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秘书学第二章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ppt
37页第二章 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n第一节 我国秘书工作的起源和早期发展n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秘书工作n第三节 外国秘书工作概况第一节 我国秘书工作的起源和早期发展n一、秘书与秘书工作的起源n二、奴隶社会时期的秘书工作n三、封建社会时期的秘书工作n四、近代中国的秘书工作一、秘书与秘书工作的起源n秘书工作源远流长秘书工作源远流长n一、秘书滥觞的条件:一、秘书滥觞的条件:n1、、领导机构领导机构((氏族机构和国家)氏族机构和国家)的形成的形成是秘是秘书产生的书产生的基本社会条件基本社会条件;;n2、文字和文书、文字和文书的萌生是秘书产生的的萌生是秘书产生的重要物质重要物质条件条件 临民治事临民治事——需要需要文书文书 撰写保管撰写保管领导机构领导机构管理工具管理工具管理助手管理助手秘书秘书一、秘书与秘书工作的起源n二、氏族公社时期秘书迹象:n原始社会 末期至公元前21世纪),父系氏族公社阶段是秘书活动的源头,形成了最早的社会组织、权力中心、氏族领袖集团,最早的行政决策形式―会议制度―军事民主制,阶级社会的前夜n黄帝的史官:仓颉,帮助其记载国家大事;n虞舜的纳言:龙,早晚忠实发布其命令;n史官和纳言可以看做是最早的秘书官。
n信访制度的开端:尧的进善旗;舜的诽谤木(华表);后来设置敢谏之鼓;后代的击鼓鸣冤源于此二、奴隶社会时期的秘书工作n1、夏商奴隶制时期秘书工作的真正萌生:、夏商奴隶制时期秘书工作的真正萌生:(公元前(公元前21世纪-世纪-前前16世纪世纪——前前11世纪)世纪)n夏朝政治夏朝政治——第一个阶级国家,为镇压反抗建第一个阶级国家,为镇压反抗建立了军队和刑法,设置立了军队和刑法,设置“三正、遒人、三正、遒人、太史令太史令”等官职等官职辅助夏王管理国政辅助夏王管理国政事务n商朝出现了我国最早的文书珍品商朝出现了我国最早的文书珍品——甲骨文书甲骨文书n史官史官是最早的秘书人员是最早的秘书人员n商朝商朝巫史巫史不分,一身二任(祭祀、撰拟保管文不分,一身二任(祭祀、撰拟保管文 书),成为商朝最重要的秘书人员书),成为商朝最重要的秘书人员二、奴隶社会时期的秘书工作2、、 西西 周周 和和 春春 秋秋 战战 国国 秘秘 书书 工工 作作 (公元前(公元前11世纪-前世纪-前221年)年)西西周周巫巫史史分分工工,,史史官官地地位位上上升升,,分分工工更更细细((大大小小内内外外御御五五史史,,设设立立了了最最早早的的秘秘书书机机构构——太太史史寮寮)),,在在王王左左右右,,记记录录言言行行,,出出纳纳帝帝命命,,从从事事文文书书活活动动,,是是王的重要参谋助手;王的重要参谋助手;并并形形成成了了我我国国最最早早的的公公务务文文书书汇汇编编本本——《《尚尚书书》》((28篇篇下下行行文文,,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种)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种) 。
春春秋秋战战国国时时期期新新的的秘秘书书官官职职名名称称::如右如右秦国齐国魏国楚国各国君的重要随员高参尚书掌书主书左徒 奴隶社会时期的秘书现象探析:秘书人员——史官史官;秘书机构——太史寮;太史寮;秘书秘书工作工作——为国君记录言行,起草和保管文件,协助国君制定政策法令;为国君记录言行,起草和保管文件,协助国君制定政策法令;秘书制度秘书制度——保密制度、用印制度、正副本制度;养士之风盛行保密制度、用印制度、正副本制度;养士之风盛行——最早的私人秘书最早的私人秘书三、封建社会时期的秘书工作n1、、秦汉、魏晋南北朝秘书工作:秦汉、魏晋南北朝秘书工作:公元前公元前221年-公元年-公元581年年n2、、隋唐宋秘书工作隋唐宋秘书工作(公元(公元581年-年-1038年)年)n3、、辽夏金元秘书工作辽夏金元秘书工作(公元(公元916年-公元年-公元1368年)年)n4、明清秘书工作、明清秘书工作(公元(公元1368年-公元年-公元1840年)年)1、秦汉、魏晋南北朝秘书工作、秦汉、魏晋南北朝秘书工作秦朝(外朝:三公)(内朝:尚书)丞相(金印紫绶)(丞相府:政务,左右丞)太尉(军务)御史大夫(银印青绶)(副丞相、掌文书、监察)汉初(外朝:三公)丞相(位高权重)(丞相府丞相府:政务, 