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市科技工作情况汇报.docx
15页市科技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科委认真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省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以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为重点,努力做好组织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转化科技成果、培育科技型初创企业、营造创新发展环境等方面工作,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 一、2023年科技工作情况 〔一〕科技进步与创新绩效概况 城市创新活力和实力进一步提升市本级财政科技经费预算13.40亿元,全市20.06亿元〔截止11月底〕,全市ramp;d投入预计亿元,占gdp比重%连续5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杭州创新指数为113.07积极申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功创建省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科技和金融结合示范城市,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新认定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195家,累计认定1787家,经过复审变动,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为1526家;新认定技术先进型效劳企业4家,累计认定和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为44家;新认定省级创新型试点〔示范〕企业8家,累计63家;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究院〕61家,累计375家。
新认定省农业科技企业46家,累计213家,省农业研发中心13家,累计68家 企业研发主导作用进一步体现组织产学研合作活动,组织企业承当国、省科技项目,全年立项325项,争取经费3.26亿元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立项173项、资助金额10800万元,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项目5项、资助金额4500万元2022年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立项58项,财政资助7931万元预计项目实施完毕,可年增销售收入40.44亿元,年增利税2.22亿元新组建认定物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等省、市级科技创新公共效劳平台3家,围绕发展十大产业、现代农业及民生科技,累计建立各类科技创新公共效劳平台22家新引进国内外高校院所和大企业共建各类市级以上科技创新载体6家,累计104家 大力培育科技型初创企业对2022年起培育的677家“雏鹰〞企业开展绩效考核,出库56家,新认定278家,累计899家;新认定“青蓝〞企业129家,累计217家;全市孵化器面积〔经认定〕新增23万平方米,总面积151万平方米,新增在孵科技型企业200家,新增就业2100人;累计入孵企业3156家、毕业企业1669家 科技效劳体系建设有新突破。
建立市科技创新效劳中心,集聚了一批具有资质和品牌的科技中介效劳机构或设立窗口西部五县〔市〕年内建成分中心举办首届中国科技中介效劳机构发展论坛暨第六届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技术中介效劳联盟年会全年市技术交易成交6742项,成交金额达34.78亿元,引进省外技术1795项,成交金额达31.90亿元 知识产权工作保持优势1-11月份,全市专利申请47776件、授权36336件,其中创造专利授权5115件,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1位,副省级城市第2位浙江贝达药业的新药产品获2022年中国专利金奖加快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建设,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检查商品3000多件会同市有关部门进驻杭州国际动漫博览会、文化创意博览会等现场开展执法工作截止11月底,共受理专利侵权投诉65件,结案42件 科技金融结合深入推进承当国家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工作任务市创投引导基金签约合作基金25家,市创投效劳中心积极开展企业项目与资本对接活动,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的市、区、县〔市〕、银行三方“联合天使风险池〞,覆盖12个区、县〔市〕,出资规模1.19亿元,贷款授信总额达11.9亿元 〔二〕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工作 1、优化推进创新的科技政策体系。
新修订的?xx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于2022年3月1日起实施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牵头梳理分析2022年以来全市科技政策落实情况,形成专题汇报材料,提出制订科技政策框架建议,协助市政府研究室制订创新政策宣传贯彻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和?关于实施创新强市战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发展创新经济的假设干意见?,牵头制订?关于区、县〔市〕年度创新发展考核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xx市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创建工作的方法?和?xx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方法?等,推进“三城三区〞建设 2、构建推进创新的县市协同体系积极申报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一区、两城、三园区〞区域为根底,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为核心,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目标,2022年8月,省政府批准设立杭州省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科技西进〞战略,青山湖科技城建设进展明显、银湖科技城集聚工业设计等特色园区、富春江科技城规划启动、新安江科技城、千岛湖科技城进入筹备阶段,初步形成西部五县市建设“两江、三湖〞科技城、促进转型升级的创新空间平台以党政领导干部科技进步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和科技强县〔市、区〕创建为抓手,推进区、〔市〕科技创强。
