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例青年及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分析.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19264317
  • 上传时间:2017-11-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摘要】 目的 分析青年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调查 97 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与老年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起病诱因,危险因素,心电图及心超特点,冠脉造影结果,预后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青年(<40 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男性多见, 82.2%具有明显诱因,临床症状较典型,血管病变多单一,严重并发症少,预后相对较好老年(>60 岁)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女性发病率明显增高,达 25%,患者症状多不典型,冠状动脉造影以多支病变为主,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并发症分别达 56.8%,44.2% ,预后较差结论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因主要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青年患者冠脉病变轻,以单支为主,吸烟和家族史为其主要危险因素,而老年患者多为冠脉多支病变,合并疾病多,预后较差,高血压为其主要危险因素两组血脂升高程度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心肌梗死;青年;老年;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年龄多为 60 岁以上老年人,但近年来,青年患者的发病率有渐增的趋势,且临床表现各异为进一步提高认识,现回顾性分析部分我院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观察两组人群的临床特点。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 1995 年 4 月至 2006 年 12 月我院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7 例,其中 40 岁以下 45 例作为青年组,平均年龄(33±2.7) 岁,男 42 例,女 3 例;60 岁以上 52 例作为老年组,平均(74.5±3.6) 岁,男 39 例,女 13 例1.2 方法: (1)根据 1997 年 WHO MI 诊断标准;(2) 所有患者均接受正规的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调脂,扩冠等治疗;(3)收集其静脉血,化验血糖 (BS),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_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_C),甘油三脂(TG),TC>5.4mmol/L 者为高胆固醇血症,TG>3.1mmol/L 为高甘油三脂血症; (4)吸烟计算吸烟指数,吸烟指数=支/日×吸烟年数;同理,饮酒指数=克/ 日×饮酒年数( 均为啤酒);(5)冠心病家族史为一级亲属 55 岁以前患冠心病者;(6)入院后一周内查超声心动图,运用Simpson 法计算左室射血分数(EF) ;(7)入院后 2 周内行冠状动脉(冠脉) 造影,血管狭窄小于血管直径 50%为轻度病变,大于 50%为有意义病变。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11.0 统计软件,对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临床情况:45 例青年组 AMI 患者中 41 例(91%)有典型 AMI 发作,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持续性疼痛,2 例表现为上腹痛(4.4%),另有 2 例以低血压休克首发表现(4.4%) ,45 例中有心力衰竭表现者 4 例(8.9%)患者中男性占绝大多数,女性仅 3 例(6.7%) 52 例老年组 AMI 患者中胸痛 27 例(51.9%),无胸痛者 25 例(48.1%),主要表现为胸闷、气促 21例,后背痛 4 例,52 例中以心力衰竭为首发症状 23 例,心源性休克 4 例,显著高于青年组(P<0.05)老年组女性(25.0%),比例显著高于青年组(P<0.05) 2.2 起病诱因:青年 AMI 组患者 37 例(82.2%)发病前有明确诱因,包括过度劳累 20例(54.1%)、剧烈运动 9 例(24.3%)、情绪异常 5 例(13.5%)、暴饮暴食、酗酒等,老年组发病前有明确诱因者 16 例(30.8%),包括过度劳累 7 例(43.8%)、情绪激动 5 例(31.3%),用力排便,饱餐等,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危险因素: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见表 1),结果显示吸烟、高血压、家族史在两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1表 1 青年组与老年组 AMI 危险因素比较注:两组比较 P<0.05, P<0.012.4 心电图表现及梗死部位:青年组中 ST 段抬高型 AMI 42 例(93.3%) ,非 ST 段抬高型 AMI 3 例(6.67%),非 Q 波 AMI 1 例老年组中非 ST 段抬高型 AMI 15 例(28.8%),非Q 波 AMI 5 例 (9.6%),梗死部位见表 2表 2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注:两组比较 P<0.052.5 冠脉造影及左室射血分数(EF) :两组 AMI 患者在住院期间均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青年 AMI 患者多数为单支血管病变,青年组 42 例冠脉造影阳性者中 31 例为单支病变,占 73.8%,其中 3 例未发现明显的血管病变,考虑可能与冠状动脉痉挛或血栓自溶相关与老年 AMI 患者比较,青年组单支病变率明显高于老年组老年 AMI 患者冠脉病变广泛,侧支循环较丰富,多为多支病变,而青年 AMI 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病变程度较轻,很少有侧支血流建立。

      青年组 42 例与老年组 52 例冠脉病变中左主干发病率分别占11.90%、26.92%,无统计学意义青年组中左室射血分数 EF<40% 者明显低于老年组,EF>70%者明显多于老年组(P<0.05),见表 3表 3 两组 AMI 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注:两组比较 P<0.052.1 并发症及病死率:青年组心律失常 9 例,其中室性心动过速 3 例,心房颤动 4 例,房性心动过速 2 例;老年组心律失常 29 例,其中室性心动过速 5 例,心室颤动 15 例,心房颤动 6 例,房室传导阻滞 3 例,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青年组青年组发生心力衰竭4 例(8.9%) ,老年组发生心力衰竭 23 例(44.2%) ,青年组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与老年组急性期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病死率分别 3%和 18%,青年组AMI 急性期死亡率显著低于老年组(P<0.05)3 讨论冠心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危害最大的心脏病,是目前中国成人心脏病住院和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近年来的资料表明,冠心病在我国不仅住院人次逐年快速上升,住院平均费用位于各种疾病之首,青年患者所占比例也见明显加大。

