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姓诫言和族规.doc
3页张姓诫言和族规诫 言一、谱不可无 家谱犹国之史也 司马氏立本纪世家表书 传五体为史家 所宗家谱之学 既失其宗 而图书之古已不可仿 窃惟史于国事 无所不备家若无谱 则前无以考本始 后无以示方来 谱犹史也 不可无也 抑家有谱犹郡有讠志 朝廷以是定流品 士夫以是通婚姻 昔晋唐最重谱 始知先烈之所 贻留而思保其宗枝 方兴示艾必读书者 可以知将相之无种 上以彰国朝人物之盛下 以为子孙昭穆之序噫 谱之所当 备者不在兹乎二、谱不可遗 晋陶渊明赠长沙族祖云 同源分派人易世疏 忾然寤叹念兹厥初是 故族谱念厥初之一人也 族大人繁类非一二 不收则遗匕之 非所以语合也 苏老泉引云服始于衰 而至于缌于无服则亲尽 亲尽则喜不庆忧不吊是涂人矣 吾所以视如涂人者 其初一人之身也 谱之所由作也 故亲疏以代著 因代以分系 系分而理则续 续而弗 绝充匕绳 绳各有条贯 因条贯以究其亲疏 本末既明 且贯渗漏全无斯为善耳三、谱不可忽 家谱之作正所以敦族谊倡风教 将使愚不肖者日渐月染 以变化其气质 不可私藏于己而束之高阁 当于春秋祭扫时 族之贤否皆当聚观讲读 以别亲疏 以兴揖让 以明训诫 长幼听令 人人通晓 使知有规可循 有矩可蹈 各安职分 无所逾越 无相欺凌 无事争兢 相率游于仁义 礼让之场 家即寒微 必有亢宗拔族之子挺生间出 以光大其门闾也 苟不以晓谕传布 不惟后人昧匕 不知先之所从来 而祖宗仁让之风 亦复渺然矣 负身世之累 贻门弟之羞 莫比为甚噫 时变靡常水火莫测 务在留心收藏之 为紧要切不可忽略焉族 规正家之道,规训为先,祖宗早有教诲。
现据祖谱规条和族规,结合现实,爰定规则十八,载录于后凡我张氏子孙,当推广而力行,庶不失先儒秉礼守义之意云1.兴农桑 男耕女织,丰衣足食古时,有的天子都要亲自耕田种地,皇后也要亲自采桑养蚕我族人大多务农,重视农业,科技兴农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故不能轻视和怠慢2.高品行 子孙智愚不一,但无论务农、经商,还是教书、从政,都必须学习和继承祖先的高尚品德和行为规范注重自身的修养,讲究精神文明,兢兢业业搞好本职工作切不可胡作非为,败坏张家的门风,有辱祖宗而成为不孝之子孙3.崇教育 对子孙千万不能娇生惯养,纵其所欲爱护孩子的最好办法是加强教育:一方面要克服种种困难,竭尽全力让孩子上学读书,报考各级各类学校,学习各种科技知识;另一方面要用古今圣贤的事迹教育后代,让他们从小都要懂得“孝、悌、忠、信”和“礼、义、廉、耻”,而这些道理又大多从读书中得到,所以应该特别重视隆师重教,增长他们的学问,提高他们的素质,开发他们的志气,只有这样,长大之后才能为百姓做好事,光宗耀祖,为国争光4.尚节俭 食一粒须念农夫之苦,服一缕当思织女之勤我族人应该勤俭持家,花钱不能超过自家的经济能力先哲曾说,有客人来要热情招待饭食,但应俭约适情,不宜奢侈浪费。
应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勤劳致富5.谨祭祖 祖宗去世虽远,但其身出自本源,凡遇春秋二祭之时,须通族前往墓地祭祀,祭祀以致敬为本,故衣冠要整洁,态度要肃敬,恭城谒拜,方可与神明感通,否则就是对祖宗的非礼,全无一点孝敬的样子,这是万万不可的6.建宗祠 宗祠乃祖宗神灵所栖之堂列祖列宗的神魂同主于祠,就好象子孙们聚族而居一样凡巨族名氏都建有宗祠,以供祖宗而为祭享之地,有的称为家庙或祠堂每年春、秋祭祀,子孙们都应该自觉前往宗祠祭拜祖宗,以展孝思张氏宗祠”(张家祠堂)被毁多年,我族人应念念不忘,全力以赴,不论贫富,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想尽一切办法,定要尽快把“张氏宗词”重建起来,让我们祖宗的神灵早日有一安栖之所,这才是大达识、大义举、大孝敬,这才是全族最紧要的一件大事!7.重坟地 还遇祭日,以早为贵,齐集上坟祭毕,待到烛尽灰冷,必须查看坟墓有无损坏,该修复、加固、培土的,一定做周全祖宗的坟有损有失的,或不修谱系,不知自家支分派系的,或不知祖妣葬在何处的,甚至把坟墓搞错了的……这都是做子孙的大罪过祖坟乃祖宗体魄所存之处,子孙应世代铭记,千万不可遗忘宁节衣缩食,少抽一支烟,少喝一杯酒,宁简僧佛之费移阴司,也要在阳世为先人的坟墓立碑铭,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种种原因,我支由粤迁邻始祖玉振大人的坟墓年久失修,也无碑铭,这是很痛心的,也是很不应该的全体族人应敬献孝心,齐心协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此项大事 8.