分曹治事)太尉(军务)御史大夫(中央秘书,皇帝耳目喉舌)(副丞相、掌文书、监察)汉武帝(重用内廷尚书)尚书署尚书署成机要秘书机构,剥夺丞相权。
汉成帝设尚书台东汉光武帝(尚书台外迁)事归台阁(尚书台,六曹治事,后代六部雏形),丞相府形同虚设出纳帝命,为王喉舌曹魏曹操秘书令曹操秘书令、曹丕中书令中书令、中书监——中书省中书省取代尚书台尚书台,出纳帝命晋代设门下省门下省,皇帝的顾问仆从机构北朝时,门下省门下省最重要,取代中书省中书省,参与机要南朝又以尚书省为相府n秦汉、魏晋南北朝秘书现象探析:n从汉代起,皇权与相权之争日益明显和激烈,内廷与外朝不断置换,秘书机构变化频繁丞相尚书尚书尚书令、门下门下侍中中书中书中书令皇帝秘书:皇帝秘书: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尚书尚书谒者令谒者令主玺令史主玺令史地方诸侯秘书地方诸侯秘书长史长史主薄主薄记室令史记室令史2、隋唐宋秘书工作、隋唐宋秘书工作(公元581年-1038年)隋隋唐唐三三省省六六部部制制,隋唐秘书机构、制度更加复杂完善设有最早的信访机构最早的信访机构——匦使院匦使院宋宋朝朝军政分设,中中书书省省和和枢枢密密院院并称二府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中书中书舍人(阁老、五花判事)门下尚书出令审议执行翰林学士院翰林大学士(皇帝的机要秘书)中书省中书省政务下设:通进司、进奏院、开拆房、主事房、催驱房,负责文书收发登记呈阅催办等枢密院枢密院军务P33秘书工作制度:保密制度、一文一事制度、贴黄引黄制度、限期承办、催办制度秘书工作制度:保密制度、一文一事制度、贴黄引黄制度、限期承办、催办制度3、辽夏金元秘书工作、辽夏金元秘书工作(公元916年-公元1368年)辽朝西夏金朝元朝916-12181038-12271115-1234 1271-1368元朝:文书传递——急递铺 文书立卷制度——同一类事立为一卷4、明清秘书工作、明清秘书工作(公元1368年-公元1840年)明朝废丞相设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六部分治清朝内阁虚设军机处(机要秘书处)n明朝:票拟制度(用小纸条拟写处理意见供皇帝参考)小结——知识点n1、我国最早的秘书工作萌芽于、我国最早的秘书工作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时期。
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时期据据《《尚书尚书.尧典尧典》》记载,记载,舜舜曾任命一个叫曾任命一个叫龙龙的人担任的人担任“纳言纳言”官,官,出出纳帝命,上传下达,发挥秘书作用纳帝命,上传下达,发挥秘书作用n2、我国、我国最早的秘书工作者最早的秘书工作者是是史官史官夏商周三代的秘书工作主要由夏商周三代的秘书工作主要由史官担任,负责起草公文,传达政令,记录活动,掌管图法如:史官担任,负责起草公文,传达政令,记录活动,掌管图法如:夏朝的太史令,商朝的巫与史,西周夏朝的太史令,商朝的巫与史,西周 的的“五史五史”:大、小、内、:大、小、内、外、御史因而史官的官邸被看作最早的秘书机构外、御史因而史官的官邸被看作最早的秘书机构n3、我国古代最早的、我国古代最早的秘书机构是秘书机构是——太史竂,产生于商朝,完善于太史竂,产生于商朝,完善于西周西周n4、我国、我国最早的文书珍品是最早的文书珍品是——甲骨文书甲骨文书一片完整的甲骨文书包一片完整的甲骨文书包括叙辞,问辞,占辞,验辞四部分它是我国早期秘书活动的实括叙辞,问辞,占辞,验辞四部分它是我国早期秘书活动的实物见证,记载了商代几个王朝(武丁-纣王)的重要政治活动。
