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ce473218080fb7eb18d795-2019-2021北京重点校高一(上)期中语文汇编:名著阅读.pdf
10页1 / 11 2019-2021 北京重点校高一(上)期中语文汇编 名著阅读 一.选择题(共 7小题) 1.(2020 北京•北京市清华附中高一期中)以下外貌描写和人物的对应关系,有误的一项是( ) A.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林黛玉) B.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薛宝钗) C.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瞋视而有情贾探春) D.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王熙凤) 2.(2020 北京•北京市清华附中高一期中)宝玉此时与宝钗就近,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竟不知系何香气,遂问:“姐姐熏的是什么香?我竟从未闻见过这味儿宝钗笑道:“我最怕熏香,好好的衣服,熏的烟燎火气的宝玉道:“既如此,这是什么香?”宝钗想了一想,笑道:“是了,是我早起吃了丸药的香气 上文中宝钗吃的丸药的名字是( ) A.暖香丸 B.冷香丸 C.人参养荣丸 D.芙蓉丸 3.(2020 北京•北京市清华附中高一期中)下列人物与其服侍丫环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熙凤﹣﹣平儿 B.林黛玉﹣﹣紫鹃 C.贾宝玉﹣﹣晴雯 D.薛宝钗﹣﹣香菱 4.(2021 北京•北京四中高一期中)下列对《老人与海》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人也知道大马林鱼是保不住的,而最终没有放弃与鲨鱼的搏斗,这表现出一种斗争到底、绝不服输的硬汉精神。
B.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都写了老人梦见狮子,狮子既是老人内心力量的源泉,也是老人雄心不泯、对命运永不妥协的证明 C.老人之所以失败,一是走得太远,二是孤军奋战这表明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人类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战胜自然 D.在小说结尾,马诺林在老人勇斗大鱼及群鲨的精神感召下,回到老人身旁,决心以老人为榜样,要再和他一起出海 5.(2021 北京•北京四中高一期中)下列对《老人与海》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桑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钓上一条大马林鱼,在归程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回港时只剩一副鱼骨 B.海是世界的象征,它有美丽的一面,也有凶险的一面;鲨鱼群的到来象征着厄运的降临;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是不屈于命运的象征 C.老人一直自言自语,表明长期的孤独与困境的压力使老人深感悲苦无处倾诉,只能自己说给自己听作者对其寄予了极大的同情 2 / 11 D.“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是小说的关键句,其中“可以被毁灭”的是人的生命,“不能被打败”的是人的精神和意志 6.(2020 北京•北京市清华附中高一期中)关于周瑞家的送珠花的路线,正确的一项是( ) A.迎春、探春、惜春、凤姐、黛玉 B.凤姐、迎春、探春、惜春、黛玉 C.迎春、探春、惜春、黛玉、凤姐 D.凤姐、黛玉、迎春、探春、惜春 7.(2020 北京•北京市清华附中高一期中)宝玉听了,忙笑道:“原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八个字,我也赏鉴赏鉴。
宝钗道:“你别听他的话,没有什么字宝玉笑央:“好姐姐,你怎么瞧我的了呢宝钗被缠不过,因说道:“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所以錾上了,叫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宝玉忙托了锁看时,果然一面有四个篆字,两面八字,共成两句吉谶 上文中提到的宝钗璎珞上錾的八个字是( ) A.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B.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C.莫失莫忘,芳龄永继 D.不离不弃,仙寿恒昌 二.填空题(共 2小题) 8.(2021 北京•北京师大附中高一期中)翠翠发现 在雨夜里塌掉了,去叫爷爷,才发现他去世了 9.(2021 北京•北京师大附中高一期中)《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小说叙述的是湘西小镇 (镇名)一对相依为命的祖孙平凡宁静的人生,以及他们平凡宁静人生中难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忧伤”小说中两兄弟同时爱上了翠翠, (人名)走车路,托人提亲; (人名)走马路,通过唱歌表达爱意兄弟俩没有按照当地风俗以决斗论胜负,而是采用公平而浪漫的 的方式表达感情,让翠翠自己从中选择一个美丽的夜晚,翠翠在优美迷人的歌声中梦见象征爱情的 (植物)。
