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李白诗歌详细赏析(优秀9篇)(可修改).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柏**
  • 文档编号:297518492
  • 上传时间:2022-05-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5.31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李白诗歌详细赏析(优秀9篇) 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内容】我宿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赏析】:五松山,在今安徽铜陵县南山下住着一位姓荀的农民老妈妈下面是白话文的我为您带来的李白诗歌详细赏析(优秀9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白话文给您最好的朋友 李白——《登太白峰》 篇一 【年代】:唐 【】:李白——《登太白峰》 【内容】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赏析】: 李白于天宝元年(742)应诏入京时,可谓踌躇满志但是,由于朝廷昏庸,权贵排斥,他的政治抱负根本无法实现,这使他感到惆怅与苦闷这种心情就反映在《登太白峰》一诗上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诗的开头两句,就从侧面烘托出太白山的雄峻高耸你看,李白从西攀登太白山,直到夕阳残照,才登上峰顶太白峰,在今陕西武功县南九十里,是秦岭著名秀峰,高矗入云,终年积雪,俗语说:“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山势如此高峻,李白却要攀登到顶峰,一“穷”字,表现出诗人不畏艰险、奋发向上的精神。

      起句“西上太白峰”正是开门见山的手法,为下面写星写月作了准备登高壮观,诗人浮想联翩,仿佛听到:“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太白星对他倾诉衷情,告诉他,愿意为他打开通向天界的门户诗人和星星之间的友谊是多么亲切动人,富有人情味啊!李白一向热爱皎洁的明月和闪亮的星星,常常把它们人格化:“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诗人好象在向明月这个知心朋友问候,共叙欢情而在这首诗里,太白星则主动问好,同他攀谈,并愿为之“开天关”诗人想象新颖活泼,富有情趣在这里,李白并没有直接刻划太白峰的高峻雄伟,只是写他和太白星侧耳倾谈,悄语密话的情景,就生动鲜明地表现出太白山高耸入云的雄姿这是一种化实为虚,以虚写实的手法李白另有一些诗也描绘了太白山的高峻,但却是用实写的手法,如《古风其五》中:“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蜀道难》中,也正面形容太白山的险峻雄奇:“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虽然是同一个描写对象,李白却根据诗歌内容的不同要求而采用丰富多彩的表现方式,使人时时有新颖之感诗人登上太白峰,通向上天的门户又已打开,于是幻想神游天界:乘着习习和风,飘然高举,自由飞升,穿过浓密云层,直上太空,向月奔去。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形象是多么自由轻快,有如天马行空,任意驰骋,境界异常开阔诗人飘飘然有出世之思愿乘泠风去”,化用《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语意但这里用得灵活自然,并不显出斧凿痕迹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这两句的意境和“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有些相似诗人满怀豪情逸志,飞越层峦迭嶂,举起双手,向着明月靠近飞升,幻想超离人间,摆脱尘世俗气,追求个性的自由发展,到那光明理想的世界中去以上四句,意境高远,想象奇特,形象瑰玮,艺术构思新颖,充满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是全诗高潮所在然而,李白真的就甘心情愿抛开人世,脱离现实,一去不复返吗?看来还不是的:“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正当李白幻想乘泠风,飞离太白峰,神游月境时,回头望见武功山,心里却惦念着:一旦离别而去,什么时候才能返回来呢?一种留恋人间,渴望有所作为的思想感情不禁油然而生,深深地萦绕在心头在长安,李白虽然“出入翰林中”,然而,“丑正同列,害能成谤,格言不入,帝用疏之”(李阳冰《草堂集序》)诗人并不被重用,因而郁郁不得意登太白峰而幻想神游,远离人世,正是这种苦闷心情的形象反映。

