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从近代学制的发展看“实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演变.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98283773
  • 上传时间:2019-09-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从近代学制的发展看“职业教育”的发展 近代中国学制的演变主要经过了1902~1904年的“壬寅癸卯学制”、1912~1913年的“壬子癸丑学制”和1922年的“壬戌学制”三个阶段[1]在“癸卯学制”、“癸丑学制”中,只提“实业教育”而不提“职业教育”;在“壬戌学制”中,只提“职业教育”而不提“实业教育”从“实业教育”到“职业教育”有一个名称和意义的转换过程,这个转换过程是人们探索实业教育的结果,也是教育近代化的体现为简便起见,在总称三个学制中的实业教育、职业教育内容时,以“职业教育”笼统概之一.三个学制中关于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一)癸卯学制的规定“癸卯学制”将实业教育作为一个旁系自成系统,学制分初、中、高三等与高等小学堂并行的是实业补习学堂、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和艺徒学堂;与中等学堂平行的是中等实业学堂(分本科和预科);与高等学堂平行的是实业教员讲习所和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各级实业学堂一般都划分为农、工、商、商船四个专业此外,当时的大学堂分经学、文学等八科,其中的农、工、商科也有实业教育的性质就“癸卯学制”中创办实业学堂的目的而言,张之洞曾经指出:“国民生计,莫要于农、工、商实业;兴办实业学堂,有百益而无一弊,最宜注重。

      《癸卯学制》中的《学务纲要》指出:“实业学堂,意在使全国人民具有各种谋生之才智技艺,以为富民富国之本”;《实业学堂通则》规定:“实业学堂所以振兴农工商各项实业,为富国裕民之本计要求“各省宜速设实业学堂农工商各项实业学堂,以学成后各得治生之计为主,最有益于邦本由此,可以管窥“癸卯学制”中所倡设的实业教育的目的首先强调为国家服务癸卯学制”是西方实业教育制度中国化的第一次尝试农、工、商、商船的教育内容突破了封建教育只讲义理,耻言实利的传统,改变了封建教育只培养官僚的旧格局其中,要求初等商船和各科中等实业学堂加设外语课和相关的国际贸易和商务来往知识,高等学堂明确地以培养参与世界贸易的人才为宗旨已经体现了一种世界意识,这比原先封闭保守的思想有较大的进步此外,“癸卯学制”对艺徒学堂、补习学堂的规定,对教员讲习所的规定以及初级师范学堂农工商课程的设置,体现了对贫穷人民的技术培训和实业师资问题的重视,这一优点在以后两个学制中得以保持二)癸丑学制的规定在“癸丑学制”中,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实业学校令》中规定:“实业学校以教授农、工、商业必需之知识、技能为目的此后,在《教育部通咨各省巡按使申明部章并饬甲乙种实业学校认真办理文》中,强调“实业学校,以增进个人生活,助长社会经济,为唯一之目的,故此项学校之多寡,与国计民生之盈绌成正比例。

      由此,可以管窥“癸丑学制”中倡导实业教育虽然依旧强调实业教育为国家发展服务的目的,同时也开始兼顾对“个人生活”的增进在具体的设置上,“癸丑学制”对清末的实业教育规章作了调整和修订,第一,将原来的实业学堂改为甲乙种实业学校, 各修业3年(甲种实业学校有预科一年,实为四年),其中,甲种实业学校和中学校平行,乙种实业学校和高等小学校平行,相当于仅保留了原先实业学堂的初、中两级;第二,原先的高等实业学堂改为专门学校,分别培养法政、医药、农、工、商、商船、美术、音乐、外语等高级应用人才,可见,专门学校扩大了原先高等实业学堂的专业门类,但不再用“实业学堂”的称呼,不仅如此,专门学校又分预科、本科、研究科三个层次,实业教育更加精深;第三,对女子实业教育作了特别规定,“女子职业学校得就地方情形与其性质所宜,参照各实业学校规程办理总体而言,“癸丑学制”中的实业教育仍然自成一系,但上端融入高等教育之中,又多了女子职业学校这一系三)壬戌学制的规定在1922年的“壬戌学制”中,不提“实业教育”而提“职业教育”,相关规定有:1.初等教育阶段,“小学课程,得于较高年级,斟酌地方情形,增置职业准备之教育”;2.中等教育阶段,“初级中学施行普通教育,但得视地方需要,兼设各种职业科”;“高级中学施行分普通、农、工商、师范、家事等科,但得酌量地方情形,单设一科或兼设数科(依旧制设立之甲种实业学校,酌改为职业学校或高级中学农、工、商等科)”;“职业学校之期限及课程,得酌量各地方实际需要情形定之(依旧制设立之乙种实业学校,酌改为职业学校,收受高级小学毕业生,但依当地情形亦得收受相当年龄之修了初级小学学生)”;3.“为推广职业教育计划,得于相当学校内,酌设职业教员养成科”。