      本文结果显示,青年 AMI 组起病急,多有典型的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男性占绝大多数,女性 AMI 较为少见,这与既往文献报道一致[1] 而老年 AMI 组症状多不典型,可表现为持续性胸闷,胸痛,也可无胸部不适症状,仅表现为气短,上腹痛,喉部紧缩感,头晕,乏力等,也有以心衰,休克,心律失常等作为首发症状而就诊,可能与老年各脏器功能减退、植物神经退行性病变、反应迟钝、疼痛阈值增高和对痛觉不敏感有关女性比例老年AMI 组较青年 AMI 组明显高,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老年女性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减弱或消失,此外也与青年 AMI 组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和诱发因素 (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男性均多于女性有关从病因来看,AMI 的病因主要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次还有痉挛,栓塞等,其中前者占绝大多数有研究表明,冠脉粥样硬化可以始于新生儿,以后随着年龄而增长,因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老年 AMI 患者最主要病因青年 AMI 患者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外,还可由于冠脉痉挛,约占其病因的 15%[2] ,此外还可见于各种免疫系统疾病引起的冠脉炎症,冠脉栓塞等从诱因来看,过度劳累、情绪异常等因素均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明确诱因,本文青年 AMI 组 82.2%的病例发病前有明确的诱因,与文献报道[3]一致。

      困此,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上述诱因,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家族史,吸烟,肥胖等本文显示,吸烟及家族史在青年 AMI 中最为突出,分别占 87%和 40%,其中吸烟已成为青年 AMI 最重要的发病因素,吸烟指数越高,心脏的突发事件越多有研究表明:吸烟 2 年左右即可造成动脉内膜严重损伤,尼古丁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并损伤冠状动脉内膜,减少内皮弛缓因子的释放,兴奋交感神经,增强血小板凝聚,血粘度增高致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而发生心肌梗死[4] 高血压是老年 AMI 年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冠心病发病危险的预测指标从舒张压变为收缩压,再变为脉压,而老年人高血压主要表现为收缩压增高,脉压差增大高胆固醇血症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本研究所示两组均达 40%以上从心电图看,本文中青年 AMI 组以单纯前壁多见,冠脉造影显示单支病变为主,占73.8%,多支病变占少数,与有关报道相符[5] ,其中前降支最多见,其次为右冠支和回旋支,这可能与青年冠心病患者病程短,较少合并糖尿病及严重血脂异常有关而老年AMI 患者广泛前壁心梗较多见,其次为前壁、下壁非 Q 波心梗发病率明显增高,是为老年AMI 的特征之一,此与冠脉造影有多支病变有关。

      由于青年 AMI 患者多为单支病变,且病变相对简单,对再灌注治疗效果很好,因此恢复快,并发症少,预后相对较好但由于病史短,心肌缺乏缺血性预适应过程及侧支循环尚未建立,因此临床表现剧烈,猝死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老年 AMI 患者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加之随着年龄增长,冠脉硬化程度加重,特别合并糖尿病者,冠脉多支病变及弥漫性病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再灌注效果不如青年 AMI 组且老年人本身心脏储备功能下降,一旦发生 AMI,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容易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心衰或原有心衰加重此外老年患者多合并其他疾病,掩盖了 AMI 症状,容易误诊,漏诊,因此其并发症,死亡率明显高于青年组鉴于两组 AMI 特点不同,防治的重心也不一样,青年人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劳累等,而老年人需注意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发疾病的合理治疗及监测参考文献】[1] 陈春林, 张随学 . 在体女性盆腔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意义[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 徐玉静,欧阳振波,刘萍,陈春林. 磁共振成像在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 [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1(04) [3] 方驰华,苏仲和. 数字医学技术在胰腺肿瘤诊断和可切除性评估中的研究[J]. 实用医学杂志. 2010(10) [4] 欧阳振波, 刘萍,余艳红. 女性骨盆研究进展及意义 [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5] 刘萍,余艳红,陈春林,欧阳振波,宋小磊,王宏琢,昌仁民,王建平. CT 扫描计算机三维重建女性骨盆的研究方法和应用[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 2010(01) [6] 欧阳振波,张随学,刘萍,陈春林,唐雷,李泽宇,黄睿,钟光明,梁波,全显跃,刘畅,钟世镇. 宫颈癌子宫动脉血管网模型的构建及其三维可视化研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9(06) [7] 吴龙 ,周义军 ,高劲松,孙建永 ,李玉飞,马俊,金科. 女性盆腔的 MRI 三维重建[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9(12) [8] 张绍祥. 数字化人体与数字医学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9] 高成杰, 张随学 ,裴强,徐达传 . 成人盆腔血管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初步研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6(01) [10] 单锦露,张绍祥,刘正津,谭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