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学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文心高中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9页2024学年高一上物理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关于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当充分小时,该式可表示时刻的瞬时速度B.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C.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D.平均速度的大小不是平均速率2、下列速度中,指平均速度的是( )A.汽车通过长江大桥全程的速度 B.雨滴落地时的速度C.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 D.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的速度3、如图所示,两个物体A、B的质量均为1kg,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3,同时用F=1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在A、B上,则地面对物体B,B对物体A的摩擦力分别为(取g=10m/s2)( )A.6 N,3 N B.1 N,1 N C.0,1 N D.0,2 N4、一质点在连续的4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2s内位移为12m,第二个2s内位移为16m,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在第1s末的速度大小为4m/sB.质点在第2s末的速度大小为6m/sC.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D.质点在4s内的平均速度为8 m/s5、甲、乙两拳击运动员竞技,甲一拳击中乙的肩部,观众可认为甲运动员(的拳头)是施力物体,乙运动员(的肩部)是受力物体,但在甲一拳打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是一种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的特殊情况B.尽管乙避开了甲的拳头,但乙仍受到甲的作用力C.甲的拳头是施力物体,空气是受力物体D.甲的拳头、胳膊与自身躯干构成相互作用的物体6、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受滑动摩擦力的物体可以静止B.两个相互接触的粗糙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时,产生滑动摩擦力C.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的正压力增大,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一定增大D.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以不同,摩擦力可以充当动力,也可以充当阻力7、近来交警部门开展的“车让人”活动深入人心,不遵守“车让人”的驾驶员将受到罚款、扣分的严厉处罚.假设一辆以8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有一老人正在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车头距离停车线8 m.该车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驾驶员立即刹车制动,则t=1 s时,汽车离停车线的距离为1.6 mB.如果在距停车线6 m处开始刹车制动,汽车能在停车线处停车让人C.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4 s,汽车刚好能在停车线处停车让人D.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1 s,汽车刚好能在停车线处停车让人8、在下列四个图象中时间内加速度发生变化的是( )A.B.C.D.9、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桌面受到的压力实际就是书的重力B.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桌面形变形成的D.桌面对书产生支持力的同时,书对桌面产生压力10、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也增大B.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则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加速度也越大C.物体速度变化量越大,则加速度越大D.物体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可以不断增大二、实验题11、(4分)设橡皮筋在弹性限度范围内伸长量x与弹力F成正比,即F=kx,k的值与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时的长度L、横截面积S有关,理论与实践都表明k=,其中Y是一个由材料决定的常数,材料力学中称之为杨氏模量.(1)有一段横截面是圆形的橡皮筋,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测量出它的杨氏模量Y的值.若下表为橡皮筋受到的拉力F与伸长量x的实验记录,请在图乙中作出F-x图象______.拉力F/N5.010.015.020.025.0伸长量x/cm1.603.204.806.408.00 (2)若已知橡皮筋长度为10cm,横截面直径为1mm,不考虑拉伸过程中橡皮筋的横截面积变化,由以上实验可求出该橡皮筋的Y值为____________N/m2 (π取3.14,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3)某同学在家中用三根完全相同的橡皮筋来探究力的合成的方法,如图所示,三根橡皮筋在O点相互连接,拉长后三个端点用图钉固定在A、B、C三点(橡皮筋始终处于弹性范围内).在实验中,可以通过刻度尺测量橡皮筋的长度来得到橡皮筋的拉力大小,并通过OA、OB、OC的方向确定三个拉力的方向,从而探究求其中任意两个拉力的合力的方法.在实验图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A.只需要测量橡皮筋的长度,不需要测出橡皮筋的原长B.为减小误差,应选择劲度系数尽量大的橡皮筋C.以OB、OC为两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其对角线必与OA在一条直线上且长度与OA相等D.多次实验中即使O点不固定,也可以探究求合力的方法12、(10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v2 =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是a =______ m/s2.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C【解析】A.平均速度,当充分小时,该式可表示时刻的瞬时速度,故A正确;B.匀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不变,所以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故B正确;C.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中运动的快慢情况,平均速度描述的是一段时间内或一段位移内的运动的平均快慢,不能精确地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故C错误;D.平均速度是质点在某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率是运动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故D正确.