      从中可看出,“壬戌学制”改变了前两个学制自成一旁系的办法,将职业教育渗透于普通教育并与之混合为综合制实施职业教育的机构有两种:一是独立的职业学校和专门学校;一是附设于高级小学、初、高中的职业科以及大学的专修科兼顾升学与就业是其最突出的特点二.职业教育的演进及其原因概言之,在三个学制的嬗递中体现了实业教育的发展、完善和由实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演变,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一)在职业教育的设置上,更加切合各个历史时期的需要近代西方坚船利炮的轰击使国人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有了学习西方技术的要求和动力,促成实业教育的萌芽洋务派创办的各类实业学堂可以视为实业教育的先驱甲午战争之后,作为反思的结果之一,实业教育思潮真正兴起维新运动时期,兴农励工通商开矿之说更是集一时之盛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后,也并没有将实业教育措施尽行废除,而称“通商、惠工、重农、育才以及修武备、浚利源,实系有关国计民生,即当切实次第举行”但是这一时期,实业学堂数量稀少,学堂的办学规模也不大,还不成体系,直到1902年实业教育被正式纳入学制,实业教育才有了制度保障实业学堂被纳入学制这一事件本身就说明了实业教育的重要性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这种重视首先是和富国强兵、抵御外辱联系起来的,即便是慈禧太后,也不能在国势危亡中完全酣然而眠。

      同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办实业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清末财政困窘,也想通过发展实业得到缓和癸卯学制”体现了这种要求,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该实业教育制度有不尽人意之处:一是章程尤其是关于实业学堂的规定,基本上是仿照日本的学制,对国情的考察不够,在没有普遍良好的普通教育毕业生的前提下盲目重视高等实业教育,忽略了中国社会最需要的初中等实业教育,不重视实习;二是章程是在清政府的谕令下设置,以“中体西用”为指导,各级实业学堂都要设“读经讲经”课,不可避免地影响办学质量;此外,入大学堂需要保举人,女子不能“结队入学”等也体现了其封建保守性尽管如此,“癸卯学制”对职业教育的意义还是十分巨大的它的确立首先促进了统一的实业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再加上1906年包含“尚实”的教育宗旨的颁布,实业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据统计,1907年全国实业学校共有137所,1908年增至189所,到1909年已经达到254所后,新政权的建立自然要革故鼎新,民国政府开始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一系列改革,以消除封建影响,发展资本主义当时,形式上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教育体系,正承受着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冲击一方面,就教育本身看,清末民初以来普通教育和实业教育比例严重失调的状况有增无减;另一方面,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而培养农、工、商业所需的专门人才的实业教育却没有跟上,这种矛盾必然激发人们对学制的重新思考。

      蔡元培根据当时实业教育发展状况,参考各国教育经验,提出了实利主义教育强调“以民生计为教育之中坚”,不仅给人以各种普通的文化科学知识,且发展实业的知识和技能,并给予一定的职业训练作为改进,一方面“癸丑学制”设立甲乙两种实业学校,大大加强了初、中等的实业教育,同时,在高等实业教育(专门学校)的扩展也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就体现的时代精神而言,“癸丑学制”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精神,非“癸卯学制”所带的封建烙印所能比,比如,女子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地位,不再以科名奖励出身然而,“癸丑学制”本身也蕴含了不合理的因素癸丑学制”中的《中学校令》规定:中学以“完足普通教育、造成健全国民”为宗旨,学校的任务被看作“纯为升学之机关”而事实上,能升入大学的只占生总数的极少部分,对于其余大部分学生而言,由于缺乏相应的衔接学校,他们不能升学;由于他们没有接受过相应的职业教育,他们又难以就业,中学毕业生的出路问题成为职业教育在“壬戌学制”中突显出来的动因之一就普通学校而言,“癸丑学制”没有解决好大部分学生的出路问题,就实业学校、专门学校而论,所学非所用的现象也十分严重早在1915年,黄炎培就指出“学生毕业无出路”,“而以中学为最甚”的问题。

