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选择题(基础部分)-山东省16市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docx
10页01选择题(基础部分)-山东省16市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一.称量器-托盘天平(共1小题)1.(2021•日照)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B.向试管中加锌粒C.鉴别氯化钾和氯化铵D.称量食盐A.A B.B C.C D.D二.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共1小题)2.(2021•东营)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滴加液体 C.熄灭酒精灯 D.稀释浓硫酸三.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共1小题)3.(2021•滨州)按体积分数计算,约占空气总体积78%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四.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共2小题)4.(2021•滨州)2021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修复我们的地球”,这一主题旨在强调:关注地球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增加植树造林面积 B.实行垃圾分类和回收 C.将农田中的秸秆就地焚烧 D.出行方式尽量采用步行,骑自行车,少开私家车5.(2021•菏泽)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对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解释正确的是( )A.吹灭蜡烛﹣﹣隔绝空气 B.洗涤剂清洗油污﹣﹣溶解油污 C.浓硫酸做干燥剂﹣﹣浓硫酸脱水 D.煤炭脱硫﹣﹣减少大气污染五.氧气的工业制法(共1小题)6.(2021•德州)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 C.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是化学变化 D.空气污染物主要是有害气体和烟尘六.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共2小题)7.(2021•淄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重点任务之一,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如图形象解读了“碳达峰”和“碳中和”下列措施不符合上述发展理念的是( )A.优先选乘公共交通 B.随手关闭电源 C.尽量用一次性餐具 D.使用节能灯泡8.(2021•潍坊)“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碳中和”是指到2060年,采取各种方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下列措施不利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是( )A.鼓励民众植树造林 B.加大煤和石油的使用 C.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 D.循环利用CO2制造合成燃料、尿素等物质七.硬水与软水(共1小题)9.(2021•潍坊)2021年3月22日是第29个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下列对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用废水浇灌农田以降低成本 B.使用无磷洗涤剂减少水体污染 C.利用活性炭可以软化硬水 D.经自来水厂处理后的生活用水是纯净物八.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共1小题)10.(2021•青岛)向盛有下列物质的烧杯中分别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后能得到溶液的是( )A.奶粉 B.食盐 C.花生油 D.面粉九.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共1小题)11.(2021•临沂)对所学知识及时总结是一种好习惯,某同学总结的下列实验现象错误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一十.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共1小题)12.(2021•青岛)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75%的医用酒精中水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B.乳化后形成的乳液与溶液同样稳定 C.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D.氯化钠溶于水就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水分子作用下均匀扩散到水中的过程一十一.金属的化学性质(共1小题)13.(2021•日照)现将等质量且形状相同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丙<乙<甲 B.金属活动性:乙<丙<甲 C.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D.甲、乙、丙可能分别是锌、铁、镁一十二.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共1小题)14.(2021•德州)下列物质中,能够直接由金属单质和稀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A.ZnCl2 B.FeCl3 C.CuCl2 D.AgCl一十三.生铁和钢(共1小题)15.(2021•淄博)科研人员发扬“工匠精神”,自主研发出世界上最薄不锈钢箔——“手撕钢”,其厚度仅为普通打印纸的,是我们国家新兴领域急需的高精尖基础材料如图,手撕不锈钢箔的过程中,“手撕钢”发生变化的是( )A.组成 B.性质 C.结构 D.形状一十四.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共1小题)16.(2021•德州)小明同学自制了一种黄色的花汁,滴加到不同液体试剂中,观察到液体的颜色如下。
他又把花汁滴到另一种无色的溶液中,发现溶液呈浅红色,则此溶液可能是( )试剂稀盐酸稀硫酸蒸馏水石灰水烧碱溶液颜色红红黄绿绿A.氨水 B.白醋 C.食盐水 D.小苏打溶液一十五.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共1小题)17.(2021•泰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酸和碱中都含氢元素,所以含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或碱②我们把pH小于5.6的降雨称为酸雨③书写化学方程式时,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就必须注明“↑”符号④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⑤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⑥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⑦现有Al、Cu、Ag三种金属,只用CuSO4溶液不能确定其金属活动性顺序A.①③⑦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⑥一十六.