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分析.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403646443
  • 上传时间:2023-01-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因素及对策分析摘 要:在国内对农村教育加大投资的状况下,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仍然十分严重随着近几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再收取学杂费和课本费的实行以及农村人均收入的提高,中小学生辍学的因素已经由过去的经济因素占主导因素转变成了非经济因素占主导因素而在非经济因素中,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厌学情绪、家长的干涉和阻挠、“读书无用论”的说法悄然昂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学校师资设备达不到原则、教师的素质和学校的硬件设施跟不上,这些都成为中小学生辍学的重要因素核心词:农村中小学;辍学;读书无用论毕业后,我始终在一所农村中学教书,共送走了四届毕业生,然而,每一年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少今年刚毕业的九八级学生,七年级入学时每个班有学生50多名,到了八年级仅剩40多名,到了九年级毕业时每个班只剩余40人左右,辍学率接近20﹪——30﹪,数字非常惊人,每年能顺利初中毕业的学生只点到70﹪左右中小学生的辍学不是个别现象,在国内各地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现象都相称严重据《中国教育报》5月27日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记录公报》显示,该年度全国小学学龄小朋友入学率为98.65%,辍学率为0.34%;初中毛入学率为92.7%,辍学率为2.84%。

      可见,在国家大力发展义务教育的今天,农村中小学生的辍学现象仍比较普遍国内目前已经实现了小学、初中的免费义务教育,免除了学杂费和课本费,农民为义务教育的支出大大减少,承当大大减轻,然而辍学现象为什么还是如此严重,并且愈演愈烈?可见,导致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的因素已不仅仅是经济因素,其中还蕴藏着深层次的因素本文就对现阶段国内农村中小学学生的辍学因素做一下简要的分析,但愿政府有关部分可以采用积极有效的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辍学现象的发生,让每一种适龄孩子都能接受完整的义务教育,以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增进社会的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人才一、 中小学生辍学的重要因素导致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因素不是单方面的,有家庭的因素、社会的因素、学校的因素和个人的因素1. 家庭因素第一、家庭经济条件的困难仍然是孩子上不起学的重要因素虽然国内几年前就已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但其她的支出,如孩子的生活费、住宿费,购买作业本和其她资料的费用,仍占一定比重,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这对很大一部分家庭来说还是可以承受的,但对于收入很少,勉强维持在温饱线上的农民来说,支付这部分费用尚有很大困难同步,国内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同样,有些地区差别很大。

      特别是某些边远山区的农村经济还相称落后,甚至尚未脱贫,致使她们没有能力供完孩子接受所有的义务教育虽然上完初中,也不也许供孩子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于是就让孩子早早离开校园,过早地步入社会第二、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某些家长目光短浅,一切向“钱”看国内步入市场经济以来,诸多人通过做生意、开公司,的确富裕了,她们自身并没有什么高档文凭,也没有接受长时间的学校教育,但却成了商业上的成功人士,过着富裕的生活相反,在学校里接受10近年的教育,文凭有了,知识有了,到头来却找不到工作,还得外地打工或回家务农,这两者的反差实在是太大了于是诸多家长觉得,目前毕业生国家不包分派了,上大学主线没有用,还不如让孩子早早出去挣钱是正经就是由于家长的这种“短视”,使她们历来不关怀孩子的学业状况,觉得学好学孬都无所谓,上完初中拿个初中毕业证就行了,孩子在家长这种思想意识的支配下,更加不乐意学习,早早离开校园了事第三、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是孩子辍学的重要因素目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也少了,于是诸多家长对孩子产生了宠爱,过度地放纵她们,缺少管教,觉得“树大自然直”,殊不知,这样的宠爱,导致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她们在学校里不接受教师的管教,天不怕,地不怕,向往个人的绝对自由,常常和同窗闹矛盾,打架斗殴、拉帮结伙,逃课旷课,这样她们主线就没有心思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学校对这样的学生更加不能放任自流,自然少不了苦口婆心的说服教育,但由于家长的长期放纵,她们很少能听教师的教导,觉得教师对她们管理太严了,没有自由,如何才干脱离教师的管理呢?那只能是半途辍学,在社会上厮混。