三.文言文阅读(共 1小题) 10.(2021•北京师大附中高一期中)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一时吃毕,贾母等都往探春卧室中去说闲话,这里收拾过残桌,又放了一桌刘姥姥看着李纨与凤姐儿对坐着吃饭,叹道:“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凤姐儿忙笑道:“你可别多心,才刚不过大家取乐儿一言未了,鸳鸯也进来笑道:“姥姥别恼,我给你老人家赔个不是儿罢刘姥姥忙笑道:“姑娘说哪里的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有什么可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笑儿我要恼,也就不说了鸳鸯便骂人:“为什么不倒茶给姥姥吃!”刘姥姥忙道:“才刚那个嫂子倒了茶来,我吃过了,姑娘也该用饭了凤姐儿便拉鸳鸯:“你坐下和我们吃罢,省的回来又闹鸳鸯便坐下了,婆子们添上碗箸来,三人吃毕 (《红楼梦•刘姥姥进大观园》) “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结合具体语境(上下文),分析这句话的表达作用 四.名著导读(共 2 小题) 11.(2019 北京•北京市海淀区清华附中高一期中)根据要求,完成各题 《论语•微子》中记载: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请翻译这段话,分析其中体现的精神品质,并在中国历史上列举一位后世具备此品质的人物并简述其事迹 12.(2021 北京•北京市 101 中学高一期中)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3 / 11 (1)《乡土中国》是一本 学著作,它的作者是 (2)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社会的结构格局有这样的特征:“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这种社会结构格局被称为差序格局,请你归纳出差序格局的至少两种性质;并从书中提到的道德、家族、礼治等层面举出至少两种与“差序格局”相关的社会现象,且简要说明为何这种现象与差序格局有关 五.作文(共 1 小题) 13.(2019 北京•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高一期中)《平凡的世界》中一定有你喜欢或不喜欢的人物,请选择一个人物,写一段话表达你的感情 要求:结合人物经历或性格180字左右 4 / 1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 7小题) 1.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名著的能力。
阅读名著,“真读”是基本要求,“真读”中特别要关注对“精彩”与“经典”部分的细读与有意识的记忆,做到了这点,解题基本没有什么障碍 【解答】 A.正确 B.正确 C.应为贾宝玉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是对贾探春的描写 D.正确 故选:C 【点评】《林黛玉进贾府》对贾宝玉的描写是: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bèi)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tāo),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宝玉即转身去了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
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2.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名著的能力阅读名著,“真读”是基本要求,“真读”中特别要关注对“精彩”与“经典”部分的细读与有意识的记忆,做到了这点,解题基本没有什么障碍 【解答】根据《红楼梦》第七回有如下内容:周瑞家的听了,笑道:“阿弥陀佛,真巧死了人!等十年未必都这样巧呢宝钗道:“竟好自他说了去后,一二年间,可巧都得了,好容易配成一料如今从南带至北,现就埋在梨花树底下呢周瑞家的又道:“这『药』可有名字没有呢?”宝钗道:“有这也是那癞头和尚说下的,叫做‘冷香丸’周瑞家的听了点头儿,因又说:“这病发了时,到底觉怎么着?”宝钗道:“也不觉什么,只不过喘嗽些,吃一丸也就罢了由此可知宝钗吃的丸药的名字是“冷香丸” 故选:B 【点评】薛宝钗是曹雪芹所著长篇小说《红楼梦》及其衍生作品中的女主角之一,是贾宝玉的从母姊(姨姊)、妻子,与林黛玉并列为金陵十二钗正册之首、群芳之冠她容貌丰美,举止娴雅,博学多才,通达了悟据推测,林黛玉病死后,薛宝钗与贾宝玉成婚,但最终二人并未白头偕老宝钗生的病是“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又是世俗之 5 / 11 “毒”,宝钗作为青春少女也具有热情活泼善良的一面,追求美好的爱情,喜爱贾宝玉,但是她又不得不克制自己对这些美好事物的追求来满足封建世俗的要求,故此,作者才借癞头和尚之手,又为宝钗开出了名曰“冷香丸”的药方来医治(抑制)她所谓的毒。
