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安徽版).doc
17页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安徽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神箭冲碧宇,天和傲苍穹”我国空间站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研制火箭的燃料 B.空间站内氧气的制取C.计算返回舱落点 D.返回舱外层耐高温涂料的制造2.第19届亚运会在我国杭州举行,“绿色”是杭州亚运会的主要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植树种草,增加绿地面积 B.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C.垃圾分类投放,并露天焚烧 D.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3.假期在家承担以下家务劳动的过程中,会体验到化学变化的是( )A.整理衣物、床铺 B.生火煮饭、炒菜C.饭后用清水洗碗 D.扫地、拖地4.开展实验学习的前提是安全,下列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中,表示腐蚀性物质的是( )5.下列选项中描述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易升华B.氧气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C.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D.水能蒸发变成水蒸气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7.下列对蜡烛燃烧过程中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火焰分为三层 B.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C.蜡烛熔化 D.生成了气体二氧化碳8.下列是一些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9.实验室中鉴别下列物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A.酒精和水——观察颜色 B.食盐和白糖——品尝味道C.二氧化碳和氧气——闻气味 D.铁粉和铜粉——磁铁吸引10.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做过“母子火焰”实验。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蜡烛的焰心温度最高B.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C.子火焰中被点燃的物质是液态石蜡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11.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物质性质用途A石墨可以燃烧作石墨电极B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自热盒饭C酒精可燃性用作燃料D铁导热性制作铁锅12.用图1所示装置(集气瓶内为 O2 与 CO2 的混合气体),探究不同 O2 体积分数下蜡烛燃烧时间,实验数据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时间与 O2 总量无关B.CO2 浓度对蜡烛燃烧没有影响C.在不同的 O2体积分数下,蜡烛均能发生燃烧D.蜡烛熄灭时,集气瓶中可能存在部分没有消耗的 O2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28分)13.(6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臭氧原本是大气中自然产生的一种具有特殊臭味的微量气体在常温常压下可缓慢反应生成氧气,当温度达到165 ℃时迅速反应空气中的臭氧含量往往随纬度、季节和天气等因素的变化而不同天空中的臭氧层能吸收99%以上的太阳紫外线,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屏障为何它又成了危害健康的污染物?地表臭氧并非自然产生的,而是由石油产品(如汽油)等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如二氧化氮)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而形成的,强烈的阳光照射会加速这一化学反应。
地表空气中的臭氧对人体极为有害研究表明,空气中每立方米臭氧含量增加100微克,人的呼吸功能就会减弱3%如图为某地夏季某日白天时(7:00~18:00)臭氧、二氧化氮(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1)写出臭氧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臭氧迅速生成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所示,某地夏季某日白天时,臭氧污染最严重的时间段是________(填字母)A.8:00~10:00 B.10:00~12:00C.12:00~14:00 D.14:00~16:00(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字母)A.臭氧层具有吸收紫外线的作用B.地表空气中臭氧的含量与天气阴晴无关C.空气中臭氧浓度不同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5)为了减少臭氧污染,请你向市民提出一条生活中可行的倡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8分)化学仪器是进行实验的重要工具,按题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D________,E________2)图中既能做反应容器也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填字母);使用酒精灯加热时不小心失火应立刻用____________3)取用一定体积稀盐酸,需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填字母);在倾倒稀盐酸时,标签朝向手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稀盐酸的体积__________(填“偏大”“ 偏小”或“无影响”)4)某同学在练习“给固体物质加热”的实验后,发现试管破裂了,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火焰各层温度进行了如下探究定性实验】(1)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 s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炭化得出结论:外焰温度最高,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量实验】化学小组的同学用特殊的测温仪器进行实验(如图所示),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温度和平均温度如下表所示(探头位置是指测温探头离灯芯的垂直高度): 火焰层焰心内焰外焰探头位置/cm0.51.52.53.04.04.5火焰温度/℃536670750775801795平均温度/℃603763798(2)根据上表数据,用酒精灯加热仪器或药品时,用________(填“焰心”“内焰”或“外焰”)加热最好3)实验中,若燃着的酒精灯中酒精不足,要添加酒精,采取的操作是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添加的酒精量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___(填“1/3”“1/2”或“2/3”)4)该小组在测量酒精灯的相同火焰层时,所测温度有差异,除了与测温探头距离灯芯的垂直距离有关,你认为还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16.(6分)某学习小组欲探究蜡烛(主要含C、H、O元素)在密闭容器中熄灭的原因是什么?燃烧的产物是什么?并对燃烧产物提出猜想:猜想①燃烧的产物可能有CO2;猜想②燃烧的产物可能有H2O1)你的猜想:燃烧的产物可能有____________。
实验1:在密闭容器中点燃蜡烛后至蜡烛熄灭,立即抽取5 mL密闭容器中的气体,注入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始终没有变浑浊2)小明认为猜想①不成立,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实验2: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多功能传感器进行有关量的测量,装置如图所示实验结束后,铝板表面有黑色固体颗粒,同时传感器采得实验前后的有关数据如表所示:相对湿度氧气含量二氧化碳含量一氧化碳含量蜡烛点燃前48.4%18.7%0.058%0蜡烛熄灭后71.6%15.6%3.643%0.018% 实验3:小明收集一瓶含20%氧气和80%二氧化碳的气体,将点燃的蜡烛慢慢伸入瓶中并密封,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才慢慢熄灭3)由实验及结果分析,密闭容器内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实验1、2、3知蜡烛燃烧生成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1.C 【点拨】化学是一门从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
研制火箭的燃料涉及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A不符合题意;空间站内氧气的制取,涉及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B不符合题意;计算返回舱落点,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C符合题意;返回舱外层耐高温涂料的制造,涉及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C 【点拨】植树种草,增加绿地面积,可以净化空气,故A不符合题意;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可以减少污染,故B不符合题意;露天焚烧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空气,故C符合题意;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等“低碳”出行方式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节约化石能源、减少空气污染的目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B 【点拨】生火煮饭、炒菜,发生了燃料的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符合题意4.C 【点拨】A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固体标志,不符合题意;B图中所示标志是毒性物质标志,不符合题意;C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性物质标志,符合题意;D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性物质标志,不符合题意5.C 【点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作物理性质,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等。
故选C6.C 【点拨】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A所示操作错误;倾倒液体时,试管要倾斜,瓶塞要倒放,标签要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标签没有朝向手心,B所示操作错误;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C所示操作正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D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7.D 【点拨】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D错误,故选D8.C 【点拨】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与外界空气相通,不是密闭体系,无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选项不正确9.D 【点拨】酒精和水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观察颜色无法鉴别,A不符合题意;不能品尝实验室中药品的味道,以免发生危险,B不符合题意;二氧化碳和氧气都是无色无臭的气体,C不符合题意;铁粉可以被磁铁吸引,铜粉不能被磁铁吸引,D符合题意;故选D10.B 【点拨】蜡烛的外焰温度最高,A选项错误;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否则石蜡蒸气会冷凝为固体,实验不会成功,B选项分析正确;子火焰中被点燃的物质是气态石蜡,C选项错误;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未与氧气充分接触,基本未燃烧,主要仍为石蜡蒸气,D选项错误;故选B。
11.A 【点拨】石墨作电极,是因为石墨具有导电性,故A符合题意;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常用于制自热盒饭的发热包,故B不符合题意;酒精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故C不符合题意;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