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盼大自然的语言语文教学设计.docx
8页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姓名:刘 盼 单位:户县祖庵镇中心学校 :15389025304《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教材依据】 《大自然的语言》是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观察与发现》里的第一篇主体课文, 第二、三篇课文分别是《李时珍》、《装满昆虫的口袋》本篇课文是要为后面的教学打基础,激发孩子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一、设计思路:1、 指导思想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育的总目标语文素养包括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态度,还包括学生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及健全的人格②、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③、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
这种方式是指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同时启发和帮助学生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的方式2、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知识性的小诗,共有九小节:第一小节讲大自然也有语言,仔细观察就能发现;第二至八小节从一些最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入手,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语言的奥秘:白云高飘、蚂蚁搬家预示着天气变化;蝌蚪游动、大雁南飞昭示着季节更替;大树的年轮、鱼鳞上的圆圈能够推算出树木和鱼儿的年龄;“三叶虫”的化石帮助我们推知史前地质课文用平实而又通俗有趣的文字,解释并介绍了大自然的知识,学生明白我们平时听到的、看到的、感觉到的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现象就是“大自然的语言”课文的最后一小节讲述了大自然的语言,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看不见,和第一小节呼应 课文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能够吸引学生情不自禁地一遍一遍地读下去,在读中思考、想象、感悟、理解;在读中走进神奇的大自然,去感知大自然的美妙,产生对大自然的兴趣3、 学情分析①、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分析 课文语言形象、生动,贴近生活,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内容上却具有科普性,有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有些字、词、句学生在朗读、理解上也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学生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运用教、学具,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等多种方式重点突破②、能力分析 本班学生具有较好的预习习惯,有一定的朗读和摸读能力,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品析语言、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4、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读懂诗歌内容,知道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②、过程与方法:读中感悟,体会大自然语言的神奇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⑵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领略大自然语言的妙不可言学生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然后学生通读课文,给予适时的检查和点拨采用多种形式朗读,指导读出诗歌的韵味如兴奋地读出“你看那……”,体会大自然语言的美妙;读两个反问句,体会作者激动的心情;读破折号时要拉长声音教学难点:学生对大自然的现象缺乏感性认识,有些句子较难理解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引导学生在把握全诗内容的基础上理解,然后进行课后拓展延伸,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利用图片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了解更多大自然的语言,知道大自然的语言指的就是自然现象)。
二、教学准备:自制的PPT课件,打印的自然图片 查找有关“三叶虫”化石、“喜马拉雅山脉”等资料 小学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及光盘三、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 孩子们,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来问好的?(语言),别以为我们人类才有语言,实际上,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语言请大家跟着老师跟老师一起去欣赏几个画面出示PPT(春、秋、冬)(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课件图片,学生初步感知大自然的语言,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揭示课题 大自然的语言很独特!它包罗万象、丰富多彩,今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齐读题目《大自然的语言》二)、粗读课文,整体感知1、 首先,出示PPT,我们把词语宝宝请出来,用开火车的方法来领读检测上节课学习的生字 接下来,我们把词语宝宝请回家,请大家把书翻到88页,(光盘)聆听课文 评价:读的真好,读的准确,感情饱满 下面来找一些同学带着大家再次读课文,其余人专注、不出声的跟读读准每个字,每个句子)(设计意图:学生先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通读课文,适时地给予检查和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主动读书)。
