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农村社会学(一).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ths****59
  • 文档编号:44456480
  • 上传时间:2018-06-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7.89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农村社会学》授课计划 第一讲 农村社会学概论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绪论;第十二章 农村社会调查方法 第二讲 农村社会的静态结构: 第二章 农村人口;第三章 农村社会群体;第四章 农村社会组织(第一节 社会组织、第 二节 农村社会组织) ;第五章 农村社区与农村城镇化(第一节 农村社区的含义及主要特 征) ;第六章 农村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第一节 农村社会分层) 第三讲 农村社会的动态运行: 第七章 农村社会生活方式和农村文化;第四章 农村社会组织的(第三节 中国农村社会组 织的现代化) ;第五章 农村社区与农村城镇化(第二节 农村城镇化) ;第六章 农村社会分 层与社会流动(第二节 农村社会流动) ;第十一章 农村社会变迁与现代化 第四讲 农村社会调适: 第八章 农村社会问题;第九章 农村社会控制;第十章 农村社会保障 考核方式: 一、形成性考核(30%) 1.两次书面作业(40%) 2.面授表现、出勤率(30%) 3.期中考试(30%) 二、期末考试(70%)笔试、半开卷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农村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社会学简介 社会学的创始人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他在 1838 年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一书 中第一次使用了“社会学”一词,意思是“关于社会的学问” 。

      (一)社会学产生背景(4) 1.当时社会的需要19 世纪 30-40 年代是资本主义大发展时期,资产阶级使当时欧洲的经 济、政治、思想文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同时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比如农民、 手工业者破产;雇佣工人极端困苦而资产阶级的财富却大量积累,等等这些社会问题让 当时的思想家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重新的认识,提出了一种能够维护当时社会“秩序” 的学说,也就是社会学 2.自然科学的发展社会学的产生除了与当时的社会需要有关,还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关 19 世纪,自然科学取得了三大重要成果,分别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 发展、生物进化论的提出,这为社会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孔德创立社会学的初期,就 采取过“社会物理学”这一名字,来表示社会学与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的密切关系 3.社会调查的兴起社会学产生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社会调查的兴起和统计科学的发展 社会学要研究具体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就必须进行实地的社会调查社会学进行的实 地调查是用数学的方法收集、整理资料的,这样才能提供可靠地统计事实比利时的社会 学家凯特来,就曾经使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社会现象,并在这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4.思想渊源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的学生圣西门曾经尖锐地揭 露了资本主义的种种社会问题,制定了社会改革的计划,设计了理想社会的模式孔德因 为有良好的数学修养和思维方式,被圣西门赏识,成为了圣西门的学生,二人合作进行了 6 年的共同研究,孔德继承了圣西门的很多思想,这些思想成为了孔德创立社会学的思想 理论基础 (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关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 2 种观点: 1.一种观点认为,以“社会整体”为研究对象,这是社会学历史上的一大传统,社会学的 创始人孔德就是这个观点 2.另一种观点认为,以“社会的某一方面”或“社会的某一基本单位”为研究对象,比如 中国人民大学的著名教授郑杭生先生就把“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看作 社会学的一个研究对象 综合以上两种观点我们把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概括为:现实的、具体的社会整体;由社会行 为和社会关系构成的社会整体;由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构成的社会整体 (考判断,P5 倒数第 6 行) 同时,我们可以给社会学下这样的定义: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 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变迁的社会科学 也就是说社会学主要研究的是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

      最近的一次培训上有一位老师讲了个 观点,说人的行为是基于人的关系的,比如学生会因为喜欢某一个老师,而学好这个老师 教的那门课程三)西方社会学的创立、形成和发展 主要有两个时期 1.西方社会学的初创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是孔德和斯宾塞 孔德首次使用“社会学”这个名称,他的主要贡献是积极主张和要求成立社会学这门学科 他建议把社会学分成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2 个部分社会静力学研究社会组织和秩序, 社会动力学研究整个社会随着时间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斯宾塞是英国社会学的奠基人,他的社会学理论有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论 2.西方社会学的形成时期主要代表人物是迪尔凯姆和韦伯 迪尔凯姆是法国社会学家,他主张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和研究社会现象,第一次确定了社 会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是使在社会科学中获得了独立的地位 韦伯是德国的社会学家,他的社会学理论主要有 3 个方面,分别是理解社会学、宗教社会 学、科层制理论其中科层制是现代社会管理的基本体制,也是现代组织社会学研究的重 要课题 二、农村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农村社会学的产生背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产生于美国19 世纪末,美国经济高速发展,出现了巨大的垄断组 织,大量的财富集中在少数垄断资本家手中。

      这一时期,美国农产品长期过剩、价格急剧 下降,农民不仅为此蒙受损失,而且在运销农产品时还要受到垄断性的铁路公司和经营性 的中间商的盘剥,加剧了农民的破产和贫困美国出现了城市繁荣富裕、农村贫困凋敝的 极不协调的景象美国农村产生的严重社会问题和社会的急剧变化引起了当时社会各界的 重视美国农村社会问题的加剧促使美国的社会学学者们开始结合美国的实际,在大学、 学院开设农村社会学课程、开展农村社会学研究 (二)美国农村社会学的发展 美国农村社会学的发展经历了 2 种不同的发展途径:一种发展途径是以理论研究为主,代 表人物是亨德森和斯莫尔,亨德森开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农村社会学课程,课程名叫“美国 乡村的社会环境” ;另一种发展途径是以实践研究为主,代表人物有贝利、巴特菲尔德、高尔宾等,高尔宾 1915 年发表了《一个农业社区的社会解剖》 ,标志着农村社会学在美国成 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三)西欧各国及其他国家农村社会学的发展 20 世纪 50、60 年代,法国社会学界开始探讨法国农村的历史特点和法国农村城市化的问 题 20 世纪 20 年代,前苏联成立了农村经济和社会问题调查委员会,进行农村社会学的研究。