物见证,记载了商代几个王朝(武丁-纣王)的重要政治活动n5、我国现存、我国现存最早的公务文书汇编本和最早的历史文献资料汇编本最早的公务文书汇编本和最早的历史文献资料汇编本——尚书,尚书,它记载了它记载了尧虞、夏、商、周尧虞、夏、商、周的一些重要的历史事实,的一些重要的历史事实,保存了上古大量的保存了上古大量的政治、哲学、刑法、天文、地理政治、哲学、刑法、天文、地理等方面的资料等方面的资料,,主要文种有主要文种有典、诰、誓、命、谟、训典、诰、誓、命、谟、训等小结——机构和人员变迁n夏商周三代夏商周三代的的秘书工作秘书工作主要由主要由史官担任史官担任n西周的秘书工作,在殷商的水平上有所创新和提高西周的秘书工作,在殷商的水平上有所创新和提高n战国时期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大都有史官,各诸侯国大都有史官,但史官的职责、地位起了重但史官的职责、地位起了重要变化,要变化,御史御史地位上升,成为国君近旁供差遣的笔墨工作地位上升,成为国君近旁供差遣的笔墨工作由于于兼并战争的需要兼并战争的需要,各诸侯国国君,各诸侯国国君相继设置了一些相继设置了一些新的秘书官新的秘书官职职,,如如“尚书、掌书、主书、左徒尚书、掌书、主书、左徒”等,广招贤人能士,掀起等,广招贤人能士,掀起养士热养士热,秘书工作得到,秘书工作得到充实与加强充实与加强。
n秦汉时期秦汉时期,设有,设有丞相丞相府、太尉和御史大夫府、太尉和御史大夫辅助皇帝综理国政;辅助皇帝综理国政;汉武帝时,设汉武帝时,设尚书署尚书署剥夺相府权东汉发展成为直接处理政务剥夺相府权东汉发展成为直接处理政务的的尚书台尚书台;;n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时期,中书省取代尚书省中书省取代尚书省,成为总揽中央的机要秘,成为总揽中央的机要秘书机构;书机构;n隋唐时期隋唐时期的秘书工作有了更大的发展,形成的秘书工作有了更大的发展,形成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格局,格局,互相协作和牵制互相协作和牵制n宋代宋代的秘书工作由的秘书工作由枢秘院与中书省枢秘院与中书省分掌;分掌;n明朝、清朝明朝、清朝时期,时期,内阁和军机处内阁和军机处是最重要的中枢机关,综理全是最重要的中枢机关,综理全国政务小结——古代秘书变迁规律n纵观我国古代纵观我国古代秘书机构秘书机构的设置及职掌的发展变化,不难看出的设置及职掌的发展变化,不难看出秘书部门是国家机关的秘书部门是国家机关的中枢机构中枢机构,,各朝统治者各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十分重视秘书秘书工作工作尽管机构设置、官职名称频繁变动,但尽管机构设置、官职名称频繁变动,但中央秘书机构中央秘书机构一直一直紧紧掌握在皇帝手中紧紧掌握在皇帝手中,成为各朝皇帝进行统治的耳目和,成为各朝皇帝进行统治的耳目和喉舌,参谋和助手喉舌,参谋和助手。
重要性)(重要性)n自秦汉以来,自秦汉以来,皇帝是封建王朝的皇帝是封建王朝的绝对权威绝对权威,享有至高无上的,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权力,秘书机构及其官员职能处于秘书机构及其官员职能处于辅助地位辅助地位,一旦他们,一旦他们僭越僭越或对皇权构成威胁或对皇权构成威胁,皇帝就要,皇帝就要设法变动他们设法变动他们或削弱或削弱其职权,其职权,或撤换或撤换其官员,其官员,或解散或解散其机构,其机构,或另立新机构或另立新机构取而代之取而代之辅助性)(辅助性)n于是,于是,2000多年来,中央秘书机构从多年来,中央秘书机构从外廷到内廷外廷到内廷的不但置换,的不但置换,秘书官员从秘书官员从内侍到权要内侍到权要的频频升迁也就成了历史规律任朝的频频升迁也就成了历史规律任朝代更迭,江山易主,秘书机构和人员变化无常,但代更迭,江山易主,秘书机构和人员变化无常,但各级各类各级各类秘书机构和人员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秘书机构和人员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辅助性质辅助性质从未改变,秘书从未改变,秘书工作也工作也从未间断从未间断普遍性普遍性))古代秘书机构变动概览n秘书机构作为君主统治的秘书机构作为君主统治的重要工具和喉舌重要工具和喉舌,地位及,地位及其重要。
