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张果屯乡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 那树第二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我****
  • 文档编号:126324021
  • 上传时间:2020-03-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7.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10课-那树第二课时教案 一、 复习导入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一棵长年造福于人类最终却被人类伐倒的大树,那么这一棵树是怎样触动作者的心灵呢?二、探究老树命运,体会作者的情感1、就是这株世世代代长久地造福于人类的老树,最终的命运是怎样的?    明确:大树在众人眼中有害无益,成了都市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最终被砍伐,不久便被遗忘  2、设想老树不被醉汉撞上,是否能幸免于难?(学生稍加思考就能回答——不能因为此事只是老树被伐的偶然因素)为什么?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5~8自然段,抓住关键语句,进一步挖掘老树惨遭屠杀的必然因素客观原因(人类的急功近利和对老树的漠视);主观原因(树没有脚,他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为人类无私奉献是他的职责)那么老树就只有死路一条吗?如果你是交通专家,你会如何来处置这棵老树?⑴会在老树周围种上花草,修一个转盘,让老树继续为人类送来清凉⑵你会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把老树移栽到森林里,让它回归自然学生品味、辨析教师有感情地朗读第8自然段绿着生”那树古老、神奇、多情、忠诚,作者对树怀有满腔的热爱和敬之情,树的生存受到威胁,但它“绿得更深沉”“依然绿着”“照旧绿”“绿得很”“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平淡的言词背后,涌动着汹涌的激情。

      绿着死”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咬”“骨粉”“呻吟”这都是描写性、形象性很强的词语,再现了一幅人类屠戮大自然生命的图景咬”给人以视觉的感受,“骨粉”诉诸视觉,“呻吟”则诉诸听觉,都给人以痛苦和悲哀的感受树遭杀戮惨不忍睹,作者心中的痛苦、悲哀、愤激之情溢于言表三、悟读语文,理解课文的主旨1.揣摩下列语句,理解其深层含意多媒体显示:(学生朗读下列语句)(1)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这与那树“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伸展它的根须形成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2)那树被工头和工务局的科员端详过无数次,但他依然绿着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一个司机喃喃而且是这么老这么大的树乘客也喃喃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于是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他们(伐木的工人)只发现一件事: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旷,像拓宽了几尺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有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

      以上五段话,表现了人们对树的什么态度?)学生仔细揣摩,同桌之间交流明确:(1)“一里一里铺过来”“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其来甚速,而“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伸展)”,其行极缓,两相对照自然界生命的生长极为迟缓,而人类文明的发展极为迅速,自然界各物种在人类的破坏性开发面前,显得极其脆弱,是一种严重的不对称这一段话暗示古树的悲惨命运2)上面五段话,大树存在,受人质疑、指责;大树被杀,人们庆幸并不久遗忘大树在众人眼中有害无益,它成了城市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2.理解课文的主旨提问:作者借写老树的命运,想要表达什么主题?学生思考,讨论辨析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章主题)明确:大树的命运引发了他深重的思考和感慨,作者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但作者并不是就这样简单地否认现代文明正如他在另一篇文章中所说的那样:“人类以他最杰出的才智,最艰辛的奋斗,最漫长的过程,冲出洪荒,紧握文明,难道现在后悔了吗?不,我们决不后悔!对付文明造成的灾害,是用进一步的文明,不是否定文明看来,当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发生矛盾的时候,牺牲环境并不是唯一的途径,我们还有更多的选择,可是,老树老了,人们赶走了城市中最古老也是最后的一簇绿荫,留给我们的只有深深的思索。

      作为人类一分子,感受了那树的命运,对自然与文明,又该有怎样的态度呢?1、你想到了 大树不在,风沙如何遏制?大树不在,鸟儿何处安家?大树不在,人类任何呼吸?(说的如同黄钟大吕,发人深省)2、你想到了 我们不仅要保护大树,我们还要善待所有的生物,因为它们都是我们的朋友3、你想到了 坚固稳定的老树,象征着根深叶茂的传统文化,你担心在西风日盛的今天,我们五千年的文明也会象老树一样被连根拔起,消失殆尽!四、跳读课文,探讨重点问题如何理解“蚂蚁国”里的事情?这也是作者引用当地人的传说,很难料定事情的真假这是文章中最为奇特的事情,给文章带来了奇幻的色彩作者细致地描写“蚂蚁国”里的事情,推想其用意似在于:一、动植物有预知的能力,比人类还更有灵感;二、创造一种悲壮气氛,表明动植物世界有友爱,而人类有时极其缺乏友爱,形成鲜明对比作者怀着敬意来写这件事,字里行间带着深情,如“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让人看到老树的悲哀和富有同情心;“于是弱小而坚忍的民族,决定远征,一如当初它们远征而来”,把蚂蚁国民认作一个民族,就像人类一样的民族,显然是怀着敬意五、情感交流围绕下列问题作答,学生分组讨论作答:(1)这篇文章中最吸引我的是……(2)读了这篇文章,我最忧虑的是……(3)我感到最为震撼的是……(4)我最为感动的是……(5)我认为最为神奇的是…… (6)最让我感到悲哀的是……(7)我最为遗憾的是……(8)我最为愤慨的是……六、目的探究本文作者讲述那树的故事的目的是:学生讨论回答:  (1)我认为主旨是“爱护自然”。

      人类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大自然为人类作出了无私奉献,我们就应当善待它爱护它,与它成为最亲密的朋友2)我认为本文意在“善待生命”树是有生命,它有自己的人格任何生命的死亡,都是令人痛心的 ,我们要尊重任何生命存在的形式,善待生命,善待它们,也就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3)我认为本文意在“反思文化”那树”的命运寓意深刻树”经历由盛至衰的过程,最终被人无情地砍伐,这就象征着曾经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在文明的进程中,由于不适应社会需求而逐步淘汰的过程,作者借这棵可怜的大树让我们作出思考.该如何在快节奏的今天正确理性地对待我们文化的精髓呢?七、品味文章写作特色:(1)托物寓意手法的运用(2)拟人修辞格的运用(3)情节富有奇幻色彩(4)写景状物生动活泼.八.课堂练习:下面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文章的开头两段写那树虽老,但生命力依然旺盛,这些内容为后文写它被锯倒并被肢解分裂作了铺垫,从而引发人们进行深入的思考B.第⑨段“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运用拟人的手法,描述了大树的惨遭砍伐,表现了人的愚昧和冷酷C.本文描述了那树很久以来,一直默默奉献,最后毫无怨言地引颈受戮的过程,歌颂了它的献身精神,体现了一切都要为了发展的主旨。

      D.本文用语准确精当,而且充满感情,如“雨后滴翠”“冒死掩覆”“栖息青山”“屹立不动”等都生动地描述了那树的形象,感人至深E.通篇不发议论,全用形象打动人心,是本文一大特点那树用自己的生命绿了一方土地,其“绿着生,绿着死”的形象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九、结束语这是一篇带有很浓抒情味的记叙散文半带纪实性的语言完全可以让人感到一种强烈的震撼力这是作者和许许多多热爱环境和生命的人的带泪的沉闷的呐喊高度文明”的现代人,却大多在犯着同样的错误,于是,我们的地球只有剩下哭泣的份儿看看文章中那人的心满意足的样子吧,这是鼠目寸光者的光辉形象的写照十、拓展延伸角色转换,写出几句心里的话A)想象蚂蚁王国参加葬礼的场面,蚂蚁和树互相倾诉了什么?(B)如果你是一棵树,耳闻目睹自己的“兄弟姐妹”不断的倒下,你面对人类,有什么话要说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