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汇编精美排版.doc
93页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l 1《山中访友》教学设计l 2《山雨》教学设计l 3《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l 4《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l 5《詹天佑》教学设计l 6《怀念母亲》教学设计l 7《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l 9《穷人》教学设计l 10《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l 11《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l 12《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l 1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l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l 16《青山不老》教学设计l 17《少年闰土》教学设计l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l 19《一面》教学设计l 20《有的人》教学设计l 21《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l 22《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l 23《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l 24《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l 25《伯牙绝弦》教学设计l 26《月光曲》教学设计l 27《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l 28《我的舞台》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山中访友【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3、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4、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导语: 同学们,春风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2、揭题: 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3、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 2、读后交流,了解大意三、读通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读,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2、谁能把自己读得最流畅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师随机纠正,重点点拨四、拜访古桥,朗读体验 1、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文第3自然段 2、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在书上画出有关句子 3、再读读画线的话,体会体会,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对古桥诉说的?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4、交流感受: 结合理解“德高望重”,体会老桥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为大家服务的品质。
5、体会写法: 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读者五、抄写生字词语第二课时一、听写词语,复习引入 1、听写词语: 清爽、德高望重、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津津乐道、精致、蕴含、奥秘、别有深意、侠客 2、引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山林去访友二、读文感悟,体验情感 1、默读课文第4~7自然段,用横线划出,访问了哪些朋友? 2、再读课文,找一找,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 3、交流感受,随机教学: ⑴ 第4自然段:重点点拨对树的有关句子的体验: 读一读,体会作者当时人树相融的感受 感受幻境,体会写法 ⑵ 第5自然段:通过朗读,感受与山中朋友的亲热: 朗读,读得亲切、热情,像是在对老朋友打招呼 体会写法:排比的句式、拟人的手法 ⑶ 第6自然段:难点是体验作者是在用心地感受 从“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中,让我们感觉到生命的轮回、世事的变迁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只有像作者那样用心地去感受,才能感受得到 ⑷ 第7自然段:一场突如其来的雨,给作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也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真是变幻莫测,令人陶醉。
三、学习首尾,体会写法 1、再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清晨进山,到“带回一路月色”,从这儿看出他在山中整整一天,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那份亲密无间 2、体会写法: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前后两次写到“满怀的好心情”,突出“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 四、课外延伸,强化体验 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她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她们成了我们的朋友,难怪作者进山看景,变成了“山中访友” 这种类体验,你们也有过吗?和同学交流交流五、背诵积累,提升感悟 选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背下来山雨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方向 ①认识本课2个生字 ②有感情朗读课文,在读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景色,在读中体会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的情感 (2)能力方面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初步的鉴赏能力 (3)思想品德方面 从阅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大自然的秀美,陶冶学生的性情 教学重难点 (l)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 (2)从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秀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那份情感。
一、大家看看窗外,地上湿漉漉的,昨晚一定是——生接 那你们喜欢下雨吗?(多个学生说) 看来大家对雨有着不同的看法,今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场奇妙的雨——山雨(板书) 学生写课题把自己写的课题读一读欣赏了这场雨,也许你对雨会多一份新的感受 二、打开书,自己读读阅读提示,(点课件)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三、初读感知 我们跟着作者一起走进这场山雨,用你喜欢的阅读方式,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把这场山雨介绍给我们的,主要介绍了山雨的哪两个方面? 四、自主学习 1、(课件出示雨前景象)请看!你能用文中的语句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景象吗?学生朗读一段 听了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抓住词、读体会)让我们一起用读书声请出山雨,让他悄然无声地来到、让大家都无法发觉学生读) 2、(自学雨中) 听了你们的朗读,我已经感受到了山雨飘然而至,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走进雨中,你可以去听听山雨的声音,也可以去欣赏雨中的颜色,通过朗读把你听到的声音或者欣赏到的颜色美美地展现出来 3、小组交流把你听到的山雨的声音或欣赏到的颜色在小组里读一读,再说说你的感受。
4、集体汇报说到哪句点哪句 (1)沙啦啦,沙啦啦…… 1)(谈感受)当你听到山雨的声音,心情怎样? 2)这么动听的雨声我们一起去听听吧!(点课件) 3)和着山雨的声音,我们一个大组,一个大组接力读读吧!(在雨声中再读一读) (2)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1)(几个学生谈感受), 2)听,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点课件)我能感受到这山雨是无字的歌谣,那样动听,你能感受到那是怎样的歌谣?(学生说)说到神奇,问,他会是怎样神奇呢? 3)是的,的确是——的歌谣把你们感受到的歌谣读给同桌听听吧!谁来试着读读?(可以请同学老师一起读)听了他的朗读,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好再请,不好,示范读) 4)喜欢这无字歌谣的孩子一起来读一读 (3)雨声里,山中的没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有幻想的色彩 1)(学生谈感受) 2)真是动人的乐曲,(点课件)我也想和你们一起弹奏这首小曲,你们是琴键,我就是轻捷柔软的手指。
第一个逗号一组读,第一个顿号二组加进来,第二个顿号三组加进来,后面的四组加进来一起读你觉得咱们一起演奏的曲子怎么样?(学生说) 3)相信你们还能弹奏出更美的旋律赶快和同桌一起演奏演奏,然后互相说说你又想到了什么?(你会幻想些什么?) (4)、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谈感受) 1)(点课件)正像你们说的一样,阳光下的山林色彩斑斓,雨中的山林一片嫩绿引读)瞧,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有——有——也有——,然而雨中的山林,所有的色彩都——绿得——,这清新的绿仿佛在——流进——流进—— 2)听出来了这清新的绿色已经流进了你们的眼里、流进了你们的心里,我多么希望你们用优美的朗读声让绿色也流进我的眼里,流进我的心里,可以吗!学生再读 3)此时,我和作者的感受一样,(点课件)我们的记忆——宛若一张干燥的宣纸,这绿色随着丝丝屡屡的微雨悄然在纸上化开,化开……你们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同桌互相说。
请学生说 4)我建议我们一起再读读吧,让我们此时的记忆在脑子里化开,化开……(一起读) 5、雨后 不知什么时候,雨悄悄地停了,山雨过后,又会是怎样的画面呢?赶快去读读吧!汇报)雨后是怎样的画面? 1)、鸟歌声为什么那么动听?它会唱些什么呢?谁能用轻松愉快的朗读把小鸟的歌声引出来?(读后点课件)雨后的景色多美啊,喜欢的孩子,一起读一读吧! 2)、雨滴点课件,一起来演奏 五、拓展 孩子们,如果你们能热爱身边的大自然,用心去看每一处景物都会似人间仙境用心去聆听每一个声音都会是优雅的乐曲作者赵丽宏把雨声比作音乐,散文家朱自清眼里的雨又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看点击课件 这是老师眼里的雨,(师读)那么你眼中的雨又是怎样的呢?用几句话写下来吧!可以用自己的话写,也可以摘抄课文中和课外你收集的语句 (资料) 雨下个不停,紧张而又舒缓…….我们在雨水的弹奏中攀缘于茫茫山谷,感觉着上天赐予的无边旋律,它一会儿如小提琴空旷轻灵,一会儿铁骑突出,一会儿春江花月,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雨滴,在伞上清晰地弹奏着,又顺着伞缘滴入泥中,有着鸣筝般的乐声,仔细听去,耳中似乎并没有声音,再听,又分明翁翁地,遥远而飘忽,如身边的雾……草虫的村落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左冲右撞、庞然大物、行色匆匆”等词语。
2.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感受,进而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教学辅助: 自制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台湾作家郭枫的文章《草虫的村落》 二、出示新词,指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