冷香丸的配方中,春、夏、秋、冬四季合起来就是“炎凉”二字蜂蜜、白糖味甘,黄柏性苦,合起来就是“甘苦”二字白”者,纯色也蕊”者,花之精髓也牡丹、荷花、芙蓉、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又分别象征了高贵、淡雅、娇艳、坚贞四种品性所以整个一副“冷香丸”配方的寓意,就是要宝钗历尽世态炎凉,尝遍人间甘苦,经过苦修苦炼,来获得如癞僧、跛道那样的“见素抱朴”的思想精髓,成为同时具备高贵、淡雅、娇艳、坚贞四方面美质的女性而事实上,宝钗很快就接受了癞头和尚的这么一番带有象征意味的忠告,自觉自愿地修炼起自己的品格我们看到,在书中,宝钗所偏爱的乃是“雪洞”一般朴素之极的居室布置,所坚守的也是“人谓藏愚,自云守拙”的一套行事准则 3. 【分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掌握能力我们平时要多看名著,对其故事情节有大致的了解与掌握 【解答】 A.正确 B.正确 C.正确 D.薛宝钗的丫鬟是莺儿,香菱不是薛宝钗的丫鬟,但薛大傻出门后就一直陪着宝钗 故选:D 【点评】名著名篇复习,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对名著内容情节叙述的时间要素,高考试题中有时故意将情节发生的时间倒置,或者随意更改,以此来考查对该情节的记忆程度; 2.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故意变更情节发生的地点,将此地发生的事情说成是彼地发生的事情。
解答这类题时,应注意选项中表示地点的词语,识别其中地点变更的陷阱; 3.把甲的事件、语言、肖像、动作说成是乙的,或将甲的性格、功过、典型意义说成乙的,这是错误选项中常出现的张冠李戴式的陷阱考生必须多加注意,识别其中的陷阱; 4.文学名著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考生在应在平时多加注意; 5.注意准确交代主要人物与核心事件,理清人物间的关系,突出重要细节; 6.熟记名著常识的相关内容,熟记小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 7.对人物思想性格的认识、理解以及典型情节的识记和复述能力,考生应注意扣紧题干的要求,抓住人物主要思想性格,从典型事例、主要故事情节中来概括 4.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的能力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结合平时积累进行思考、解答 【解答】C.“这表明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人类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战胜自然”属于强加,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量,而老人在与之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精神上并没有被打败 故选:C 【点评】在平时的复习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6 / 11 1.注意对名著内容情节叙述的时间要素,高考试题中有时故意将情节发生的时间倒置,或者随意更改,以此来考查对该情节的记忆程度。
2.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故意变更情节发生的地点,将此地发生的事情说成是彼地发生的事情解答这类题时,应注意选项中表示地点的词语,识别其中地点变更的陷阱 3.把甲的事件、语言、肖像、动作说成是乙的,或将甲的性格、功过、典型意义说成乙的,这是错误选项中常出现的张冠李戴式的陷阱考生必须多加注意,识别其中的陷阱 4.文学名著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考生在应在平时多加注意 5.注意准确交代主要人物与核心事件,理清人物间的关系,突出重要细节 6.熟记名著常识的相关内容,熟记小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 7.对人物思想性格的认识、理解以及典型情节的识记和复述能力,考生应注意扣紧题干的要求,抓住人物主要思想性格,从典型事例、主要故事情节中来概括 5. 【分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能力本题以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结合平时积累进行思考、解答解答此种题型,需要学生平时多读经典作品,多记忆,多感悟 【解答】C.老人的自言自语为其心理活动的外露,作者对其寄予同情也不对 故选:C 【点评】对名著名篇的识记,在平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对名著内容情节叙述的时间要素,高考试题中有时故意将情节发生的时间倒置,或者随意更改,以此来考查对该情节的记忆程度。
