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选 诗经 豳风 七月.ppt
20页詩經·豳風·七月,篇旨:《毛傳》小序:“七月,陳王業也周公遭變故,陳后稷先公風化之所由,致王業之艱難也 毛傳:周公遭變故,管蔡流言避居東都孔疏:“作七月詩者,陳先公之風化,是王家之公元業也毛以為周公遭管蔡流言之變,舉兵而東伐的,憂此王業之將壞,故陳後稷及居豳地說公其風化之所由緣,致此王業之艱難之事,先公遭難,乃能勤行風化,已今遭難,亦歌勤修德教,所以陳此先公之事將以比朱熹《詩集傳》,周禮樂鑰章,中春晝擊土鼓吹豳詩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即謂此詩也王氏曰:“仰觀星日霜露之變,俯察昆蟲草木之化,以知天時,以授民事女服事乎內,男服事乎外,上以誠愛下,下以忠利上父父子子,夫夫婦婦養老而慈幼,食力而助弱其祭祀也時,其燕饗也節此七月之義也今義,該詩是敘述農民全年勞動的詩從“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中,可見勞動之不安全從“田畯至喜”,“取彼狐狸,為公子裘”,“言私其豵,獻豣於公”, “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採茶新樗,食我農夫”,“我稼既同,上入執宮功”等記載可見,大部分的勞動是為公家的,小部分為自己,說明周代對農民的剝削程度是很驚人的詞義,1、“七月流火”句:七月,用夏曆授衣”:教材用馬瑞辰、聞一多之說。
郭錫良注:指分發寒衣,因為到了九月蠶績之功已成,天開始冷了 2、“一之日”句:周曆建子,商曆建醜,夏曆建寅故:周曆1月即殷曆12月,即夏曆11月(冬月) “觱發”:“栗烈”,雙聲聯綿詞冬月寒風正緊,臘月天氣極冷3、褐:《說文》:“一曰粗衣即用粗麻編織的襪子亦指獸毛或粗麻編織的衣服卒:《說文》:“隸人給事者衣為卒即隸役穿的有標記的衣服此文指終了猶言“到年終” 4、“三之日”句:于,馬瑞辰說:為教材用此說考《詩經》詞例:當為動詞詞頭,如《君子于役》:“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無衣》:“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自注:“動詞詞頭”本篇下文:“一之曰於貉”,注:動詞詞頭此當與此同准此,則耜是名詞用為動詞修理農具”詞義,1、“七月流火”句:七月,用夏曆授衣”:教材用馬瑞辰、聞一多之說郭錫良注:指分發寒衣,因為到了九月蠶績之功已成,天開始冷了 2、“一之日”句:周曆建子, 商曆建醜,夏曆建寅故:周 曆1月即殷曆12月,即夏曆11 月(冬月) 3、“觱發”:“栗烈”,雙聲聯綿 詞冬月寒風正緊,臘月天氣極 冷4、“饁”,《說文》餉田也即:給耕作者送飯引《詩》正是此句這一句意思是:老人、女人和小孩都到田裏去送飯給中壯年農民吃。
田畯至喜”句:是因為這些監督百姓耕作的農官見大家都在勞動,當然很高興在古代,田、畋同源且同用“田”字如《易·師卦》:“田有禽”,虞注:“田,獵也《詩·鄭風·大叔于田”傳:“田,取禽也《說文》:“田,陳也樹谷于田,平田也5、“春日”句:北大:夏曆二月按下文“春日遲遲”當為三月載”與“載歌載舞”同屬動詞詞頭《爾雅》:“載,始也”載與哉通 《詩集傳》:“治蠶之女感時而傷悲蓋是時公子猶娶于國中,而貴家大族連姻公室者,亦無不力於蠶桑之務故其許嫁之女,預以將及公子同歸而遠其父母為悲也其風俗之厚,而上下之情,交相忠爰如此此皆曲為之說6、萑葦、條、皆用為動詞毛傳:“預蓄萑葦,可以為曲也曲即蠶箔)又:“ 斨,方銎也遠,枝遠也揚,條揚也角而束之曰猗女柔,荑桑也朱熹雲:小桑也(即柔桑) 7、“七月”句:鳴貝鳥,即伯勞鳴叫(主謂倒置)載績:毛傳:絲事畢而麻事起矣按此“載”與下文均為動詞詞頭孔,副詞,極其,甚陽,本義日光也引申為鮮明、明亮8、秀:《說文》:“上諱”光武帝之名諱徐鍇曰:“禾實也有實之象,下垂也實則花而不實為秀,亦即“禿” 9、“一之日”:即夏曆十一月,本詩用到了“一、二、三、四之日”又用到了“四、五、六、七、八、九、十月”。
