.4纵向焊缝对接接头的间隙 G应为0~3mm钝边F应不大于1mm坡口宽度 W应为16~18mm见下图:6.5环向焊缝对接接头的坡口角度 a应为45土 2. 5°,钝边F不应大于2mm间 隙G应为0~1mn见下图:(其它坡口形式按图纸要求施工)—A \ \ \ \ \* / / /5—►4」FfG纵向焊缝坡口形式环焊缝坡口形式6.6板材在卷制前均要压头,进料方向要垂直于滚轴,并用吊车辅助。
6.7壁板卷制后,应立置在平台上用样板检查垂直方向上用直样板检查,其间 隙不得大于1mm水平方向上用弧形样板检查,其间隙不得大于 4mm6.8壁板下料时尺寸允许偏差见以下图表:FD测量部位环向对接焊缝板长AB ( CD >10000mm板长 AB(CD v 10000mm宽度AC BD EF± 1.5± 1长度AB CD± 2± 1.5对角线之差|AD-BC|< 3< 2AD BC< 1< 1直线度AB CD< 2< 27. 设备组对焊接7.1塔类设备制作应满足下列要求:7.1.1塔类设备组装、焊接工作,应严格照设计图样及排版图确定的尺寸及焊接 工艺进行7.1.2筒体圆弧应用弦长等于 D/4且不小于500mm勺样板检查壁板的弧度,其间 隙应小于3mm7.1.3筒体同一截面上任意两直径之差不得大于其直径的 1%且不大于25mm7.1.4筒体外圆周长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D为筒体直径)筒体部位不圆度筒体b< 1%Dg且不大于25mm7.1.5各段筒体端面不平度偏差f应不大于1/1000Dg,且不大于2mm见下图:Dg >7.1.6塔组对时,其焊缝错边量应符合下表要求,当环焊缝两节筒体厚度不等时错 边量以较薄板厚度为基准:壁厚S (mm)纵焊缝对口错边量b允许偏差(mm)环焊缝对口错边量b允许偏差(mm)允许SW 6b< 10%S且不大于3mmb< 25%S6v S< 10b< 10%S且不大于3mmb< 20%SS> 10b< 10%S且不大于3mmb< 10%SH 1且不大于6mm7.1.7筒体对接纵缝处形成的棱角 E应小于或等于壁厚S的10%加2mm且不大于5mrp用弦长D/6且不小于300mnt勺弧形样板检查。
7.1.8组装对接环焊缝时,不应采用十字焊缝,相邻筒节的纵焊缝或封头拼接焊 缝与相邻筒节纵焊缝的距离应大于 3倍壁厚,且不小于100mm7.1.9筒体分段组装后,应在内外壁上划出相隔90°的四条纵向组装线和基准圆 周线作为整体组装及安装内件的依据7.2贮罐组装7.2.1罐底组装721.1底板铺设前应先在底板下表面涂刷防腐涂料, 但每块板边缘50mn范围内不刷7.2.1.2边缘板对接接头的垫板应与两块底板贴紧,其间隙不得大于 1mm721.3中幅板与边缘板之间应搭接,且中幅板应搭在边缘板上面721.4 中幅板之间的搭接宽度为 50mm中幅板与边缘板之间的搭接宽度为60mm其搭接宽度允许偏差为土 5mm7.2.1.5底板搭接接头三层钢板重叠部分,应将上层钢板切角切角长度为100mm 宽度为33mm在上层底板铺设前,应先焊接上层底板覆盖部分的角焊缝7.2.1.6底板铺设前,应在基础上画出十字中心线,并按排板图画出底板圆周线 底板铺设应先铺边缘板,然后再由中心向两侧铺设中幅板7.2.2罐顶组装7.2.2.1罐顶组对时应设立临时支架,并提高 50mm722.2包边角钢的半径偏差为土 13mm722.3顶板应按画好的等分线对称组装。
7.2.2.4顶板搭接宽度允许偏差为土 5mm7.2.3罐壁组装7.2.3.1壁板组装前应对预制好的壁板进行复验,合格后方可组装当需要重新 校正时,应防止出现锤痕7.2.3.2 相邻两壁板上口允许水平偏差,不应大于 2mm在整个圆周上任意两点允许水平偏差不应大于6mm壁板的铅垂度允许偏差不应大于 3mm7.2.3.3 组装焊接后,在底圈壁板1m高处,内表面任意点半径的允许偏差为土 13mm7.2.3.4壁板安装时应保证内表面齐平,错边量应符合下表罐壁对接接头错边量项 目允许偏差(mm环向焊缝不大于板厚的1/5 ,且w 3纵向焊缝10mm1S> 10mm不大于板厚的1/10,且w 1.57.2.3.5组装焊接后,罐壁焊缝角变形用1m长的弧形样板检查及罐壁的局部凹凸 变形应符合下表,且局部凹凸变形应平缓,不得有突然起伏罐壁焊缝局部凹凸变形及角变形项 目允许值(mm罐壁局部凹凸变形< 13焊缝角变形12mm< 107. 4设备焊接7. 4.1 一般规定a. 设备施工前,应根据我公司已有的焊接工艺评定,制定出相应的作业指导书b. 筒体等部件组装后,施焊前应将坡口表面及其内外侧边缘不小于 12mn范围内的油、污垢、锈、毛刺等清除于净。
c. 塔体及吊耳、卡具等点焊或断焊,应与正式焊接工艺相同d. 吊耳及卡具等拆除后,应对其焊缝的残留痕迹进行打磨,修整后的厚度不得 小于设计要求的厚度e. 焊接前应检查组装质量,清除坡口表面及坡口两侧各 20mm范围内的泥砂、铁锈、水分和油污,并充分干燥f. 焊接中应保证焊道始端和终端的质量始端采用后退起弧法,终端应将弧坑 填满,多层焊的层间接头应错开g. 罐底与罐壁连接的角焊缝焊接,应在底圈壁板纵缝焊完后施焊,并由数对焊 工从罐内、外沿同一方向进行分段焊接初层焊道应采用分段退焊或跳焊法h. 在底圈壁板纵缝、壁板间环缝、底圈壁板与底板间角缝焊完后,方可进行底 板边缘板外缘300mm以外焊缝及收缩缝的焊接7. 4.2壁板的焊接a. 壁板的焊接,应先焊纵向焊缝,后焊环向焊缝当焊完相邻两圈壁板的纵向 焊缝后,再焊其间的环向焊缝,焊工应均匀分布,并沿同一方向施焊,力求焊接工艺 一致b. 每带壁板焊完后,焊缝X射线探伤要紧密配合7. 4.3 修补a. 深度超过0.5mm的划伤、电弧擦伤、焊疤等有害缺陷,应打磨平滑打磨修 补后的钢板厚度,应不小于钢板名义厚度扣除负偏差值,缺陷深度或打磨深度超过1mm 时,应进行补焊,补焊后打磨平滑。
b. 返修后的焊缝,应按原规定的方法进行探伤,并应达到合格标准c. 焊缝的修补,必须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进行,其修补的长度,不应小于 50mmd. 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当超过两次时,必须经施工单位技术 总负责人批准7.5附件安装7. 5.1开孔接管的中心位置偏差,不得大于 10mm接管外伸长度的允许偏差为± 5mm7.5.2开孔补强板的曲率应与罐体曲率一致7.5.3接管法兰的密封面应平整,不得有焊瘤和划痕,法兰密封面应与接管的轴线垂直,倾斜不得大于法兰外径的1%且不得大于3mm法兰的螺栓孔,应跨中安装7.5.4罐体附件应尽量在罐体顶升前安装,以减少高空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