      何时复更还?”细致地表达了他那种欲去还留,既出世又入世的微妙复杂的心理状态,言有尽而意无穷,蕴藉含蓄,耐人寻味 晚唐诗人皮日休说过:“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间语者,有李太白这首诗就带有这种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全诗借助丰富的想象,忽而驰骋天际,忽而回首人间,结构跳跃多变,突然而起,忽然而收,大起大落,雄奇跌宕,生动曲折地反映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憧憬 送别得书字 篇二 朝代:唐朝|:李白 水色南天远,舟行若在虚 迁人发佳兴,吾子访闲居 日落看归鸟,潭澄羡跃鱼 圣朝思贾谊,应降紫泥书 望夫石 篇三 朝代:唐朝|:李白 仿佛古容仪,含愁带曙辉露如今日泪,苔似昔年衣 有恨同湘女,无言类楚妃寂然芳霭内,犹若待夫归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篇四 【年代】:唐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内容】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赏析】: 李白很少写律诗,而《登金陵凤凰台》却是唐代的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

      此诗是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一说是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嫌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伏美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时代,凤凰是一种祥瑞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如今凤去台空,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三四句就“凤去台空”这一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三国时的吴和后来的东晋都建都于金陵诗人感慨万分地说,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那一时的烜赫,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 诗人没有让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那不尽的江水:“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三山”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峰并列,南北相连陆游《入蜀记》云:“三山,自石头及凤凰山望之,杳杳有无中耳及过其下,距金陵才五十余里陆游所说的“杳杳有无中”正好解释“半落青天外”李白把三山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白鹭洲”,在金陵西长江中,把长江分割成两道,所以说“一水中分白鹭洲”。

      这两句诗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 李白毕竟是关心现实的,他想看得更远些,从六朝的帝都金陵看到唐的都城长安但是,“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陆贾《新语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李白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触境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相传李白很欣赏崔颢《黄鹤楼》诗,欲拟之较胜负,乃作《登金陵凤凰台》诗《苕溪渔隐丛话》、《唐诗纪事》都有类似的记载,或许可信此诗与崔诗工力悉敌,正如方回《瀛奎律髓》所说:“格律气势,未易甲乙在用韵上,二诗都是意到其间,天然成韵语言也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作为登临吊古之作,李诗更有自己的特点,它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篇五 朝代:唐朝|:李白 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 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 岭树攒飞栱,岩花覆谷泉 塔形标海月,楼势出江烟 香气三天下,钟声万壑连 荷秋珠已满,松密盖初圆。

      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 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 李白——《望庐山瀑布》 篇六 【年代】:唐 【】:李白——《望庐山瀑布》 【内容】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赏析】: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维妙维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谁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壮哉造化功”!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你看!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象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宋人魏庆之说:“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诗人玉屑》)这个看法在这首诗里似乎特别有说服力比如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隐隐地把山间的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的景象表现出来了挂”字前面已经提到了,那个“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很难设想换掉这三个字,这首诗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中唐诗人徐凝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诗云:“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场景虽也不小,但还是给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转来转去都是瀑布、瀑布……,显得很实,很板,虽是小诗,却颇有点大赋的气味比起李白那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灵,相去实在甚远无怪苏轼说:“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戏徐凝瀑布诗》)话虽不无过激之处,然其基本倾向还是正确的,表现了苏轼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见地的鉴赏家 猛虎行 篇七 朝代:唐朝|:李白 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 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 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 秦人半作燕地囚,胡马翻衔洛阳草 一输一失关下兵,朝降夕叛幽蓟城 巨鳌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 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 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 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 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 贤哲栖栖古如此,今时亦弃青云士 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 宝书玉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 昨日方为宣城客,掣铃交通二千石 有时六博快壮心,绕床三匝呼一掷 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风云世莫知 三吴邦伯皆顾盼,四海雄侠两追随。

      萧曹曾作沛中吏,攀龙附凤当有时 溧阳酒楼三月春,杨花茫茫愁杀人 胡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1.2 乘法的初步认识(二)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2 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5 解决问题(2)(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2 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3 逐层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金木水火土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 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整理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设计(第6单元).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1 按一定的标准分类与整理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四年级教学设计人教版四上第一单元第3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设计.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3 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1 观察物体(1)(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天地人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整理和复习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卷(附答案).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5 解决问题(一)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3 乘加、乘减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6 解决问题(二)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