2.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故意变更情节发生的地点,将此地发生的事情说成是彼地发生的事情解答这类题时,应注意选项中表示地点的词语,识别其中地点变更的陷阱 3.把甲的事件、语言、肖像、动作说成是乙的,或将甲的性格、功过、典型意义说成乙的,这是错误选项中常出现的张冠李戴式的陷阱考生必须多加注意,识别其中的陷阱 4.文学名著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考生在应在平时多加注意 5.注意准确交代主要人物与核心事件,理清人物间的关系,突出重要细节 6. 【分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掌握能力我们平时要多看名著,对其故事情节有大致的了解与掌握 【解答】 A.正确 B.错误周瑞家的送宫花的顺序是,先是迎探惜三春,每人两支,这就是去掉了六支,接着给了王熙凤四支,最后两支才送给了黛玉 C.错误周瑞家的送宫花的顺序是,先是迎探惜三春,每人两支,这就是去掉了六支,接着给了王熙凤四支,最后两支才送给了黛玉 D.错误周瑞家的送宫花的顺序是,先是迎探惜三春,每人两支,这就是去掉了六支,接着给了王熙凤四支,最后两支才送给了黛玉 故选:A 【点评】名著名篇复习,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7 / 11 1.注意对名著内容情节叙述的时间要素,高考试题中有时故意将情节发生的时间倒置,或者随意更改,以此来考查对该情节的记忆程度; 2.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故意变更情节发生的地点,将此地发生的事情说成是彼地发生的事情。
解答这类题时,应注意选项中表示地点的词语,识别其中地点变更的陷阱; 3.把甲的事件、语言、肖像、动作说成是乙的,或将甲的性格、功过、典型意义说成乙的,这是错误选项中常出现的张冠李戴式的陷阱考生必须多加注意,识别其中的陷阱; 4.文学名著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考生在应在平时多加注意; 5.注意准确交代主要人物与核心事件,理清人物间的关系,突出重要细节; 6.熟记名著常识的相关内容,熟记小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 7.对人物思想性格的认识、理解以及典型情节的识记和复述能力,考生应注意扣紧题干的要求,抓住人物主要思想性格,从典型事例、主要故事情节中来概括 7. 【分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掌握能力我们平时要多看名著,对其故事情节有大致的了解与掌握 【解答】贾宝玉有一个落草时从胎里带来的通灵玉,上面刻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薛宝钗有一个金锁,上面錾的八个字是“不离不弃,芳龄永继”与贾宝玉的是一对儿,这就是所谓的“金玉良缘”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与“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形成对偶,意思接近,从字面上来解,是说只要不丢失,则能长命百岁,平平安安 故选:B 【点评】名著阅读题常见的题型有识记辨别类、理解概括类、感悟评点类等。
我们要掌握作品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能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概括表述 二.填空题(共 2小题) 8. 【分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根据教材有关故事情节内容和人物的言行等分析作答 【解答】相关情节为:翠翠发现白塔在一个雨夜塌掉后,很害怕也很吃惊,就去叫爷爷,但是爷爷已经死去了人们知道这个消息后,都来安慰翠翠 答案:白塔 【点评】名著阅读的不同题型及应对策略: ①识记辨别类题型这种题型主要有填写作品、人物、故事,或既填人物又填故事复习备考时要熟悉了解每一部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故事情节,注意辨别,防止人物姓名错乱和情节记忆紊乱 ②理解概括类题型要求概述故事情节或场面,就应将事件过程及其主要人物交代清楚;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的题目,就应紧扣关键情节或细节来说明人物的个性特征,切忌用大而无当、表意笼统的形容词来贴标签这种题型主要是考查考生对名著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和概括复述能力复习备考中,应该在直接读原著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加强概括归纳的训练,尤其是对表现人物个性形象的重点章节和场面,能做到用书面语言来概括复述 ③赏析评点类题型这类题一般有人物评述、内容评析、人物思想评析等类型考查用简要的文字对作品的意义作赏析。
复习备考时要注意对名著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思想意义等知识的积累;注意审清题目的要求,是评价人物还是主要内容、思想意义或语言特点等;注意答题的切入点,是内容角度、人物角度还是艺术手法角度等 9. 【分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根据教材有关故事情节内容和人物的言行等分析作答 8 / 11 【解答】相关情节:在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边,住着主人公翠翠和她爷爷老船夫茶峒城里有个船总叫顺顺,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天保,老二叫傩送端午节翠翠去看龙舟赛,偶然相遇相貌英俊的青年水手傩(nuó)送,傩送在翠翠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傩送的兄长天保也喜欢上了翠翠,并提前托媒人提了亲天保告诉傩送一年前他就爱上了翠翠,而傩送告诉天保他两年前就爱上了翠翠,天保听了后也吃了一惊然而此时,当地的团总以新磨坊为陪嫁,想把女儿许配给傩送而傩送宁肯继承一条破船也要与翠翠成婚 兄弟俩没有按照当地风俗以决斗论胜负,而是采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达感情,让翠翠自己从中选择傩送是唱歌好手,天保自知唱不过弟弟,心灰意冷,断然驾船远行做生意 答案: 茶峒 天保 傩送 唱山歌 虎耳草 【点评】名著阅读的不同题型及应对策略: ①识记辨别类题型。