此题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选C.2、A【解析】A. 汽车通过长江大桥全程的速度是指平均速度,选项A正确; B. 雨滴落地时的速度是指瞬时速度,选项B错误;C. 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是指瞬时速度,选项C错误;D. 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的速度是指瞬时速度,选项D错误3、C【解析】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物体A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A、竖直向上的B对A的支持力N1、水平向右的拉力F、因有向右的运动趋势,还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A.如图1;由共点力平衡可知fA=F=1N.把物体AB看做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AB、支持力N2、水平向左的拉力F和水平向右的拉力F.如图2所示.物体AB在这四个共点力作用下合外力为零.所以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0N.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故选C.4、C【解析】根据“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可知,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两个推论(△x=aT2与),进行列式计算.【详解】C、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x=aT2可得(16-12)m=a×22,a=1m/s2,C选项正确;A、第一个2s内的平均速度v1=6m/s,此速度等于该阶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第1s末的速度大小为6m/s,A选项错误;B、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v=v0+at,带入第1s末的速度与加速度,可得第2s末的速度大小为8m/s,B选项错误.D、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知质点在4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2s末的瞬时速度为8m/s;故D错误.故选C.【点睛】解决运动学的问题时,除了要能熟练使用基本的运动学公式外,还要加强对运动学中重要推论的理解和使用.有些运动学问题用推论解决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5、D【解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存在着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只要有力产生必然存在着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甲运动员击空了,但在其击拳过程中,其拳头、胳膊与躯干的相互作用系统内由于相互作用而产生力;故选D.6、AD【解析】A.如果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他们之间的摩擦力就是滑动摩擦力,如物块在静止的桌面上滑动,桌面受到的摩擦力力就是滑动摩擦力,所以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故A正确;B.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两个相互接触的粗糙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时,不一定有滑动摩擦力,要看它们之间是否有弹力产生,故B错误;C.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无关,所以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的正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故C错误;D.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与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当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时,该力为动力,当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时,该力为阻力,故D正确。
故选AD7、AD【解析】若汽车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的时间,所以刹车到停止的位移,汽车离停车线的距离为8m-6.4m=1.6m,故A正确;如果在距停车线6m处开始刹车制动,刹车到停止的位移是6.4m,所以汽车不能在停车线处刹住停车让人.故B错误;刹车的位移是6.4m,所以车匀速运动的位移是1.6m,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故C错误,D正确.8、BD【解析】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时间内图像AC斜率不变,加速度不变;时间内图像BD斜率变化,加速度变化;所以BD正确,AC错误.9、BD【解析】A.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于书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弹力,而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二者不是同一个力,故A错误;B.“书”受到支持力和重力保持静止,二者平衡,故B正确;C.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于书的形变而产生的;故C错;D.压力与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具有同时性.故D对故选BD.10、BD【解析】A.当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时,物体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减小,选项A错误;B.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则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加速度也越大,选项B正确;C.物体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还与时间有关,选项C错误;D.当加速度和速度同向时,物体加速度不断减小,此时速度不断增大,选项D正确。
二、实验题11、 4.0×105 D 【解析】(1)描点作图(2)根据F=k(x-x0)可知,图象的斜率大小等于劲度系数大小,由图象求出劲度系数为k=3.1ⅹ102N/m.橡皮筋的Y值 (3)由于橡皮筋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故可以用形变量等效替代弹力,做平行四边形来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要求得形变量必须测量橡皮筋的长度以及橡皮筋的原长,A、C错误;劲度系数大的橡皮筋施加一定弹力的形变量小,测量误差大,作图时误差也较大,B错误;本实验中采用的是三根橡皮条共点力的平衡验证,即使O点不固定OA弹力与OB、OC合力始终等值反向都可做平行四边形验证,D选项正确.12、0.2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