      可见,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孩子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孩子不成才还是小事,如果后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后果将不堪设想2.社会因素第一、初中生还处在青少年期,生理、心理都没有发育成熟,还没有对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容易接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社会上的某些不良少年,留着长发或剃着光头,光着膀子,常常打架斗殴,寻衅闹事,吸烟喝酒,这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很有吸引力,觉得她们都很“场面”,是“人才”,于是积极向她们接近,连学也不上了,去寻找她们的“老大”;某些个体业主,利欲熏心,不够国家的三令五申,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录相厅、电子游戏厅等营利场合,这一方面耽误了学生的学业,使她们常常逃课旷课,更严重的是社会上某些黄、赌、毒的影响对未成年学生的危害就更加严重因此政府一定要加强对这些营利性营业场合的管理,严禁未成年人进入这些场合,对某些不法业主一定要重罚,该取缔的一定要取缔只有这样,才干维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让她们健康地成长,最后避免辍学现象的发生第二、“读书无用论”悄然昂首,是导致辍学现象的重要社会因素根据有关记录资料,从农村小学进入初中、考入高中,继而进入大学的学生仅为农村学生总数的15%;绝大多数的农村孩子,无论是初中、高中还是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完毕相应学业后都要回到农村。

      因而在大多数农村学生及其家长看来,耗费几年乃至十几年的时间上学读书,其成果都是要回到农村,读书在相称限度上成为一种“无用”的事情另一方面,大学期间的教育成本不断增长,收费连年增长,毕业后又面临着就业的压力,因而对于少数虽然可以升入大学的佼佼者而言,上学也成为一种不堪其累而又意义不大的事情此外,在不少农村学生看来,其父辈及周边邻居虽然学业不佳却可以维持温饱乃至致富有方者,也不乏其人生活中、现实中活生生的例子,加重了人们“读书无用论”的思想3.学校因素农村地区办学条件和水平不尽如人意,是导致辍学现象的重要环境因素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办学条件与都市相比有很大差距,无法同都市学校相提并论记录成果显示,,全国小学体育场(馆)面积达标率为 50.2%,音乐器材配备达标率为38.66%,美术器材配备达标率为36.69%,数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率为49.8%;初中相应的指标分别为65.68%、53.95%、52.43%和70.17%这就是说,全国有大概一半的中小学,其办学条件未能达到国家规定的一般原则可以断定,这些学校重要是集中在农村和偏远山区学校“硬件”设施不合格,甚至缺少最起码的办学条件,使得学校缺少对学生应有的吸引力。

        与学校“硬件”设施相比,农村中小学师资水平和管理水平等“软件”设施对辍学现象的影响更大虽然近些年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在不断上升,但是事实上存在着非常普遍的文凭突击现象特别是在农村小学教师中,文凭和水平不相称的现象相称严重,不少教师还不具有起码的教育理论知识,更缺少“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等现代教育理念有一部分教师缺少看待工作的热情、对学生的爱,特别是对于那些学习差,成绩差的学生特别缺少耐心,轻则冷眼相待、冷语相加,重则大声呵斥、甚至责罚,尚有极个别教师甚至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这样一来就使得那些后进生看不到自己合适的位置而无所适从,从而使这些本来就处在辍学边沿的学生更快的离开了学校 4.学生个人因素第一、学生学业成绩差,导致学生对学习不感爱好,从而过早离开学校由于教育体制、教育措施或者是学生自己的因素,某些学生学业成绩较差,听课犹如听“天书”,在教室里如坐针毡,她们体验不到成功的乐趣,长期生活在自卑的阴影下,每天面对的是家长、教师苦口婆心的教导,同步又看不到升学的但愿,有部分学生就破罐子破摔,丧失了学习的爱好和欲望,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久而久之,必然导致辍学的现实 第二、学生心理承当过重导致辍学。

