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苏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doc

38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05434050
  • 上传时间:2023-09-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7KB
  • / 3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单元教学进度计划教材内容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历史篇,内容包括:《三顾茅庐》叙写了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的经过,表现了刘备尊重人才;《祁黄羊》叙写了祁黄羊出以公心举荐贤才的高尚品格;《公仪休拒收礼物》是一出独幕剧,表现了公仪休清正廉洁的品格《习作3》写自己在生活中的新发现《练习3》的重点是口语交际教学要求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课文2.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让学生对历史有所了解,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4.写自己在生活中的新发现课时安排课 题课时数起止日期备注 8.三顾茅庐 3 4.6——4.7 9.祁黄羊 2 4.8——4.9 10.公仪休拒收礼物 2 4.10——4.13习作3 2 4.14——4.15练习3 3 4.16——4.19集体备课摘要〔六一、《三顾茅庐》主备人张海波:课文讲述了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佐自己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文中着力刻画了刘备的动作、语言、神态等,重点表现了刘备对贤才的虔诚和渴求,同时看出诸葛亮的的确确是一位旷世奇才本课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小学生阅读,细节描写是本文的重要特色另外,环境描写和对比、比喻等修辞方法的恰当使用也是本文的一个亮点,是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强化写作技巧的一个很好的素材。

      我的设计理念是:〔1感悟体验与学习语言相结合抓住文中有关语言、行动描写的词句,揭示词句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朗读体验,评价人物,把孩子们投入到语言的世界里,引领学生进行语言的艺术解读,体会语言运用的规律和作者的思维结构使语言和精神同筑共生〔2朗读与探究相结合围绕"在三顾茅庐的过程中,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刘备相请诸葛亮诚心诚意"展开全文的教学引导学生探究、体悟,让学生在融情探究中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的过程〔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课本到原著",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具有开放性,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侯友飞:本课教学还可以设计情境表演,如在刘备遇见诸葛亮时说的那一番有诚意的对话也可以让孩子们来模仿、来表演,相信学生的兴趣会更浓,气氛会更热烈所谓以演助读,可以将平面的文字"还原"为可感的场景,还原的过程即是感受体悟的心智历程王冬梅:第二课时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去发现刘备的"诚心诚意",学生找出相应的句子时,教师要防止一味地问"你从哪里看出刘备的诚心诚意",更要注意在深入分析的过程千万别牵着学生鼻子走,应该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语句分析的同时随机指导和训练学生朗读。

      张淑娟:文中写张飞和刘备对待诸葛亮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张飞嚷着要用绳子捆来,刘备生气责备这一对比突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要指导学生细细品读,感悟体会文中有三个精妙的比喻句,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反复朗读,体会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以及刘备对人才的渴求还可以让学生注意积累或迁移运用骆静:文中有一段秀丽的环境描写:"岗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景色秀丽宜人"巧妙地衬托了诸葛亮的性格特点应指导学生朗读体会,积累记忆二、《祁黄羊》主备人张海波:这是一篇历史故事课文以简练的笔触、生动的语言讲述了祁黄羊让位荐贤的事,表现了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思想境界,塑造了一个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文本的解读与表达,通过文本来实现人文精神的体悟与捍卫,文本不是知识的全部,勤奋的语文教师可以教好文字、语法与解题技巧,但语感和写作是永远不能"教"出来的开发文本的话题功能,把文本看成是实现文本和人本对话的一个话题,文本与人本的交融,就支撑起语文天地斑斓广阔的创造空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汲取更多语文养料的切入口、观察社会的一个窗口、探索未来的一个途径、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门坎。

      话题面前没有权威,"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甚至也没有老师、学生,只有对话者——对话的朋友、合作的伙伴教师要利用好这个话题,发掘这个话题中的课程资源,通过开放话题、拓展话题、迁移话题、超越话题,实现话题的可持续性发展,使课堂成为师生才智较量的阵地、使文本成为理解语文的窗口、使语文成为学生追梦的乐园  为此,我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设计了几个环节,先从谈话入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提示学习的重点;再分别从"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两方面通过学生对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诵读对话,品析人物的内心感悟人物思想;然后创设情境,设计了"茶馆""祁府""皇宫"几个场景进行充分的谈话,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内心和思想;接着抓住重点段、重点词进行深入的品悟,感受人物品质;最后设计了两个课外延伸一是进行"解狐""祁午"的内心分析,从侧面深入感受祁黄羊的品质,在身边的事例中,再次领悟人物的伟大精神一是在反复的诵读文中赞美句子的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学会赞美,升华人物品质  朱克娥: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在举荐人才过程中,用人物的对话来展示故事情节,表现了祁黄羊为了国家的利益,不避亲仇、处事公正的高尚品德在教学时要抓住祁黄羊的话,反复诵读仔细品味,以加深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

