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子植物的说课课件.ppt
28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种子植物,说课,梁开中学 王伟,1,种子植物,说课,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教法设计,四、教学过程,五、教学效果,六、板书设计,种子植物说课 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教法设计四、教,2,一、教材分析,1、,地位及作用:,种子植物,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内容在本单元非常重要因为种子是形成下一代植物体的基础,种子中具有将来发育成幼苗的基本结构,胚;学生只有了解植物种子的结构,才能顺利地理解小小的种子可以长成参天大树的原因,因此本节种子的结构是这一章的重点一、教材分析1、地位及作用:种子植物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一、教材分析,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能力目标:,(,1,),学会科学观察的基本步骤及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意识3,),通过设计表格,列表比较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区别,培养学生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一、教材分析2、教学目标,4,2,、,教学目标,情感目标:,(1),通过收集种子的活动,体验与人的交流和合作2),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科学的兴趣,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3),通过对种子结构的认识,理解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这一生物学观点,3,、教学重点:,种子的主要结构比较得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教学难点,:,玉米种子,胚的,观察,一、教材分析,2、教学目标一、教材分析,5,二、学情分析,从年龄特征来看:,学生的好奇心强,喜欢表现,因此在课堂中可创建学习情境,设置实验等活动环节,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主动获得知识,形成活跃的学习氛围从学习方法来看:,初一学生,刚刚小学毕业,容易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因此本节课利用图片,实物,动画等直观教学手段,呈现教学内容,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从学业情况来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种子植物已经有了很多的感性认识,并且之前已经学习了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学生能很好的深入学习种子植物的相关内容,为学习,被子植物的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学情分析 从年龄特征来看:学生的好奇心强,喜欢表现,6,三、教法设计,1.,为让学生多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课文当中原问题并进行细化,为此本节课我采用了,问题驱动教学方法,。
其中课文当中原问题为:,(,1,),种皮的作用?,(,2,),豆类植物的子叶有什么作用?,(,3,),种子的哪一部分将来能发育成一个植物体?,为了更加贴合教学过程和学生认知能力,我将,问题进行细化,在课堂当中提出以下新问题:,三、教法设计1.为让学生多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7,新问题为:,(,1,)菜豆种子最外层的结构是什么,有什么作 用?,(原问题:,种皮的作用?),(,2,)菜豆种子、玉米种子子叶部分有什么作用?,(,3,),玉米种子滴加碘液后哪一部分变蓝?,(,4,),种子中胚芽、胚轴、胚根的作用?,(,5,)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的组成及各部分作用?,(,6,)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的哪一部分发育成植物体?,(原问题:种子的哪一部分将来能发育成一个植物体?),三、教法设计,三、教法设计,8,2.,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实验是获得感性经验的基本途径,而学生的认识规律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为此我采用了,实验教学法,3.,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采用,讨论的形式进行,探究4.,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利用了先进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三、教法设计,2.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实验是获得感性经验的基本途径,9,四、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三),问题驱动,实验探究,(四),课堂练习,知识反馈,(五),问题探讨,(六),课堂小结,四、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 (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0,教师:观察种子的结构所需的各种材料用具。
学生:搜集不同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南瓜种子,向日葵种子,黄豆等,四、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四、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1,四、教学过程,(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学生观察课前收集的各种种子,老师出示植物种子图片蚕豆,绿豆,黄豆,海棠,四、教学过程(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蚕豆绿豆黄豆海棠,12,思考:,这些大小、形态、颜色各不相同的种子都能长成具有根、茎、叶的植物体,这是否与它们的内部结构有关呢?,思考:这些大小、形态、颜色各不相同的种子都能长成具有根、茎、,13,四、教学过程,(三),实验探究,问题驱动,1,、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2,、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3,、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相同点和不同点,4,、区分常见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四、教学过程(三)实验探究,问题驱动1、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2,14,(,1,)取一粒菜豆种子,观察它的外形2,)剥去种子最外面的一层薄皮,种皮,分开合拢着的两片子叶3,)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子叶、胚根、胚芽、和胚轴,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1,、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三),实验探究,问题驱动,(1)取一粒菜豆种子,观察它的外形1、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15,(,1,)菜豆种子的最外层叫什么?有什么作用?,(,2,)种子的子叶部分有什么作用?,(,3,)连接胚根和胚芽的结构是什么?,(,4,)菜豆种子中胚芽、胚轴、胚根有什么作用?,1,、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三),实验探究,问题驱动,(1)菜豆种子的最外层叫什么?有什么作用?(2)种子的子叶部,16,种皮,胚芽,胚轴,胚根,胚,子叶,发育成茎和叶,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发育成根,提供种子萌发时所需营养,种皮胚芽胚轴胚根胚子叶发育成茎和叶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发育,17,2,、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1,)取一粒玉米种子,观察它的外形。
用刀片将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2,),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分清楚胚和胚乳所在位置,试图区分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三),实验探究,问题驱动,2、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1)取一粒玉米种子,观察它的外形用,18,(,1,)玉米种子的最外面结构是什么?,(,2,)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试验中变蓝的结构叫什么?说明了什么?,(,3,)一粒玉米是一粒种子还是一个果实?注意思考,(4)种子的哪一部分将来发育成一个植物体?,(三),实验探究,问题驱动,2,、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1)玉米种子的最外面结构是什么?(2)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19,胚轴,胚根,子叶,提供种子萌发时所需的大部分营养,果皮和种皮,胚芽,胚乳,1,2,3,4,5,6,只有,1,片,提供部分营养,将来发育成根,保护作用,将来发育成茎和叶,将来发育成茎和根的部分,连接部位,胚轴胚根子叶提供种子萌发时所需的大部分营养果皮和种皮胚芽胚乳,20,相同点,不同点,豆类种子,玉米种子,都有,种皮,和,胚,子叶,两,片,,无胚乳,,,营养贮藏在,子叶,子叶,一,片,,有胚乳,,,营养贮藏在,胚乳,3,、讨论: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四、教学过程,(三),实验探究,问题驱动,相同点不同点都有种皮和胚子叶两片,无胚乳,营养贮藏在子叶子叶,21,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四、教学过程,4,、区分常见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三),实验探究,问题驱动,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22,四、教学过程,(四),课堂练习,知识反馈,一个人的学习效率,随着教学方法的不同,有明显分别。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时,动口动手,视听结合的效果最佳所以我设置了课堂练习环节,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四、教学过程(四)课堂练习,知识反馈 一个人的学习效,23,四、教学过程,(五)问题探讨,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是如何繁殖后代的?,2、为什么他们的种类、数量和分布上都比不上种子植物?,种子的生命力强因为孢子只是一个细胞,只有落到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才能萌发,否则很快就会失去生命力孢子,四、教学过程(五)问题探讨 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是如何,24,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胚乳(单子叶植物),(储存营养),新植物体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保护,),(,储存营养,),四、教学过程,(六),课堂小结,种皮胚胚芽胚乳(单子叶植物)(储存营养)新植物,25,五、教学效果,通过上述一系列教学过程,大部分学生能够说出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课堂练习,,80%,以上学生能正确完成相关练习题;学会科学观察的基本步骤及方法,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科学的兴趣,通过对种子结构的认识,理解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这一生物学观点五、教学效果 通过上述一系列教学过程,大部,26,六、板书设计:,一、种子植物:绿色植物中能够开花并结出种子的植物叫种子植物。
二、种子的结构,种皮,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2,片),胚乳,种子植物,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三、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种皮,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1,片),六、板书设计:一、种子植物:绿色植物中能够开花并结出种子的植,27,谢谢各位老师聆听!,28,。












