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带反思(精编).doc

95页
  • 卖家[上传人]:_****候
  • 文档编号:161007874
  • 上传时间:2021-01-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0.50KB
  • / 9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带反思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学内容: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米、厘米量,认识线段 量、画线段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能力点:1、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5、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德育点:1、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树立自信心 6、养成认真、一丝不苟的好习惯教学重点:1、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7、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教学难点:1、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8、建立长度观念,会初步的估量物体的长度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能力点: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德育点:使学生养成细心、认a真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妈妈需要买一截松紧带,需要多长呢?老师量过了,和你们桌上的小棒一样长,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实物量一量学生汇报量的结果问:奇怪了,同样长的松紧带,可你们量出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师: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量呢?生:尺子二、自主探究:1、认识1厘米拿出直尺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汇报A、数,按顺序读一读问:最左端是几?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B、线,有长有短,叫刻度线C、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

      一厘米有多长?(尺子上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是多长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2、认识几厘米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长?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3、用厘米量举起蓝纸条,估计一下他大约是几厘米?用尺子量一量填在书上量松紧带的长三、拓展运用:1、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1)没对准0刻度线的2)正确的3)不是从零刻度量的2、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到0刻度线,怎么办?3、小组合作量指定物体长度4、老师想量手腕一圈的长度,用直尺量不方便,你有好的方法吗?(介绍各种尺子)5、选择尺子和自己感兴趣的物体量一量课外搜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在古代,没有尺子时,人们用什么进行测量?(手脚)回家量一拃、一步的长度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目的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之后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引导学生用计量工具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做单位,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2、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单位的工具进行测量3、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能力点: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能力德育点: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教学难点: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米尺、软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提问学生自己的哪个手指的宽是1厘米2.让学生在尺上指出2厘米、4厘米、5厘米、8厘米、10厘米的实际长度3.用学生尺量数学教科书的长和宽,并回答量的结果4、一名用学生尺量黑板的长,一名学生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发现了什么?引出米尺让学生看看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要量几次,量完后,提问:“用哪种尺量黑板的长度更方便一些?”“量操场的长用哪种尺方便些?”教师说明:“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如果要量黑板或操场的长用厘米作单位就不方便了,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来量。

      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板书课题:认识米 用米量二、自主探究:1、教师拿出米尺告诉学生它的长度是1米并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米尺或1米长的小棍,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将两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2、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3、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绳子,两人一组量出1米、2米、3米的长度给大家看4、量出1米长的绳子,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了解这根绳子有多少厘米教师提问:“1米里有多少厘米?”“也就是1米等于多少厘米?”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并让学生齐读两遍三、拓展运用:1、教师出示1盘卷尺,告诉学生这是1盘卷尺,用它可以量比较长的距离量跳远的距离2、找一找你身边有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3、1米=( )厘米 100厘米=( )米 5米=( )厘米 200厘米=( )米实践活动:试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度量跳远的距离指导学生:要先确定两个点,一个是跳的起点,另一个是跳完后脚后跟所在的点(终点)量的时候,尺子要从起点拉到终点,尺子要放平拉直,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后,又要认识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米”。

      这节课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为他们对于一米到底有多长心里完全没有数所以,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1米的概念教学时,我以提问的方式引入:你想知道你的身高吗?要知道你的身高,必须要用到什么?从而引出尺子然后介绍尺子的基本构造,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为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打下了基础认识1米,安排了三次活动:第一次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米的长度,体会尺子的长是1米——建立1米的空间观念;第二次让学生找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米,学生找出了很多,如:五块瓷砖的长度﹑窗子的宽度、从脚到身子某部位的高度等等,这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我想对学生建立1米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三次用手比划出1米的长度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正确建立1米的空间观念,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米的长度观念在学生的脑海中,1米的概念不是很牢固,让学生硬把1米=100厘米记住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1米=100厘米”的转化中,我请学生拿出卷尺用20厘米长的学生用尺来测量,1米长的卷尺有几个20厘米,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明白1米长的卷尺上有5个20厘米,问5个20厘米想家得多少?20+20+20+20+20=100厘米。

      学生就明白1米实际长度存在不足:1.米尺、1米长的线应该多准备几份,这样学生就可以常常感受一米的长度,也加深了学生对米的认识2.在课堂教学中,在让学生汇报交流这一环节里,当学生表达不出或不清楚时,我不够耐心,急于给学生提示,这样不利于对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如果当时我能不急于帮学生下定论,而是请其他同学发表意见,相互补充,将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索,更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5页教学目标:知识点:1、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德育点: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教学难点: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直尺、各种直、弯的实物若干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一幅图,有很多路有直的有弯的,问:走哪条路比较近?为什么?师: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事例还很多,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二、自主探究:1、认识线段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和弯的吸管、铅笔、绳子、直和弯的铁丝等,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找出你认为直的东西。

      从铅笔的一端摸到另一端,我们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书本的边等都有两个端点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并段的两端点两个点,告诉学生这就叫做线段问:我们身边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作线段?为什么?判断下面哪些是线段?2、线段可以度量吗?试量课本第5页的线段,互相交流量法师总结:先将尺子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点,再看线段的右端点对着尺上的刻度数是几就是几厘米3、画线段用手势表示3厘米大约有多长是画3厘米长的线段,并说出画法总结: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铅笔尖沿着尺子的边一直画到刻度3厘米的地方,再标上两个端点,并且段下面写上3厘米讨论:用断尺怎样画出3厘米长的线段?三、拓展运用: 1、下图有四个点,每两点之间画线段2、 下面是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线图,你认为走哪条路最近?3、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实践活动:估一估,再量一量 课后小结: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学会量整厘米上的线段,学会画整厘米长的线段2、知道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巩固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能力点: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认真细心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学会量整厘米上的线段,学会画整厘米长的线段教学难点:估测物体的长度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实物、尺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这单元我们学了什么?小组合作整理一下二、自主探究:学生汇报整理的结果谁能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1米呢?我们身边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什么是线段?估测线段的长度三、拓展运用: 1、拿一张纸条,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 2、小组合作量铅笔、本子、墨水瓶、成员的身高、课桌 3、练习一第6题先估测一下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