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共1小题)18.(2021•青岛)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原子不显电性,则不显电性的微粒一定是原子 B.复分解反应中元素化合价不变,则元素化合价不变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化学变化过程会伴随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一定是化学变化 D.化合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一十七.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共1小题)19.(2021•临沂)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K2SO4 B.NH4HCO3 C.Ca3(PO4)2 D.KNO3一十八.酸、碱、盐的鉴别(共2小题)20.(2021•日照)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选项鉴别物质鉴别方法A羊毛线和涤纶线分别点燃,闻气味,观察现象BK2SO4溶液和Na2SO4溶液分别滴加Ba(OH)2溶液,观察现象NaCl溶液和Na2CO3溶液分别滴加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D木炭粉和二氧化锰粉末分别加入H2O2溶液,观察现象A.A B.B C.C D.D21.(2021•青岛)实验室鉴别下列各组物质,实验设计不能达成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待鉴别的物质实验设计A氢氧化钙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分别取少量滴加稀盐酸B一氧化碳和氢气分别点燃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冷烧杯C棉线和羊毛线分别取适量灼烧,闻气味D碳酸钠和碳酸钙分别取少量加足量的水,搅拌A.A B.B C.C D.D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称量器-托盘天平(共1小题)1.【解答】解:A、加热液体时,管内液体体积应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A错误;B、向试管内加入块状固体时,应注意“一横、二放、三慢竖”,故B错误;C.氯化钾和熟石灰不反应,无现象,氯化铵与熟石灰作用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可以鉴别,故C正确;D.称量药品时,应左物右码,故D错误。
故选:C二.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共1小题)2.【解答】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需要垂直悬空于容器正上方;图中胶头滴管伸入了试管内并与试管壁接触了,所以操作错误;C、熄灭酒精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所以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三.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共1小题)3.【解答】解:按体积分数计算:A、在空气中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78%,选项正确B、在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21%,选项错误C、在空气中稀有气体约占空气总体积0.94%,选项错误D、在空气中二氧化碳约占空气总体积0.03%,选项错误故选:A四.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共2小题)4.【解答】解:A.增加植树造林面积,能保护水土、防止空气污染等,故A不符合题意;B.实行垃圾分类和回收,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约资源,B不符合题意;C.将农田中的秸秆就地焚烧,产生了大量的烟尘,污染了空气,故C符合合题意;D.出行方式尽量采用步行,骑自行车,少开私家车,既能节约资源,又能减少环境污染,故D不合题意。
故选:C5.【解答】解:A、吹灭蜡烛原理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使温度降低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说法错误;B、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说法错误;C、浓硫酸能做干燥剂是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说法错误;D、煤炭脱硫后燃烧,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大气污染,说法正确;故选:D五.氧气的工业制法(共1小题)6.【解答】解:A、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等,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空气中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其他气体占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故B错误:C、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利用的是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此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空气污染物主要是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和烟尘,故D正确故选:D六.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共2小题)7.【解答】解:A、优先选乘公共交通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符合题意;B、随手关闭电源可以节约用电,减少生产电能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符合题意;C、尽量用一次性餐具会浪费资源,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符合题意;D、使用节能灯泡,能减少生产电能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符合题意。
故选:C8.【解答】解:A、植树造林可以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有利于实现碳中和,不合题意;B、加大煤和石油的使用会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符合题意;C、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不合题意;D、循环利用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燃料、尿素等物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不合题意故选:B七.硬水与软水(共1小题)9.【解答】解:A、工业废水中含有毒、有害物质,直接浇灌农田,会造成水土污染,农业减产甚至绝产,故说法不正确;B、使用无磷洗涤剂可减少水体出现“水华”、“赤潮”等富营养化现象,减少水体污染,故说法正确;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