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语文质量分析报告2900字.docx
10页七年级语文质量分析报告2900字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报告田华艳本次考试,我县实行统考,统一改卷考试成绩,总体上比上学期状况好一些为了更好分析考试情况,以期后续学习能更上层楼,特做出如下一些表格及分析 单位 统计人平均分 数 最高分 最低及格人红分及格率 分 数 率七(1)40 班七(2)56 班七(3)55 班七(4)54 班七(5)61 班七(6)62 班七(7)60 班七(8)56 班七(9)55 班七(10)59 班七(11)59 班 63.4 81 40 31 77.5 5 57.8 77 19 41 46.4 0 34.7 67 9 2 3.64 0 32.4 56 9 0 0 0 36.4 66 8 4 6.56 0 37.6 47 64 13.5 2 3.13 0 69.5 11.5 13 21.7 0 29.8 61 2 1 1.79 0 37.7 69 4 6 10.9 0 32.4 54 6 0 0 0 35.7 69 5 2 3.39 0班级差距分析1、七年级人数近630人,一个老师负责的两个班级差异较大例如,七(6)与七(7)班同是李慧老师教授,但无论是高分还是及格率都存在差异。
2、年级状况无高分有低分,即无90分以上的高分,低分低至2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孩子进校时底子有好有坏,所以,接受知识的进度有快有慢班级差异大的另一原因也有教师的责任,一些教师责任心不强,对学生的不到位所以,无论是优秀生的,还是差学生的都需要进一步加强优秀生培养可以想办法,比如分层教学,利用每天的最后一节自习时间加强,至于差生的问题在于加强思想教育,转变学学生的学习态度这的确困难,但努力到位,相信会有成效13、从以上数据尤其是各班平均分,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分数比上学期要高一些,由此可见,我们年级实行的导学案成效是显而易见我相信,只要坚持,只要我们努力一搏,下学期年级的成绩就在平均分方面提升2到8分,优秀率也会得到改善这可以从11个班的成绩状况来印证学生的成绩,除了与学生和老师有直接关系外,也与试卷的难易度、题型、学生答题情况等有很大关系下面,就试卷作一下分析:一、试卷基本结构本试卷由积累与运用考查、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考查三大部分组成全卷共6页,三个大题,2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各题型分值分布如下:二、答题情况分析1、积累与运用从总体来说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语言的一般运用能力,主要涉及到书写能力、字词形声辨认、语病、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填空与古诗词名句的默写、作者著作简介、综合性学习、语言的运用。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总体来说并不是很理想前面4个选择题,学生失分率较高后面的3道是古诗默写及综合性学习,只要是稍稍看书的都会做,难度不大但仅有少数的学生得满分,古诗词名句的“默写”, 这是一个重要题型,是学生考试中必考的题目这种题型一般有三种类型:机械型默写,即给出上句,要求写出下句,或给出下句,要求写出上句以及要求背诵出某首诗;理解型默写,即给出有关诗句的理解,要求写出相关的诗句;运用型默写,即给出一定的背景,按要求填写出相关的诗句此次试题涉及到了第一、二种类型,难度小,不易丢分但也出现较多错别字,或者答非所问,乱用另外一首诗的语句,出现混用现象,这里可以看出学生较注重机械的记忆,但没有真正理解,因而出现错字率的现象较为严重因而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古诗文2、阅读理解阅读分为古诗鉴赏、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三种阅读,共四个阅读题古诗鉴赏是语文课本七年级下册《春夜洛城闻笛》,只要能够背诵,稍加理解,就能拿到大部分分数文言文阅读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内文言文的理解掌握能力文言文阅读文段选自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文言文《狼》考查的都是理解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的能力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但从答题情况来看,能拿满分的学生不多。
总的来说,“文言文阅读”部分满分13分,得分在10分以上的学生占50%以上,仍然不是很理想从中可见现在考试的考查范围虽然比较宽广,不受拘束,但只要还是集中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和翻译的能力因此以后在上课时应该尽量具体讲解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学生在复习时也要提醒其多加留意现代文阅读”部分也分为两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读与理解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和鉴赏与评价能力,均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这是学生失分率最高的题型,甚有学生干脆空着不作答这是平时训练不到位,语感差的表现因此,以后上课应多给学生讲解答题技巧,加强训练,增强语感23、作文有两个作文题,要求学生任选一题作文第一个是命题作文,第二个是话题作文从命题形式看,两个题目都给学生一定的限制,但都不影响学生的自由发挥;从内容主旨上看,要求学生写出对初中生活的点滴感受,不会有太大的写作难度,一般都能做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从文字表达上看,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学生必须明确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区别,文章体裁上不能沦为“三不像”,否则体裁不正确,文笔再优美也得不了高分但是出现离题的现象也比较多,说明学生没有认真读题目。
由于时间关系,书写不工整二、今后教学建议:1、遵循母语学习规律,在学习中要强调多读多背,多接触文本、精彩的文章或片段,力争做到熟读成诵,切实加强语言的积累和感悟大量的事实证明,语文能力的形成,其关键不在于汉语知识学了多少,而在于语言积累是否丰富,语感的积淀是否深厚因此,语文的教与学必须重在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多读多背至少有以下四方面作用:①积累语言材料;②储存语言模型;③积淀语感;④接受文化熏陶如果我们能认真落实,学生将受益匪浅2、重视方法的指导与能力的培养现代文阅读,重在研读材料,审清题意,按点答题对理解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三个层次,应培养学生准确抓住问题要害,并能用简要的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因此,应强调学生解题方法的学习,光记住答案是没有多大意义的,重在怎样解出这个正确答案的解题过程、思路3、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沟通课堂内外、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有计划的指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做好一些摘抄,背诵有关课内外诗句、名言警句4、作文加强平时的练笔,如日记、周记等,一定要养成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反映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良好写作习惯。
