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会计职业道德之诚实守信.docx
20页会计职业道德之诚实守信第一篇:会计职业道德之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 一、诚实守信的含义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公民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诚实,是指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守信,就是遵守自己所作出的承诺,讲信用,重信用,信守诺言,保守秘密我国著名会计学家潘序伦先生认为,“诚信”是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他终身倡导:“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并将其作为立信会计学校的校训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讲求信用,保守秘密,对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真实、完整的会计核算 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诚信”尤为重要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契约经济”,更是“信用经济”,注重的就是“诚实守信”可以说,信用是维护市场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的前提和基础,是市场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朱镕基同志在2022年视察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时,为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题词:“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作假账可见,做人要讲诚信,社会需要“诚信”,会计职业更要讲“诚信”,诚实守信是会计职业活动和职业道德的精髓。
二、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1.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 做老实人,要求会计人员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光明正大说老实话,要求会计人员说话诚实,是一说一,是二说二,不夸大,不缩小,不隐瞒,不歪曲,如实反映和披露单位经济业务事项办老实事,要求会计人员工作踏踏实实,不欺上瞒下,不弄虚作假总之,会计人员应言行一致,实事求是,正确核算,尽量减少和避免各种失误;不得为了个人和小集团利益,伪造账目,弄虚作假,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 2.实事求是,如实反映 《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告会计人员只有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真实正确地记录,如实反映单位经济业务活动情况,才能实现会计核算、监督的真正内涵在处理会计业务时,从原始资料的取得、凭证的整理、账簿的登记、报表的编制,到经济活动的分析,都要做到实事求是,严格按照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进行记账、算账、报账,并做到手续完备、账目清楚、数字准确不为他人所左右,也不因个人好恶而取舍,更不能为谋取个人或小集团私利而弄虚作假,编造假账会计人员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如何,将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保守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 在市场经济中,秘密可以带来经济利益,而会计人员因职业特点经常会接触到单位和客户的一些秘密因而,会计人员应依法保守单位秘密,这也是诚实守信的具体体现泄密,不仅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是会计职业的大忌秘密主要有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三类,秘密一旦泄露就会对国家、单位或个人造成损失保守秘密是会计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有关法律对会计人员保守秘密作了相关的规定如《注册会计师法》第十九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对执行业务中知悉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财政部印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二十三条规定:“会计人员应当保守本单位的商业秘密除法律规定和单位领导人同意外,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单位的会计信息”保守秘密,要求会计人员在主观上树立保密观念,在客观上采取保密措施,保障商业秘密和国家秘密不被他人所获悉会计人员不仅要做到不在工作岗位以外的场所谈论、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数据,而且要抵制住各种各样的诱惑,除法律规定或经单位规定程序批准外,不得以任何借口和形式向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单位内部的会计数据和相关资料 4.执业谨慎,信誉至上 诚实守信,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始终保持应有的谨慎态度,对客户和社会公众尽职尽责,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以维护职业信誉。
首先,注册会计师在选择客户时应谨慎,不要一味地追求营业收入,迎合客户不正当要求,接受违背职业道德的附加条件其次,注意评估自身的业务能力,正确判断自身的知识、经验和专业能力能否胜任所承担的委托业务第三,严格按照独立审计准则和执业规范、程序实施审计,对审计中发现的违反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及国家相关法律制度的经济业务事项,应当按照规定在审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反映第四,在接受委托业务后,应积极完成所委托的业务,认真履行合同,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不得擅自终止合同、解除委托,不得超出委托人委托范围从事活动,以免当事人的利益受到损害 第二篇:职业道德要讲诚实守信 职业道德要讲诚实守信 鲁西集团自一建厂就推崇诚实守信的道德观,要求做生意如作人,要有真情实意,一诺千金厂领导曾引用孔子的一句话,那就是 “言必信,行必果”,告诫鲁西人说话要讲信用,做事要做彻底在市场经济中,这些传统美德并没有过时,诚实守信仍是鲁西人最基本的道德标准 这几年来,鲁西产品以“质优价低”的特色行销全国,一大批鲁西品牌以诚信为本,赢得了全国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在我们的身边的好多企业中,也有一些人把诚信抛在脑后,以致售假造假、虚假宣传的现象层出不穷,这种现象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
