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医疗建筑功效流线及空间设计思索探析.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454638083
  • 上传时间:2023-06-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7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医疗建筑功效流线及空间设计思索探析   关键词:小型医院建设;设计方案;交通流线;空间形式 近几年来对于医改制度的讨论,不但仅限于对医疗体制的改革,更对未来医疗建筑的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医疗改革中的医疗资源再分配,将会促进一批基层小型医院的新建,而医疗建筑规模的改变所带来的建筑空间及流线的改变,是建筑设计工作者所要面临的问题  1 小型医院的划分及特点 根据现在中国主流的医院等级划分来看,医院的规模通常根据护理床位数来进行划分,而 200 床以下护理床位数的医院,可被分类为中小型医院小型医院其特点为:在空间上,使用率高且紧凑;在功效上,不能过分要求完整的科室设置;在功效流线上,根据现有的条件下进行有效的医患分流设计本文中谈到的实际案例为某县中医院新建项目,住院床位数规模为 100 床项目用地北侧、东侧均临城市主干道;净用地面积 9433.8m2,总建筑面积11999.69m2、地上总建筑面积 9777.51m2;地下总建筑面积 2222.18m2分别为三栋独立建筑,其中主楼为综合医疗楼,主体 6 层、裙房 2 层,地下 1 层从地块实际情况来看,本项目用地较为担心,是经典的小型医疗建筑设计。

        2 小型医疗建筑的计划及流线设计 2.1 总平面计划设计 医疗建筑的功效划分,从使用上可分为医疗区、行政区、后勤区三大分区而三大分区则关键依靠人流、物流、信息流等流线将三者两两联络起来三种流线中人流的流量是最大的,在设计时应优先考虑,而物流是将医疗区和后勤区联络的纽带,是医疗区取得支持的主要通道相比较之下,院区功效区之间的信息流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从空间上已经被当代化的通讯工具所替换,从而节约出大量的建设空间,为小型医疗建筑的设计提供便利条件综上,依据使用的要求及用地的情况,此次项目将医院所需的物流及信息流、行政区和后勤区整合,形成行政后勤楼,另外将中心医疗区的门急诊、医技、住院功效整合成医疗综合楼,在一栋建筑内利用竖向交通将多个功效联络在一起,达成节约建设空间的目标本项目中医疗综合楼设置在整个院区的中心部位,正对院区的主出入口,出入口的设置和功效结构计划相对应,在院区东南侧,而污物出入口则设置在基地西北侧,最大程度的确保院区内的洁污分离新建行政后勤楼在基地的南侧,紧临医疗综合楼,缩小行政后勤对医疗区的供给流线  2.2 总平面流线设计 医疗区作为医疗建筑的关键区域,由急诊抢救、门诊、医技、住院等几部分组成,本项目中将这几部分功效区整合在一栋综合楼内,所以,需要将各个功效之间的联络,和在建筑中多种流线进行细致分析及统一的计划,在为病患提供便利就医的同时,对医生、病患、陪相同在内的多种群体进行有序分配,避免交叉感染。

      医院的关键人流来自于门诊人流,所以门诊入口设置在正对院区主入口的东侧,辅助以入口广场,结合市政道路,处理关键人流的聚散问题而在有限空间内,本项目急诊抢救入口尽可能做到了独立出入,和门诊适用的汽车坡道使急诊病人就诊和抢救车辆可直达急诊抢救入口,降低急诊抢救病人就诊的时间为避免住院探视人流和其它人流的交叉,住院入口设置在综合楼西南侧,确保住院、门急诊人流在建筑外部就得到有效的分流  3 医疗综合楼内部空间及流线组织 大部分小型医疗建筑的内部空间一样因条件所限,怎样组织交通空间是本项目中的一个难点交通空间的问题可详细量化为平面的走道、中庭,竖向的楼梯、电梯等在以往的大型医院的设计中,因为空间尺度大,往往会在交通空间的设计中给较大的空间,不过对于小型医疗建筑来说,过大的交通空间会对建筑本身带来部分浪费因此经过对现有医院的走访、破旧院区的调研,和在人性化方面的考量,我们将门诊医技走道的宽度定在 2.6m,集中候诊厅 7m×10m,住院楼走道为 2.8m在竖向交通方面,除满足疏散要求外,依据本项目标特点,设置病患电梯两部,污梯一部,满足日常所需的同时也不会对空间造成浪费  3.1 门急诊、医技空间及流线组织 门急诊、医技人流含有流量大、步骤多、频率高等特点,尤其在首层中,需分散和疏导大量的人流。

      我们经过首层部署 13m×15m 的两层通高的公共中厅,使其和公共走廊共同联络起门急诊、医技的各功效区,为患者发明了宽大、通亮的公共空间体系中厅西侧为门急诊区,东侧、北侧为医技区整个中厅将首层平面分割成门诊、急诊、医技三部分,在节省空间的同时做到相互相对独立,而之间的联络又能够经过中厅处理公共中厅两侧设置药房及门诊挂号收费,经过宽大的中厅处理医院中排队等候人流的静态路线及就诊人流的动态流线间的交叉问题,同时门厅上部的采光天井形成两层通高的明亮空间,也可缓解就医患者焦虑的心情出于节约空间的目标,门诊区放弃了医患分流的双通道组合,而是在设计中考虑经过一次集中候诊厅—二次候诊这么的流线设置,从设计上发明可经过管理手段,做到分时、分流就诊的条件,最大程度的避免医患交叉  3.2 手术部空间及流线组织  不论在多种规模及类型的医院中,手术室的流线较其它科室流线是相对复杂的,流线部署的不合理很可能造成手术过程中产生交叉感染而造成最终的失败,因此手术室的流线也是极其主要的本项目中,手术室设置在中间层 3 层,从整个医院来讲,方便门急诊和住院和其的联络,经过电梯联络为各类型行动不便患者提供高效、便捷的联络。

      而从手术部本身的特殊性来讲,并没有因为空间的制约而降低流线设计,一样根据病患流线、医生流线、洁净流线、污物流线来设置,各个流线相互独立,经过缓冲空间相联络,有效的避免了因为流线交叉而产生的交叉感染(见图 1)手术部的洁净设备的设置,并没有根据传统方法,在手术室上部设置设备层处理,而是经过同层设置,经过裙房屋顶对外联络,这么也大大降低了空间的浪费  3.3 住院部空间及流线组织 住院护理单元现在关键有两种模式单廊式和双廊式,就使用上来讲,单廊式节约空间,双廊式流线清楚能够做到医患分流,各有优劣在设计早期,我们经过重复思索及尝试,结合以上两种模式,同时考虑到节地原因,发明出局部双走廊的护理单元模式,既节约了空间,同时又设置了完备的医患流线、洁污流线,病患走廊和医护走廊均独立设置,互不交叉,使医生和患者分区明确又联络便捷  4 结语 新背景下医疗建筑需求的改变、完善,使得设计人员进行详细的设计工作时,需要付出更多时间研究不一样规模医疗建筑的空间流线组织,重新考量适用的空间尺度,为各类型建筑的良好发展注入活力,最大程度的满足当代医疗建筑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件: [1]周欣.中小型医疗建筑空间探讨[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21. [2]徐超,段新旭,赵翾.浅谈医院建筑设计中流线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21(5):35-37.。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