      《(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中更是指出像学纺织专科的成为小学图画教员,学农业专科的成为行政机关助理员等现象“滔滔皆是”此后,1918年的教育部咨文中,也针对所学非所用的教育现状要求全国各省区发展职业教育由于革命初成,消除封建影响、稳定教育局面的要求都十分迫切,“壬子癸丑学制”的颁布稍显仓促,因此,从颁布之初起,修正、改订之议就未曾断绝过1922年新学制改革中,职业教育受到特别重视就是对原有学制弊端的矫正也是为了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至于1928年的“戊辰学制”,教育政策明显向职业教育倾斜,则是为了适应二十世纪30年代经济增长的需要而在新学制基础上的有意为之了二)更好地解决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衔接问题[9],逐渐关注学生的出路 如上文所述,“癸卯学制”中所倡设的实业教育的目首先强调为国家服务;“癸丑学制”中倡导实业教育虽然依旧强调实业教育为国家发展服务的目的,同时也开始兼顾对“个人生活”的增进而职业教育的提出首先就有矫正所学非所用的时弊的背景,其目的首先是为了个人取得某种社会职业资格,进而为谋生就业做准备由“实业教育”到“职业教育”体现了办学目的的转变,在1922年的新学制中,“职业教育”与前两个学制中的“实业教育”已经大为不同。

      其一,实业教育实施的重点在中等教育以上,而职业教育实施的重点在中等教育以下;其二,“实业教育所养成之人物,其一部分主用思想,而职业教育所养成之人物,则完全主用艺术”(指技术);其三,“实业教育兼含研究学说之意味而职业教育,则专重实用,纯为生活起见职业教育纯为生活所用,因而程度相对偏低、适应面广此外,职业教育既可指职业学校中实行的教育,更是指以职业为目的的教育,它可以施行于各级各类的教育中在1922年新学制未立之前,教育界讨论的问题之一就是在实业教育中进行职业教育这种转变体现在学制中就是,在“癸丑学制”中,就只保留了原先实业学堂的初、中两级而把高等实业学堂的内容归入大学的相应科目和专门学校,这样,实业教育实际是由自成一系渗透到主体系之内了,因此,这可以说是由“实业教育”到“职业教育”转变的过渡在“壬戌学制”中,一方面,原先的高等实业教育内容融入到普通大学和专门学校的事实已经被广泛接受,没有必要指出高等教育中的实业教育内容了(“癸丑学制”中专门学校的研究科的内容更是如此);另一方面,原先程度较低的甲乙实业学校,被改为专门的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中的职业科,这样,一方面是把原先的实业教育在职业学校中变得更加切合谋生需要,同时,职业教育也渗透到了普通教育中,切合普通学生的谋生需要。

      相对前两个学制,在“壬戌学制”中,实业教育更加广泛地渗透到主体系中了,专门的职业学校虽然还遗留着曾经自成体系的痕迹但和实业教育的区别已经是十分显著了可以说,三个学制体现了原来意义上的实业教育的消融和新意义上的职业教育产生的这一新陈代谢的过程这种转变是新文化运动中高扬民主、张扬人性、倡导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在教育改革中的体现陆费逵、蔡元培、黄炎培及其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在其中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据中华职业教育社调查,到1921年,全国的职业学校已经由1917年的531所,1920年的719所,增加到1209所三).从对国外经验的借鉴上,由照搬日本到兼采欧美并结合中国实际有所创新中国在教育近代化过程中对国外经验的借鉴是不可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