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旧石器时代考古第2讲 旧石器时代中期.ppt

37页
  • 卖家[上传人]:野鹰
  • 文档编号:46153608
  • 上传时间:2018-06-2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1.45MB
  • / 3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郑州大学考古学系 崔天兴 2010年10月20日¡概述¡环境背景¡年代框架¡分区概述¡里斯玉木间冰期开始的时间,为距今12.8万年,一般将其作为晚更新世 开始的标志大概与此同时,或者更早一些,在欧洲、西亚、北非等地 的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旧石器文化发展,进入到莫斯特文化发展阶段,也 就是传统上旧石器时代中期;而在非洲并不完全一致,但大致也在此时 开始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非洲史前工作者将其划分为石器时代中期 ¡旧大陆东侧,却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依然沿用早更新世以来的本地区 常见的石器技术,生产大致相同的石器因此有学者建议取消旧石器时 代中期,按照旧石器文化发展的特征分为早晚两期但考虑到从早更新 世到晚更新世的早中期,所跨越的时间过长,另外进入晚更新世以后, 各地旧石器文化发展虽然缓慢,但是还是有一些新的变化,为进入旧石 器晚期阶段做好了准备 ¡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旧石器时代中期是否存在,晚更新世早、中期依 然专门可以视作中国古人类与旧石器文化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年代框架¡年代学方法与年代框架¡C14/ 钾氩法等¡电子自旋共振、热释光、光释光、铀系测年 、深海氧同位素、黄土地层学等方法的应用 。

      中国北方¡北方北部¡洞穴遗址¡周口店15地点¡辽宁喀左鸽子洞遗址¡露天遗址¡泥河湾盆地(许家窑遗址、板井子)¡萨拉乌苏¡迁安爪村人类化石¡许家窑人 包括顶骨12个;枕骨2件;带牙齿的上颌骨2件; 颞骨与下颌枝各1件头骨壁较厚,与北京猿人的均值相当 ;顶骨的曲度在横向上没有北京人弯曲,比现代人弯;纵向 上则接近北京人;枕骨圆枕比北京人弱化,位置也高牙齿 巨大、齿冠咀嚼面复杂,接近北京人以上特征说明许家窑 人比较原始,故被分为早期智人类型 ¡从许家窑人化石来看,有顶骨间枕、铲形门齿存在的现象, 具有中国古人类化石的常见特征 ¡河套人 其体质特征已经接近现代人,但仍保留着一些原始 的性质如头骨壁较厚、骨缝简单、下颌体较粗壮、牙齿粗 大这些说明其属于较早的晚期智人河套人的门齿呈铲形 、枕鳞上有印加骨(顶骨与枕骨之间的三角形小骨 )这些 是蒙古人的特征石器工业¡周口店第15地点¡原料近似第一地点;技术以锤击为主,砸击 较少,并可能由修理台面的技术有些较规 整的石片显示,剥片已经具备一定的程序 较多的盘状石核存在¡石器类型有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雕刻 器、凹缺器和石锥等其中刮削器92.6%萨拉乌苏石制品栖居与生计¡洞穴遗址与露天遗址¡萨拉乌苏 与狩猎专门化¡其他还比较难确定北方南部¡露天遗址¡丁村地点群¡黄土底砾层的发现(陕西长武窑头沟、鸭儿 沟)、甘肃刘家岔地点¡下川盆地之下文化层¡洛阳北窑距今5~10万年。

      ¡许昌“灵井”人¡洞穴遗址 荥阳织机洞人类化石¡许昌灵井人¡丁村人灵井遗址石器工业¡丁村的文化遗物主要是石制品;石制品角页岩占 95%以上石片、石核较多,二步加工石片较低 石器可以分为砾石石器、石片石器两种;石器类型 分为砍砸器、大尖状器、石球、小尖状器和刮削器 等¡丁村石器工业以大型为主,砍砸器、大尖状器、石 球的数量占绝对优势;修理技术水平较高,以单面 为主,两面加工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器形较规整 一些西方学者强调文化的外来因素;中国学者强调“ 区域渐进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泾渭文化区¡泾渭文化 ¡刘家岔文化¡荥阳织机洞¡下川下文化层¡小型石器为主体的石片石器工业栖居与生计 ¡栖居:露天遗址、洞穴遗址¡大型尖状器和砍砸器逐渐消失;形体较小的 石片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变化的原因应该是 两者的生计模式趋于一致所致中国南方¡西南区¡云贵高原区¡贵州水城的硝灰洞 (铀系测年5.7左右)¡云南呈贡龙潭山2号洞;第4层采集炭粒与烧骨,测 年约3万年左右¡四川盆地¡丰都高家镇的桂花村、三合镇的井水湾(光释光 8 万年)、镇江镇的冉家路口(14万年)¡资阳人B地点,年代距今3.7~3.9万年人类化石¡硝灰洞的智人左上犬齿¡龙潭山第2 乳臼齿;齿冠的长度和宽度分别 是13.1和11.1 mm,因此研究者认为其与早 期智人接近。