故汉武帝以后,其重要故汉武帝以后,历代历代帝王都惧怕权柄下移,帝王都惧怕权柄下移,常使用身边那些常使用身边那些小吏夺取小吏夺取国家重臣国家重臣之权,使之权,使高官与高官与要职分离要职分离,便于掌握全权,便于掌握全权进行专制统治于是出现进行专制统治于是出现了秘书机构的频繁变动和了秘书机构的频繁变动和循环更替,如图所示循环更替,如图所示尚书台尚书台3、唐代、唐代翰林学士翰林学士1、汉代、汉代:三公三公2、魏晋、魏晋中书令中书令门下侍中门下侍中4、明代、明代内阁学士内阁学士司礼监司礼监5、清代、清代军机处军机处小结——古代形成的秘书工作制度古代形成的秘书工作制度n1、、公文用纸制度公文用纸制度公文用纸制度公文用纸制度:汉代以前,文书的:汉代以前,文书的:汉代以前,文书的:汉代以前,文书的载体材料载体材料载体材料载体材料一般为一般为一般为一般为金、石、金、石、金、石、金、石、竹木、甲骨、绢帛竹木、甲骨、绢帛竹木、甲骨、绢帛竹木、甲骨、绢帛等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等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等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等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纸张纸张纸张纸张被广泛被广泛被广泛被广泛采用,并取代竹简,成为文书的主要载体材料。
东晋末年,采用,并取代竹简,成为文书的主要载体材料东晋末年,采用,并取代竹简,成为文书的主要载体材料东晋末年,采用,并取代竹简,成为文书的主要载体材料东晋末年,太尉桓玄下令公文统一用太尉桓玄下令公文统一用太尉桓玄下令公文统一用太尉桓玄下令公文统一用黄纸黄纸黄纸黄纸南北朝时期,黄白两种纸兼南北朝时期,黄白两种纸兼南北朝时期,黄白两种纸兼南北朝时期,黄白两种纸兼用唐代规定,凡黄纸一律为皇室专用,官吏不许妄用;征用唐代规定,凡黄纸一律为皇室专用,官吏不许妄用;征用唐代规定,凡黄纸一律为皇室专用,官吏不许妄用;征用唐代规定,凡黄纸一律为皇室专用,官吏不许妄用;征讨性的命令用白麻纸,臣民上书和官府往来文书,只能用白讨性的命令用白麻纸,臣民上书和官府往来文书,只能用白讨性的命令用白麻纸,臣民上书和官府往来文书,只能用白讨性的命令用白麻纸,臣民上书和官府往来文书,只能用白纸并且文书尺寸文书尺寸文书尺寸文书尺寸要小于皇帝诏敕文书的尺寸此制度使文要小于皇帝诏敕文书的尺寸此制度使文要小于皇帝诏敕文书的尺寸此制度使文要小于皇帝诏敕文书的尺寸此制度使文书种类易于识别,外观整齐,利于文书处理和保管书种类易于识别,外观整齐,利于文书处理和保管。
书种类易于识别,外观整齐,利于文书处理和保管书种类易于识别,外观整齐,利于文书处理和保管n2、、公文缮写制度公文缮写制度公文缮写制度公文缮写制度::指文书所使用的指文书所使用的指文书所使用的指文书所使用的书体和缮写书体和缮写书体和缮写书体和缮写要求秦代以要求秦代以要求秦代以要求秦代以小篆小篆小篆小篆为主,汉代以为主,汉代以为主,汉代以为主,汉代以隶书隶书隶书隶书为主,魏晋南北朝始用为主,魏晋南北朝始用为主,魏晋南北朝始用为主,魏晋南北朝始用楷书楷书楷书楷书,兼用行,兼用行,兼用行,兼用行书楷书和书楷书和书楷书和书楷书和行书行书行书行书的出现魏秘书人员缮写文书提供了方便,一的出现魏秘书人员缮写文书提供了方便,一的出现魏秘书人员缮写文书提供了方便,一的出现魏秘书人员缮写文书提供了方便,一直通行到现在对文书的缮写要求,各代有严格规定:要直通行到现在对文书的缮写要求,各代有严格规定:要直通行到现在对文书的缮写要求,各代有严格规定:要直通行到现在对文书的缮写要求,各代有严格规定:要准准准准确无误,注重时限确无误,注重时限确无误,注重时限确无误,注重时限延一日笞延一日笞延一日笞延一日笞5050,延十日徒一年。