立公议 我族应成立清明会,以负责族内的事务,维护族人的利益凡遇大事必进行协商公议并做出决定,然后实行比如,祖墓出了问题,就应进行公议,全族人都要同心协力,积极行动,所需费用,都应自觉承担若有坐视不顾,甚至勾结外人损坏我族利益者,应当以大逆不道论处清明会的负责人应立会为公,讲求民主,全心全意为族人服务 9.孝父母 孝友传家是我张氏的优良传统,“唯孝则能立其本,唯友则能广其孝”人皆父母所生,父母所养情长日短,人人都应竭力孝敬父母谁如果到处浪荡,不顾家庭;或过分弱爱子女,偏爱妻子,却不孝敬父母,谁就是不孝之子,忘本之徒对于这样的人和事,族长同宗要多加批评教育,严重的要送政府有关部门惩处,以教育下一代所谓“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而不孝之罪是最大的如果族长同宗都不闻不同,那我们张家就不成为其孝诚之家了,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10.敦夫妻 夫妻为人伦之根本,夫妻正则一家正,故择媳嫁女为家政首务无论贫富,事先须认真调查了解清楚对方的根底,贤慧的女子自然善事,舅姑治家知礼,选择好媳妇可使一家生活温馨幸福,后世也能受到赞扬。
希图女方嫁妆的男人不是大丈夫而是小人女人不论贫富,都应该学会操持家务,待人接物,知书达理,勤俭持家夫妻之间要互敬互爱,风雨同舟,共建美满的家庭切记——家和万事兴! 11.禁游惰 一个人来到世上,务必要学会一门手艺,才能立身成家要嘛种田,要嘛当工人,要嘛读书,要嘛做生意……但不管干什么,都应专心致志,勤苦成业,不能虚度光阴若游手好闲,懒惰成性,势必自招饥冻,贻笑亲邻最可恨的是赌博贪饮,自投穷困之门;鼠窃狗盗,甘为下贱之辈丧身辱体,违法乱纪,这都是因游惰造成的这种人玷辱祖宗,贻羞门第,使族戚及后代都蒙受莫大的耻辱家庭及族长同宗应对这种人严加管教,以为后戒若有累教不改,情节严重者,应通族公议,必要时要送政府有关部门惩治 12.通礼仪 宗族对礼仪是非常重视的,尤其视婚丧二事为礼仪之最不管远近,族人都应经常保持联系,若遇婚娶,主人要用请柬启请族人,而族人得讯后应届时各执常礼前往祝贺主人家贫而招待粗茶淡饭或贺者家贫而礼物不能尽意,这都不是什么问题,唯家家户户都应登门道贺这才是至关重要的和必不可少的若遇丧事,同样要通报族人,族人也应该登门凭吊以寄哀思如果大家对这些事都漠不关心,那么家族的亲情就不复存在了,这是要不得的。
13.助缓急 自古以来,婚嫁丧葬都是家政大事如果遇到男女已长大成人而因种种困难未能婚嫁,族人都要给予关心和帮助如果遇到父母逝世而因家庭困难不能殡殓安葬,同族也应公议捐助因为我们是一个祖宗的后代,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是张家的美德 14.周贫困 族中若有鳏寡孤独,生活困难者,族人不能坐视不管,同族应公议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因为大家都是一脉之骨肉 15.息争讼 一族之众有时难免会发生一些口角,出现一些矛盾或是非,这就须要同宗族长竭力规劝并加以排解那种为了一丁点私利动不动就大打出手,闹上法庭,都是败坏家风的行为那些理屈而固执不听劝告的人及同宗族人还唆使诉讼的人都不是张家的孝子贤孙全族的人都有责任加以制止和教育,使之有一个公平的处理,以维护家族的团结那种以强凌弱,以智欺愚,恃众暴寡,胡作非为的事,张家子孙绝不能去干族人应该经常读书学法,提高自身的素养;同时也应该常读家谱,牢记族规,多念祖宗的功德和张氏家族一本同源和睦相处的重要,方能维情系义,还能受到极大的自我教育当然,如果真正受到了不能容忍的侵害,那就应该坚决地拿起法律这个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6.守法纪 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族人均应自觉遵守。
违法乱纪之事于己于家于族于国都无半点好处,而只会败坏门庭,扰乱社会,祸及国家张氏子孙应争做学法、懂法、守法、维法的文明公民若从政,要当清正廉明之官;若经商,要做奉公守法之贾公而忘私,为国为民17.睦亲邻 尊长爱幼是我族的传统美德若有族人(包括妻子)忘记了自己的辈份,没大没小、谩骂甚至欺侮长辈,都是伤失天良的不道德行为;即使平日同长辈开过份的玩笑,也是有失体统败坏家风的表现,这些都是万万要不得的无论族内族外,都应尊老爱幼,这才是张氏子孙应该努力去做到的另外,为人处事要仁厚大度,注意搞好与邻里的关系,爱人人爱,尊人人尊,和睦相处,以礼待人千万不能偶一富贵就忘记了贫困患难的同宗族人或朋友,眼里也没有了亲戚和邻居18.笃宗盟 凡我族人,须休戚相关,忧乐与共,饥寒相恤;匆骨肉相残,见利忘义,幸灾乐祸不然的话,族人成了路人,修族谱还有什么意义呢!故我族人定应牢记祖训,不忘血脉,团结互助,共图发展,唯有如此,张姓才能世世兴旺,代代发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