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塑料制品烫印故障的原因和处理方法.doc
1页塑料制品烫印故障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来源:[标签出处] 日期2008-09-07原作者 [标签作者]制品烫印故障的成因及对策故障名称、成 因 及 对 策烫印层与基体结合不牢,容易剥落(1)箔料粘接剂与基材的材质不匹配应更换箔料品种2)制品表面有脱模剂、研磨剂、灰尘、指纹及油污等应使用酒精等溶剂擦拭制品表面3)烫印温度太低应适当提高 (4)烫印压力太小应适当提高5)烫印时间太短应适当延长 (6)箔料过期,粘接剂失效应换用新箔料,不能使用过期的烫印箔7)烫印面的反面有加强筋或其他高度不同的构造,导致烫印压力不均匀应从制品的内侧将空心部位顶住,保持烫印面压力均匀烫印层焦化变色(1)烫印温度太高应适当降低2)胶板、印模、胶辊等加热体与烫印箔太近应适当加大加热体与烫印箔间的距离3)烫印时间太长应适当缩短烫印层表面失光发暗(1)烫印温度偏高应适当降低 (2)烫印时间偏长应适当缩短3)烫印箔与加热体间的距离太小应适当加大烫印层起皱门)胶扳,印摸,胶辊与烫印箔过于接近应适当拉丈距离2)胶板、印模、胶辊温度太高应适当降低3)制品的窗孔等部位未垫胎夹具,烫印压力不均匀应将制品空心处垫实,使烫印压力保持均匀。
4)烫印箔送人不平整应检查送箔装置5)烫印箔表面张力太小应适当增加张力,拉紧烫印箔 局部漏箔漏烫及表面斑点(1)制品表面有油污及灰尘等应使用酒精擦拭制品烫印面,清除油污及灰尘等2)制品表面有气泡、缩瘪及严重的表面银丝等成型故障应采取针对措施,在制品成型过程中解决3)烫印箔表面脱离剂质量太差,脱离性不良应换用脱离性较好的烫印箔4)制品表面有毛刺应清除表面毛刺5)胎夹具不良支撑效果差,烫印压力不均衡应改进胎夹具结构,调整烫印面压力,之均衡使(6)烫印温度不均匀或温度偏低应适当调节烫印温度,移动胶辊位置,对于缺箔处,可磨平砂光后复烫或局部补烫烫印后制品开裂(1)胎夹具支撑不良,局部受力集中应改进胎夹具结构,使烫印面受力均匀2)烫印压力太高应适当降低3)烫印面有明显的熔接痕及流料痕等成型缺陷应针对性地调整制品的成型工艺烫印后制品表面变形(1)烫印温度太高应适当降低 (2)烫印压力太大应适当降低3)烫印时定位不良应修正定位 (4)烫印件结构设计不合理在设计时,烫印制品应具备以下结构特点:(5)形状凸起的制品,凸起的高度不小于0.8m烫印后制品表面变形(1)凸起的筋宽不小于0.25mm,在可能的情况下,凸筋的顶面可制成稍凸出o.1mm的形状。
2)位于制品底部的凸筋与侧壁之间的距离不小于6nma3)位于制品倾斜侧底部的凸筋与侧壁的距离最小为1.5mm4)分别用几种颜色烫印几个凸筋时,筋间距离不小于l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