      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的农村社会学传入日本,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日本社会学学者从 事最多的研究领域就是农村社会学的研究 第二节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一、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霍桑:美国认为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农村成员社会化的问题,也就是研究如何使农 民抛弃旧的思想意识,增进农民之间的团结,加强城市与农村的联系 桑德森:美国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农村的各种社会组织,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宗旨就 是如何增进农村社会组织的福利和进步 索罗金:美籍俄裔认为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关系,包括农村社会各部分之间的 关系、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关系、农村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我国建国前的杨开道先生以及建国后的杨懋(mao)春先生都对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进 行了划分,为我们确定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提供了重要依据 总结国内外的研究,我们把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农村社会整体及其各要素之间 的关系农村社会学通过对农村整个社会几个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揭示农村社会的 本质及变迁规律,促进农村社会系统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二、农村社会学的知识体系 农村社会学的体系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就是我授课计划的四个部分,分别是绪论、农村社 会结构、农村社会运行、农村社会调适。

      绪论,主要介绍农村社会学的一些基本问题 农村社会结构,主要从静态的角度研究农村社会整体以及社会各要素 农村社会运行,是从动态的角度研究农村社会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农村社会调适,主要分析农村社会的弊病和运行障碍,探讨农村社会良性运行的条件和机 制 三、我国开展农村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一)首先,来看一下我国的“三农问题” 农村,是我国社会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农民,占我国人口的 60%以上;农业,是我国唯一 生产粮食的部门没有钢铁或石油,人类仍能生存,但人类不能没有粮食所以,全部农 村社会问题可以概括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的问题 (二)我国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意义(有三方面的研究意义) 1.开展农村社会学研究,把握农村社会发展的脉络,可以为我国农村现代化事业提供理论 咨询服务 2.开展农村社会学研究,可以为我国的农村社会问题,探求适宜的解决途径 3.开展农村社会学研究,可以为中国社会学的发展添砖加瓦中国社会学走过了近百年历 程,1952 年因文化大革命进行高校院系调整,被迫撤出高校课程;1979 年又因改革开放, 让社会学重新回归高校在社会学重新恢复的 20 年中,农村社会学对我国社会学的恢复和 重建起到了促进作用,农村社会学成为了中国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第三节 中国农村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一、梁漱溟的儒学复兴理论与乡村建设实践 1931 年 6 月,梁漱溟在山东邹县创办了乡村建设研究院,主编《村志月刊》 ,主张以“乡 村建设”取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 (一)文化方面,梁漱溟先生主张复兴儒家精神他认为中国近代以来所产生的社会问题, 从根本上看,是西方文化的入侵,导致中国文化结构性失调所产生的危机 (二)社会建设方面,梁漱溟先生主张以乡村建设来复兴民族 他从 4 个不同的层次认识乡村建设运动: 1.较浅一层,乡村建设运动是对乡村的一种救济运动当时,西方化并没有使中国走上都 市化现代化的道路,反而毁了中国的农业和农村,这个问题引起了社会各方面人士的关注, 导致了乡村建设运动的兴起 2.第二层,乡村建设同时也是乡村自救运动当时的中国社会内战不断,政府没有办法救 济乡村,乡村只能靠自救 3.第三层,乡村建设运动是社会建设的要求梁漱溟先生认为,当时的中国应该从振兴农 业入手,引发工业的发展与振兴;从复兴农村入手,来建设新社会 4.第四层,乡村建设运动要“重建新的组织构造” 当时中国的传统社会组织已经崩溃,而 新的体制又没有建立起来,乡村建设运动就是要在这个背景下,重新建设一个新的组织构 造,梁漱溟先生认为这是乡村建设运动的根本。

      这就是梁漱溟先生的乡村建设理论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 二、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和农民关系的探讨 (一)与乡村建设派同时存在并对立的意识形态是毛泽东的农村社会学派社会调查是毛 泽东最为擅长的工作,他的一系列调查报告有《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寻邬调查》 、 《兴国调查》等 (二)毛泽东的乡村理论和实践有 3 个主要特点: 1.实践性毛泽东从事农村社会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指导自己的革命实践,比如他在 30 年代 做的调查都是关于农村阶级状况和阶级关系的,因为当时的他需要一种理论来指导当时的 革命斗争 2.抓住时代重大而关键性问题比如民主革命时期,就集中力量搞武装斗争,推翻帝国主 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3.正确处理假设和方法的关系毛泽东的每次调查都是带着假设性的问题进行的,有些时 候可能调查还没结束,他已经形成了对这个假设性问题的基本看法,调查只不过是作进一 步的论证和检验 三、晏阳初平民教育理论与实践(考论述,P28 第 7 行开始) 1929-1937 年,晏阳初在河北定县从事平民教育实验,形成了一整套适用于当时中国落后 农村的平民教育及社会改造的理论与方法,被称为“定县主义” 。

      (一)文化方面,晏阳初先生认为只有耶稣基督才能拯救当时中国人“贫、弱、愚、私” 的心灵所以他倡导的平民教育运动是用西方文明中的基督教思想来改造中国人心灵的运 动 (二)社会实践方面,晏阳初先生得出了平民教育的 5 点原则性结论: 1.平民教育必须适合农民的生活和需要; 2.中国农村问题是一个整体,必须系统性地解决; 3.平民教育要与农村改革相结合; 4.启发农民的自觉性、积极性十分重要; 5.为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