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5课 梅岭三章 练习题(含答案).docx
10页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5课 梅岭三章 练习题(含答案)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5课梅 岭 三 章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丛莽(mǎng) 旌旗(jīng) B.阎罗(yán) 国门悬(xuán) C.有涯(yá) 当纸钱(dāng) D.遍种(zhòng) 血雨腥风(xīng) 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投身革命/即为家 B.血雨腥风/应有涯 C.取义/成仁/今日事 D.人间遍种/自由/花 3、下面这段话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互联网时代,“快餐"式阅读成为了很多人喜欢的阅读方式这种阅读方式貌似快速收集了络绎不绝的资讯,其实是囫囵吞枣,而静下心来的慢阅读反而变得百闻不如一见因此,我们应该破除这种叹为观止的阅读方式 A.络绎不绝 B.囫囵吞枣 C.百闻不如一见 D.叹为观止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是培养青年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
B.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激发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 C.“一带一路"将在非洲这片充满潜力的土地上,结出更多丰硕的果实 D.许多内地教师心怀理想,奔赴新疆,开创新时代教育援疆的壮丽画卷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 ) A.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技的发展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B.推开窗户一看,呀,流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地动着 C.这次云南丽江地震的捐款,据不完全统计:高三年级捐了862元,高二年级捐了754元,而高一年级则多达1584元,同学们十分踊跃 D.电视以自己强大的冲击力,推出了众多的引人注目的明星——歌星、舞星、体坛健将、商界名人等等 6.下列各项中,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无比优越的 ②有人说,人生充满了沉重与乏味,即使偶有轻松也是稍纵即逝 ③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④我却认为生命不是这样的,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有情趣,即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
A.③②④① B.②④①③ C.①③②④ D.④①③② 7.诗句“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与下列诗句意境相同的一项是( ) A.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C.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 D.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陆游) 8.对下列诗句中的词语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旌旗十万斩阎罗"中的“斩”字寓指力度强,速度快,果断干脆,有居高临下的气势,强烈抒发了作者誓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决心 B.“此头须向国门悬"中的“须”是“必须"的意思,写出了作者的无奈、伤悲之情 C.“捷报飞来当纸钱”中的“飞"字暗含轻快、欢欣、联翩而至之意,富有生命力和感彩,抒发了作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D.“取义成仁今日事”中的“取义成仁"可理解为“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表现了作者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 9、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诗前小序说明作者在身临绝境时用诗的形式留下了自己的遗言。
B、小序和三首诗是作者在“虑不得脱”的艰难环境中一气写成的 C、三首诗可看成一个整体,又各表达不同的意思 D、“血雨腥风应有涯"、“人间遍种自由花”、“取义成仁今日事"这三句分别运用了借喻、借代、引用的修辞手法 默写填空 (1)、诗中运用借喻手法来表现共产主义理想得以实现的诗句是___ ___ (2)、诗中表现诗人至死不渝,誓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两句诗是 ____ __ 11.综合性学习 班级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一人爱国力量小,动员大家爱国才力量大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宣传员,你会引用哪些爱国名言来动员大家爱国 请写出两句并注明作者 (2)古往今来,很多仁人志士为捍卫祖国的尊严、祖国的繁荣昌盛而鞠躬尽瘁,舍生忘死爱国志士永垂青史,受人景仰请你从下列爱国人物中选择一个,概述其爱国事迹,并用一句话说说你从事迹中得到的感悟不超过150字 爱国人物:屈原 文天祥 杨靖宇 周恩来 阅读理解 (一)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