凡,延十日徒一年凡,延十日徒一年凡,延十日徒一年凡改动改动改动改动处,处,处,处,要要要要加盖印章加盖印章加盖印章加盖印章以示负责保证了公文的准确性和严肃性以示负责保证了公文的准确性和严肃性以示负责保证了公文的准确性和严肃性以示负责保证了公文的准确性和严肃性小结——古代形成的秘书工作制度古代形成的秘书工作制度n3、公文的判署、签押制度、公文的判署、签押制度:是指主管人员在文稿审定后写上:是指主管人员在文稿审定后写上“可、闻、依、同意、批准可、闻、依、同意、批准”等等简短的评语简短的评语(判署),并在(判署),并在文稿上亲自文稿上亲自签上自己的名字签上自己的名字以示负责(签押)签字用行书以示负责(签押)签字用行书称称行押行押,用草书称,用草书称花押花押签在首尾纸缝之间称签在首尾纸缝之间称押缝押缝,在文尾,在文尾称押尾此制度增强了主管官员的责任心,也增强文书的严称押尾此制度增强了主管官员的责任心,也增强文书的严肃性、权威性和有效性肃性、权威性和有效性n4、文书用印制度、文书用印制度:印章是权力和信用的标志印章使用始于:印章是权力和信用的标志印章使用始于商周,史称商周,史称“玺玺”,用,用金玉铜银金玉铜银制成,尊卑共用。
春秋战国制成,尊卑共用春秋战国时期,用于时期,用于封检文书封检文书;秦始皇时期,印和玺用法开始有严格;秦始皇时期,印和玺用法开始有严格区别,区别,“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也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也”秦律规定,对律规定,对盗用官印者依伪造罪惩办盗用官印者依伪造罪惩办,严防未加印玺或假印,严防未加印玺或假印玺的文书出现自此,印章作为权力和信用的标志历代沿用玺的文书出现自此,印章作为权力和信用的标志历代沿用汉代汉代一官一印一官一印,罢官时,其印上交或带走均可南北朝时期,,罢官时,其印上交或带走均可南北朝时期,实行实行官印移交制度官印移交制度唐代还设唐代还设监印官监印官,文书经审核无误后,,文书经审核无误后,方可用印,并规定方可用印,并规定一文一印一文一印两页以上的公文,则在两页之两页以上的公文,则在两页之间间加盖骑缝印加盖骑缝印文书加盖印章,说明发文机关对该文确认无文书加盖印章,说明发文机关对该文确认无误,增加文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此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误,增加文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此制度一直沿用至今小结——古代形成的秘书工作制度古代形成的秘书工作制度n5、副本制度、副本制度:始于西周,指文书正本以外的:始于西周,指文书正本以外的复制本复制本。
凡重要文凡重要文书大多有副本多份,分存各处王命文书宣读颁行以后,书大多有副本多份,分存各处王命文书宣读颁行以后,正本正本交受命官,内史另录交受命官,内史另录副本副本藏于王室备查重要文书正本还要送藏于王室备查重要文书正本还要送宗庙保存,作为教化子弟的教材,副本则由史官和主管官员各宗庙保存,作为教化子弟的教材,副本则由史官和主管官员各存一份清代设有存一份清代设有副本库副本库,凡奏折,一般都交军机处抄录副本,,凡奏折,一般都交军机处抄录副本,送内阁发抄,抄完后交回存档此制度对保存真实可靠的历史送内阁发抄,抄完后交回存档此制度对保存真实可靠的历史资料具有重要意义资料具有重要意义n6、文书驿传制度、文书驿传制度:春秋时期即有:春秋时期即有邮驿邮驿制度,制度,步传步传称邮,称邮,马传马传称称驿汉代有驿汉代有驿使驿使专事传递文书,相当于现代的专事传递文书,相当于现代的机要交通机要交通唐代驿传制度更加完善,每隔驿传制度更加完善,每隔30里设一里设一驿站驿站,用以传递文书传递,用以传递文书传递不及时不及时耽误行程要处以笞杖耽误行程要处以笞杖唐宋传递文书均有唐宋传递文书均有颜色颜色不一样的不一样的牌,以表示所传文书的牌,以表示所传文书的紧急程度紧急程度。