这种题型主要有填写作品、人物、故事,或既填人物又填故事复习备考时要熟悉了解每一部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故事情节,注意辨别,防止人物姓名错乱和情节记忆紊乱 ②理解概括类题型要求概述故事情节或场面,就应将事件过程及其主要人物交代清楚;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的题目,就应紧扣关键情节或细节来说明人物的个性特征,切忌用大而无当、表意笼统的形容词来贴标签这种题型主要是考查考生对名著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和概括复述能力复习备考中,应该在直接读原著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加强概括归纳的训练,尤其是对表现人物个性形象的重点章节和场面,能做到用书面语言来概括复述 ③赏析评点类题型这类题一般有人物评述、内容评析、人物思想评析等类型考查用简要的文字对作品的意义作赏析复习备考时要注意对名著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思想意义等知识的积累;注意审清题目的要求,是评价人物还是主要内容、思想意义或语言特点等;注意答题的切入点,是内容角度、人物角度还是艺术手法角度等 三.文言文阅读(共 1小题) 10. 【分析】本题考查阅读理解文学名著的能力做这类题目,不仅要对名著的主要情节、重要人物有所了解,还要对与主要情节、重要人物有关的细节内容保持必要的关注。
【解答】此题考查把握文中重要句子含义及作用的能力对句子的理解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因此不能孤立理解这个词,应联系全文具体答题中要做到“三结合”,及结合句子本身(是否使用修辞手法或其它手法)、结合上下文、结合主旨(句子的含义不能脱离、背离主旨)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这句话是刘姥姥与贾府一干人等一起用中饭后说的话,既是对贾府的恭维,又表明自己明白大家是在拿她取乐一个诗书传家的大家庭竟然在席间戏弄一个七十多岁的乡下老太太,这能算“礼出大家”吗?“礼出大家”一出,引出了众人的反思,先是凤姐进行了含蓄的道歉,“你可别多心,才刚不过大家取乐儿接着是鸳鸯进行了直白的道歉,“姥姥别恼,我给你老人家赔个不是儿罢”由此表现了刘姥姥精通人情世故,善于把握人心理的性格特征 故答案为: “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这句话既是对贾府的恭维,又表明自己明白大家是在拿她取乐礼出大家”一出,引出了众人的反思,接着凤姐进行了含蓄的道歉,鸳鸯进行了直白的道歉由此表现了刘姥姥精通人情世故,善于把握人心理的性格特征 【点评】《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等,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 9 / 11 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四.名著导读(共 2 小题) 11. 【分析】本题考查阅读理解文学名著的能力做这类题目,不仅要对名著的主要情节、重要人物有所了解,还要对与主要情节、重要人物有关的细节内容保持必要的关注 【解答】怃然:惆怅的样子;与易:参与变革 孔子认为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是一种社会责任心 具有历史责任感的人很多,如谭嗣同、毛泽东、周恩来等,列举其故事即可 故答案为: 孔子怅惘地叹息说:“人与鸟兽是不可同群的,我不同世人一起生活又同谁呢?假若天下有道,我孔丘就不参与变革了 春秋时期社会混乱,孔子积极参与社会改革,着体现了为国家忧患的意识和历史责任感,是一种社会责任心 1919 年 26岁的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中写道:“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体现了毛泽东同志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
