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品质知识}中学政治学科各年级学生学业质量监控与评价指导意见.pdf
33页品质管理品质知识中学 政治学科各年级学生学业 质量监控与评价指导意见 品质管理品质知识中学 政治学科各年级学生学业 质量监控与评价指导意见 中学政治学科各年级学生学业质量监控与评价指导意见中学政治学科各年级学生学业质量监控与评价指导意见 一、监测与评价的性质与目的一、监测与评价的性质与目的 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学科质量监测与评价是以我县初中、高中学生为考 核对象,以考查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所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帮助教师改 进教学,使检测与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二、监测与评价的原则二、监测与评价的原则 1坚持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 2把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3坚持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 4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和开放性的统一 5注重将课本知识与社会实际问题和学生自身实际问题的结合 考查学生的 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行为能力水平 三、评价的具体要求三、评价的具体要求 初中部分初中部分 监测目标和等级要求监测目标和等级要求 (一)基础知识(一)基础知识 可分为“识记” 、 “理解” 、 “活动”三个层次的要求。
各层次的具体含义是: 1识记:能够描述、再认、再现所学概念、观点、事实或意义 2理解:对知识的转换、解释、判断推理 3活动:是评价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有关的知识运用到心情景、新材料、 新问题之中,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勇,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那些教师未 曾讲过或未曾帮助解决过的简单问题,增强实践能力 (二)能力(二)能力 1识记能力:了解、认识、再认再现基本知识、有关概念原理、观点、 2理解能力:对概念、原理、知识能解释、概述、迁移 3比较能力:能对所学的相关基础知识、概念、原理进行比较 4判断能力:能分析、判断观点和行为的正误,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 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地做出选择 5分析能力:能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全面看问题的观 点,分析和解决社会现象;能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 方法和技能,学会思考、质疑、反思 6社会实际活动能力: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增强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 力;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帮助他人,能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参与公共 生活的能力,学会合作交往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情感方面具有积极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形成一定的生活情趣;在态度方面树立 认真的学习态度,追求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宽容的人生态度;在 价值观方面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人类价值与自然价 值的统一。
七年级七年级 一、监测评价范围一、监测评价范围 思想品德学科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实验稿) 规定的 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的内容要求为依据,同时加试一定的国内外大事 1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思想品德 (第一、二册) ; 2时政考核内容为学年度国内外大事、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的有关内容 二、监测评价方式监测评价方式 思想品德期末测评采用笔试和行为考察相结合的方法,总分为 100 分 (一)笔试采取全县统一命题、闭卷、书面作答的方式,卷面分为 100 分,在总 成绩中占 70 分其试卷结构如下: 1.试卷由两卷组成其中第一卷为选择题卷;第二卷为非选择题卷 2.知识内容的分布情况为: 思想品德 (第一、二册)约 94 分; 时政考核内容为学年度国内外大事、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的有关内容约 6 分 3试题的难易程度分布情况为: 较易试题约占 80%;中等试题约占 10%;难度试题约占 10% 4试卷题型的分布情况为: 选择题约 40 分;判断是非题 10 分;答题部分 50 分 (二)学生行为评价由教师根据学生成长记录卡(学生成长足迹袋)评定,占 30 分 评价等级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四层次。
评价项目指标如下: 评价项目优良合格不合格 态度与情感积极主动、认 真 较积极、认真一般不积极、不认真 过程与方法科学、合理较科学一般方法不得当 学科知识运用准确、科学、 合理 较准确、科学一般不科学、不合理 对实际问题的 认识、判断与 说明 综合运用本学 科的原理和方 法认识、判断、 说明实际问题, 能提出一些正 确的方法 能正确地认识、 判断、说明实 际问题,观点 明确,表述清 楚 一般对实际问题认识、 判断、说明欠科 学欠准确不能 正确加以说明 创新能力及创 新思维 在科学性的基 础上,有自己 的独到见解和 独特的认识问 题的方法 在科学性的基 础上,有一定 的见解和认识 问题的方法 一般不具备创新能力 及创新思维 四、监测内容监测内容 第一册监测内容:第一册监测内容: 第一单元我的新起点第一单元我的新起点 第一课:融入新集体 明确集体的含义及作用;了解优秀班集体的特点和必备条件;理解个人 成长离不开集体,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在集体中成长的意义; 知道如何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学会适应中学集体生活,积极主动与 同学、朋友、老师交流、沟通;知道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第二课:迎接青春 了解初中生从生理到心理发生的各种变化,知道应该怎样面对这些变化;知 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空好自己的心理冲动; 理解和体会父母抚养自己的辛劳,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与教育,克服 逆反心理,知道如何与家长进行良好沟通,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把握好 青春期男女同学交往的两个原则,注意使用正确、恰当的交友方式。