宋用宋用金、青、红金、青、红三色区别,三色区别,金色最急军机要事用金牌元代设金色最急军机要事用金牌元代设“急递铺急递铺”,紧急文书用,紧急文书用轻骑良马传递,以加快传递速度明代有轻骑良马传递,以加快传递速度明代有陆驿、水驿,陆水驿陆驿、水驿,陆水驿相结合,以京师为中心,向全国各地延伸清代,设相结合,以京师为中心,向全国各地延伸清代,设机构和官机构和官员员专管全国驿传事务每专管全国驿传事务每15里设里设“急递铺急递铺”一所,公文随到随一所,公文随到随传,不能延误此制度保障了公文的畅达和政令的推行传,不能延误此制度保障了公文的畅达和政令的推行小结——古代形成的秘书工作制度古代形成的秘书工作制度n7、一文一事制度、一文一事制度:始于唐代,指一份公文只能叙述一:始于唐代,指一份公文只能叙述一件事情,件事情,不同的是由不得混于同一文中不同的是由不得混于同一文中此制度既加快此制度既加快了文书处理速度和效率,又利于保密和归档至今沿用了文书处理速度和效率,又利于保密和归档至今沿用n8、贴黄、引黄制度、贴黄、引黄制度:是古代文书撰写和处理所形成的:是古代文书撰写和处理所形成的制度贴黄贴黄,在唐代,指皇帝的敕书如需要,在唐代,指皇帝的敕书如需要改正改正,就在,就在该地方贴上黄纸,然后改正。
在宋代,指文章意犹未尽,该地方贴上黄纸,然后改正在宋代,指文章意犹未尽,就拟写就拟写补充说明补充说明贴在后面贴在后面引黄引黄,是指用黄纸将篇幅较,是指用黄纸将篇幅较长的长的文书要点文书要点引出,贴在文件的封面上,使阅读者对公引出,贴在文件的封面上,使阅读者对公文对内容一目了然,能分轻重缓急进行办理,从而提供文对内容一目了然,能分轻重缓急进行办理,从而提供公文处理效率公文处理效率n9、票拟制度、票拟制度:是:是明清两代明清两代宫廷中宫廷中收文处理收文处理的一种方式的一种方式始于明代,时称始于明代,时称“条旨条旨”是指内阁(军机处)内阁(军机处)代皇帝代皇帝对内外臣工的对内外臣工的题奏本章拟出批复或批办意见,并写在纸题奏本章拟出批复或批办意见,并写在纸条、票签上条、票签上,供皇帝审阅定夺供皇帝审阅定夺小结——古代形成的秘书工作制度古代形成的秘书工作制度10、秘书工作的保密制度、秘书工作的保密制度:从产生之时就开始形成秘书:从产生之时就开始形成秘书官员作为历代官员作为历代统治者的近臣统治者的近臣,必然接触到许多,必然接触到许多国家机密国家机密,,尤其在尤其在文书制发、运转和保管文书制发、运转和保管过程中能否保密,之间影过程中能否保密,之间影响到响到统治阶级的利益统治阶级的利益。
因此,历代统治者十分重视保密因此,历代统治者十分重视保密工作,并制定了严格的保密制度工作,并制定了严格的保密制度如,如,春秋战国时的春秋战国时的“封泥封泥”,汉代的汉代的“皂囊皂囊”,唐代对泄,唐代对泄密者处罚极重,泄漏重大机密密者处罚极重,泄漏重大机密处以绞刑处以绞刑,非重大机密处,非重大机密处徒刑徒刑1.5年;若泄漏于藩国罪加一等宋代规定,机密年;若泄漏于藩国罪加一等宋代规定,机密公文公文不准公开榜示,禁止复制不准公开榜示,禁止复制;明代规定,;明代规定,泄漏重大机泄漏重大机密者处斩,一般泄密者,杖密者处斩,一般泄密者,杖100,并罢职不用,并罢职不用;;清代清代,,对机密查办事件,在堂上缮写,密封后传递,并对机密查办事件,在堂上缮写,密封后传递,并将底稿将底稿也封存也封存,等到查办事件完毕后始可拆封登记等到查办事件完毕后始可拆封登记如有泄密如有泄密者,从重处罚,严禁各衙门人员在军机处窃听者,从重处罚,严禁各衙门人员在军机处窃听四、近代中国的秘书工作(1840_1949(1840_1949年年) n清末秘书工作的殖民化;总理外国事务衙门司务厅不平等条约n太平天国的秘书工作(1851-1864年);n辛亥革命时期;武昌军政府秘书处,掌文书和庶务n南京临时政府的秘书工作(1911——1912)n北洋军阀时期的秘书工作(1912——1927年)n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秘书工作(1927——19491927——1949年) 1、晚清秘书工作n 鸦片战争后,出现了不少对外公文,出现了技术文件档案和教育文件档案。