重视作文指导、作文评改、作后评析等几个重要环节,要让学生参与到这几个重要环节中,可采用个人自改、小组互改、全班评改、重写一次的流程,让他们发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变“别人要我写”为“我要写”只有这样,才能为提高作文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3第二篇: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2000字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学科质量分析报告本学期期中考试已结束,,为了今后能更加扎实地开展语文教学,进一步树立质量第一的教学意识,本次考试在认真分析试卷的基础之上,以本人所带七年级三班语文考试成绩为例,对本次语文考试情况作一个客观的分析一、试卷分析本次期中考试的试卷同样由积累部分,阅读训练,作文三大板块组成,分别考查了学生知识积累、分析理解、语言运用等能力同时,此套试卷充分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原则,整个题目的设置科学有序,能够从学生的得分来反馈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所选的四个阅读文段有三个为课内阅读:《口技》《伟大的悲剧》《社戏》,主要侧重于课内基础知识的考察和阅读理解能力的考察为了进一步强化了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习惯的考查。
我个人认为这一思路既考查了老师平时教学的情况,又检测了学生对以前知识的掌握情况旨在检验老师在教学中是否用好例子、用活例子、用足例子作文是话题作文,话题范围较广阔,要求明确具体,没有审题障碍,符合学生的写作实情综上所述,本次调研考试的命题思路:以教材为蓝本,以课文重点篇目为主,强调双基,注重运用,突出、考查能力二、考情分析本次考试,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课内部分做得比较好《口技》《伟大的悲剧》《社戏》这三课的阅读是我们第二次月考的篇目,且题型完全相同,很多是原题,因此学生做起来没有什么障碍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题型有默写、字词的考察、修改病句、名著阅读和拟写宣传标语这几个题型学生并不陌生,但得分很不容易,尤其是修改病句,大部分同学只对了一个究其原因是对病句类型还未掌握,且与日常说话习惯关联很大第二部分“阅读”,文言文部分好于现代文部分,课内部分好于课外部分阅读理解的第一题《口技》,1小题考查了学生对名篇名著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2小题考查了学生对文段中重点字词的掌握情况, 3小题考察翻译情况,4、5小题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很多同学能够拿到满分第二题《社戏》的三个小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大部分同学做的比较好。
第三题《伟大的悲剧》1小题考查指示代词所指代的内容,百分之九十的同学找得很准确,2、3、4题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从答题情况来看,不尽如人意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平时练习都做过,但当时并未完全理解这三道课内阅读总计35分,得三十分以上者占百分之三十第三题选文出自课外《遍地黄金》共设置了5个小题,共15分,第一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第二题考查衬托手法,第三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要求赏析句子,第四题考察学生的概括能力,第五题考察题目的作用满分率在10%,大部分同学得10分左右第三部分是“作文”属于话题作文,要求具体、提示语明确,学生的选材空间大但本次作文整体情况不好,能得到优分的学生比较少从写作实情分析,,符合记叙文要求能完全写成记叙文的占50%,有30%的写成了议论文,有10%的写成了抒情散文还有10%的人虽看似在写记叙文,但开头结尾长篇的议论、抒情又冲淡了记叙,不协调,同时也没有把握好记叙文中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度,还有一些议论、抒情与记叙脱节的现象不能由所叙事中水到渠成地议论、抒情三、存在的问题及留给我个人的思考综合本次考试,我个人在教学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课文的例子作用重视不够,对阅读未过好“四关”阅读选文都选自课内,从答题的效果来看,学生对教材、尤其是名著名篇在“课文关”过的不好,也许是老师没深钻教材,也许是教师没很好的把握教材的目标性、指向性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充分的利用例子来举一反三,那么,这又从何谈起语文读写听说迁移能力的培养呢?因此,教师要在用好例子、用足例子、用活例子上下功夫,切忌在教读课文中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要把知识点落到实处将“字词关”、“课文关”、“背诵关”、“练习关”扎扎实实落实到位2、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差,要在多读、多听、多说、多写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本次考试阅读理解部分共有50分,能够得到40分以上的学生不到总数的15%,大多数学生得分在23——25分左右特别是语言概括能力、整体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尤为欠缺3、要进一步夯实语文基础,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从本次考试的情况看学生的语文基础并不牢固从书写的情况看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还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在进入八年级之后,心情将更加浮躁,要从小、及早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知道“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
4、加强古诗词文言文教学,让学生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新的课标对古诗词文言文的篇目增多,力度增大,足见对经典古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