谎言如肥皂泡,终是要破灭的如果谁欺骗了消费者的感情,那他是付出的代价远比得到的多鲁西集团是一个大企业,要的是地久天长,鲁西人郑重承诺决不做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事,甚至当自己的利益和消费者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宁可自己吃亏,也要让消费者满意这是大家一直遵守的原则,多年来雷打不动,因为大家明白:如果员工虚情假意、说谎骗人,最终不被顾客接纳如果所有的鲁西人都不把诚实守信当回事,那就会引起深刻的企业危机,就会破坏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所以胡锦总书记在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中提出“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如果说鲁西集团今天有大的发展的话,那诚实守信的作用不可代替 在鲁西集团内部进行精神文明教育的同时,要把诚实守信做为一个重点抓在鲁西集团全体职工中牢固树立诚实守信的意识,将会让 他个人以及我们的企业爱益终身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诚信将对一个人及至一个企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个人或者一个如果丢失了诚信,那在这个社会上他将不被人们所容纳,将寸步难行 陈宁生 2022年8月4日 第三篇:诚实守信是会计职业道德的灵魂(最终版) 诚实守信是会计职业道德的灵魂 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先生指出"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
对会计人员来讲诚信是最起码的职业操守,是立业之本,诚实守信是会计职业道德的灵魂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打造诚信会计,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 诚信既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也是会计行业的立行之本对于会计行业来说,既面临发展壮大、融入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机遇,同时也迎来了具有强大优势的国际会计公司的严峻挑战在这种充满竞争、文化多元化和信息密集的网络经济环境中,中国会计行业必须接受国际社会以及世界各国更加严格的监督因此,在公平开放的国际竞争中,没有职业道德约束与讲诚信的企业将难以逃脱被淘汰的厄运,没有职业道德自律的会计人员将会被剥夺参与竞争的资格现代会计管理推崇伦理道德与诚信,这是现代人本管理和行为科学的客观要求然而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就要为各会计服务对象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数据和账目是工作的基本元素,会计行为能否真实、准确、客观的反映经济运动状况,不仅取决于会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更取决于其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而诚实守信就是最基本的要求相反,如果会计人员言而无信,提供了虚假失真的会计信息,就要导致公司内部的信任危机,扰乱正常的计划决策,甚至会引起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
目前,我国会计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会计职业道德问题和诚信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轰动一时的美国“安然事件”到国内的“诚信危机”对会计行业敲响了警钟,引发了舆论一片哗然,同时也让人们陷入思考,会计“诚信危机”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1.利益的驱使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经济主体在统一的经济环境中共同竞争,而竞争的焦点就是利润一方面,一些处于竞争劣势的企业管理者为了生存绞尽脑汁,不惜在数字上做文章,于是会计部门的数字游戏成就了公司的“繁荣业绩”,成为公司取得社会及投资者信任的“有力法宝”另一方面,会计人员手握财经大权,身处经济管理工作的最前沿,如果会计工自身缺乏抵御外界非法利益的自制力,失去客观与公正的职业态度,无中生有,虚假化会计资料,使信息不真实;直接伪造账目、凭证、财务报告等会计资料,假账真做,真账假做这就为会计造假提供了职务上的便利 2.经济转轨中的不规范现象 经济发达的程度直接决定着会计行业发展程度我国以前是从计划经济转型到商品经济,再从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对会计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中国以前的经济不发达,会计这个行业本来就不发达,并且缺乏必要的监管。
所以,面对中国迅猛的经济发展形势,在经济转型的时候,仍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很不规范现象于是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会计的诚信危机和会计职业道德的滑坡也就不足为奇 3.监管力度不够 职能部门对财会工作监督不力由于税务机关、工商管理、审计机关、民间审计等外部监督机构不能坚持原则,导致监督弱化,为会计作假提供了有利条件 4.没有一套系统的评价和管理机制 中国缺乏必要的信用评价体系和管理机制在经营的过程中,单位的账目一旦涉及到虚假,无非就是接受惩罚或者甚至是找关系、请客吃饭等其他不正常的现象将问题摆平但是,以后的企业的账目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这些一些职能部门从来不去着想,只想着有问题去解决,而不是从根本上去防范问题的产生于是就出现了犯错受罚,罚了再犯;再犯再罚的恶性循环 5.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 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一些经济利益往往会向会计人员施压,致使会计人员违背现有会计法规,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因而会计人员在领导的指使,强令下被动的做假帐,否则会使会计人员的个人利益受到很严重的损害甚至丢了饭碗,所以,要恪守职业道德,不少会计人员是很难做到的 5、会计职业者缺乏自律 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法律意识不强。
有的会计人员默守陈规,不求上进,缺乏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他们业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专业技术水平低,无法按照新规定开展工作,同时,他们不学法,不懂法,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也知之甚少他们既谈不上遵纪守法,更不能依法办事了 6.法律惩处力度不够 《公司法》第203条规定:“公司在依法向有关主管部门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等材料上作虚假记载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由有关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人员处以三万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会计法》第45条规定:“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处5千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 这类条文的规定,明示了造假行为预期“成本”的上限,但威慑力不足,使得造假者难以受到应有的惩罚,即使受到惩罚,其所付出的代价远远小于其因造假而得到的利益这种造假的成本和收益的不对称性就使得造假从可能转化为现实,也极大地挫伤了诚信者遵循诚信原则的积极性,纷纷追逐仿效,造成会计诚信缺失的恶性循环,导致整个社会陷入信用危机 。
面对出现的“诚信危机”,我们应该如何做呢?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