1911年 责任内阁1861年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901年 外务部 2、南京临时政府的秘书工作n 孙中山孙中山先生为总统的先生为总统的南京临时政府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正式设置总统府,正式设置秘书处秘书处作为作为政府日常办事机构政府日常办事机构各部委设各部委设承政厅承政厅,置,置秘书长秘书长一人,承总长之一人,承总长之命,总理命,总理厅务厅务并并掌管机要文书掌管机要文书,处理,处理内外事务内外事务n承政厅设承政厅设篡辑篡辑处、处、文牍文牍处、处、收发收发处、处、监印监印处、处、庶务庶务处、处、会计会计处,各置处,各置秘书一人秘书一人,掌其事内设机构分工合作内设机构分工合作)n南京临时政府南京临时政府的秘书工作,首开了我国的秘书工作,首开了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秘书工作具有现代意义的秘书工作之先之先河它对古代秘书性工作的改革,体现了反封建的河它对古代秘书性工作的改革,体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民主思想,其形成,其形成的诸多改革成果,具有时代的的诸多改革成果,具有时代的创新性和民本性创新性和民本性,并为后世所沿袭,并为后世所沿袭 3、北洋政府时期的秘书工作 n 在在争权夺利、政局动荡争权夺利、政局动荡中,秘书机构中,秘书机构各为其各为其主,各辅其政主,各辅其政,在,在职能职能范围、范围、任务任务繁简、繁简、作用作用大小,大小,乃至乃至运作运作方式上都方式上都随随所在所在机构权力消长而消长机构权力消长而消长。
n 由于秘书工作是为由于秘书工作是为实施管理和统御实施管理和统御及及行使权力行使权力服务的,服务的,文件、档案和会议文件、档案和会议更是行使权力的更是行使权力的重要工重要工具具,所以各,所以各统治集团都十分重视统治集团都十分重视秘书工作秘书工作 4、国民党政府的秘书工作n 这一时期,政府及国民党这一时期,政府及国民党党务组织党务组织、、军队军队的的各级领导机关各级领导机关,都配备了比较,都配备了比较完备的秘书机构完备的秘书机构;;n 社会团体社会团体也有了也有了自己的秘书自己的秘书工作,特别是规模工作,特别是规模较大的企业较大的企业的的秘书工作秘书工作较前代有所较前代有所发展,发展,不少不少企业企业家家和和社会名流社会名流还聘有还聘有私人秘书私人秘书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秘书工作n一、建党初期的秘书工作n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秘书工作n三、抗日战争时期的秘书工作n四、解放战争时期的秘书工作n五、新中国的秘书工作n六、改革开放时期的秘书工作一、建党初期的秘书工作n1921年党一大,李达管文书n1923 年党三大,建立秘书制,推选推选毛泽东毛泽东为为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负责,负责党中央机关党中央机关的日常工作的日常工作,实际上是党中央的,实际上是党中央的秘书长秘书长。
