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现状.pdf

2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75306001
  • 上传时间:2024-08-17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18.33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现状 1 发展历史 我国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 2013 年之前一直处于低迷期, 但是到了 2013 年之后有了飞速的发展2013 年之前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尝试最为家喻户晓的就是以豫剧传承为主线的《梨园春》 而像《华豫之门》 , 《天天向上》这些文化类节目虽然尝试了追根溯源,但是并没有将中国传统文化当做节目的重心来进行展开,因此定位比较模糊而到了 2013 年之后,国家开始大力提倡文化发展,文化创新中央台推出了一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首次定位将学传统文化与现代知识结合起来 使得人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明确的认知 而之后的一些传统文化类节目则更为具体的尝试了不同类型的传统文化, 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收视效果, 同时其文化价值也在逐步的提升 让观众感受到了传统文化是一门细致的,值得研究的,值得传承的精神食粮 从文化继承方面讲已经有了初步的分类: 第一种是传统文学类即传统的诗歌典故,文字,文学作品等代表的经典节目有《中国诗词大会》 , 《成语大会》 ,《经典咏流传》 , 《朗读者》 第二种是文物鉴宝类, 以史为剧, 以器为内容展开例如《天下收藏》 , 《一锤定音》 , 《鉴宝》等。

      还有一种是以文物保护,文化传承为基础的节目: 《国家宝藏》 , 《上新了,故宫》等:第三种则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线的文化传承, 这里面包括接近失传的手艺, 名家戏剧等, 最著名的有 《梨园春》 , 《武林风》 , 《传承者》 , 《非凡匠心》等第四种则是与中国餐桌息息相关的饮食文化传承例如《舌尖上的中国》 , 《一城一味》等 这些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见识到了很多的传统文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遇到, 与我们的生活也密切相关这种“根”的传承让这些综艺节目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4] 2 现状特点 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在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自身固有的特点首先,其具有时空性和参与性的特点其次,传统文化节目的程式化非常固定第三,传统 文化仍然具备综艺类节目的的表演性特点 2.1 仪式感强烈的时空性与参与性 传统的文化活动都是在一定场所进行的, 而参与其中的人也是传播这种文化的媒介 因此现代文化类综艺节目也将这两者进行了完美的结合, 使其在另外一个空间做着同一件事情, 这种对场景的还原, 让我们非常直观的感受到了当时的氛围和仪式感[5]借助于现代化的多媒体,高科技,运用先进的互联网传播手段让传统文化变的极具亲和力,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这种通俗易懂的方式使得观众意识到了传统文化离我们并不那么遥远同时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找到文化归属感,让观众感觉到在 5 千年文明的传承中,我们也是其中的一份子也感觉到了观看文化类综艺节目,继承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也是生活中的仪式感[6] 2.2 节目流程的程式化与重复性 文化类综艺节目相较与其他综艺节目, 模块的设置, 流程的设置都非常的固定就像传统文化的传统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而观众在一次次的固定化模块中,更期待内容的突破, 内容的深厚性 这种固定性和内容的丰富性使得文化类综艺的程式化和重复性不再显得那么无力和无聊 人们对文化类综艺反而会更加的期待,更加认可[7] 2.3 表演性与象征性 传统文化与现代舞台的融合本身就是一个表演的过程 我们将一些有意义的传统文化进行二次加工,在舞台上展示出来,用主持人和嘉宾的表演,对人们的现有知识体系进行塑造或者加深印象 这种对传统文化的象征性演示, 让我们从象征的体系中去挖掘探索自身所需, 寻找心灵归属感和国家认同感 可以说这种文化节目其实就是一个引线,牵引着我们找到属于自身的那份文化归属[8]这种归属感和认同感是作为社会人的受众的一种心灵慰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