      对悼公的描写则从侧面反映出祁黄羊不计私人恩怨,以大局为重的思想境界仲苏娅:学习晋悼公与祁黄羊地第一次对话时,让学生充分阅读人物的对话,并注意人物的提示语,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想了想,郑重",引发学生的想象,尝试透过文字体味人物内心复杂激烈的矛盾斗争,从而体会人物当时的心理指导研读后,充分激励和相信学生,"授之以渔",采用学法迁移,放手让他们自学第二次对话,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侯友飞:可以指导学生即兴自编自演课本剧,最后说说祁黄羊是怎样的一个人,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王冬梅:解狐、祁午与祁黄羊的关系都不同寻常,举荐他们必然会引来非议难道一定得推荐他们,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了吗?应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找出三个以上的理由来证明自己的看法三.《公仪休拒收礼物》主备人张海波:《公仪休拒收礼物》这篇课文是个独幕剧,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绝某大夫送来的鲤鱼的故事对公仪休的这一人物形象围绕一个"清"字层层深入而独到的分析感悟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课文是以围绕公仪休拒收礼物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剧情虽然简单,但结构紧凑,人物性格鲜明,充分体现了独幕剧的特点根据大纲要求和课文特点,遵循阅读规律和儿童的认知规律,我的基本教法是"以读代讲、以演代讲、情境教学"的导学式教学法,确定了"读中感悟、以读悟情、质疑解疑、合作实践"为基本的学法指导,在操作过程中采用"读、划、练、思、演、品"等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张淑娟:这篇课文是个独幕剧,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的鲤鱼的故事我认为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掌握三点:一是学会课文是的生字词,能分角色朗读课文;二是了解一下独幕剧的特点,小组合作,排演课本剧;三是能把握剧本中公仪休、子明、管家这三个人物的特点,其中特别是要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骆静:教学课文第三部分时,重点要让学生反复朗读子明和公仪休的对话,理解公仪休拒收鲤鱼的原因朱克娥: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好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排演独幕小话剧《公仪休拒收礼物》仲苏娅:为增强教育效果,可组织学生通过看报、上网等搜集一些介绍人物清正廉洁的资料,整理后在班上交流NO:308三顾茅庐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和被比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教学难点:通过刘备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体会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教学准备:教学光盘、生字卡片、搜集有关刘备、诸葛亮的故事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释题1.简介背景:同学们,中国古代曾经有过一个时代叫做三国,那可是一个战火纷飞、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正是因为这个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那就是——〔《三国演义》2.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一起的学习课文,就是发生在那个时代的一个故事,节选自《三国演义》,它就是《三顾茅庐》老师板书课题3.指导生字"茅"看好了,"茅"字的横钩要比草字头略微长一点,这样才好看,最后一笔是撇下面,请大家在书上,课题的右边各写一个,不仅要写对,还要写好〔学生写字4.质疑:"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谁三顾茅庐?茅庐在哪里,里面住着谁?为什么要三顾茅庐?怎样三顾茅庐的?结果怎样?理解课题:顾:拜访 茅庐:茅草屋三顾茅庐:三次到茅草屋去拜访比喻对人诚心诚意二.自读感知大意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2.导学〔1读准词语诸葛亮 刘备 张飞 关羽辅助  统一  捆来  尊重  山冈  潺潺  时辰  吩咐 拜访  半晌  策略恭恭敬敬  茅塞顿开  疏疏朗朗  蜿蜒起伏 疏疏朗朗 青翠欲滴 景色宜人群雄纷争〔2理解词语哪些词语读懂了,是怎样读懂的?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同学可帮助解决,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弄懂的?〔3指名分自然段逐段朗读课文,帮助学生正音,思考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1.初步了解课文〔1交流刚才质疑的哪些问题你已经解决了?指导学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理解"三顾茅庐"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知道"顾"是拜访的意思〔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2理课文思路,了解详略文中重点2.教师提示:课文重点写了第几次拜访?哪些自然段?第一段〔1略写刘备两次去隆中拜访诸葛亮,都没见着第二段〔2—4具体写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第三段〔5写刘备和诸葛亮的亲密友情四、美书指导1.同桌一起学习生字,找找难字2.交流学习生字的体会3.完成习字册N0:31第二课时课时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教学过程: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课前: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与片头画面,为学生创设意境,再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下文奠定坚实的基础二、 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三顾茅庐》<指题目,生读题>,老师发现大家对文中的四字词语很感兴趣,谁愿意来读读?2.学生"闯关",旧知反馈 〔出示词语美读词语关: 三顾茅庐 诚心诚意 恭恭敬敬蜿蜒起伏 青翠欲滴 秀色宜人群雄纷争 拨开云雾 茅塞顿开个别读、齐读〔第一行谁来读?第二行呢?第三行?咱们一起来把这些词语读好。

      3.谁能用上其中的几个词语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交流三、合作探究,品味诚意1.师:刘备带着两个义弟去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诸葛亮辅助自己完成统一中原的大业,但去了两次都未能见着诸葛亮的面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前往隆中,这次终于成功了刘备是凭什么打动了诸葛亮?〔主要引导学生说出刘备是凭他的"诚心诚意"来打动诸葛亮的,红笔板书:诚2.那么其心到底有多诚,其情到底有多真?这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