n毛泽东毛泽东任任党中央秘书党中央秘书,负责,负责起草文件、处起草文件、处理文件、会议记录理文件、会议记录和和管理档案管理档案,成为,成为中国中国共产党中央的第一任秘书共产党中央的第一任秘书n1926年四届三中全会,设秘书处,下设文书、会计、交通、翻译、出版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秘书工作n1927年八七会议后组成临时中央政治局,邓小平为中央秘书长三、抗日战争时期的秘书工作n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时期,中国共产党及根据地政府根据地政府的各的各级级秘书机构秘书机构得到得到健全健全,形成了一系列,形成了一系列秘书工作秘书工作制度制度n秘书处:文书、会计、人事、其他四、解放战争时期的秘书工作n解放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时期,秘书工作秘书工作大为大为加强加强,,文电处理文电处理日趋完日趋完善、系统,中央机关善、系统,中央机关文件处理文件处理形成一套形成一套完整的程序完整的程序,,进一步健全了进一步健全了行文关系、一事一报行文关系、一事一报制度等n在在文件保密文件保密、、密码通讯、机关保密密码通讯、机关保密三个方面,形成了三个方面,形成了严格的制度,加强了保密纪律严格的制度,加强了保密纪律。
n书记处办公室:处理文件、电报、会议、机要n秘书长领导下的秘书厅,秘书、行政、人事、新闻、交际、政策五、新中国的秘书工作n新中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的秘书工作与我国历史上一切剥新中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的秘书工作与我国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政权的秘书工作有着根本不同,具体的体现为:削阶级政权的秘书工作有着根本不同,具体的体现为:n 服务对象服务对象不同;不同;n 秘书人员的秘书人员的社会地位社会地位不同;不同;n 工作成效工作成效不同n 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秘书工作,为新中国成立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秘书工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秘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的秘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新中国的秘书工作n新中国建立新中国建立后,从后,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从,从部队到各社会部队到各社会团体团体,普遍建立了,普遍建立了秘书机构秘书机构,配备了了各类,配备了了各类秘书人员秘书人员党中央、国务院还颁布了中央、国务院还颁布了一系列文件、法规一系列文件、法规、统一全国、统一全国文书、文书、档案制度档案制度,, 规范秘书职责规范秘书职责,使秘书工作体系,使秘书工作体系 更加更加健全健全和完善和完善,在社会主义革,在社会主义革 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n1951年全国秘书长办公室主任会议:七项工作年全国秘书长办公室主任会议:七项工作n一系列文件一系列文件六、改革开放时期的秘书工作n工作正常化、制度化n岗位责任制n文书档案工作加强:撰拟、审核、制作、传递处理、立卷n情况调研、政策研究n信访工作重大:收集和反馈信息n培养人才n办公自动化和科学管理第三节 外国秘书工作概况n一、欧美秘书工作的起源与发展n二、外国秘书工作的特点和趋势一、欧美秘书工作的起源与发展n国家和文书n古代:酋长助理n中世纪:文职辅臣、掌玺大臣、内务大臣n近代:工矿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工作助手n现代:各行各业秘书人才涌现,职业大军n国际职业秘书协会 秘书节二、外国秘书工作的特点和趋势n普遍化n年轻化n女性化n辅助功能强n工作适应面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