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行旅诗大全:碛中作.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70409139
  • 上传时间:2022-03-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81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行旅诗大全:碛中作走②马西来欲到天,辞③家见月两回圆④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⑤万里绝⑥人烟解释①碛(qì):沙漠②走:骑③辞:告辞,离开④见月两回圆:表示两个月,月亮每个月十五圆一次⑤平沙:宽阔的沙漠⑥绝:没有译文骑马西行几乎来到天涯,离开家乡将近两月 在这荒无人烟的沙漠中,我今夜又该在哪里住宿呢? 鉴赏 在唐代诗坛上,岑参的边塞诗以奇情异趣独树一帜他两次出塞,对边塞生活有深刻的体会,对边疆风物怀有深厚的感情这首《碛中作》,就写下了诗人在万里沙漠中勃发的诗情 这首诗与《逢入京使》写作时间相近,约写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岑参第一次参军西征时碛中作”,即在大沙漠中作此诗从“辞家见月两回圆”的诗句看,岑参离开长安已近两个月了诗人回忆两个月的行程,如今宿营在广袤无垠的大沙漠之中,正好又遇上十五的月亮,一轮明月照在平沙莽莽的沙漠上,他想到月圆人未归,看到唐军在沙碛中列营而宿,写下了这首绝句这是沙漠行军途中野营生活的一个剪影 诗人细心摄取了沙漠行军途中的一个剪影,向读者展现他戎马倥偬的动乱生活。

      诗于叙事写景中,奇妙地寄寓微小的心理活动,含而不露,蕴藉感人 “走马西来欲到天”,从空间落笔,气象壮阔走马疾行,显示旅途紧急西来”,点明白行进方向读者仿佛看到诗人扬鞭跃马,从长安动身,沿着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风尘仆仆的向西进发欲到天”,既写出了边塞离家之远,又呈现了西北高原野旷天低的气概诗人在《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中写过“过碛觉天低”的雄浑诗句大漠宽阔高远,四望天地相接,真给人以“欲到天”的感觉辞家见月两回圆”,则从时间着眼,柔情似水外表上看,好像诗人只是点明白离家赴边已有两月,交代了时间正值十五月圆;然而细一推敲,诗人无穷思念正隐藏其中一轮团圞的明月当空朗照,触动了诗人的情怀,他不由得思想起辞别两个月的“家”来,时间记得那么清楚,说明他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殷切两回圆”是经受两月的艺术说法这句诗含蕴很丰富十五的月亮是最圆最亮的人们爱用月亮的圆缺来比方人的离合,看到圆月,就会想到与家人的团聚,现在是月圆人不圆,自然不免要牵动思乡之情诗人刚刚把他的心扉向读者翻开了一条缝隙,透露出这一点点内心深处的消息,却又马上由遐想回到现实──“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上句故设疑问,提出一个眼前急需解决的宿营问题,下句诗不作正面答复,却转笔写景:似乎诗人并不关怀今宵宿在何处,把读者的留意力引向碛中之景。

      写出了明月照射下,荒芜大漠无际无涯的模糊景象风光是苍凉的,但感情并不消沉、哀伤在诗人笔下,戎马生涯的艰难,边疆地域的荒芜,正显示诗人参军边塞的壮志豪情正如诗人所说:“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碛中作》诗仅四句,但每句诗都能给人不同的艺术感受起句有一股勃发的激情和大无畏的精神,雄奇壮丽而豪迈次句情深意远,含蕴丰富三句以设问兜转,宕开前句,有转折盘旋的韵致结句似答非答,以景作结,于暮色苍茫之中,使人感到气象壮阔整首诗给人以悲壮苍凉的艺术感受杜甫赞扬岑参的诗“篇终接浑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这是指他的诗结尾浑厚,气象阔大,不行窥其涯际从结句“平沙万里绝人烟”(一本作“平沙莽莽绝人烟”)来看,境地阔大,茫无边际,“篇终接浑茫”五字,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诗以鲜亮的形象造境写情,情与景契合无间,情深意远,含蕴丰富,令人读来别有神韵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