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918年 4月,与蔡和森等发起组织新民学会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在湖南领导反帝反封建的爱国学生运动 1920年 11 月,创建长沙共产主义组织 1921年 7月至 8月,出席中共一大,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1922年 5月,任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书记之后领导安源路矿工人等罢工运动1926年 5 月至 9 月,在广州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11月,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1927年 3 月,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8月,参加了“八七”会议,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9月,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率部上井冈山,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35年 1月,在遵义会议上增补为中央政治局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之后,率红一方面军主力北上到达陕北,胜利结束长征1949年 10 月 1 日,出席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点评】孔子(公元前 551 年 9月 28 日﹣公元前 479 年 4月 11 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12. 【分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解答此类题目,主要是对平时文本知识的积累,然后根据要求和提示梳理内容,把同类的放在一起,得出正确的答案 【解答】《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全书由 12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该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 10 / 11 答案: (1)社会/人类 费孝通 (2)特点:以己为中心、具有伸缩性、界限模糊、私、愈推愈薄、克己性质:可伸缩性、自我主义(或自我中心的)、相对性、界限不明确、根据主观远近来进行区别(由己向外推) 等等。
道德:乡土社会的道德是以私人关系为基础构成的,基于差序格局中“由己推出去”的规则而定,因此乡土社会的基本道德是亲属关系中的孝悌和朋友关系的忠信 家庭:中国人“家”的概念具有伸缩性,不同于西洋团体性的社群﹣家庭,是差序格局下由父系扩展出来的差序性社群 礼治:礼治与法治的区别主要在于,法治是适应团体格局、个人平等主义的规则;而礼治则是在差序格局中,不承认有可施行于一切人的统一规则,所以礼治容易出现现代社会所认为的“双标”问题 【点评】阅读名著是语文教育的需要阅读是获取知识的必要途径,也是体现语文交际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窗口语文教学的实践证明,要使学生学好语文,培养和提高语文能力,单靠教材内有限的课文篇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把“小课堂”与“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阅读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敏锐感觉而要训练语感,最好的阅读材料就是名著 五.作文(共 1 小题) 13. 【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名著阅读的能力阅读名著,感知作品内容,了解故事情节是怎样发生、发展、达到高潮且结束的,矛盾又是怎样解决的等等,了解人物性格及主题思想都是在情节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展现出来的。
【解答】题目要求结合人物经历或性格,表达对《平凡的世界》中某个人物的喜欢或不喜欢要表达你的感情”,考生就要注意有“我”有“思”,用充满情感的笔调来写如对脱离了世俗偏见,敢于追求自己爱情的田润叶的赞美之情;如对坚强能干、性格泼辣,踏实为孙少安作贤内助的贺秀莲的赞美;如对从不作为,心胸狭窄,妒贤嫉能一心想攀上高枝的孙福堂的批判等,考生注意字数限制 答案: 我喜欢孙少平他是小说的主人公,写是路遥自己人生某种程度上的写照孙少平只是农民的孩子,却有着自己的思想,不甘于做一个平凡的农民可是他既无缘于大学,也无缘在政府部门工作他能做的,只是做个出力气的揽工汉,在别人休息的时候读书他身上具备男人的坚毅,因此田小霞和金秀才会不为那些貌似优秀的大学生所动而爱上他他始终向往外面的世界,有勇气凭自己的努力闯荡世界 【点评】名著名篇复习,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对名著内容情节叙述的时间要素,高考试题中有时故意将情节发生的时间倒置,或者随意更改,以此来考查对该情节的记忆程度; 2.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故意变更情节发生的地点,将此地发生的事情说成是彼地发生的事情解答这类题时,应注意选项中表示地点的词语,识别其中地点变更的陷阱; 3.把甲的事件、语言、肖像、动作说成是乙的,或将甲的性格、功过、典型意义说成乙的,这是错误选项中常出现的张冠李戴式的陷阱。
考生必须多加注意,识别其中的陷阱; 4.文学名著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考生在应在平时多加注意; 5.注意准确交代主要人物与核心事件,理清人物间的关系,突出重要细节; 6.熟记名著常识的相关内容,熟记小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