      石器工业¡石片石器¡水城硝灰洞¡锐棱砸击法剥片,没有台面,石片角小于90度,有粗大的砸 击点石片背面很少见到石片疤¡龙潭山2号洞¡锤击法剥片;石片数量较多;以石片为毛坯修整部分石器 具有莫斯特技术的特征¡四川盆地的砾石工业¡石器加工方法多以锤击法为主,多数标本为单面加工石器 中砍砸器所占比例最大,多达70件以上刮削器有10件左右 ,手镐2件石器毛坯超过4成为砾石栖居与生计¡呈贡龙潭山2号等的发现,反映了人类活动范 围的扩大¡从三峡到四川盆地中心的露天遗址更能反映 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云贵高原与前期相比,没有大的区别¡四川盆地的生计系统与前期相比,基本无变 化东南区¡1 洞穴遗址¡长江中游地区:湖北长阳人化石地点、湖北宜都的 枝城九道河¡岭南地区:马坝人(12万)和柳江人(5万)¡露天遗址¡鸡公山遗址(晚更新世的晚期)¡澧水和沅水2级阶地底砾层;埋藏于棕黄色的黏土 和亚黏土中棕黄色的黏土有的直接叠压在网纹红 土之上当属于晚更新世早期人类演化¡马坝人 较晚的早期智人;眼眶接近圆形,且 眶下缘比较锐,与尼人结果比较接近因此 学者认为马坝人的眼眶特征可能是西方较早 的古人类基因向亚洲流动的结果。

      ¡柳江人:头骨较长,眉脊粗壮,额部稍向后 倾斜前卤点位置比现代人为后,股骨壁较 厚,髓腔小从总体特征看,柳江人属于较 早的晚期智人类型柳 江 人柳江人头骨中等大小,眉间部肥厚,额结节 和顶结节不明显,乳突部粗壮,但乳突细小 ;颧骨较大而前突,鼻骨低而宽;梨状孔底 部圆钝,鼻梁稍凹,犬齿窝不明显,上门舌 面呈铲形;没有矢状脊,头骨不如山顶洞人 长石器工业¡露天遗址:鸡公山下层 ¡砾石工业 ¡石制品原料系砾石石料岩性有石英岩 、石英、砂岩等,也有少量的燧石使用 ¡剥取石片的技术以锤击法为主,技术熟 练石器的修理以锤击法为主,单面加 工 ¡鸡公山下层石器中,砍砸器数量最多, 主要使用砾石单面或双面加工而成按 刃缘单位可以位置还可以分为边刃和端 刃两种最有特色的是大尖状器刮削 器也有较多发现,根据体积可以分为重 型和轻型重型与本地区较早阶段的发 现没有区别轻型刮削器的加工比较细 致,发现的数量较少,是鸡公山石器组 合的重要特征¡洞穴遗址¡砾石石器类型;如马坝人、九道河遗址 九道河遗址以各种石英岩砾石为最多,锤击法 剥片,仅砍砸器和刮削器偶尔使用砸击法 栖居与生计¡鸡公山遗址代表了早期人类的居住和生活的 情况。

      ¡生计方式和前一阶段近似;石片石器的增多 和鸡公山定型化大尖状器的存在说明了人类 新的生计活动的存在总结¡栖居 露天遗址/洞穴遗址 ¡生计方式:生计手段进步;专门化方向发展; ¡埋藏习俗及其他 ¡尼人和现代人墓葬多出自洞穴,有意识的埋葬 20 处墓葬,16处是屈肢,随葬有石器、兽骨等显然是 有意识的行为 ¡雕刻器出现 ¡赤铁矿 ¡艺术品不感兴趣;很少远距离运输石料,说明活动 领域远远小于晚期缺少艺术品面对巨大的时空 差异,其创新能力有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