以创新驱动导向和鼓励考核为抓手,首次推出以区、县市创新发展和市级以上园区创新驱动为导向的政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3、完善推进创新的中介效劳体系新成立市科技创新效劳中心,整合了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市创投效劳中心、市知识产权效劳中心等科技资源,引入了近20家具有国、省科技中介资质和社会品牌的机构入驻,初步形成技术推介转移、科技信息咨询、项目受理查新、技贸合同登记、无形资产评估、专利代理效劳、知识产权维权、科技金融效劳等综合功能发布?2022年科技创新效劳平台效劳指南?,面向全市企业,首次推出杭州“创新平台优惠券〞通过政府采购效劳方式,补贴企业和平台共304万元,促成创新平台与企业合作技术效劳合同共1856万元新建市物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省花卉产业三个科技创新效劳平台 4、强化推进创新的资源集成体系以支撑产业创新发展为目标,发现、引进、用好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参与浙江大学技术创新研究院和xx市工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以青山湖科技城、未来科技城、大江东产业聚集区为重点,制定并实施?关于xx市引进大院名校研发机构专项资金管理方法〔试行〕?,协调推进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中科院计算所、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普天智能照明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入驻,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创新载体。
推进中科院微系统所与北部软件园合作设立研发中心、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与天龙药业等合作开发新药、上海微系统所“中科院杭州射频识别技术研究中心〞与海信科技公司合作研发智能电表控制通信芯片、杭州江南研究院与浙江商达环保合作开发智能水务运营管理系统等同时,加强与在杭国、省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企业合作转化成果或携带科技成果创办“青蓝〞企业 5、打造推进创新的科技金融体系按照国家金融科技结合试点城市工作任务要求,发挥财政科技经费引导放大作用,初步形成“无偿资助—政策担保—科技贷款—引导基金—培育上市〞科技金融扶持体系,效劳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协议出资9.325亿元,累计注册阶段参股合作基金22个,总规模为38.5亿元阶段参股合作基金累计投资项目104个,其中在杭投资的83%为十大产业领域企业,且37%为初创期项目,获得创投支持的2家本市企业成功上市,6家企业已向证监会提出上市申请市高科技担保公司和科技支行与12个区、县〔市〕建立联合风险担保池,完成政策性担保业务10.7亿元,担保受益科技型企业257家 二、2022年加快科技创新推进创新发展工作思路和安排 〔一〕工作思路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三城三区〞和省级自主创新示范区,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要素融合创新,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突出主体主导〔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突出高新高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技术效劳业、引进培养高端创新人才〕、突出提升加速〔企业自身创新能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突出协同协调〔政产学研金介协同创新、区域部门之间协调推进〕、突出创业创新〔各类科技人才创业、以创业促进创新〕,抓好科技型初创企业培育、抓好创新链产业链整合、抓好科技效劳中心建设、抓好科技西进战略实施、抓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简称科技创新“2255〞计划〕,努力把杭州打造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世界科技发展规律、在国内科技创新有影响、发展创新型经济有特色的先进城市,真正使杭州加快进入创新驱动发展新阶段。
〔二〕重点工作安排 全年重点工作落在加快协同创新体系、市场体系、资源集成体系、金融体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效劳体系、人才体系和政策体系等八大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创新体系建设 1、营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政策环境 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省委省政府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建设创新体系的总体部署和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关于实施创新强市战略、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决策,努力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尊重、成就创新发展的浓厚气氛 会同市相关部门,重点抓好区、县〔市〕创新发展年度考核、市级以上园区创建创新发展示范区、科技企业孵化器标准发展考核等三项工作完善党政领导科技进步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创新型市、县〔区〕评价制度,建立健全科技进步指标监测体系与资源配置与创新绩效挂钩制度,通过奖励约束提高基层抓创新工作的积极性 争取省有关部门支持,在省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特别是国家高XX县区内,探索促进成果转化、科技金融、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合理扩大等方面政策的先行先试,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促进示范区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和总量上走在全列。
开展调研,提出建议并为市委市政府制订?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做好准备 改革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制度和成果转化绩效评价体系,完善重大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项目协同组织、评审、立项、管理、共享机制 2、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投入力度 贯彻?xx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市、区〔县、市〕两级政府落实财政科技预算安排,并切实用于科技创新工作落实国家支持企业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按照省政府要求,应制定财政补助与企业投入产出绩效挂钩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初步提出2022年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到达2.88%以上〔待和市发改委、统计局会商〕 促进科技金融紧密结合,发挥财政扶持资金、创投基金、产投基金的引领作用,创新金融效劳科技的方式推进政银企合作对接,拓展直接融资渠道,增强企业融资能力落实国家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工作任务办好市创投效劳中心和创投中国网,通过创投资金引导国内外投行和投资公司支持杭州科技创新活动;支持杭州银行科技支行等金融机构发展,联合更多区县、更多银行,扩大联合担保池受益企业面,在12个区、县〔市〕建成科技担保联合风险池根底上,争取在海创园等科技园区建立联合风险池上有所突破。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探索与完善以奖代补、科技担保、科技保险、贷款贴息、创投产投等多种形式加强中小企业融资效劳平台建设,帮助企业上市推广知识产权和股权质押贷款 3、构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空间体系 加快创新资源的集聚,强化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平台支撑按照省政府关于杭州省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推进省级自主创新示范区首期“一区、两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