第三课:走进新的学习空间 知道中学时期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学会应对学习的新变化,形成良好的学 习态度;知道适应初中学习的五把钥匙;了解中学课程;了解学习特点;掌握学 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懂得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 需要意志的磨砺和主动求索;根据自己的心理特点找到与自己心理发展相适应的 学习方法,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树立高标准的学习目标,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四课:善用北京的学习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 课标要求: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 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 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根据本地实际,确定主题实践活动要求学生知道活动的基本步骤 具体要求:活动主题突出,要求明确,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过程,能够理解和掌握 活动的要求和规范,收获明显、深刻,并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学习特 点 第二单元珍爱自我第二单元珍爱自我 第五课:多彩的生命世界 了解人在自然界生命中的重要地位、作用;知道自然界是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 生命与自然界相互依存;知道每种生命都是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的,遂意践踏 生命,就是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知道人是万物之灵,其他生命是人类赖以 生存的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学会与其他生命和睦、友好地相处;体会人类 充满了智慧人是伟大的,人在生命中的地位及作用 第六颗:让生命更精彩 了解自然界有着丰富多彩的生命,每个生命物种之间是千差万别的,认识自己生 命的独特性;理解自己生命的宝贵,知道思考如何延伸自己的生命价值;知道应 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知道对自己生命的承载 内容,意识到自己的成长铺垫着长辈的艰辛,很多人的关爱,要珍爱生命,让自 己的生命更精彩 第七课:感受社会对生命的呵护 综合实践活动课 课标要求: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知道应该从日常点滴做起 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确立主题:体会生命的宝贵和生命的价值 根据本地实际, 直接或间接地以多种形式了解人生命的起源, 如生命的孕育、 出生的准备、出生后的各种关爱引导学生从知识、能力、方法、感悟等角度填 写自己的收获 目的 : 让学生感受人生命的含义是非常丰富的,除了父母亲人对自己的付出, 还有社会对生命的健康、茁壮成长所起的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活动,使学生更 加关注自己、家人及周围的亲人、好朋友培养学生既要对自己的生命尊重,又 要尊重他人的生命 要求同第一单元。
第三单元塑造自我第三单元塑造自我 第八课:我是谁 认识人的个性特点,理解“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道理;认识、评价自己力求 准确、客观、全面、发展了解正确、全面认识自己的重要性;了解什么是自我 意识及具体表现;知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的道理;知道准确、全面认识自 我的方法和途经;知道应该客观地分析、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努力形成比 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学会认识自己的特点,悦纳自己,要发挥自己的长处, 克服不足 第九课:创造新自我 了解“理想” 的有关知识及其作用正确认识理想;知道获取成功应具备的品质, 了解实现理想的方法;知道塑造自我新形象,实现自己的理想应该怎么做;学会 树立人生远大理想,塑造一个美好的自我形象 第十课:我眼中的社区 综合实践课 课标要求:认识成长的社会环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确立主题: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分析调查了解本地区的生活状况、建设情况,进 行优劣分析,展望未来,提出合理化建议描绘美好的社区(地区)前景 目的:学习辩证地看事物(问题)的方法学会客观、全面、发展地看待我们的 社区(地区) 第四单元展现自我第四单元展现自我 第十一课:情绪知多少 了解什么是情绪;了解人的情绪是多种多样的,人的基本情绪有哪些;知道情绪 是复杂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绪;对待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情却反映不同;了 解自己的情绪特点,知道描写基本情绪的词汇;知道情绪是一把双刃剑,两种不 同的情绪会对人的身体健康、智力水平的发挥产生不同的作用;了解中学生情绪 低落的原因及情绪特点的表现,积极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第十二课:情绪能调控 了解情绪需要调节,并且可以调节;知道有了快乐的思想和行为,你就会感到快 乐;知道调节情绪的方法,排解不良情绪要科学合理;知道主动控制情绪的方法; 要学会从多种角度看问题,使自己的感情向正确方向发展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 态度 第十三课:让生活充满情趣 了解什么是兴趣、什么是情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知道区分正当与不正当 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兴趣,追求高雅的情趣;能够判断高雅的生活情趣与庸俗的 生活情趣;了解高雅生活情趣的含义,高雅生活情趣的意义;知道如何培养高雅 的生活情趣 第十四课:展现北京风采 综合实践活动课 课标要求:要求学生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在良好情绪和正当兴趣的基础上发展自己高雅的生活情趣,培养高尚情操 主题确立:根据本地实际, “我爱北京”或“我爱延庆” “我爱家乡” 目的:让学生体验北京(家乡)的美,了解北京(家乡)的历史与现在的发展情 况树立“我爱北京(家乡) , “我是北京(家乡)小主人”的意识为北京(家 乡)的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 活动要求同上 第五单元保护自我第五单元保护自我 第十五课:远离灾难事故 了解身边的灾害事故。
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安全;知道避 免意外事故、远离灾难的三个锦囊;知道应对灾难的措施掌握自我保护的多种 方法;知道日常生活中要认真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在 灾难面前从容应对,远离灾难 第十六课:避免非法侵害 知道国家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了解法律对青少年的四种 保护的基本内容;了解青少年自我防范的有效手段提高自我防范意识;知道自 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 帮助的方法和途径,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途径;知道受到非法侵 害后不正确的选择方法以及危害 第十七课:星光青春自护行动 综合实践活动 课标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我国法律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增强自我防范意 识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 式和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