是夏曆與周曆並用不用“十一月、十二月”10、於貉:於,動詞詞頭貉,作動詞言,動詞詞頭 《詩經》中此類用例甚多如:“於”字:“之子於歸,宜其室家”于以采蘩,于沼於沚”于以求之,于林之下雄雉於飛” “君子于役” “叔于田”、 “晝爾于茅” “倉庚於飛” “王於出征” “鴻雁於飛”11、“言”字:“言告師氏,言告言歸薄言采之薄言有之”薄言掇之”言刈其楚”言采其艸微”駕言出遊” 願言思子”言至於漕”言笑晏晏”言就爾居”酌言獻之”…… 12、“言私”句:毛傳:豕一歲曰豵,三歲曰豜大獸公之,小獸私之13、“七月”句:鄭箋:自七月在野至十月入我床下,皆謂蟋蟀也明省略)言此三物之如此,著將寒有漸,非卒來也宇:《說文》屋簷也《屍子》:“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來曰宙”皆以人之所居推衍而得 14、“穹窒”句:毛傳:穹,窮窒,塞也向,北出牗也《說文》解釋同正引此詩從宀,從口甲骨文乃山牆朝北的窗戶,象形墐,塗也庶人篳戶15、“曰為”句:曰:一作“ 聿”,《爾雅》粵,於,爰,曰也皆語氣詞 《詩》中此類甚多如:“我送舅氏,曰至渭陽” “曰殺羔羊” “我東曰歸” “君曰蔔爾” “曰歸曰歸” “豈曰不極” “曰求厥章” ……,16、亨:王力注:後來寫作“烹”。
為古今字郭錫良注:通“烹”、煮王力注確剝:郭注通“攴”王安石《詩本義》以為:“剝棗皮所以敬老人後來實地考察,方知自己誤解毛傳亦雲:“剝,擊也” 17、介:王力注“求”,鄭玄箋:介,助也林義光解詩為通“丐”,祈求義眉壽:毛傳:豪眉也 18、壺:毛傳:瓠也(古通用)用本義)食:使動用法從上下文可見:鬰、薁、葵、菽以及用棗和稻釀的酒皆為貴族之用而農人則“採茶、薪樗,”還有“苴”,都是不好吃的東西19、場、圃:古代一地二用毛傳:春夏為圃,秋冬為場鄭箋:場圃同地自物生之時耕治之以種菜茹,自物盡成熟,築堅以為地 重穋:毛傳:後熟曰重,先熟曰穋考《說文》:“重,厚也從壬,東聲而“種,先種後熟也”,“稑,疾熟也詩曰:黍稷種稑種,藝也”,是今簡化之“種”,古作“種”重,今字作“種”(亦可視為通假字)稑、穋,異體字(王力注“通”,不妥)20、“上入”句:毛傳:入為上,出為下《說文》:宮,室也古今異義爾:郭錫良教材注,語氣詞鄭箋:“爾,女也女當晝日往取茅歸,夜作絞索以待時用王力注准此據上下文義,郭注正確索:王引之說:即“搓” 21、毛傳:乘,升也鄭箋:乘,治也十月定星將中,急當治野廬之屋(即百姓自己的房屋)。
此三句意為:我們趕快修理自己的住屋,否則,一到春初,又要下田播種穀物了22、沖:《說文》:“湧搖也即水動搖的樣子沖:通道也今簡化字同音省並為一文中用為鑿冰之聲按:古代冬藏冰之用,主要用於夏天喪祭之用古人下葬要選好日子,停屍時間長,夏天易腐爛,置冰則可久放若今之冰櫃功能也 23、蚤:陸德明《釋文》:“音早《說文》:“叉蟲蟲 , 蚤,齧人跳蟲從蟲蟲,叉聲蚤或從蟲,是異體字,早,蚤字古通用韭,《說文》:一種而文生今字作韮24、肅霜:毛傳:肅,縮也霜降而收縮萬物分而釋之,當依王國維之說為聯綿詞朋:毛傳:兩樽曰朋《易·兌》:“君子以朋友講習孔疏,“同門曰朋,同志曰友《詩》用本義《易》用引申義 25、公堂:本指統治者的朝堂,此可能指公告場所古代有鄉人之禮到冬季,集全體鄉人聚餐《左傳》有子產不毀鄉校鄉校即此類兕觥:用兕角做的飲酒器,亦稱兕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