      现代社会家庭孩子的减少,使诸多家长把孩子看作是自己人生的但愿,对孩子盼望过高觉得自己吃再大的苦,受再大的累,只要孩子能成才,都是值得的因此,她们对孩子平时管理太严,唯恐稍微一放松,孩子学业就会退步,于是多种书份至踏来,假期里还让学生参与多种特长班这一方面导致学生学习太累,徐徐对学习失去爱好,但为了自己的父母,还是硬着头皮苦苦支撑;另一方面,学生长期生活在父母强烈的期盼中,心理非常脆弱,完全缺少应对挫折与失败的能力,因而她们一旦遭受一点挫折,在脆弱的心理指引下,就会一蹶不阵,容易导致辍学现象的发生由此可见,导致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占首位的并非贫困辍学,而是社会或者是教育制度的因素,以及由此导致的学生学业失败的体验只有真正找出辍学的因素所在,才干对症下药,使辍学现象得到主线的缓和二、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带来的后果中小学生辍学率居高不下,给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大量农村中小学生辍学使得一代又一代农民的教育限度和文化水平低下,这成为农村教育、文化、经济停滞不前及落后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中小学生辍学率居高不下,使农村教育走不出困境国内仍有1000多万贫困小朋友不能完毕基本9年义务教育,而目前中国的文盲和半文盲重要集中在农村和贫困的西部。

      在这种状况下,农村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实现“普九”目的,也就无暇顾及其她的教育目的而起,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将要全面推动新课程,新课程的实行需要更加齐全的设施设备、通过培训的师资以及新教材等,在中小学生辍学率居高不下的广大农村地区,新课程的实行和推动将面临巨大的困境  另一方面,高辍学率已经严重制约农村劳动力队伍素质农村劳动力队伍素质差是目前的一种普遍现象:文化素质差、法治观念差、技能水平差、管理能力差……在这种状况下,农业经济无法转型,出外打工成为“盲流”有的小学毕业生写一封书信60%以上是错字和别字;到都市打工,进了电梯却不懂得如何下来;大多数农民工特别是南方的,一般话说出来别人听不懂等等没有完毕义务教育的文盲人数不断充斥农民劳动力队伍,严重影响了农民劳动力队伍素质的提高  其三,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数以百万计的没有完毕义务教育的人进入劳动者行列,这将对国内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实现现代化产生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其四,对下一代的负面影响在农村,早辍学必然导致早婚早育,不管男女,许多还没有到《婚姻法》规定的年龄就按本地的风俗结婚了早婚早育导致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加剧了贫穷,早婚早育夫妻自身缺少基本的生存条件,又给下一代带来了成长的物质营养的匮乏,同步她们缺少基本的为人父母的知识和能力,对孩子不是娇生惯养就是拳脚相加;另一方面,越是没有知识文化的,观念越落后。

      这些人,无论在本地还是出外打工,大多数成为“超生”游击队她们对下一代的不良影响,构成对中华民族下一代整体素质提高的影响三、 辍学现象的对策思考为了遏制农村中小学的辍学势头,地方政府、学校以及有关人员想尽了多种措施据报载,有的乡镇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成立了“动员辍学学生返校工作领导小组”、“教育执法领导小组”等;学校强化了学籍管理,发现学生流失立即“截流”;教师们则走村入户,苦口婆心地劝导学生再次返校;班主任为了留住学生,把自己微薄的工资拿出来,给那些家庭贫困的学生垫付生活费所有这些,都是其情可感、其心可鉴的我觉得,这些措施都只能是权宜一时的治标之策,而非解决辍学问题的主线之途  那么,如何有效解决农村中小学的辍学问题呢?我觉得,参照以上的因素分析,可以采用如下某些措施:1. 实行“三免两补”,对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逐渐实行寄宿制如前所述,家庭贫困虽不是导致辍学的重要因素,但也是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农村中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各级政府有义务不让一种孩子辍学基于此,各地农村应当对学生实行完全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