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12.小序中加粗的两个“得"字意思不同:第一个“得”意思是________,第二个“得"的意思是________ 13.诗中划横线的词语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旌旗: 阎罗: 自由花: 14.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捷报飞来当纸钱 ②血雨腥风应有涯 (二)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岳麓山顶眺望(陈毅) 岳麓山头任我行,三湘眼底绝风神 __ , _ __ , _ 终到山河澄清日,主持华夏是人民 15、横线处缺四句诗,它们排列的正确顺序是_____ A、建设峥嵘定太平 B、西南云气来衡岳 C、日夜江声下洞庭 D、战争破坏归陈迹 16、把《梅岭三章》和本诗作些比较: 体裁: 时代: 17、简要说说该诗三、四句和五、六句各写了什么内容。
三、四句: 五、六句: 18、本诗与《梅岭三章》都有一句表达了作者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分别把它们摘录出来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过雪山草地 肖 华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19.诗中表现红军过雪山草地的艰苦生活的句子有哪些?这些句子主要从哪些方面写的?试加以概括 20.认真研读全诗,说说红军为什么“都是钢铁汉”,不怕艰苦,进行长征试从诗中找出相关语句回答 21.过雪山草地是艰难的,但诗歌中说“雪山低头迎远客”,你是怎么理解的? 22.如果需要建一座红军过雪山草地的纪念碑,请你在纪念碑上写一段话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给我一枝枪 茹志鹃 记得我第二次向营长要求一枝枪,是在那年的秋末冬初我们部队过沂水,进入了鲁西南,那是一片遭受敌人严重践踏的地方谁见过死去的村庄么?四处没有庄稼,村里没有树,听不见狗叫,更没有鸡啼,屋上不冒烟,路上不见人。
一进去,人会浑身起一层鸡皮疙瘩那个时候,那个地区,就尽是这样的“村庄”部队在这样的地区作战,是相当艰苦的,要打仗,要行军,要挨饿那一天,天还没透亮,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村庄宿营营部住在一个从前我们的村干部家里这一家好像没有男丁,房里炕上,只有一个两岁光景的孩子房东是个大嫂,呆板着脸,给我们开门、腾地方,是欢迎我们的,可是总不开口,似乎没有其他地区的老乡那样亲热弄好了铺,我便和通信员商量:我们放倒头睡了,不吃东西不要紧;但是营长,他还要工作呢!无论如何,得设法给他弄点吃的来我们两个人商量来,商量去,除了找群众想办法外,没有第二个办法可想于是就决定去找那位不露笑脸的房东大嫂不用说,这任务当然是我的但是我找不到她,房里房外,屋前屋后,都没有她的影子,炕上那个孩子倒醒了,有气无力地哭着要娘,不用说,这又是我的任务了!于是我过去抱着她,哄着她,不到一盏茶的工夫,大嫂来了她见我在哄孩子,好像有点高兴,但不等我开口提出吃食的事,她先向我借个手电筒我把电筒交给她,同时迅速地提出了问题她听了,脸上什么表情也没有,不表示有,也不表示没有,只招手要我跟她走 “大嫂,咱们上哪里?"我看她领我走出了大门她也不回答,用嘴向村外呶了呶。
反正这一带都是我们的部队,我放放心心地跟她走 “大嫂,你家大哥呢!”山东人一般称女人的丈夫叫大爷、大哥,我想和她攀谈攀谈 她没有回答,还是用嘴向村外呶了呶这时,东方已经露白,可望见村外是光秃秃的一片,什么人也没有,只有村边边上,拱起几堆新土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问道:“他?……" “牺牲了大嫂撮起三个指头,在我面前摇了摇说:“一起七个" “什么时候?”我这时才看见她腰上束了一条麻绳她没有回答,只是走,走过一盘石碾旁边的时候,她停下了,轻轻地用脚点了点碾旁的土地说:“在这里,上铡刀铡的" 我看见,这块土地的颜色是黑褐色的,那是血血,唯有血才能偿还营长同志,你给我一枝枪吧! “没有枪!”大嫂的脸仍是呆板的,好像总结似的说了一句,接着又喃喃地说:“咱们没有枪!没有,手榴弹也没有……" 她带我到一片被抢过、被践踏过的黄豆地里,我们打着手电筒,寻拣着掉落在地上的黄豆拾了有两大把,捧回家,放在锅里炒,大嫂一边炒,一边呆呆地睨着自己的孩子豆炒好了,喷香,大嫂把它盛进我们的茶缸,孩子微微张着嘴,满怀希望地看着娘,大嫂顿了顿,就用两个手指取出两颗豆子,放在孩子手里,然后拿到堂屋里,放在营长面前。
营长大概也知道这家房东的事,他望着茶缸,久久地沉默着,最后,他把那孩子抱过来,放在自己腿上,然后把黄豆一颗一颗地排在桌上,摆成了二列横队他和孩子说着笑着,把豆子当作敌人,他喊着口令:“出列!”“齐步走!"于是“一二一,一二一”黄豆便一颗颗地走进了孩子的小嘴孩子的嘴跟不上了,她的牙还不能同时咬两颗豆子呢!她吐出一颗带着口水的“敌人"捏在手里,然后集中力量对付嘴里那一颗 我从来也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小嘴,竟是这样的柔嫩,小红唇里面的一切都是粉色的,软软的,就连那几颗小小的乳牙,也是那样细软无力咬一颗豆,都需要她全神贯注,用出了吃奶的力气营长拿起“横队”前面的一颗大黄豆,还没塞进孩子的嘴,突然,响起了空袭警报的号声天拂晓了,敌人的轰炸机嗡嗡地又出动了村里的部队迅速地作了防空准备,能进屋的都进屋,不能进屋的马匹、物资,全部密密的插上树枝 黄豆是黄豆,不是敌人敌人,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就在前面,离我们只有三十里路,不!就在我们头顶上,他们有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