2、全班交流他们读的怎么样?好在哪?大家想不想试试?让我们一起读吧思考,课文哪些小节具体写了大自然的语言设计意图: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然后学生谈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可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使教学更有针对性)3、 请同学们讨论交流,合作完成这个表格出示PPT)4、 大自然有这么多的语言和秘密,你能用书上的词语来形容大自然语言的特点吗?妙不可言什么意思? 你怎么知道的?(查阅字典、资料,读中理解) 谁来造句?(三)、精读课文,重点品评1、那这么美妙的东西,你们想不想去体验一下?请大家自由轻声地读这首小诗的2——8小节,体会大自然语言的妙不可言2、全班交流,重点品读大自然的语言真多呀,在大自然这么多的语言中,你最喜欢哪一种语言呢?找出来读给我们听听以第四小节为例范读并指导学生朗读1)现在我们请出大自然的这种语言2)你来读一读3)你为什么喜欢?出示图片:反问句: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蝌蚪在水中游泳,就像黑色的“逗点”但是在这里却不这么说,而是用反问的语气,我们一起来试着读一下反问的语气。
反问:(加强肯定语气)(4)蝌蚪就像我们学过的逗号一样,这多神奇呀!这么活泼的小蝌蚪代表了一种大自然的语言,春天来到人间,又是多么让人欣喜自己练习读一下,能不能把这些神奇,欣喜的感觉找到谁想来试一试?全班读找到句式相同的小节再读板书:蝌蚪、大雁——>季节的变化)(设计意图:通过指名读,分小组轮读,通过读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两个比喻句及反问句,指导读出反问的语气,在读中理解蝌蚪,大雁又告诉我们季节的变化)5)指名读第二节出示图片,问题:这种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告诉人们什么? 师范读第二节 指名读第三节出示图片,问题:这种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告诉人们什么? 提问:作者看到了天上的白云、地上的蚂蚁,心情怎样?了解诗歌的特点 强调句子的语气,读出节奏感齐读第三节小结:天上的白云、地上的蚂蚁告诉了我们天气的变化板书: 白云、蚂蚁——>天气的变化小组对读二、三小节,感受句式设计意图:通过指名读,师范读,齐读,指导学生读出节奏感,学生在读中理解白云,蚂蚁是告诉我们天气的变化,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学生在读中感悟大自然的语言)5)谁愿意再来读一读你喜欢的大自然的语言,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3、领略大自然的语言,朗读诗歌。
二三小节、四五小节、六七小节句式相同,分小组对读)小结: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丰富多彩!妙不可言设计意图:通过指名读,师范读,齐读,指导学生读出节奏感,学生在读中理解白云,蚂蚁是告诉我们天气的变化,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学生在读中感悟大自然的语言)四)、拓展延伸、仿写练笔1、全班交流自己还知道的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远远不只这些,还有很多你在生活中发现大自然还有哪些语言呢?(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课前观察大自然,搜集有关“大自然的语言”资料,拓宽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的良好学习习惯,搜集资料的兴趣,感受大自然语言的丰富多彩)2、欣赏画面,感受大自然语言的神奇出示PPT) 你们真会观察,真会发现!大自然的语言无处不在,只有会观察、爱学习、勤思考的人才能发现老师把大自然的好多语言都请到我们的课堂上了,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大自然的语言吧设计意图:通过导读,学生在读中总结出大自然的语言三个特点:到处都有,睁眼能见,妙不可言在理解了词句的意思,感受句子的内容,再指导学生读,就能够读出真情实感)3、欣赏老师创作的小诗,指导仿写出示PPT) 多美呀!多神奇呀!现在老师不禁诗兴大发,想写一首小诗。
可是我们应该怎么写呢?孩子们先一起观察一下课文,看看课文中是不是每一个小节的写法都是一样的?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大自然的语言有很多,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把它写出来 下面老师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了一首小诗,你们想不想欣赏我写的小诗?你们听着4、拿出纸笔写一写大自然的语言 你愿不愿意像老师一样也用你喜欢的方式写一写你收集到的大自然的语言我们先用一小节写出一种大自然的语言大家拿出纸笔来,写一写吧设计意图: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给学生一个认知的过程,揣摩的过程,在读的基础上,来仿写,学生在写中提高)5、写好的孩子有感情地读一读自己写的小诗6、全班讨论交流7、现在请下面的孩子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中间的部份就请台上的孩子按顺序读自己写的小诗你们听听,我们班的孩子共同创作了一首小诗呢,孩子们都成小诗人了设计意图:不仅使学生了解自然奥秘,读懂大自然的语言,还能令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对大自然的兴趣通过师生分角色读,指导学生用惊喜的语气读,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读出来五)、总结课文、提出希望 你们写得多好呀!你们都是会观察、爱学习、勤思考的孩子,才会懂得这么多大自然的语言。
老师希望你们这样坚持下去,和大自然对话,成为大自然的好朋友,去发现更多大自然的秘密六)、布置作业,巩固练习(出示PPT)1、背诵诗歌2、将你今天学到的大自然的语言讲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听七)、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 白云、蚂蚁——>天气的变化 蝌蚪、大雁——>季节的变化 妙不可言 大树、鱼鳞——>生长的变化 “三叶虫”化石——>地壳的变化 到处都有 勤于思考 睁眼能见四、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